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腺样体肥大患儿腺体形态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 被引量:7
1
作者 刘振华 谷京城 +6 位作者 刘盛林 穆兰 杨蒙生 暴继敏 孟大为 陈鲁赞 曲成晶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2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患儿腺体形态与分泌性中耳炎(SOM)的关系。方法腺样体肥大合并SOM的患儿33例(病例组),单纯腺样体肥大无耳部症状的患儿47例(对照组)。两组患儿术前行鼻咽侧位数字化摄影(DR)检查;观察腺样体形态后将其完整切除,测量...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患儿腺体形态与分泌性中耳炎(SOM)的关系。方法腺样体肥大合并SOM的患儿33例(病例组),单纯腺样体肥大无耳部症状的患儿47例(对照组)。两组患儿术前行鼻咽侧位数字化摄影(DR)检查;观察腺样体形态后将其完整切除,测量腺样体密度。结果病例组各年龄段鼻咽后气道宽度(P值)、腺样体厚度/鼻咽腔宽度(A/N)小于对照组(P均<0.01)。病例组颗粒滤泡型、橘瓣型、平坦型腺样体分别为21、75、例,对照组分别为7、21、19例,两组相比,P<0.01。病例组腺样体密度为(1.542 2±0.139 2)g/cm3,对照组为(1.131 5±0.058 2)g/cm3,两组相比,P<0.01。结论腺样体肥大患儿腺体形态与SOM的关系密切,P值和A/N不但可反映腺样体肥大程度,亦能显示气道阻塞程度,并可作为SOM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肥大 分泌性中耳炎 数字化X线摄影 鼻咽后气道宽度 腺样体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运动周期中成人上呼吸道形态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树华 石洪金 +3 位作者 暴继敏 董卫东 王桂茹 余建辉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10期26-28,30,共4页
目的 观察正常人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 ,OSAS)患者在呼吸运动周期中上呼吸道的形态学变化 ,比较正常人和OSAS患者间的差别。方法 经PSG确诊的OSAS患者共 34人 ,年龄性别相近的正常成年人 30人 ... 目的 观察正常人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 ,OSAS)患者在呼吸运动周期中上呼吸道的形态学变化 ,比较正常人和OSAS患者间的差别。方法 经PSG确诊的OSAS患者共 34人 ,年龄性别相近的正常成年人 30人 ,以纤维内窥镜观察清醒平静呼吸时上呼吸道的形态变化 ,对受试者上呼吸道吸气和呼气时的形态分别拍照 ,利用计算机图像测量分析技术计算吸气和呼气之间上呼吸道形态学改变的幅度 ,比较正常人和OSAS患者间的差别。结果 正常人和OSAS患者 ,均表现为吸气时上呼吸道横截面积明显缩小 ,吸气中期达到最小 ,呼气开始则横截面积增大 ,呼气中期达到最大。OSAS患者在呼气和吸气间的改变幅度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 ,左右径的改变幅度大于前后径。软腭后区的改变幅度大于舌后区。结论 呼吸运动周期中上呼吸道的形态存在周期性的变化 ,OSAS患者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正常对照者 ,这种较大的变化幅度是OSAS患者睡眠中发生上呼吸道阻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纤维内窥镜 上呼吸道 气道梗阻 呼吸 图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扩容术量化虚拟手术的气流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暴继敏 孟大为 +5 位作者 李哲 马云鹏 李奇洙 梁大帅 李贵民 臧洪瑞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0年第3期153-157,共5页
目的借助于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分析鼻腔扩容术对上气道气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鼻科住院男性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1例,主诉交替性鼻堵伴睡眠时打鼾4年余。接受高分辨率螺旋CT扫描并存储结果。借助于mimi... 目的借助于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分析鼻腔扩容术对上气道气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鼻科住院男性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1例,主诉交替性鼻堵伴睡眠时打鼾4年余。接受高分辨率螺旋CT扫描并存储结果。借助于mimics 13.0软件进行虚拟手术,建立鼻腔扩容术不同的手术范围的手术模型并进行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结果鼻中隔矫正术+双侧下鼻甲外移术虚拟手术后,鼻腔截面和咽腔截面的平均负压绝对值和平均气流速度降低,但鼻腔和咽腔的气流分布无明显改变;双侧中鼻道对称性虚拟开放后,气流速度和压力梯度变化趋于平缓、均匀,且咽腔最狭窄平面的平均负压值进一步降低。非对称性虚拟手术后,双侧鼻腔压力分布和最大气流速度分布不对称,咽腔最狭窄平面平均气流速度较原始模型无明显变化,平均负压绝对值甚至超过原始模型。结论鼻腔扩容术一定程度上改善由于呼吸气流运动造成的咽腔塌陷趋势。双侧中鼻道对称性开放使鼻腔气流重新分布,进一步降低咽腔管腔内负压。非对称性手术导致双侧鼻腔压力和气流速度分布不对称,甚至可能升高咽腔负压绝对值,提示了鼻腔扩容术双侧对称性开放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气道阻力 压力 最大呼气流速 计算机模拟 鼻阻力 鼻腔扩容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 被引量:2
4
