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增碳剂中的硫 被引量:3
1
作者 晏高华 杨浩义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9年第5期92-94,共3页
为了寻求一种简便、快速、准确测定增碳剂中硫含量的方法,探讨利用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增碳剂中硫的方法。试验表明,助熔剂的最佳配比为0.5 g纯铁+0.050 g试样+0.3 g锡粒+1.5 g钨粒,样品以平铺于混合助熔剂的中间层为宜,利用焦碳做... 为了寻求一种简便、快速、准确测定增碳剂中硫含量的方法,探讨利用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增碳剂中硫的方法。试验表明,助熔剂的最佳配比为0.5 g纯铁+0.050 g试样+0.3 g锡粒+1.5 g钨粒,样品以平铺于混合助熔剂的中间层为宜,利用焦碳做参考物质,结果准确、可靠。将该法应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燃烧 红外吸收法 增碳剂 参考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碳酸锶中的硫 被引量:1
2
作者 晏高华 杨浩义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0年第4期38-40,共3页
采用HIR-944B红外碳硫分析仪快速测定碳酸锶中的硫。对测定条件如助熔剂加入量、样品加入方式、参考物质的选择进行了探讨。确定的助熔剂最佳配比为0.5 g纯铁+0.3 g锡粒+1.5 g钨粒。样品平铺于混合助熔剂的中间层,最上部覆盖薄铝片压紧... 采用HIR-944B红外碳硫分析仪快速测定碳酸锶中的硫。对测定条件如助熔剂加入量、样品加入方式、参考物质的选择进行了探讨。确定的助熔剂最佳配比为0.5 g纯铁+0.3 g锡粒+1.5 g钨粒。样品平铺于混合助熔剂的中间层,最上部覆盖薄铝片压紧,以有证石灰石为参考物质。该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85%、2.12%(n=5),加标回收率为96%、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 碳酸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安替比林甲烷光度法测定钼合金中钛 被引量:4
3
作者 卢钒 杨浩义 +1 位作者 钟国秀 晏高华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11年第5期99-101,共3页
研究二安替比林甲烷与钛的显色反应,建立直接测定钼合金中钛的光度分析方法。在1.4 mol/L盐酸介质中,钛与二安替比林甲烷形成1∶3的黄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390 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51×104 L(/mol.cm)。在50mL溶液中,钛... 研究二安替比林甲烷与钛的显色反应,建立直接测定钼合金中钛的光度分析方法。在1.4 mol/L盐酸介质中,钛与二安替比林甲烷形成1∶3的黄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390 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51×104 L(/mol.cm)。在50mL溶液中,钛含量在0.50~50μg符合比尔定律。用于钼合金中钛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1%~2.2%,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6%~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安替比林甲烷 钼合金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锶的光度分析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浩义 晏高华 钟国秀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24-428,共5页
对国内锶的光度法测定的近年进展概况作了评述,主要涉及自1984年到2006年间在各类显色剂的使用,以及在锶的光度测定中应用催化动力学反应及化学计量学方法等内容,引用文献61篇。
关键词 光度法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溴对甲基偶氮磺光度法测定低合金钢中的铅含量 被引量:3
5
作者 高琳 姚军龙 晏高华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5年第1期50-51,共2页
研究显色剂二溴对甲基偶氮磺与铅 (Ⅱ )的反应 ,建立了直接测定低合金钢中铅含量的光度分析方法。在 0 .6mol/L硝酸溶液中 ,铅 (Ⅱ )与二溴对甲基偶氮磺形成 1∶2的蓝色配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为 6 30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2 2× ... 研究显色剂二溴对甲基偶氮磺与铅 (Ⅱ )的反应 ,建立了直接测定低合金钢中铅含量的光度分析方法。在 0 .6mol/L硝酸溶液中 ,铅 (Ⅱ )与二溴对甲基偶氮磺形成 1∶2的蓝色配合物 ,最大吸收波长为 6 30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2 2× 10 5L/(mol·cm) ,铅 (Ⅱ )含量在 0~ 2 .0 μg/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用该方法对合成样品中的铅含量进行测定 ,平均回收率为 10 0 %~ 10 1% ,RSD为 2 .5 %~ 4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含量 内服 RSD 铅(Ⅱ) 最大吸收波长 反应 直接测定 甲基 光度分析 硝酸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红外吸收法测定石灰石中的硫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浩义 晏高华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6-68,共3页
采用HIR-944B红外碳硫分析仪测定石灰石中硫的含量。对测定条件如助熔剂的加入量、样品的加入方式等进行了探讨。确定助熔剂的最佳配比为0.5g纯铁+0.3g锡粒+1.5g钨粒,样品以平铺于混合助熔剂的中间层为宜。将该法应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 采用HIR-944B红外碳硫分析仪测定石灰石中硫的含量。对测定条件如助熔剂的加入量、样品的加入方式等进行了探讨。确定助熔剂的最佳配比为0.5g纯铁+0.3g锡粒+1.5g钨粒,样品以平铺于混合助熔剂的中间层为宜。将该法应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红外吸收法 石灰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溴对甲偶氮二溴羧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_(12)中钴 被引量:1
