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1,3,4-噁二唑的葡萄糖苷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
1
作者 晁淑军 李向荣 王诗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66-1071,共6页
Seven new S-and N-β-D-acetylglucosides were synthesized through the glycosylation of 5-aryl-2-mercapto-1,3,4-oxadiazole with bromo-2,3,4,6-tetra-O-acetyl-α-D-glucopyranoside in ethanol in the presence of potassium h... Seven new S-and N-β-D-acetylglucosides were synthesized through the glycosylation of 5-aryl-2-mercapto-1,3,4-oxadiazole with bromo-2,3,4,6-tetra-O-acetyl-α-D-glucopyranoside in ethanol in the presence of potassium hydroxide.Four new β-D-thioglucosides were obtained through the deacetylation of S-β-D-acetylglucosides.The structures of these compounds were confirmed by 1H NMR,13C NMR,FAB-MS and elementary analyses.Primary antibacterial test against S.aureus,Streptococcus and E.coli showed most of them had goo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against S.aureus and Streptococc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 4-噁二唑 糖苷 合成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1,3,4-噻二唑环的联苯四唑衍生物的合成
2
作者 晁淑军 李向荣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15-618,共4页
通过5-芳基-2-巯基-1,3,4-噻二唑(1a^1d)与2-氰基-4-溴甲基联苯(2)在氢氧化钾/N,N-二甲基甲酰胺体系中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制得新化合物3a^3d,后者与(n-Bu)3SnC l/NaN3发生1,3-偶极环加成反应得到三甲基硒取代的四唑,再经相应后处理得四... 通过5-芳基-2-巯基-1,3,4-噻二唑(1a^1d)与2-氰基-4-溴甲基联苯(2)在氢氧化钾/N,N-二甲基甲酰胺体系中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制得新化合物3a^3d,后者与(n-Bu)3SnC l/NaN3发生1,3-偶极环加成反应得到三甲基硒取代的四唑,再经相应后处理得四个新的含1,3,4-噻二唑类联苯四唑衍生物4a^4d。所有化合物结构经FAB-MS1、H NMR、IR和元素分析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 4-噻二唑 联苯四唑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花红色素的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耿明江 晁淑军 倪天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89-192,共4页
研究桃花红色素的提取工艺和稳定性。实验表明,该色素易溶于水、乙醇等极性较强的溶剂;在酸性条件下,色泽稳定且对K^+、Mg^(2+)、Al^(3+)、Ca^(2+)、Cu^(2+)等离子均有较好的稳定性;对蔗糖、味精等的稳定性较好,但对阳光、热、氧化剂、... 研究桃花红色素的提取工艺和稳定性。实验表明,该色素易溶于水、乙醇等极性较强的溶剂;在酸性条件下,色泽稳定且对K^+、Mg^(2+)、Al^(3+)、Ca^(2+)、Cu^(2+)等离子均有较好的稳定性;对蔗糖、味精等的稳定性较好,但对阳光、热、氧化剂、还原剂和高浓度加碘食盐的稳定性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 红色素 提取工艺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光谱法研究牛血清蛋白在尿素体系中的变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向荣 晁淑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09-1513,共5页
应用荧光光谱技术,对尿素与牛血清蛋白在30℃水溶液中的结合作用及造成牛血清蛋白变性的过程进行了研究,获取了尿素诱导牛血清蛋白变性时相对荧光强度和峰位的变化规律。用Pace等提出的公式分析了相对荧光强度数据,得到了牛血清蛋白变... 应用荧光光谱技术,对尿素与牛血清蛋白在30℃水溶液中的结合作用及造成牛血清蛋白变性的过程进行了研究,获取了尿素诱导牛血清蛋白变性时相对荧光强度和峰位的变化规律。用Pace等提出的公式分析了相对荧光强度数据,得到了牛血清蛋白变性时的伸展分数fu随溶液pH值和尿素浓度的变化规律。求出了变性平衡常数Ku,伸展吉布斯自由能ΔGu,衡量蛋白质对变性剂稳定性的参量ΔGH2O以及衡量蛋白质变性协同性的参量m和变性中点[D]1/2。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热力学分析表明,尿素是通过直接和间接的两种作用造成牛血清蛋白变性的,伸展分数fu随尿素浓度的变化呈现3个阶段:尿素浓度达到4 mol.L-1之前为第一阶段,主要产生的是尿素与牛血清蛋白的直接结合作用,在弱酸性条件下这种作用较强;尿素浓度为4 mol.L-1到6 mol.L-1之间为第二阶段,主要通过与溶剂水的作用间接造成蛋白质疏水基团周围水的氢键结构的变化,牛血清蛋白的结构变得更为紧密,形成蛋白质粘稠效应。尿素浓度超过6 mol.L-1之后为第三阶段,尿素分子继续与暴露出来的基团进行结合,当尿素浓度达到8 mol.L-1时,伸展分数约为1,结构完全打开,牛血清蛋白完全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清蛋白 荧光光谱法 尿素 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相图法研究溶菌酶在盐酸胍溶液中的变性
5
作者 李向荣 晁淑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1679-11680,共2页
采用荧光相图法分析盐酸胍诱导溶菌酶变性的荧光数据,建立溶菌酶在盐酸胍溶液中失活的变性模型。结果表明,盐酸胍浓度从0.5mol/L变化至3.0mol/L时,溶菌酶从天然态转变为部分折叠中间态,盐酸胍浓度从3.0mol/L变化至6.0mol/L时,溶菌酶从... 采用荧光相图法分析盐酸胍诱导溶菌酶变性的荧光数据,建立溶菌酶在盐酸胍溶液中失活的变性模型。结果表明,盐酸胍浓度从0.5mol/L变化至3.0mol/L时,溶菌酶从天然态转变为部分折叠中间态,盐酸胍浓度从3.0mol/L变化至6.0mol/L时,溶菌酶从中间态转变为去折叠态。说明盐酸胍诱导溶菌酶变性的过程符合典型的"三态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菌酶 荧光相图法 盐酸胍 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PBL教学模式在药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6
作者 袁建梅 晁淑军 +1 位作者 汪应灵 董丽 《教师》 2015年第29期79-80,共2页
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中引入网络信息资源,探讨了网络环境下PBL教学模式应用于药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必要性,提出了将其应用于药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中的方案,在实际应用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得... 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中引入网络信息资源,探讨了网络环境下PBL教学模式应用于药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中的必要性,提出了将其应用于药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中的方案,在实际应用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信息资源 PBL 分析化学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