作者 暴继敏 孟大为 马云鹏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19-420,共2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36例66侧儿童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鼻窦手术。结果36例患儿治愈28例(77.78%),好转6例(16.67%),无效2例(5.56%),总有效率94.44%。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鼻内镜鼻窦手...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36例66侧儿童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鼻窦手术。结果36例患儿治愈28例(77.78%),好转6例(16.67%),无效2例(5.56%),总有效率94.44%。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疗效确切,是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鼻窦手术 儿童 慢性鼻窦炎 麻醉处理 内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非替尼联合紫杉醇对鼻咽癌HNE1细胞EGFR、STAT3蛋白磷酸化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艳萍 孟大为 +2 位作者 暴继敏 马云鹏 李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6-47,共2页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对紫杉醇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及可能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鼻咽癌HNE1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并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不行特殊处理,紫杉醇组及联合1、2、3组分别加入紫杉醇及紫杉醇+不同质量...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对紫杉醇诱导鼻咽癌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及可能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鼻咽癌HNE1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并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不行特殊处理,紫杉醇组及联合1、2、3组分别加入紫杉醇及紫杉醇+不同质量浓度吉非替尼,各组均培养48 h后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另取对数生长期HNE1细胞分别予紫杉醇(紫杉醇组)及紫杉醇+吉非替尼(联合组)处理,24 h后Western blot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及其磷酸化蛋白水平.结果 联合1~3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F=13.107,P=0.001),且联合3组〉 2组〉 1组(P〈0.05);联合组p-EGFR、p-STAT3水平显著低于紫杉醇组.结论 吉非替尼对紫杉醇诱导的鼻咽癌细胞凋亡作用具有协同性,可能机制为影响EGFR下游分子及交联信号通路;本研究为吉非替尼联合紫杉醇在鼻咽癌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非替尼 鼻咽肿瘤 鼻咽癌 紫杉醇 细胞调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大霉素致豚鼠耳蜗毛细胞凋亡时Caspase-3的表达 被引量:4
6
作者 马云鹏 姜学钧 暴继敏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庆大霉素所致耳蜗外毛细胞的损伤特点及耳毒性机制。方法豚鼠随机分3个组,分别腹腔注射庆大霉素、庆大霉素加速尿、生理盐水各连续6天,比较用药前后各组豚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 目的探讨庆大霉素所致耳蜗外毛细胞的损伤特点及耳毒性机制。方法豚鼠随机分3个组,分别腹腔注射庆大霉素、庆大霉素加速尿、生理盐水各连续6天,比较用药前后各组豚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变化、耳蜗铺片、毛细胞凋亡情况及Caspase-3在毛细胞的表达。结果注射庆大霉素和庆大霉素加速尿2个组,用药后DPOAE明显下降,耳蜗铺片见毛细胞损伤明显,细胞凋亡发生及Caspase-3免疫复合物阳性表达。结论庆大霉素可致豚鼠耳蜗毛细胞损伤并加速凋亡,Caspase-3在毛细胞凋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庆大霉素类 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窥镜手术的监护麻醉
7
作者 暴继敏 孟大为 +3 位作者 马云鹏 白承新 张勇 时伟兵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0年第S1期5-5,共1页
关键词 鼻内窥镜手术 监护麻醉 辽宁省 咪唑安定 气管插管 手术配合 血氧饱和度 清醒镇静 手术并发症 全麻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联合天麻素及康复治疗对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6
8
作者 李哲 孙萌 +3 位作者 李奇洙 梁大帅 孟大为 暴继敏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9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天麻素及康复治疗对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辽宁省金秋医院耳鼻咽喉科、神经内科及老年综合科等确诊的老年BPPV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A...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天麻素及康复治疗对老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辽宁省金秋医院耳鼻咽喉科、神经内科及老年综合科等确诊的老年BPPV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A、B两组,各45例。