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流域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与思考
1
作者 李自明 刘斌 +2 位作者 景明 白军祖 卞艳丽 《中国水利》 2025年第1期54-59,共6页
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日益突出,全面推进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是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黄河流域各省(自治区)2014—2023年水资源公报数据,统计分析了黄河流域及流域各省(自治区)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现状与趋势... 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日益突出,全面推进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是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黄河流域各省(自治区)2014—2023年水资源公报数据,统计分析了黄河流域及流域各省(自治区)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现状与趋势。结果表明:近年来黄河流域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量逐年上升,2023年达到23.14亿m3,在供水总量中占比6.10%。在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缺乏科学规划、统计口径不一致、激励约束机制有待完善、水质未满足使用要求、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建议从建立健全非常规水源利用部门协调机制、统筹将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建立非常规水源利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非常规水源利用相关技术标准、强化流域治理管理等多方面施策,协同促进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为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非常规水源 利用现状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计划用水管理现状问题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自明 卞艳丽 +2 位作者 刘斌 景明 白昀生 《水利发展研究》 2024年第7期18-23,共6页
随着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的日益突出,全面实行计划用水管理是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颁布实施的《节约用水条例》为计划用水管理具体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黄河流域计划用水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随着计划用水管... 随着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的日益突出,全面实行计划用水管理是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颁布实施的《节约用水条例》为计划用水管理具体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黄河流域计划用水管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随着计划用水管理对象数量的迅速增多,计划用水管理工作同样面临一些问题,对计划用水管理对象认识不清晰、管理不规范、超计划处理不及时不到位等,文章分析提出分类实施计划用水管理、加快加强计划用水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节水制度建设、规范计划用水管理工作、加强监管和技术指导等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进一步完善计划用水管理工作提供参考,高效有序地开发利用水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计划用水管理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强制性用水定额研究与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宋静茹 刘斌 +3 位作者 肖昊珠 程献国 景明 宋常吉 《中国水利》 2024年第5期65-68,共4页
严格用水定额管理,从根本上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是当前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首要任务。强制性用水定额管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确立的一项基本制度,其核心目标是促进节约用水,强化节水监管,推进新阶段黄河流域节水... 严格用水定额管理,从根本上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是当前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首要任务。强制性用水定额管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确立的一项基本制度,其核心目标是促进节约用水,强化节水监管,推进新阶段黄河流域节水工作高质量发展。在分析黄河流域现行用水定额管理的基础上,探讨了黄河流域强制性用水定额适用的行业范围,分析了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提出了开展强制性用水定额管理的建议,以期为黄河流域强制性用水定额管理制度的落实落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性用水定额 黄河流域 高耗水工业和服务业 节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落实“节水优先”方针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吕望 方鸣远 +3 位作者 景明 王艳华 王爱滨 张敬晓 《水利发展研究》 2024年第12期158-163,共6页
