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足步行机器人及其步态规划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庆运 景甜甜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5年第7期87-94,共8页
六足步行机器人是典型的多足步行机器人,因其具有离散的足端落地点、冗余的腿部自由度和悬空的机体,使其运动性能大大优于轮式和履带式移动机器人。介绍了六足步行机器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了现有六足步行机器人存在的优缺点,对六足... 六足步行机器人是典型的多足步行机器人,因其具有离散的足端落地点、冗余的腿部自由度和悬空的机体,使其运动性能大大优于轮式和履带式移动机器人。介绍了六足步行机器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了现有六足步行机器人存在的优缺点,对六足步行机器人常见的步态进行了分析,归纳了非结构环境下落地点的选取和避障步态的规划策略,指出了六足步行机器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足步行机器人 三角步态 避障 步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密测距的红态圆柱钢坯轴心在线检测系统
2
作者 刘庆运 朱任之 +1 位作者 景甜甜 刘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29-36,共8页
红态圆柱钢坯的轴心线相对于模具中心线的偏差对动车组车轮的模压成型具有重要影响。为提高车轮的模压质量和原料成材率,基于高精度激光测距的方法,构建了可用于高温红态圆柱钢坯轴线检测的在线测量系统。首先通过测量位于同一水平截面... 红态圆柱钢坯的轴心线相对于模具中心线的偏差对动车组车轮的模压成型具有重要影响。为提高车轮的模压质量和原料成材率,基于高精度激光测距的方法,构建了可用于高温红态圆柱钢坯轴线检测的在线测量系统。首先通过测量位于同一水平截面上的圆柱表面不同4点到相应激光测距传感器的距离,分别得出模具中心线和钢坯轴心线相对于轧机中心线的坐标;然后利用坐标变换方法,计算出钢坯轴心线位置相对于模具中心线的偏差值;最后基于CANopen协议和通信转换模块构建多传感器检测网络,实现数据的传输与轴心偏差方位的直观显示。通过实际检测实验验证了检测系统与测量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距 红态圆柱钢坯 轴心线 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方法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景甜甜 雷经发 +1 位作者 陈雪辉 俞传阳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330-332,共3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高职专科院校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类课程,主要面向机械电子工程、机电一体化、控制工程、材料等近机械类专业的学生。由于该课程内容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掌握其内容都会存在...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高职专科院校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类课程,主要面向机械电子工程、机电一体化、控制工程、材料等近机械类专业的学生。由于该课程内容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实践性,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掌握其内容都会存在一些问题,如先修相关课程知识掌握不足、课程内容较抽象难以理解、学习过程枯燥、学生兴趣较低等,而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好该门课程的入门,是基础,是根本。针对上述问题,文章重点从课堂教学入手,提出若干课堂教学方面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教好这门课、学生更好地掌握该课程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计基础 课堂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课堂氛围 学习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和ELM的表面肌电信号手腕动作识别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景甜甜 洪洁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6-100,共5页
为提高手腕动作的识别率,提出了一种将主成分分析(PCA)和极限学习机(ELM)相结合的手腕动作肌电信号识别方法。该方法提取手腕4种动作(内翻、外翻、握拳、展拳)的肌电信号,运用小波变化提取小波特征构造特征矢量,利用PCA算法对特征矢量... 为提高手腕动作的识别率,提出了一种将主成分分析(PCA)和极限学习机(ELM)相结合的手腕动作肌电信号识别方法。该方法提取手腕4种动作(内翻、外翻、握拳、展拳)的肌电信号,运用小波变化提取小波特征构造特征矢量,利用PCA算法对特征矢量进行降维,摒弃冗余信息,实现肌电信号特征参数的降维,最后运用ELM对降维后的数据进行识别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将PCA和ELM相结合的方法有着更高的手腕动作识别率,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信号 模式识别 主成分分析 极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ER边校正场线圈测试冷屏结构设计与数值模拟
5
作者 刘伟 黄杉 +4 位作者 杜双松 卫靖 董晓宇 高婷 景甜甜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6-82,共7页
针对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边校正场线圈测试过程的重要装置-冷屏进行结构设计、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选择的冷屏面板材料为6061铝合金;确定的冷却管截面为外方内圆的结构型式,其布置间距为450 mm;采用的为G10复合材料加工而成的多... 针对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边校正场线圈测试过程的重要装置-冷屏进行结构设计、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选择的冷屏面板材料为6061铝合金;确定的冷却管截面为外方内圆的结构型式,其布置间距为450 mm;采用的为G10复合材料加工而成的多层叠片式柔性结构支撑件。为验证设计合理性,对冷屏各部件进行仿真分析,并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冷屏表面热负荷大小,最后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冷屏整体结构传热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冷屏部件结构强度满足材料屈服极限;热负荷理论计算结果符合技术要求;冷屏表面温度分布均匀。此设计为后续边校正场线圈测试过程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 设计选型 热负荷 温度分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