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应用于工业无线网络的多路径节能路由算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易秀双 王兴伟 +1 位作者 刘小锋 吴炜鑫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91-794,共4页
通过分析工业无线网络环境中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工业过程自动化无线网络WIA-PA(wireless networks for industrial automation-process automation)规范的多路径路由.根据WIA-PA网络拓扑稳定、工作环境干扰较大的特点... 通过分析工业无线网络环境中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工业过程自动化无线网络WIA-PA(wireless networks for industrial automation-process automation)规范的多路径路由.根据WIA-PA网络拓扑稳定、工作环境干扰较大的特点,通过采用多路径数据传输,根据数据传输时节点电量消耗率优先选择传输路径,解决了单一节点转发数据较多引起的能量消耗过快、网络存活时间低的问题.最后在OMNET++仿真平台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实验表明,所设计的协议更好地保证了工业无线网络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无线网络 多路径路由 路径选择 OMNET++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Internet中一种QoS组播路由机制
2
作者 易秀双 王琦 +1 位作者 黄敏 王兴伟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19-821,833,共4页
考虑了卫星Internet拓扑变化的可预测性和组播应用的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需求,设计了一种QoS组播路由机制.给出了卫星Internet中QoS组播路由问题模型及其数学描述,引入拉格朗日松弛,设定适应度函数,使用PRIM算法,基于次梯... 考虑了卫星Internet拓扑变化的可预测性和组播应用的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需求,设计了一种QoS组播路由机制.给出了卫星Internet中QoS组播路由问题模型及其数学描述,引入拉格朗日松弛,设定适应度函数,使用PRIM算法,基于次梯度优化,寻找生存周期最大化的QoS组播路由树.基于NS2进行了仿真实现和性能评价.仿真结果表明,同传统的组播路由机制相比,该机制是可行和有效的,提高了QoS组播路由树生存周期,具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Internet QOS组播路由 拉格朗日松弛 次梯度优化 PRIM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感器网络中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能量均衡数据采集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于瑞云 王兴伟 易秀双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18-1722,共5页
基于乘法加权Voronoi图在稀疏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设计了一条优化的数据采集路径.在这个优化路径中,移动采集节点访问一个虚拟Voronoi图的节点子集进行数据收集.这个Voronoi图节点子集是通过精心设计的迭代过程生成的,在给定通信半径内,能... 基于乘法加权Voronoi图在稀疏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设计了一条优化的数据采集路径.在这个优化路径中,移动采集节点访问一个虚拟Voronoi图的节点子集进行数据收集.这个Voronoi图节点子集是通过精心设计的迭代过程生成的,在给定通信半径内,能够覆盖所有的传感器节点,同时考虑了传感器节点的能量均衡消耗.连接Voronoi节点子集形成的优化路径缩短了数据采集路径的长度,从而缩短了数据采集时延.通过调整虚拟Voronoi图的覆盖系数,可实现满足不同要求的综合考虑时延与能量消耗的折中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加权Voronoi图 移动采集节点 能量均衡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GI中的一种禁忌-递阶遗传QoS组播路由算法
4
作者 王兴伟 侯美佳 +1 位作者 易秀双 黄敏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3-496,共4页
设计了NGI主干网重要组网形式IP/DWDM光Internet中一种非NP类QoS(quality of service)组播路由算法,基于禁忌-递阶遗传算法(tabu-hierarchy genetic algorithm,THGA)构造优化的QoS组播路由树·该算法模拟生物繁衍过程,采用递阶编码... 设计了NGI主干网重要组网形式IP/DWDM光Internet中一种非NP类QoS(quality of service)组播路由算法,基于禁忌-递阶遗传算法(tabu-hierarchy genetic algorithm,THGA)构造优化的QoS组播路由树·该算法模拟生物繁衍过程,采用递阶编码方式,引入禁忌交叉和禁忌变异两种禁忌算子改进遗传操作,综合考虑了用户QoS需求和网络费用,同时有助于实现网络负载平衡·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算法是可行和有效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基于经典遗传算法的QoS组播路由算法存在的早熟和收敛慢等问题,提高了算法性能,较好地解决了IP/DWDM光Internet中的QoS组播路由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一代互联网(NGI) IP/DWDM光INTERNET 服务质量(QoS) 组播 路由 禁忌-递阶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GI中立队竞争演化QoS组播路由算法
