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SBR技术的地面目标SAR图像快速生成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单敬喆 曲晓杰 +1 位作者 晁坤 许小剑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2-331,共10页
传统的弹跳射线(shooting and bouncing ray,SBR)技术主要适用于自由空间目标的电磁散射计算,当用于地面目标与背景复合场景的电磁散射计算和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建模与仿真时,在小擦地角下其计算误差显著... 传统的弹跳射线(shooting and bouncing ray,SBR)技术主要适用于自由空间目标的电磁散射计算,当用于地面目标与背景复合场景的电磁散射计算和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建模与仿真时,在小擦地角下其计算误差显著增大。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四路径”模型的改进SBR技术,其考虑了目标与邻域地面之间的多次反射效应以及目标与远区地面之间的多径散射效应对地面目标散射回波的影响。首先构建一个尺寸略大于目标包围盒的粗糙地面实体模型;然后结合“镜像法”改进射线追踪技术,分析电磁波在目标各部件间、目标同实体地面之间以及同虚拟半空间分界面之间的射线传播过程;最后结合高频渐近方法完成电磁散射计算。利用精确数值法计算结果对所提出技术进行了验证,并将其应用于地面目标的SAR图像高逼真度仿真,同实测SAR图像比对表明了所提技术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散射 合成孔径雷达(SAR) 地面目标 弹跳射线(SBR)技术 “四路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分进化算法的综合孔径辐射计圆阵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晁坤 赵振维 +1 位作者 吴振森 金燕波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97-1001,共5页
依据二维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的反演成像原理及天线阵列分布的基本思想,引入微分进化算法优化设计圆周天线阵列分布。以阵列最小冗余及空间频率采样点均匀分布距离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得到了16~40个天线单元二维圆周阵列的优化分布结果。... 依据二维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的反演成像原理及天线阵列分布的基本思想,引入微分进化算法优化设计圆周天线阵列分布。以阵列最小冗余及空间频率采样点均匀分布距离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得到了16~40个天线单元二维圆周阵列的优化分布结果。与常用的模拟退火算法相比,该算法的优化结果更优,计算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 天线阵列优化 微分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孔径辐射计反演成像算法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晁坤 陈后财 +1 位作者 赵振维 吴振森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81-887,共7页
高效的反演成像算法是综合孔径辐射计成像的关键技术之一。提出一种基于视场细分的改进反演成像算法,将视场细分成多个矩形子区域,利用反演亮温与可视度函数的傅里叶变换关系,得到每个子视场的反演亮温。通过理论证明和仿真计算表明:该... 高效的反演成像算法是综合孔径辐射计成像的关键技术之一。提出一种基于视场细分的改进反演成像算法,将视场细分成多个矩形子区域,利用反演亮温与可视度函数的傅里叶变换关系,得到每个子视场的反演亮温。通过理论证明和仿真计算表明:该算法可使系统中未消除的误差分量对亮温反演的影响最小,与常用的BG算法对比分析:表明了新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且计算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孔径 辐射计 反演成像 视场细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的我国煤炭上市公司融资效率评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晁坤 耿璐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4-48,共5页
对煤炭上市公司融资效率进行评价和分析可以为煤炭企业改善融资效率进而有效突破当前困境提供借鉴。本文以数据包络分析(DEA )为基础,对2007~2012年间我国煤炭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基本结论:我国煤炭上市公司的... 对煤炭上市公司融资效率进行评价和分析可以为煤炭企业改善融资效率进而有效突破当前困境提供借鉴。本文以数据包络分析(DEA )为基础,对2007~2012年间我国煤炭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基本结论:我国煤炭上市公司的融资效率总体偏低;煤炭上市公司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与开发、改进经营管理等途径提升自身融资效率的空间较大;多数煤炭上市公司需要在强化营业成本控制、优化资金配置和提高资产利用效率的基础上理性扩张自身规模,少数企业还要同时降低负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上市公司 融资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矿权价格的期权定价模型 被引量:6
5
作者 晁坤 侯运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3-266,共4页