7
作者 钟国秀 杨浩义 晏高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3-234,共2页
钴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微量元素,在动物营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研究简便、快速、准确地测定钴的分析方法十分必要。钴的测定方法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络合滴定法等。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二溴 原子吸收光谱法 偶氮 测定方法 络合滴定法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安酸偶氮变色酸褪色光度法测定硅铁中的铁含量 被引量:2
8
作者 钟国秀 黄清华 晏高华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9年第4期55-56,共2页
基于pH7.8的氨水-氯化铵介质中显色剂苦安酸偶氮变色酸与铁的褪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硅铁中铁含量的褪色光度分析方法。讨论了吸收光谱、酸度、显色剂用量、干扰离子等因素的影响,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铁量在2~40μg/(25mL)范围内符合... 基于pH7.8的氨水-氯化铵介质中显色剂苦安酸偶氮变色酸与铁的褪色反应,建立了测定硅铁中铁含量的褪色光度分析方法。讨论了吸收光谱、酸度、显色剂用量、干扰离子等因素的影响,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铁量在2~4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27×104L.mol-1.cm-1。用该方法对硅铁标准样品中的铁进行测定,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的相对误差低于0.3%,RSD为1.4%~2.1%(n=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安酸偶氮变色酸 褪色光度法 硅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溴对甲基偶氮磺褪色光度法测定铝合金中微量铬 被引量:1
9
作者 钟国秀 黄清华 晏高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6-597,602,共3页
在硝酸介质中,铬(Ⅵ)与二溴对甲基偶氮磺生成l:3物质的量比的稳定络合物,导致显色剂二溴对甲基偶氮磺吸光度降低,据此建立了褪色光度法测定铝合金中铬(Ⅵ)含量。对反应介质的种类和酸度、显色剂的用量、反应时间、共存离子的干... 在硝酸介质中,铬(Ⅵ)与二溴对甲基偶氮磺生成l:3物质的量比的稳定络合物,导致显色剂二溴对甲基偶氮磺吸光度降低,据此建立了褪色光度法测定铝合金中铬(Ⅵ)含量。对反应介质的种类和酸度、显色剂的用量、反应时间、共存离子的干扰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并予以优化。在530nm波长测定时,铬(Ⅵ)的质量浓度在0.032-0.48mg·L^-1范围内,反应体系吸光度的降低值△A与铬(Ⅵ)浓度呈线性关系,表观摩尔吸光率为4.34×10^4L·mol^-1·cm^-1。用于直接测定铝合金中微量铬的含量,测定值与标准值相符。相对标准偏差(n=8)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溴对甲基偶氮磺 褪色光度法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度法测定锌钴镀液中钴
10
作者 钟国秀 杨浩义 晏高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4-635,共2页
研究了显色剂二溴对甲偶氮二溴羧与钴(Ⅱ)的显色反应。在pH 10.2的柠檬酸铵-氨水缓冲溶液中,钴(Ⅱ)与二溴对甲偶氮二溴羧反应形成绿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50 nm,表观摩尔吸光率为2.59×104L.mol-1.cm-1。钴质量浓度在1.0 mg.L-1... 研究了显色剂二溴对甲偶氮二溴羧与钴(Ⅱ)的显色反应。在pH 10.2的柠檬酸铵-氨水缓冲溶液中,钴(Ⅱ)与二溴对甲偶氮二溴羧反应形成绿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50 nm,表观摩尔吸光率为2.59×104L.mol-1.cm-1。钴质量浓度在1.0 mg.L-1以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锌钴镀液中钴的直接测定,测得相对标准偏差(n=5)平均值为1.65%,平均回收率为1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度法 钴(Ⅱ) 二溴对甲偶氮二溴羧 锌钴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氨酸偶氮变色酸光度法测定对苯二甲酸中的微量钴
11
作者 杨浩义 钟国秀 晏高华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9年第1期59-60,共2页
研究显色剂苦氨酸偶氮变色酸与钴的显色反应。在pH10的柠檬酸铵-氨水溶液中,钴与苦氨酸偶氮变色酸反应生成绿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5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7×104。钴的含量在0~5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方法用于... 研究显色剂苦氨酸偶氮变色酸与钴的显色反应。在pH10的柠檬酸铵-氨水溶液中,钴与苦氨酸偶氮变色酸反应生成绿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5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7×104。钴的含量在0~5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该方法用于对苯二甲酸中微量钴的直接测定,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n=5),加标回收率为98%~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氨酸偶氮变色酸 对苯二甲酸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