5
作者 王兴伟 任炜 +1 位作者 易秀双 黄敏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5-638,共4页
设计了一种NGI中的非NP类QoS组播路由算法.该算法以最小化费用为目标,基于立队竞争演化算法,寻找一棵延迟、延迟抖动、带宽及出错率受限且费用优化的组播路由树,一体化解决路由与波长分配问题,同时兼顾网络负载均衡.仿真研究表明,该算... 设计了一种NGI中的非NP类QoS组播路由算法.该算法以最小化费用为目标,基于立队竞争演化算法,寻找一棵延迟、延迟抖动、带宽及出错率受限且费用优化的组播路由树,一体化解决路由与波长分配问题,同时兼顾网络负载均衡.仿真研究表明,该算法是可行和有效的,不仅能够满足QoS约束,而且在组播树费用和运行时间上明显优于基于经典遗传算法的QoS组播路由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GI IP/DWDM光INTERNET QoS 组播 路由 立队竞争演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收发文管理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金兰 易秀双 《沈阳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15-17,共3页
描述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在Intranet上实现电子收发文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式,对收发文管理系统的组成、如何设计和实现收发文管理系统做了详细的介绍,同时提供了一个设计和实施收发文管理系统的参考模型·
关键词 办公自动化 文件收发文 管理模型 INTRA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级多类基层社会治理要素的网格治理数据标准构建
7
作者 丁际文 易秀双 +3 位作者 徐文昊 竹道任 彭革非 李莹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2024年第12期38-45,共8页
社会治理的业务信息涉及多行业、多部门、多地域,治理数字化各应用系统建设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阻碍应用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影响基层社会网格治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梳理国内外社会治理标准规范现状,提出一种面向多级多类基层社会治理要素... 社会治理的业务信息涉及多行业、多部门、多地域,治理数字化各应用系统建设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阻碍应用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影响基层社会网格治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梳理国内外社会治理标准规范现状,提出一种面向多级多类基层社会治理要素的网格治理数据标准,介绍了该标准目标及思路,详细阐述了构建面向多级多类基层社会治理要素的网格治理数据标准的核心流程。该标准覆盖居民、房屋、组织机构等网格治理主体对象,分级层级不少于3级,涵盖10类基层治理要素,从而为未来基层社会网格治理数字化应用的推广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 社会治理 网格治理 治理要素 数据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v6网络中的嗅探威胁及预防机制
8
作者 刘东生 易秀双 崔屹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6年第5期852-855,共4页
目的为企业构建可信、可管、可控、安全的IPv6网络,加强IPv6网络的安全性,尤其是避免IPv6网络中的嗅探威胁.方法通过建立IPv6网络的实验环境,分析传统IPv4网络中的网络嗅探技术,结合IPv6网络协议的特点,重点介绍了来源于IPv6网络中的嗅... 目的为企业构建可信、可管、可控、安全的IPv6网络,加强IPv6网络的安全性,尤其是避免IPv6网络中的嗅探威胁.方法通过建立IPv6网络的实验环境,分析传统IPv4网络中的网络嗅探技术,结合IPv6网络协议的特点,重点介绍了来源于IPv6网络中的嗅探威胁,以及这些威胁给实施IPV6网络带来的新挑战.结果提出了在设计基于IPv6协议的互联网络过程中,为避免嗅探威胁应使用伪随机地址和互联网进行通信的预防机制及实施策略.结论给出实施IPv6网络的技术建议.实验证明理想的方法是使用MAC地址扩展的静态地址用于内部通信技术等对IPv6网络的安全控制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探威胁 预防机制 IPV6网络 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v6的PF_RING ZC数据包捕获技术在IDS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赵志强 易秀双 +2 位作者 刘浩 温占考 王兴伟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58-63,共6页
在IDS中,传统数据分组的捕获是从网卡复制到内核,再由内核复制到用户空间,这导致了CPU频繁地中断响应、冗余数据复制和上下文切换,没有充足时间来进行数据分组的进一步处理。为了提升捕获包效率,采用多线程思想,通过PF_RING ZC技术实现... 在IDS中,传统数据分组的捕获是从网卡复制到内核,再由内核复制到用户空间,这导致了CPU频繁地中断响应、冗余数据复制和上下文切换,没有充足时间来进行数据分组的进一步处理。为了提升捕获包效率,采用多线程思想,通过PF_RING ZC技术实现零拷贝,把PF_RING ZC捕获数据分组的方法做成动态链接库,并集成到Snort中;对捕获技术进行IPv6协议扩充,使IDS实现了支持IPv6检测的功能。实验表明,相比libpcap技术,PF_RING ZC技术在高速和低速网络环境中有着更低的丢包率和CPU占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_RING ZC 数据分组捕获 IPV6 入侵检测系统 多线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