水资源短缺是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近年来,沿黄省(自治区)坚持和落实“节水优先”方针,把节水作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举措,加快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以节约用水扩大发展空间。文章全面梳理了黄河流域落实“节水优先... 水资源短缺是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近年来,沿黄省(自治区)坚持和落实“节水优先”方针,把节水作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举措,加快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以节约用水扩大发展空间。文章全面梳理了黄河流域落实“节水优先”方针的主要做法及成效,系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围绕“强化组织领导、加强部门合作,健全节水法规、严格刚性约束,加大政策支持、激发市场活力,科技赋能管理、加快产业步伐,创新宣传形式、提升宣教效能”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推动黄河流域落实“节水优先”方针的有关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节水优先 节水 水资源 水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规划和数字高程模型的排土场复垦土方调配优化 被引量:11
5
作者 景明 白中科 +1 位作者 崔艳 张继栋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0-134,共5页
建立排土场复垦规划前后的数字高程模型,划分填挖方图斑,并量算土方量,生成填挖方图斑重心点和距离矩阵,采用线性规划法进行土方调配优化。以平朔矿区安家岭内排土场复垦工程设计为例,选取1号平台为典型区域,划分填挖方图斑共14块,挖方... 建立排土场复垦规划前后的数字高程模型,划分填挖方图斑,并量算土方量,生成填挖方图斑重心点和距离矩阵,采用线性规划法进行土方调配优化。以平朔矿区安家岭内排土场复垦工程设计为例,选取1号平台为典型区域,划分填挖方图斑共14块,挖方总量65.02万m3,填方总量64.89万m3,借助Lingo软件进行土方调配的线性优化,并编制土方调配工程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方调配 数字高程模型 填挖方图斑 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湿生扁蕾中木犀草素和1,7-二羟基-3,8-二甲氧酮的含量 被引量:8
6
作者 景明 李季文 +1 位作者 樊秦 师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43-44,共2页
目的建立湿生扁蕾药材中木犀草素和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色谱柱为ZORBAXSB-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0.4%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5min,A∶B=50∶50,1... 目的建立湿生扁蕾药材中木犀草素和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色谱柱为ZORBAXSB-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0.4%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0~15min,A∶B=50∶50,15~60min,A∶B=55∶45;检测波长260nm;流速1mL/min;柱温30℃。结果1,7-二羟基-3,8-二甲氧酮和木犀草素分别在0.084~0.84μg和0.184~1.8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4和0.999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82%和97.19%,RSD均小于3%。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行好,可作为湿生扁蕾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生扁蕾 1 7-二羟基-3 8-二甲氧基[口山]酮 木犀草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蒙典型灌区深度节水控水措施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景明 张会敏 +3 位作者 杨健 樊玉苗 黄福贵 陈亮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5-160,共6页
以推进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行动为引领,解读了深度节水控水和灌区深度节水控水的有关概念,分析在宁蒙典型灌区实施深度农业节水控水的必要性。选取宁夏青铜峡灌区和内蒙古河套灌区,核定了近年来争议较大的灌溉面积,分析了灌区节水灌溉... 以推进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行动为引领,解读了深度节水控水和灌区深度节水控水的有关概念,分析在宁蒙典型灌区实施深度农业节水控水的必要性。选取宁夏青铜峡灌区和内蒙古河套灌区,核定了近年来争议较大的灌溉面积,分析了灌区节水灌溉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促进宁蒙典型灌区用水效率和维持生态环境健康为导向,充分结合典型灌区节水灌溉发展规划,提出了从推进灌排工程现代化改造、加强用水监控、控制灌溉规模、深化灌区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推进宁蒙典型灌区深度节水控水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节水控水 灌溉面积 节水灌溉 宁蒙灌区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级土地整治规划中复垦规划方法与实证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景明 白中科 +3 位作者 余勤飞 张继栋 曹银贵 张耿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16-320,共5页
