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喀则市牦牛排加工技术及腌制工艺研究
1
作者 李帅康 时学双 +8 位作者 赵江涛 普布顿珠 拉姆 达瓦卓玛 赤列措姆 蒋娇娇 张斌 党锡强 李正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65-169,共5页
以食盐、复合磷酸盐、木瓜蛋白酶和西藏特色中药材香辛料为复合腌制液,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以牦牛排感官品质、剪切力、pH、色泽等为评价指标,确定牦牛排复合腌制液的最佳配方为食盐1.0%、复合磷酸盐0.10%、木瓜蛋白酶0.25%... 以食盐、复合磷酸盐、木瓜蛋白酶和西藏特色中药材香辛料为复合腌制液,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以牦牛排感官品质、剪切力、pH、色泽等为评价指标,确定牦牛排复合腌制液的最佳配方为食盐1.0%、复合磷酸盐0.10%、木瓜蛋白酶0.25%、特色香辛料1.6%,且其中特色香辛料添加量对牦牛排感官评分的影响最显著。通过对相关滚揉参数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当滚揉时间8 h、滚揉速度12 r/min、滚揉温度15℃时牦牛排食用品质达到最佳,腌制出的牛排咸淡适中、嫩滑鲜香,肉香中伴有淡淡的中药材香味。该研究可为日喀则市牦牛排深加工技术和生产工艺研发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排 西藏特色香辛料 腌制液配方 滚揉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人工造林对土壤养分和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罗红 普布顿珠 +3 位作者 刘宏伟 嘎玛群宗 吴建普 韦红莉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78,共8页
【目的】研究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造林地和邻近未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性及其变化趋势,旨在为西藏重点区域人工造林及其林分经营提供理论参考,提高对该区人工造林地土壤肥力的系统性认识。【方法】以人工林(造林地)及其对照地(... 【目的】研究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造林地和邻近未造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性及其变化趋势,旨在为西藏重点区域人工造林及其林分经营提供理论参考,提高对该区人工造林地土壤肥力的系统性认识。【方法】以人工林(造林地)及其对照地(和造林地邻近的具有相同初始条件的非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配对样地法,于2016年7—11月对54对样地0~80 cm土层分4层(0~20,20~40,40~60,60~80 cm)进行土壤调查取样,测定各土层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全磷(TP)、全钾(TK)、水解性氮(AN)、有效磷(AP)、速效钾(AK)、土壤密度(BD)、土壤质量含水量(MWC)、pH值、土壤粒径分布(PSD)等理化性质,通过两个关联样本检验方法、养分分级、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比较人工造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人工林较对照地0~80 cm土层剖面土壤BD、TP和AP分别显著降低了6.0%、10.5%和36.5%,MWC、TN和SOM分别显著增加了22.4%、28.6%和16.8%,AP变幅最大,TN增幅最高,pH、AK、TK、AN和PSD变化不显著。未造林地氮、磷、钾、有机质养分等级属于“稍缺”或更差水平的样地占比均在63.1%以上,TN养分等级最差;人工林氮、磷、钾、有机质养分等级属于“稍缺”或更差水平的样地占比均在73%以上,AP养分等级最差,AP由“不缺水平”转为“缺”水平的样地比例最高。对照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分级排序为TP>AK>TK>AP>SOM>AN>TN(“>”左侧养分状况优于右侧,下同),人工林的排序为TP>AK>TK>TN>SOM>AN>AP。土壤肥力主要受有机质、全氮、土壤砂粒含量的综合影响,人工林和对照地差异不显著。【结论】“一江两河”中部流域作为西藏人工造林的重点区域,人工造林对土壤BD、MWC、TN、TP、AP、SOM影响显著,造林后人工林土壤密度、土壤质量含水量、有机质、氮素理化性质趋好,而磷素养分条件变差。人工林土壤最缺AP,土壤养分由未造林地的N限制最强烈转变为了人工林的P限制最强烈,土壤肥力的提升受AP限制,但无论造林与否,土壤养分均表现为普遍缺乏。西藏人工造林应加强土肥管理,注重土壤养分的整体提升,造林前可加强有机肥的使用,后期管护注重磷肥的使用,以提高造林成效、改善土壤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造林 土壤养分 养分分级 土壤肥力 因子得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TM+和DEM的西藏灌木林遥感分类技术 被引量:8
3
作者 张超 黄清麟 +3 位作者 朱雪林 张晓红 普布顿珠 旦增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21,共7页
对西藏地区主要类型灌木林进行外业遥感调查,选取海拔、坡向、坡度和NDVI4个影响西藏灌木林空间分布的主要指标,采用判别分析方法,构建判别模型和判别规则,提取基于空间分布特征的识别决策,基于覆盖研究区的ETM+和DEM,进行西藏灌木林的... 对西藏地区主要类型灌木林进行外业遥感调查,选取海拔、坡向、坡度和NDVI4个影响西藏灌木林空间分布的主要指标,采用判别分析方法,构建判别模型和判别规则,提取基于空间分布特征的识别决策,基于覆盖研究区的ETM+和DEM,进行西藏灌木林的遥感分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灌木林空间分布特征的遥感分类精度达到86.24%,其中,狼牙刺-沙棘-红柳组合的分类精度最高,为95.00%,杜鹃-小檗和高山柳-铺地柏组合的分类精度相当,分别为81.08%和8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灌木林 遥感分类 空间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应用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干双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4
作者 普布顿珠 扎西平措 +8 位作者 旦增欧珠 格桑 罗杰 美多 袁军 章新君 黄晓刚 戴磊 柳超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7期619-622,共4页
目的:探讨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高海拔地区儿童前臂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采用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19例儿童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男11例,女8例;年龄4~13(8.16±2.71)岁;病程1~10(4.11±2.51)d。首先尝试闭... 目的:探讨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高海拔地区儿童前臂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采用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19例儿童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男11例,女8例;年龄4~13(8.16±2.71)岁;病程1~10(4.11±2.51)d。首先尝试闭合复位,复位不成功则采取有限切开复位,再进行克氏针髓内固定尺桡骨。根据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情况,采用Anderson前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患者伤口愈合良好,其中术后发生针尾激惹临床表现2例,取出克氏针后症状消失。19例患者获随随访,时间3~14(7.68±3.50)个月。术后X线片示所有病例愈合,末次随访Anderson前臂功能评价:优16例,良2例,可1例。结论:高原地区儿童骨折往往就诊延误、医疗条件匮乏并且依从性不足,基于这些特点选用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可以推广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儿童 尺桡骨骨折 克氏针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藏羚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普布顿珠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6-179,184,共5页