A组给予强迫体位治疗与天麻素治疗,B组给予手法复位联合天麻素及康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眩晕障碍积分,基底动脉(BA)、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最大血流速度。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分别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对2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B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3.33%(24/45) vs 91.11%(41/45),P<0.05]。2组患者治疗后眩晕残障量表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眩晕残障量表积分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 3±3. 3) vs (24. 2±4. 1),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RVA、LVA、BA最大血流速度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RVA、LVA、BA最大血流速度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天麻素及康复治疗能显著提高老年BPPV患者临床疗效,改善其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手法复位 经颅超声多普勒 眼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节性变应性鼻炎预防用药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孟大为 暴继敏 +4 位作者 孙静 李淑杰 马云鹏 李哲 李丹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22-624,共3页
目的探讨预防用药对季节性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方法经皮肤点刺试验确诊的季节性AR患者70例,在花粉期到来前2周,随机分为A组:20例,口服氯雷他定10 mg/d,共14 d;B组:20例,鼻喷布地奈德256μg/d,共14 d;C组:20例,口服氯雷他定10 mg/d联... 目的探讨预防用药对季节性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方法经皮肤点刺试验确诊的季节性AR患者70例,在花粉期到来前2周,随机分为A组:20例,口服氯雷他定10 mg/d,共14 d;B组:20例,鼻喷布地奈德256μg/d,共14 d;C组:20例,口服氯雷他定10 mg/d联合鼻喷布地奈德256μg/d,共14 d;D组:10例,未提前用药。花粉期到来时A、B、C 3组停止用药,与D组同时给予口服安慰剂1次/d。分别于用药前(花粉飞散前2周)、用药2周时(花粉飞散时)、停药1周(花粉飞散后1周)、停药2周(花粉飞散后2周)、停药4周(花粉飞散后1个月)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评分,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预防性用药2周后患者VAS评分C组<B组<A组<D组,其中A、B、C 3组与D组之间VA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F=127.486,P均<0.001);RQLQ评分C组<B组<A组<D组,F=4179.598,P<0.001,SNK法组间比较在α=0.05水准除A组、B组之间总体均数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任意两组间总体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停药4周后A、B、C、D 4组间VAS评分相比较均无差异(F=0.148,P=0.928,P均>0.05);RQLQ评分比较均无差异(F=1.438,P=0.302,SNK法组间比较P均>0.05)。结论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季节性AR的症状,极大改善其生活质量,但提前2周用药后停药,不能有效控制整个花粉期的过敏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季节性 化学预防 疼痛测定 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AHS患者清醒和睡眠状态下的咽腔CT测量 被引量:7
10
作者 马云鹏 暴继敏 孟大为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患者咽腔狭窄部位及程度。方法50例OSAHS患者分为2组,1组行清醒状态下单层螺旋CT扫描,2组行睡眠状态下单层和16层螺旋CT扫描,了解软腭水平咽腔的...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患者咽腔狭窄部位及程度。方法50例OSAHS患者分为2组,1组行清醒状态下单层螺旋CT扫描,2组行睡眠状态下单层和16层螺旋CT扫描,了解软腭水平咽腔的最小径和截面积。对照组为225例健康成人资料。结果1组患者咽腔平均最小径5.85mm,平均最小截面积50.3mm2;2组患者单层及16层螺旋CT测量咽腔平均最小径分别为2.88mm和1.62mm,平均最小截面积分别为31.5mm2和6.3mm2。结论OSAHS患者清醒状态下CT咽腔测量可作为评价患者咽腔狭窄程度的手段之一,而睡眠状态下的CT咽腔测量更有助于了解患者的气道塌陷情况,其中16层螺旋CT能够更为准确地反映患者睡眠状态下咽腔的真实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体层摄影术 螺旋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ail、Slug和E-cadherin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孟大为 暴继敏 +3 位作者 孙静 李宝月 马云鹏 李哲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88-290,共3页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Snail、Slug和E-cadherin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鼻咽癌样本和18例鼻咽炎性组织中Snail、Slug、E-cadherin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三者表达和鼻咽癌...