当前我国正在开展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而土地复垦规划作为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内容,因损毁土地基数不清、复垦潜力评价方法单一、复垦目标确定不够科学等问题严重影响土地复垦规划编制的科学性。该文采用统计分析法、典型调查法、实... 当前我国正在开展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而土地复垦规划作为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内容,因损毁土地基数不清、复垦潜力评价方法单一、复垦目标确定不够科学等问题严重影响土地复垦规划编制的科学性。该文采用统计分析法、典型调查法、实证分析法和类比法,结合山西省的具体情况,将损毁土地划分为煤炭、金属、砖瓦窑、公路、铁路、水利水电、自然灾毁7个类型,具体采用单位产量损毁系数测算法、典型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测算损毁土地面积、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进行复垦适宜性评价、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确定复垦目标。研究表明:山西省各类型损毁土地基数5.06×105 hm2,待复垦损毁土地3.51×105 hm2,损毁土地可复垦耕地潜力1.55×105 hm2,规划期内确定土地复垦总目标3.0×104 hm2。基于省级土地整治规划中损毁土地测算、复垦潜力评价及复垦目标确定的方法体系的探索,可为土地整治规划中复垦规划的编制、实施、监管和评价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规划编制 土地复垦 损毁土地 复垦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春小麦棵间蒸发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景明 程献国 李强坤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7-100,共4页
对比分析了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条件下春小麦棵间蒸发过程,以土壤热通量为大气因素,土壤温度、土壤水分为土壤因素,作物株高为作物因素,采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石羊河流域春小麦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措施下影响棵间蒸发的因素。研究认为,... 对比分析了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条件下春小麦棵间蒸发过程,以土壤热通量为大气因素,土壤温度、土壤水分为土壤因素,作物株高为作物因素,采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石羊河流域春小麦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措施下影响棵间蒸发的因素。研究认为,土壤是影响春小麦棵间蒸发的主要因素。其中地膜覆盖条件下,土壤温度是影响棵间蒸发的重要因素和限制因素,秸秆覆盖条件下,减小土壤含水率将显著降低春小麦棵间蒸发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 秸秆覆盖 棵间蒸发 影响因素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盖材料对干旱区春小麦棵间蒸发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景明 姜丙州 +1 位作者 张会敏 李强坤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0年第2期92-95,99,共5页
为深入分析不同覆盖材料对干旱区春小麦棵间蒸发的影响,采用微型蒸发仪研究了石羊河流域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条件下的春小麦棵间蒸发。研究表明:试验区春小麦棵间蒸发表现为生长初期和末期较高,生长中期较小的特点。相对无覆盖措施,地膜... 为深入分析不同覆盖材料对干旱区春小麦棵间蒸发的影响,采用微型蒸发仪研究了石羊河流域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条件下的春小麦棵间蒸发。研究表明:试验区春小麦棵间蒸发表现为生长初期和末期较高,生长中期较小的特点。相对无覆盖措施,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日均棵间蒸发量分别降低15.6%和36.1%。无覆盖措施、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的累计棵间蒸发量分别占春小麦生育期降水量及相应总灌水量之和的30.4%,26.2%和19.9%。拔节之前,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条件下春小麦的棵间蒸发受表层土壤水分的影响程度基本一致,拔节之后,秸秆覆盖表现出相对地膜覆盖更好的保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 秸秆覆盖 棵间蒸发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盖免耕储水灌溉对豌豆的腾发量和土壤水分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景明 张金霞 施炯林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5期130-133,共4页
覆盖免耕可以降低春季豌豆(Pisum sativum)的土壤水分腾发量,且其腾发量比常规耕作和秸秆还田分别减小了29.32%和19.33%.全生育期覆盖免耕可以降低田间水分损耗,提高水分利用率.作物生长的后期,秸秆覆盖有抑制行间蒸发的作... 覆盖免耕可以降低春季豌豆(Pisum sativum)的土壤水分腾发量,且其腾发量比常规耕作和秸秆还田分别减小了29.32%和19.33%.全生育期覆盖免耕可以降低田间水分损耗,提高水分利用率.作物生长的后期,秸秆覆盖有抑制行间蒸发的作用,主要发生在土层0~30cm,而在30-80cm抑制蒸发的作用不明显.覆盖免耕对提高作物产量没有明显作用.覆盖免耕水分利用率比常规耕作和秸秆还田分别提高了11.21%和2.93%.覆盖免耕条件下冬季储水最佳定额为975m^3/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免耕 储水定额 腾发量 水分利用效率 豌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矿山环境恢复治理 被引量:18
12
作者 景明 方坤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7年第9期134-135,共2页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正在不断的增加,矿产资源的开采力度也随之加大。通过分析矿产开采对矿山环境的影响,说明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必要性,并提出一些矿山环境治理的对策。
关键词 矿山环境 地质灾害 环境污染 恢复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措施及成效评价方法 被引量:8
13
作者 景明 刘畅 +1 位作者 王军涛 杨健 《中国水利》 2022年第13期18-22,共5页