应用期权定价理论中的Black-Scholes模型对采矿权价格进行评估, 依据矿业开采的特点, 探讨模型应用中的期权期限, 界定有效选择期限即采矿权的有效期限中扣除资源开发开采所需要的基本时间后的期限是合理的期权期限, 并结合案例进一步分... 应用期权定价理论中的Black-Scholes模型对采矿权价格进行评估, 依据矿业开采的特点, 探讨模型应用中的期权期限, 界定有效选择期限即采矿权的有效期限中扣除资源开发开采所需要的基本时间后的期限是合理的期权期限, 并结合案例进一步分析, 导出了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加采矿权的有效期限可以增加矿权地出让者的收益, 以及运用Black-Scholes模型对采矿权价格进行评估可以起到鼓励大规模生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权 期权评估法 期权期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改革中矿业权价款的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晁坤 荆全忠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15,37,共4页
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矿业管理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不足日益显现,以矿业权价款的市场化确定为核心的多项改革措施,也因此被推出并引发了诸多争议。论文在对近些年来各项改革措施回顾总结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 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矿业管理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不足日益显现,以矿业权价款的市场化确定为核心的多项改革措施,也因此被推出并引发了诸多争议。论文在对近些年来各项改革措施回顾总结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矿业权价款改革所产生的正负效应及其原因,进而通过总体评判并结合我国矿业实际,阐述了我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长远目标,并在考虑可行性的基础上,设计了两种过渡性改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有偿使用制度 矿业权价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晁坤 荆全忠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7-40,共4页
在对近些年来各项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措施回顾总结的基础上,认为其在增加政府收入、提高资源开发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产生一定正效应的同时,不仅放大了资源税制度的基本错误,而且使现行制度的体系结构问题进一步复杂化并为... 在对近些年来各项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措施回顾总结的基础上,认为其在增加政府收入、提高资源开发效率和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产生一定正效应的同时,不仅放大了资源税制度的基本错误,而且使现行制度的体系结构问题进一步复杂化并为后续改革埋下了隐患,进而认为现行制度所存在的问题是整体性的,必须重新构建,其长远目标应该是建立以权利金为主体、包括优质资源出让金和矿业权租金在内的新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偿使用制度 矿业权价款 矿产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拓展平衡计分卡的国有煤炭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量:7
8
作者 晁坤 蒋苓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2-25,30,共5页
分析了国有煤炭企业实施平衡计分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以充分体现国有煤炭企业的行业特色为导向,在传统框架基础上引入和谐发展维度构建了五维度的国有煤炭企业拓展平衡计分卡框架,并基于此设计了国有煤炭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国有煤炭企业 拓展平衡计分卡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探矿权评估方法中重置成本法的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晁坤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25,共3页
重置成本法作为一种主流方法已在我国的探矿权评估实践中被普遍采用,但在其应用过程中所引发的诸多争议也说明这种方法还需要不断地加以完善。论文在对探矿权评估所应该考虑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性介绍的基础上,针对实践中有关重置成本法... 重置成本法作为一种主流方法已在我国的探矿权评估实践中被普遍采用,但在其应用过程中所引发的诸多争议也说明这种方法还需要不断地加以完善。论文在对探矿权评估所应该考虑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性介绍的基础上,针对实践中有关重置成本法的争议焦点,从有效勘查支出的确定、地勘风险系数的确定以及技术性贬值系数的合理性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进而提出了运用重置成本法对探矿权价格进行评估的合理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置成本法 探矿权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期权评估法的改进 被引量:2
10
作者 晁坤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6-17,共2页
针对期权评估法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性建议 ,即不能直接将采矿权的有效期限作为期权的有效期限 ,而应在采矿权的有效期限中扣除资源开采开发所需要的基本时间 ,剩余的期限才是有实际意义的期权有效期限。在此基础... 针对期权评估法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性建议 ,即不能直接将采矿权的有效期限作为期权的有效期限 ,而应在采矿权的有效期限中扣除资源开采开发所需要的基本时间 ,剩余的期限才是有实际意义的期权有效期限。在此基础上 ,对期权评估法的计算模型进行了改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权评估法 矿产资源 采矿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采矿权评估方法的分析与改进 被引量:3
11
作者 晁坤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25,共4页
