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铸瓷固位钉对牙本质-树脂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
1
作者 景双林 黄丽娟 +3 位作者 唐哲 李琥 张光东 于金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67-1170,共4页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铸瓷固位钉对牙本质-复合树脂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为铸瓷固位钉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0颗离体牙随机分为4组:A组,铸瓷固位钉组;B组,金属自攻螺纹钉组;C组,复合树脂钉组;D组,树脂直接充填组。采用IP...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铸瓷固位钉对牙本质-复合树脂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为铸瓷固位钉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0颗离体牙随机分为4组:A组,铸瓷固位钉组;B组,金属自攻螺纹钉组;C组,复合树脂钉组;D组,树脂直接充填组。采用IPS e.max Press热压铸瓷系统制作铸瓷牙本质固位钉,制备标准化牙本质-固位钉-复合树脂块试件,微拉伸实验测试各组试件粘结强度,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试件断裂面形态。结果:A、B两组试件粘结强度显著高于C、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C组与D组组间粘结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D三组试件断裂模式以牙本质-树脂界面断裂为主,B组以牙本质内聚断裂为主。结论:作为一种新型牙本质固位钉,IPS e.max Press铸瓷固位钉可显著提升牙本质-复合树脂界面的粘结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S e MAX Press铸瓷 固位钉 粘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制作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黄丽娟 景双林 +2 位作者 聂蓉蓉 黄建波 孙方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59-1262,共4页
目的 :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CAD/CAM)和3D打印技术制作可摘局部义齿支架,并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价。方法:通过光学扫描仪扫描牙列缺损工作模型获得数字化模型,计... 目的 :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 and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CAD/CAM)和3D打印技术制作可摘局部义齿支架,并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价。方法:通过光学扫描仪扫描牙列缺损工作模型获得数字化模型,计算机软件设计可摘局部义齿支架后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树脂铸型,最终通过常规包埋铸造完成修复体10件,在患者口内试戴,检查义齿就位情况以及与软、硬组织的适合性。结果:制作完成的修复体外观完整,大部分义齿就位顺利,有5件义齿就位时稍困难,局部调磨后顺利就位,义齿就位后无翘动,卡环、牙合支托与基牙密合,金属连接体与软组织贴合度良好。结论:CAD/CAM和3D打印技术可用于可摘局部义齿支架制作,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可摘局部义齿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itallium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短期临床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黄丽娟 景双林 +2 位作者 黄罡 孙方方 翟家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15-1817,共3页
目的 :对Vitallium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近期修复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价。方法:共选取52例63件Vitallium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体,检查义齿初戴就位情况,采用患者自我评价和口内检查的方式,在义齿使用1个月、6个月、1年后,对义齿的使用... 目的 :对Vitallium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近期修复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价。方法:共选取52例63件Vitallium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体,检查义齿初戴就位情况,采用患者自我评价和口内检查的方式,在义齿使用1个月、6个月、1年后,对义齿的使用情况进行随访。结果:58件Vitallium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就位顺利,固位好,失败病例中1例戴牙后反复压痛,需重新制作,在1个月、6个月和1年后的复查中,共出现6例义齿压痛,4例边缘性龈炎,1例基牙龋坏,1例基牙牙折。未发生义齿性口炎,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Vitallium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的近期修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TALLIUM 可摘局部义齿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表面改性方法对钴-铬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黄丽娟 李建 +1 位作者 景双林 韩霖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8-351,共4页
目的:研究表面镀氮化钛膜和镀金膜后对钴-铬合金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多弧离子镀和电镀方法分别在钴-铬合金表面沉积氮化钛和金薄膜,通过电化学综合测试系统测试2种镀膜及未镀膜钴-铬合金试件在人工唾液中的稳态自腐蚀电位,... 目的:研究表面镀氮化钛膜和镀金膜后对钴-铬合金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多弧离子镀和电镀方法分别在钴-铬合金表面沉积氮化钛和金薄膜,通过电化学综合测试系统测试2种镀膜及未镀膜钴-铬合金试件在人工唾液中的稳态自腐蚀电位,从微机系统输入动电位扫描参数后记录其极化曲线,用系统软件进行线性极化拟合得出各试件的腐蚀电流密度和极化电阻。结果:钴-铬合金的自腐蚀电位、腐蚀电流密度和极化电阻分别为-221.54mV、155.43nAcm-2、167.27kΩ,镀金试件为-146.09mV、86.86nAcm-2、299.32kΩ,镀氮化钛试件为-122.79mV、65.80×10-2nAcm-2、395.15×102kΩ,镀膜试件的自腐蚀电位、极化电阻高于未镀膜者,而腐蚀电流密度降低,其中,镀氮化钛试件的各项指数变化更明显。结论:在钴-铬合金表面镀膜可以改善其耐腐蚀性,氮化钛薄膜的性能更优于金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铬合金 表面涂层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