黄河流域水资源天然禀赋不足和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增长并存,实施深度节水控水是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必然之选。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政策和顶层设计,构成了推进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举措体系。为... 黄河流域水资源天然禀赋不足和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增长并存,实施深度节水控水是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必然之选。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政策和顶层设计,构成了推进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举措体系。为客观评价以区域为单元的深度节水控水实施成效,研究建立了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客观科学研判各行政区深度节水控水发展状况,及时发现短板弱项,为推进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节水控水 举措 评价指标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大型灌区“十四五”节水潜力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景明 樊玉苗 王军涛 《中国水利》 2022年第13期27-29,共3页
通过对黄河流域近年来农业灌溉情况的调研,分析了黄河流域及下游引黄灌区农业灌溉取水量、耗水量变化情况和现状年各省(自治区)农田灌溉水平。以黄河流域“十四五”期间实施现代化改造的34处大型灌区为对象,分析了黄河流域“十四五”大... 通过对黄河流域近年来农业灌溉情况的调研,分析了黄河流域及下游引黄灌区农业灌溉取水量、耗水量变化情况和现状年各省(自治区)农田灌溉水平。以黄河流域“十四五”期间实施现代化改造的34处大型灌区为对象,分析了黄河流域“十四五”大型灌区节水潜力。结合黄河流域灌区发展规划,提出实施黄河流域灌区深度节水控水、保障灌区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灌区 取水量 灌溉水平 节水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灌区引黄灌溉需水预测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景明 程献国 +1 位作者 王军涛 姜晗琳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年第6期60-63,共4页
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建立了黄河下游灌区引黄灌溉需水量中期预测方法。分析了引黄灌溉需水预测基本原理,阐述了作物需水量、有效降水量、斗渠以下灌溉水利用系数、引黄灌溉需水量分离等引黄灌溉需水预测的关键参数和方法。作物需水量可采... 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建立了黄河下游灌区引黄灌溉需水量中期预测方法。分析了引黄灌溉需水预测基本原理,阐述了作物需水量、有效降水量、斗渠以下灌溉水利用系数、引黄灌溉需水量分离等引黄灌溉需水预测的关键参数和方法。作物需水量可采用修订的Valiantzas方程进行预测;有效降水量预测可采用美国垦务局推荐方法;斗渠以下灌溉水利用系数可采用该系数与末级渠道灌溉控制单元至支渠分水口的距离、渠道衬砌率等的线性方程估算;引黄灌溉需水量的分离可采用高精度遥感技术确定引黄灌溉面积,并通过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从灌区供水水源中分离出引黄供水需求量。上述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可以为黄河下游农业用水需求预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需水量预测 作物需水量 引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藏药材湿生扁蕾中活性成分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景明 罗永皎 +1 位作者 李硕 李成义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1年第2期29-31,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时期湿生扁蕾中木犀草素和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酮的含量,考察湿生扁蕾的最佳采收期与最佳产地。方法:用RP-HPLC法,样品直接用70%乙醇提取进样,ZORBAXSB-C18柱,检测波长为260nm,柱温30℃,甲醇-0.4...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时期湿生扁蕾中木犀草素和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酮的含量,考察湿生扁蕾的最佳采收期与最佳产地。方法:用RP-HPLC法,样品直接用70%乙醇提取进样,ZORBAXSB-C18柱,检测波长为260nm,柱温30℃,甲醇-0.4%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mL·min-1。分析了甘肃15个不同产地湿生扁蕾药材中木犀草素和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酮的含量。结果:15个不同产地湿生扁蕾药材中木犀草素和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酮的含量差别较大,其中木犀草素最高为1.79mg·g-1,最低为0.24mg·g-1,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酮最高为0.68mg·g-1,最低为0.13mg·g-1。结论:同一产地以8月份采收的湿生扁蕾中木犀草素和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酮的含量最高;甘肃15个产地中以临潭县下拉地村产湿生扁蕾中木犀草素和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酮的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生扁蕾 含量测定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Valiantzas方程的黄河下游柳园口灌区ET_0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景明 王军涛 +1 位作者 程献国 高子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3-278,共6页