采矿权评估方法体系的渐趋成型为国内的采矿权评估活动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有力的推动,但实践应用效果也显示出我国现行的采矿权评估方法还存在着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论文以基本原理为切入点,分别探讨了贴现现金流量法、可比销售法和期... 采矿权评估方法体系的渐趋成型为国内的采矿权评估活动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有力的推动,但实践应用效果也显示出我国现行的采矿权评估方法还存在着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论文以基本原理为切入点,分别探讨了贴现现金流量法、可比销售法和期权评估法所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贴现现金流量法和期权评估法现行计算方法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尝试性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权评估 贴现现金流量法 可比销售法 期权评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缩感知的空间谱估计 被引量:11
12
作者 黄传禄 晁坤 毛云志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0-157,共8页
以多重信号分类(Multr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算法为代表的现代空间谱估计方法,估计的信源数受限于阵列形式,并且需要的采样数据量巨大.文章从压缩感知的基础理论出发,利用目标信号空间分布的稀疏性,建立了基于压缩感知的阵... 以多重信号分类(Multr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算法为代表的现代空间谱估计方法,估计的信源数受限于阵列形式,并且需要的采样数据量巨大.文章从压缩感知的基础理论出发,利用目标信号空间分布的稀疏性,建立了基于压缩感知的阵列信号空间谱估计模型.利用压缩感知方法,可以使用较少的阵元数对空间信号进行采样测量,并准确重构信号.相比传统的MUSIC空间谱估计算法,该方法所需阵元数少,采样数据量小,并且能同时进行信号强度和角度的估计.所提方法对推动压缩感知理论在阵列信号空间谱估计中的应用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谱估计 压缩感知 稀疏信号 正交匹配追踪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本科财务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思考
13
作者 晁坤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3年第10期81-82,共2页
对本科财务管理课程开展案例教学已成为多数任课教师的普遍共识,但教学实践中财务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状况及效果却往往不甚理想。论文全面分析了当前财务管理课程开展案例教学所面临的现实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并不断完善案例... 对本科财务管理课程开展案例教学已成为多数任课教师的普遍共识,但教学实践中财务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状况及效果却往往不甚理想。论文全面分析了当前财务管理课程开展案例教学所面临的现实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并不断完善案例库、合理组合安排案例、优化案例教学的组织以及多渠道提升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等提升财务管理课程案例教学效果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管理课程 案例教学 案例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成像观测能力 被引量:3
14
作者 郎锐 晁坤 +1 位作者 黄传禄 陈后财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8-92,共5页
对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成像观测原理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的灵敏度、积分时间、天线波束宽度、目标亮温、背景噪声温度、系统工作频率和目标等效截面等因素与系统作用距离的关系,对系统的目标观测能力进行仿真验证,探讨... 对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成像观测原理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的灵敏度、积分时间、天线波束宽度、目标亮温、背景噪声温度、系统工作频率和目标等效截面等因素与系统作用距离的关系,对系统的目标观测能力进行仿真验证,探讨了阵列通道不一致等误差的补偿方法。研究成果将有助于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的实用化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孔径 微波辐射计 观测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谱估计中误差自校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传禄 晁坤 毛云志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4年第5期518-523,共6页
阵列误差一直是空间谱估计理论实际应用的一个主要瓶颈。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阵列误差自校正方法,结合有源校正与在线自校正理论和方法,通过利用一个空间位置方位不需要精确可知的辅助信号源,利用优化算法完成信号源角度以及阵列复增益... 阵列误差一直是空间谱估计理论实际应用的一个主要瓶颈。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阵列误差自校正方法,结合有源校正与在线自校正理论和方法,通过利用一个空间位置方位不需要精确可知的辅助信号源,利用优化算法完成信号源角度以及阵列复增益误差的联合估计,然后将估计的阵列误差参数应用到其后的空间谱估计中。这种自校正算法具有准确度高的优点,并且属于离线算法,一方面避免了传统的有源校正方法对辅助源位置方位精度的严格要求,同时避免了在线自校正算法的大计算量,可以应用到实际空间谱估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信号处理 空间谱估计 阵列误差 误差自校正 参数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孔径辐射计亮温反演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传禄 晁坤 毛云志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94-699,共6页
