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水“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研究
1
作者 钱峰 许明家 +1 位作者 刘杰 昝友让 《水利信息化》 2025年第2期1-4,30,共5页
地下水监测由于存在站网分布不均、密度不足、指标单一等问题,尚不能全方位支撑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要求。为实现地下水全要素、全周期监测,基于数字孪生水利框架研究提出构建地下水“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 地下水监测由于存在站网分布不均、密度不足、指标单一等问题,尚不能全方位支撑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要求。为实现地下水全要素、全周期监测,基于数字孪生水利框架研究提出构建地下水“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尺度对感知体系进行定义,从时间、空间、数据、业务、管理5个维度强调不同尺度数据融合使用的方法和要求,并提出着力构建地下水数据底板、充分整合创新、数据共建共享是构建感知体系的关键技术路径,地下水流场绘制、超采综合治理和早期预警是构建感知体系的典型应用场景。依托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工程,以及国家地下水监测二期工程等国家重点项目,加快构建地下水“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可为地下水各类业务场景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天空地水工” 一体化监测感知 感知体系 多源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抽水试验的地下水生态可开采量研究
2
作者 顾龙龙 卜新峰 +2 位作者 宋凡 昝友让 肖航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3-44,46,共3页
地下水是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维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水利部要求到2035年,全面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超采亏空水量逐步填补,对地下水实施精准合理利用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现场抽水试验研究地下水... 地下水是生态环境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维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水利部要求到2035年,全面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超采亏空水量逐步填补,对地下水实施精准合理利用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现场抽水试验研究地下水库水资源生态开采量,基本确定了地下水库的总库容量及丰水期、枯水期地下水资源的生态可开采量,对不同时期地下水资源精准合理利用提供了借鉴,可以避免水资源超采对地表植被生长、海咸水入侵、地下水水质、地面沉降等的影响,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地下水高质量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抽水试验 地下水库 开采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