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Snail、Slug和E-cadherin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鼻咽癌样本和18例鼻咽炎性组织中Snail、Slug、E-cadherin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三者表达和鼻咽癌临床分期及转移的关系。结果 随着鼻咽癌分期的增高,Slug基因的表达逐渐增加(I期0.54±0.20,Ⅱ期0.85±0.28,Ⅲ期0.89±0.21,Ⅳ期1.03±0.18),E-cadherin的表达呈下降趋势(I期58.54±20.13,Ⅱ期45.12±13.56,Ⅲ期24.68±10.08,Ⅳ期14.37±9.16),而Snail的表达无显著变化(I期0.57±0.19,Ⅱ期0.70±0.22,Ⅲ期0.75±0.24,Ⅳ期0.66±0.31)。E-cadherin的表达与鼻咽癌的淋巴结转移和远端转移有相关性(P<0.05),Snail、Slug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远端转移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鼻咽癌中存在Slug和E-cadherin两个基因的表达失调,提示两者参与了鼻咽癌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转录因子 细胞黏附分子 钙黏着糖蛋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齿缺失与鱼刺异物 被引量:1
12
作者 孟大为 纪悦 +2 位作者 暴继敏 刘雷 马云鹏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34-535,共2页
关键词 牙缺失(Tooth Loss) 异物(Foreign Bodies) 咽疾病(Pharyngeal Diseases) 牙齿缺失 咽部鱼刺 咽异物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鼻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对儿童骨密度的影响
13
作者 李哲 孟大为 +3 位作者 马云鹏 赵方 吴玉杰 暴继敏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短期鼻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对儿童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对28例5~8岁慢性鼻及鼻窦炎合并腺样体肥大的患儿,腺样体切除术后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每日晨起给予100μg喷鼻,共5周,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监测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骨密度及Z评... 目的探讨短期鼻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对儿童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对28例5~8岁慢性鼻及鼻窦炎合并腺样体肥大的患儿,腺样体切除术后采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每日晨起给予100μg喷鼻,共5周,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监测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骨密度及Z评分。结果对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结果行统计分析,差异均无显著(P>0.05)。结论标准治疗剂量的鼻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对儿童骨密度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 投药 鼻内 骨密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中学生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分布特点
14
作者 孟大为 晓雨 +4 位作者 暴继敏 李淑杰 马云鹏 李哲 李丹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2年第8期401-403,共3页
目的分析沈阳市中学生变应性鼻炎(AR)的变应原分布特点,提出对本地区青少年AR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方法按照2006年WHO发布的《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on asthma,ARIA)指南,对沈阳市2000名14~1... 目的分析沈阳市中学生变应性鼻炎(AR)的变应原分布特点,提出对本地区青少年AR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方法按照2006年WHO发布的《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on asthma,ARIA)指南,对沈阳市2000名14~16岁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确定182名中学生患有AR。行皮肤点刺试验,分析其变应原,并对患者的鼻部症状行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questionnaire,RQLQ)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82例患者中,未检测出变应原者54例,检出1种变应原者15例(11.72%),检出2种变应原者19例(14.84%),检出3种及以上变应原者94例(73.44%)。屋尘螨为最常见变应原,共检出106例。鼻部症状的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0.653,P<0.001)。结论尘螨是沈阳中学生AR的主要变应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鼻炎 变应性 季节性 学生 变应原 尘螨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