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故交、宗盟与外臣:蕃书所见会昌以后唐与黠戛斯关系的演变
1
作者 景凯东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95,共8页
会昌年间,灭亡漠北回鹘政权的黠戛斯再次与唐朝取得了联系,希望获得唐朝的册封来强化自身在草原的统治。唐朝对待这位强大新邻的态度最初非常谨慎,表达敬意却不明确承诺;直到确认双方过去交往的历史后,为争取在回鹘问题上的合作,才以所... 会昌年间,灭亡漠北回鹘政权的黠戛斯再次与唐朝取得了联系,希望获得唐朝的册封来强化自身在草原的统治。唐朝对待这位强大新邻的态度最初非常谨慎,表达敬意却不明确承诺;直到确认双方过去交往的历史后,为争取在回鹘问题上的合作,才以所谓“同族”关系为基础,与黠戛斯确立了宗盟关系,最终给予其册封。唐朝末年,随着黠戛斯西归,双方地理距离被拉远,各自诉求发生变化,虽友好依旧,但唐朝对待黠戛斯的礼仪却有所下降。蕃书王言向我们展示了会昌以后唐与黠戛斯关系演变的三个阶段及天下秩序下唐朝与民族政权交往的诸多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黠戛斯 宗盟 蕃书王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言所见唐与民族政权的“父子”“兄弟”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景凯东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3-73,共11页
唐朝为应对多变的外部环境,曾以皇帝个人名义与数个周边民族政权的首领建立“父子”“兄弟”等虚拟亲属关系,以此来界定两国的关系,通过与其他政权的君主共叙亲情来维持彼此间的和平局面。这种虚拟亲属关系的建立有中原历史传统和周边... 唐朝为应对多变的外部环境,曾以皇帝个人名义与数个周边民族政权的首领建立“父子”“兄弟”等虚拟亲属关系,以此来界定两国的关系,通过与其他政权的君主共叙亲情来维持彼此间的和平局面。这种虚拟亲属关系的建立有中原历史传统和周边地区惯例两方面的依据。父子关系和兄弟关系均应用于唐朝与强邻之间。其中,父子关系代表双方高下有别,但相较君臣关系更为软性和灵活;兄弟关系则表示双方地位平等。这种虚拟亲属关系通过王言来建立、维持和调整,是唐朝对外政策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唐朝册封体系的重要补充。虚拟亲属关系的建立使得唐朝能够以更灵活的方式处理与周边强邻间的关系,在多变的战略环境中争取到更大的自主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言 亲属关系 突厥 回纥 突骑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涣事件与开元后期西域战事——兼论王言的史料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景凯东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2-129,共8页
唐开元二十二年(734)的北庭都护刘涣杀突骑施市马使者阙俟斤事件,作为导火索引发了唐与突骑施的战争,是唐朝经营西域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这次事件的相关细节主要保留在王言材料之中。刘涣杀阙俟斤源于唐与突骑施此前冲突的历史和其身... 唐开元二十二年(734)的北庭都护刘涣杀突骑施市马使者阙俟斤事件,作为导火索引发了唐与突骑施的战争,是唐朝经营西域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这次事件的相关细节主要保留在王言材料之中。刘涣杀阙俟斤源于唐与突骑施此前冲突的历史和其身为边疆重将的职责,但和平时期杀死盟国使臣仍是过当行为。事件发生后,唐朝迅速采取斩杀刘涣并传首突骑施等一系列措施,以期维护边疆的和平局面。但突骑施以刘涣事件为口实,与吐蕃联合进犯唐朝,引发了影响数国命运的战争。王言材料保存了刘涣事件的具体原因和发展过程,构建起事件与此后突骑施进攻西域唐军之间的联系,记录了唐廷高层的真实态度和前后表态变化,使得今人得以透过正史中曲笔略写的迷雾,了解当时西域真实的战略形势。王言史料对唐史研究的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涣 王言 阙俟斤 苏禄 突骑施 西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