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书籍和历史资料对100多年来藏羚种群数量及分布作分析和展示,为探讨西藏藏羚种群变化规律,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藏羚种群数量在时间尺度和局部空间格局上均呈现出差异;在长期观测中,藏羚整体种群数量表现出... 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书籍和历史资料对100多年来藏羚种群数量及分布作分析和展示,为探讨西藏藏羚种群变化规律,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藏羚种群数量在时间尺度和局部空间格局上均呈现出差异;在长期观测中,藏羚整体种群数量表现出先降低再升高的规律,体现出西藏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法律健全和全民生态保护意识提高等措施对藏羚保护的重要性。此外,种群密度也在不同空间格局上有所不同,这突出了藏羚对栖息地的选择偏好活动范围之广。从影响其种群数量的驱动因素来看,人为影响是藏羚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为保护藏羚,应加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羚 种群数量 时空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适春青稞品种喜马拉22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5
6
作者 普布顿珠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9期212-213,共2页
介绍了广适春青稞品种喜马拉22号的选育过程及其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120 d,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是中晚熟优质广适丰产型品种。根据多年来的高产实践,总结提出了"喜马拉22号"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适期播种,精量匀... 介绍了广适春青稞品种喜马拉22号的选育过程及其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120 d,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是中晚熟优质广适丰产型品种。根据多年来的高产实践,总结提出了"喜马拉22号"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适期播种,精量匀播;合理施肥,适时促控;节水高效灌溉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建议在西藏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该品种,并因地制宜优化相应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充分发挥良种、良法的增产增收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喜马拉22号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阿里地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现状和发展对策 被引量:4
7
作者 白玛格桑 普布顿珠 +1 位作者 加玛次仁 顿尼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15,共3页
西藏阿里地区主要农作物有青稞、豌豆、马铃薯、油菜、春小麦等,历史上农牧民没有种植和食用蔬菜的习惯。近年来,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阿里地区设施蔬菜生产呈上升趋势,2012年日光温室蔬菜等面积已达114hm2。
关键词 西藏阿里地区 日光温室蔬菜 发展对策 生产现状 食用蔬菜 城乡人民 上升趋势 蔬菜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卫星遥感影像的野生动物栖息地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吕永磊 普布顿珠 +2 位作者 李凡 冯鹏飞 丁相元 《中国高新科技》 2022年第3期106-108,共3页
文章通过联合主被动遥感影像发挥各类数据优势,综合利用各类数据的特点监测自然保护区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生态破坏行为,评估生态修复与保护的状况,了解相应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适宜栖息地质量及变化趋势以及致危因子、影响因素等信息... 文章通过联合主被动遥感影像发挥各类数据优势,综合利用各类数据的特点监测自然保护区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生态破坏行为,评估生态修复与保护的状况,了解相应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适宜栖息地质量及变化趋势以及致危因子、影响因素等信息,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与保护措施,为有效、科学地保护野生动物提供重要的信息保障和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光学遥感 动态变化检测 野生动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应用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脊柱爆裂骨折
9
作者 扎西平措 格桑 +8 位作者 罗杰 美多 旦增欧珠 普布顿珠 袁军 章新君 黄晓刚 戴磊 柳超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5期450-453,共4页
目的:针对高海拔地区脊柱爆裂骨折的特点及当地医疗条件,探讨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8月至2021年12月,采用伤椎置钉技术治疗12例无神经症状的单椎体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其中... 目的:针对高海拔地区脊柱爆裂骨折的特点及当地医疗条件,探讨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联合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8月至2021年12月,采用伤椎置钉技术治疗12例无神经症状的单椎体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9~54(42.50±7.95)岁;车祸伤6例,高坠伤4例,重物砸伤2例;T112例,T124例,L13例,L22例,L31例。手术首先在骨折上下椎置钉,并在伤椎置入椎弓根螺钉,安装连接棒,通过体位及撑开实现骨折椎体复位。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改变情况,通过X线测量受伤节段后凸矫正率及矫正丢失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无明显并发症,12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9~27(17.75±5.79)个月。术后3 d,VAS与术前入院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01,P=0.000);术后9个月JOA评分与术前入院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85,P=0.000)。