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模式”前景 被引量:3
1
作者 景凯旋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7-7,共1页
究竟是用强有力的权力继续支配市场,还是形成一个完全的市场模式?可以说,"中国模式"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任务。
关键词 中国模式 市场模式 历史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牌战略”功与过 被引量:2
2
作者 景凯旋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7-7,共1页
在中国,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现状形成矛盾,这不是一个思维判断,而是一个事实判断。归根结底,大众体育比竞技体育更重要,不仅因为国民健康涉及国计民生。
关键词 金牌 大众体育 竞技体育 思维判断 事实判断 国计民生 体育强国 全民健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言与平城之战的书写——从白登之围解围疑点谈起 被引量:2
3
作者 景凯旋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6-141,共6页
平城之战是汉匈之间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对汉初民众心态影响极大。此后,时人在讨论匈奴问题时经常提及此事。受社会情境、时人心态影响,在近百年的传播过程中产生了不少关于平城之战的传言。司马迁在记述平城之战时,受自身价值观及时代... 平城之战是汉匈之间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对汉初民众心态影响极大。此后,时人在讨论匈奴问题时经常提及此事。受社会情境、时人心态影响,在近百年的传播过程中产生了不少关于平城之战的传言。司马迁在记述平城之战时,受自身价值观及时代局限性影响,不自觉地采信了一些传言,从而造成《史记》关于平城之战记载疑点颇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城之战 匈奴 传言 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者的“免责”与问责
4
作者 景凯旋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4,共1页
李克强总理曾谈到,“不改革可能不犯错误,但要承担历史责任,”然而在现有官场环境中,对改革“不感兴趣”的官员大有人在,因为改革失败很可能仕途中断,做“太平官”反而更有可能步步高升.
关键词 改革者 问责 免责 改革失败 李克强 仕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眩惑:一种新文化与旧感觉
5
作者 景凯旋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8,共5页
当代对于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关系的讨论,都是以现代性为出发点的“进步”叙事,而较少思考文化的美感特征。本文以叔本华的“眩惑”定义传媒时代的大众文化,并觕图指出其在多元价值社会背景下对传统美学无功利性原则的挑战。同时,对大众... 当代对于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关系的讨论,都是以现代性为出发点的“进步”叙事,而较少思考文化的美感特征。本文以叔本华的“眩惑”定义传媒时代的大众文化,并觕图指出其在多元价值社会背景下对传统美学无功利性原则的挑战。同时,对大众文化的宽容与接受并不意味着取消美的等级,大众文化中仍然存在着大量低俗平庸的现象。传统美学之所以面临困境,不在于它的无功利性,也不在于它的超越性,而是在于它的主体性:将人视为一切价值的来源和标准。这就是传统美学的深刻悖论,当我们用美来呼唤人的主体性和人的解放时,其理论本身恰恰就隐含了主体性的丧失。我们仍然需要寻求意义,但必须重新思考启蒙主义以来的思维方式,而当代艺术的批评标准也应当蕴含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惑 媚俗 大众文化 多元化 主体性 无功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哥本哈根,政治较量之外
6
作者 景凯旋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共1页
富有的生活应当包括良好的环境。我们可以不考虑世界如何,但却得考虑我们自己及子孙后代如何。减排既是挑战。
关键词 哥本哈根 较量 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未老与图强之法——顾颉刚与民族“输血论” 被引量:1
7
作者 景凯旋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50,共9页
顾颉刚提出了民族“输血论”观点,肯定了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并将中华民族的未来寄托在少数民族身上。“输血论”是顾颉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思想渊源之一,对其“中华民族是一个”思想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尽管其论证... 顾颉刚提出了民族“输血论”观点,肯定了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并将中华民族的未来寄托在少数民族身上。“输血论”是顾颉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思想渊源之一,对其“中华民族是一个”思想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尽管其论证过程、理论基础还存在一些争议,但他首次全面评价了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这是从传统“夷夏观”到现代“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观脉络中重要的一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颉刚 “输血论” 民族观 中华民族是一个 中华民族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主不受限制必然导致暴政
8
作者 景凯旋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19,共1页
倡导民主是为了实现人人平等自由,但民主本身却并不能保证个人权益不受侵害。企图通过民主来保障个人权益,只能是一种幻想。要保障个人权益,还得靠法治。这是因为,只有法治才对公权力构成限制,也只有法治才是对个人权利的切实保障。
关键词 民主 暴政 个人权益 平等自由 个人权利 权力构成 最低限度 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