综合孔径辐射计通过干涉测量技术反演目标辐射亮温图像,属于空域傅里叶变换范畴,其中相关运算中由各阵元之间传输延时造成的空间解相关效应,对亮温反演结果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从空域频率采样的角度分析了反演算法,同时探讨了G矩阵相关性... 综合孔径辐射计通过干涉测量技术反演目标辐射亮温图像,属于空域傅里叶变换范畴,其中相关运算中由各阵元之间传输延时造成的空间解相关效应,对亮温反演结果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从空域频率采样的角度分析了反演算法,同时探讨了G矩阵相关性以及空间解相关效应对亮温反演的影响.在传统的BG(Backus-Gilbert)算法基础上,提出了补偿空间解相关效应的方法,利用去相关矩阵对带宽、通道不一致性造成的误差进行了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孔径辐射计 亮温反演 G矩阵 空间解相关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辐射探测技术工程侦察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郎锐 晁坤 黄传禄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650-655,共6页
毫米波辐射探测技术已成为各国的研究热点,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在工程侦察领域,毫米波辐射探测技术必将成为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新型探测手段。本文系统分析毫米波辐射探测技术原理及其各种成像体制,分析了基于目标辐射特性的毫米辐... 毫米波辐射探测技术已成为各国的研究热点,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在工程侦察领域,毫米波辐射探测技术必将成为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新型探测手段。本文系统分析毫米波辐射探测技术原理及其各种成像体制,分析了基于目标辐射特性的毫米辐射探测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探讨了其在工程侦察领域的应用需求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辐射探测 工程侦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FW-6000型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及典型天气过程观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海阿静 于永杰 +3 位作者 张志国 晁坤 李江漫 刘萱 《火控雷达技术》 2016年第4期6-11,共6页
QFW-6000型微波辐射计是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可实时监测大气柱积分水汽量、大气柱积分云水含水量,实时输出0-10km高度的高分辨率大气温湿廓线。本文介绍了QFW-6000型微波辐射计的主要功能、工作原理、大... QFW-6000型微波辐射计是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可实时监测大气柱积分水汽量、大气柱积分云水含水量,实时输出0-10km高度的高分辨率大气温湿廓线。本文介绍了QFW-6000型微波辐射计的主要功能、工作原理、大气参数建模方法,通过与气象探空数据及参考文献中MP-3000输出结果的对比分析,以及典型天气过程下的观测结果的分析,表明该设备具有优良的工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计 温度廓线 湿度廓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初探
19
作者 晁坤 《山西煤炭》 1997年第4期6-9,64,共5页
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分析了目前我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所存在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基本对策。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环境 产品结构 煤炭工业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效的雷达信号综合分选算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成文海 卢伟 +2 位作者 刘毅 晁坤 张群英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8-305,共8页
雷达信号分选是雷达对抗研究的重点问题,其性能直接影响雷达对抗系统的效能.脉冲重复间隔(pulse repetition interval,PRI)变换分选算法是一种经典的雷达信号分选算法,其对PRI抖动和脉冲缺失有良好的适应性,但存在计算量大,无法满足实... 雷达信号分选是雷达对抗研究的重点问题,其性能直接影响雷达对抗系统的效能.脉冲重复间隔(pulse repetition interval,PRI)变换分选算法是一种经典的雷达信号分选算法,其对PRI抖动和脉冲缺失有良好的适应性,但存在计算量大,无法满足实时计算的需求以及无法分选PRI值相同或相近的脉冲序列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高效的雷达信号综合分选算法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算法首先利用基于聚类的直方图算法估计出潜在PRI值集合,然后采用PRI识别准则筛选潜在PRI值,进一步利用PRI变换算法估计真实的PRI值,最后采用改进的序列检索算法完成脉冲序列的分离.仿真实验表明,在PRI抖动率为±10%、脉冲缺失率为10%时,算法能正确分选同时到达的四部雷达信号,验证了所提分选算法的有效性与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信号分选 脉冲重复间隔(PRI)变换 PRI识别准则 序列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