术后3 d,Cobb角为(4.42±1.16)°,与术前入院时的(25.67±5.71)°相比矫正率为(82±5)%;术后9个月Cobb角(5.08±1.24)°,矫正丢失率为(16±13)%。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结论:高原低气压低氧环境下,应保证手术效果的同时减少创伤,应用伤椎置钉技术能够有效恢复并维持伤椎高度,出血少,固定节段短,是治疗高海拔地区脊柱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椎弓根螺钉 脊柱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联合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手术在高原地区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戴磊 旦增欧珠 +1 位作者 杨晓玲 普布顿珠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9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联合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手术在高原地区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7月日喀则市定日县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联合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手术在高原地区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7月日喀则市定日县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激光组与传统组,各20例。激光组行VSD联合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手术,传统组行VSD联合大隐静脉抽剥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后均无感染发生,随访期内均无溃疡复发。激光组术后溃疡面积小于传统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术后肉芽组织形成时间早于传统组,术后换药次数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联合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在高原地区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缩小术后溃疡面积,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大隐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手术 大隐静脉抽剥手术 静脉曲张性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山南森布日极高海拔地区生态搬迁安置区造林绿化作业设计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磊 普布顿珠 +2 位作者 马景锐 边巴多吉 普罗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第3期156-160,共5页
介绍西藏山南市森布日极高海拔地区生态搬迁移民安置区(一期)项目工程概况,及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采取宜乔则乔、宜灌则灌、适地适树、适种源,景观多样性与生态功能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项目区造林绿化作业设计。绿化树种主要... 介绍西藏山南市森布日极高海拔地区生态搬迁移民安置区(一期)项目工程概况,及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采取宜乔则乔、宜灌则灌、适地适树、适种源,景观多样性与生态功能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项目区造林绿化作业设计。绿化树种主要选择了樟子松、油松、河北杨、白榆、紫叶李、山杏、沙枣、苹果、侧柏、新疆杨等18种;草种主要选择了早熟禾、黑麦草、白草、高羊茅及波斯菊。对整地方式、栽植时间、防护、施肥、草种播撒、草坪修剪、管护措施等关键环节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高海拔地区 生态搬迁安置区 造林绿化 作业设计 森布日 西藏山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陈塘沟兰科植物多样性与生态型研究
12
作者 李孟凯 庞深深 +3 位作者 许敏 王伟 普布顿珠 邢震 《高原农业》 2023年第5期477-485,共9页
2020-2021年,通过进行野外调查,对西藏自治区定结县陈塘沟兰科植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类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陈塘沟兰科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共38属86种,其中双花石豆兰(Bulbophyllum hymenanthum)为中国内地行政区新记录种,另72种为... 2020-2021年,通过进行野外调查,对西藏自治区定结县陈塘沟兰科植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类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陈塘沟兰科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共38属86种,其中双花石豆兰(Bulbophyllum hymenanthum)为中国内地行政区新记录种,另72种为该辖区新记录种;辖区兰科植物生态型以地生型兰科植物为主(47.7%)、附生型次之(36%)、半附生型较少(11.6%)、腐生型最少(4.7%)。开展此地的兰科植物调查研究,对丰富和充实保护区物种多样性,完善珠峰保护区森林生态结构功能,制定特殊植物保护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对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植物资源有着重要的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塘沟 兰科植物 生物多样性 生态型 双花石豆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卫星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资源动态变化监测研究
13
作者 吕永磊 普布顿珠 +3 位作者 丹增 李凡 冯鹏飞 丁相元 《中国高新科技》 2022年第9期88-89,148,共3页
文章旨在通过多源国产遥感卫星影像,发挥各自数据优势,综合利用各自数据的特点,监测西藏林牧区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林牧区生态破坏行为,评估生态修复与保护的状况,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部门和保护部门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和决策支撑。结果... 文章旨在通过多源国产遥感卫星影像,发挥各自数据优势,综合利用各自数据的特点,监测西藏林牧区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林牧区生态破坏行为,评估生态修复与保护的状况,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部门和保护部门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和决策支撑。结果表明,通过多源国产遥感卫星影像,使每季度一次的有效监测成为可能,可及时准确有效地发现地表的动态变化及类型,为监测和管理部门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遥感卫星 光学遥感 变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