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内外合治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1
作者 胡方林 刘鹏 +2 位作者 罗长青 易法银 陈大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62-63,共2页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又称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一种多系统的综合征,包括高代谢症候群、弥漫性甲状腺肿、眼征、皮损和甲状腺肢端病。本病属于中医学“瘿病”、“瘿气”、“气瘿”、“中消”等范畴。笔者运用中药内外合...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又称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一种多系统的综合征,包括高代谢症候群、弥漫性甲状腺肿、眼征、皮损和甲状腺肢端病。本病属于中医学“瘿病”、“瘿气”、“气瘿”、“中消”等范畴。笔者运用中药内外合治的方法治疗Graves病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内外合治 甲亢平膏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阴益气活血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田雪飞 易法银 曲晓璐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滋阴益气活血方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观察治疗32例住院和门诊患者,并与口服达美康加依那普利对照组相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多饮、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尿黄便干等症状体征方面改善明显(P<0.05),其降血糖的效果与对... 目的:探讨滋阴益气活血方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方法:观察治疗32例住院和门诊患者,并与口服达美康加依那普利对照组相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多饮、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尿黄便干等症状体征方面改善明显(P<0.05),其降血糖的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及24h尿蛋白定量均有显著减少(P<0.01),血肌酐也明显改善(P<0.05),明显降低血脂(P<0.05),观察组降TG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提示滋阴益气活血方是多方面、多途径地发挥其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阴益气活血 糖尿病肾病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亢方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模型大鼠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病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胡方林 刘仙菊 +2 位作者 易法银 阳春林 龙玲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28-29,共2页
目的观察甲亢方对甲状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模型大鼠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甲亢模型组、甲亢方中剂量组、甲亢方高剂量组、西药对照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大鼠... 目的观察甲亢方对甲状腺功能亢进(以下简称"甲亢")模型大鼠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甲亢模型组、甲亢方中剂量组、甲亢方高剂量组、西药对照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大鼠每日按75μg/100g体重灌服优甲乐(左甲状腺素钠)造成大鼠甲亢模型,不同剂量甲亢方内服,并与西药对照,21d后放免法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结果甲亢方能降低甲亢大鼠血清T3、T4、FT3、FT4含量,提高血清TSH,以高剂量效果显著;能改善甲亢模型大鼠甲状腺组织病理变化,其中高剂量组甲状腺组织结构基本同正常组。结论甲亢方能够显著改善甲亢大鼠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组织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方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华留学生中医思维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17
4
作者 胡以仁 李江山 +2 位作者 谭涵宇 肖凡 易法银 《西北医学教育》 2016年第4期620-623,共4页
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文化是中医药学的根基。近年来随着国际上"中医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地道中医,留学生中医文化的理解障碍日益凸显。积极开展中医文化教学,培养留学生的中医思维,在留学... 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文化是中医药学的根基。近年来随着国际上"中医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地道中医,留学生中医文化的理解障碍日益凸显。积极开展中医文化教学,培养留学生的中医思维,在留学生中医教育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相关问卷调查结果,介绍中医学专业来华留学生学习特点,分析培养来华留学生中医思维面临的四个问题,梳理了四条提高中医学专业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的对策,以期探索一条来华留学生中医思维培养的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留学生 文化 中医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医各家学说》课程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4
5
作者 胡方林 易法银 《西北医学教育》 2015年第3期518-520,共3页
针对现在《中医各家学说》的课程性质、作用及学科定位变得越来越不明确,其重要性普遍地被忽视的问题,提出重视和加强《中医各家学说》教学变得尤为紧迫;应明确学科性质、整体把握学科内容,以学术脉络为经、医家学说和经验为纬,详略得... 针对现在《中医各家学说》的课程性质、作用及学科定位变得越来越不明确,其重要性普遍地被忽视的问题,提出重视和加强《中医各家学说》教学变得尤为紧迫;应明确学科性质、整体把握学科内容,以学术脉络为经、医家学说和经验为纬,详略得当、注重学术的传承,更好的衔接基础与临床、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各家学说 教学 中医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