根据黄河调度旬方案编制对作物需水量逐旬预报的要求,分析了参考作物需水量计算方法。以河南省柳园口灌区为典型,对以空气相对湿度等为输入参数的Valiantzas方程进行了改进,研究建立了基于特征气温的空气相对湿度预测方法。采用多元回... 根据黄河调度旬方案编制对作物需水量逐旬预报的要求,分析了参考作物需水量计算方法。以河南省柳园口灌区为典型,对以空气相对湿度等为输入参数的Valiantzas方程进行了改进,研究建立了基于特征气温的空气相对湿度预测方法。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了以特征气温、日序数为输入的改进Valiantzas方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改进的Valiantzas方程的相对误差比原方程可减少12.4%,均方根偏差降低37.4%,相关系数提高13.4%。同时,改进的Valiantzas方程能够实现对未来10 d作物需水量的预测,符合黄河水量旬精细调度对基础数据中期预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作物需水量 Valiantzas方程 改进 预测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源肥料增效剂对甘肃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8
作者 谢田朋 景威栋 +3 位作者 张建 柳娜 景明 张佳宁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1期71-76,共6页
为探讨中药源肥料增效剂对甘肃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冀张薯12号为研究对象在甘肃省渭源县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设置常规肥(CK1)、中药源增效剂配施100%常规肥(T1)、中药源增效剂配施80%常规肥(T2)、80%中药源增效剂配施100%常规肥(T3)... 为探讨中药源肥料增效剂对甘肃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冀张薯12号为研究对象在甘肃省渭源县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设置常规肥(CK1)、中药源增效剂配施100%常规肥(T1)、中药源增效剂配施80%常规肥(T2)、80%中药源增效剂配施100%常规肥(T3)和80%中药源增效剂配施80%常规肥(T4)5个处理,确定最佳施肥方案。考虑马铃薯品质及经济性状因素,中药源增效剂配施80%常规肥为最佳施肥方案。之后,以冀张薯12号、陇薯7号和青薯9号为研究对象,在渭源县、通渭县和定西市安定区进行田间小区试验,设置常规肥(CK2)和中药源增效剂配施80%常规肥(A)2个处理,从土壤理化性质、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等方面评价中药源肥料增效剂的效果。结果表明,CK2土壤pH值显著高于处理A,但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在CK2与处理A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烂薯数在3个试验地点均表现为CK2>处理A(P<0.05),冀张薯12号和青薯9号的还原糖含量均表现为CK2>处理A(P<0.05),且冀张薯12号的单株薯块数和折合产量均表现为CK2<处理A(P<0.05)。中药源肥料增效剂配施80%常规肥可以保持原施肥方案的土壤营养水平,降低土壤碱性,减少马铃薯烂薯数和还原糖含量,提升品质,并且可使冀张薯12号增产17.88%。该配方肥较原施肥方案能够降低投入成本,可在马铃薯种植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中药源增效剂 土壤性质 产量 品质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六味地黄产品中马钱苷含量 被引量:1
19
作者 景明 樊秦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59-60,共2页
目的测定六味地黄产品中马钱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shim-packvp ODS-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四氢呋喃-乙腈-甲醇-0.05%磷酸(1∶8∶4∶87),检测波长:236nm,柱温:40℃,流速:1.0mL/min。结果线性范围:4.42×10-2~22.1... 目的测定六味地黄产品中马钱苷的含量。方法色谱柱:shim-packvp ODS-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四氢呋喃-乙腈-甲醇-0.05%磷酸(1∶8∶4∶87),检测波长:236nm,柱温:40℃,流速:1.0mL/min。结果线性范围:4.42×10-2~22.1×10-2μg,相关系数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98.96%(n=6,RSD=1.42%)。结论该方法为评价和控制六味地黄系列产品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产品 马钱苷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蓉归通便胶囊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景明 宋爽 李季文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9年第9期18-20,共3页
目的:优选蓉归通便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松果菊苷的含量为指标,考察提取工艺条件。结果: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6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h;最佳醇沉工艺为浸膏密度1.23~1.26g.mL-1,搅拌速度900r.min-1,含醇浓度60%。... 目的:优选蓉归通便胶囊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松果菊苷的含量为指标,考察提取工艺条件。结果: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6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h;最佳醇沉工艺为浸膏密度1.23~1.26g.mL-1,搅拌速度900r.min-1,含醇浓度60%。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合理,操作简便,为大生产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蓉归通便胶囊 正交设计 松果菊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