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C-MS分析红皮龙眼和四季蜜龙眼果肉挥发性成分差异
1
作者 易晨歆 卿昊炜 +6 位作者 黎明 石雨雨 桂秋林 郭慧勤 彭宏祥 丁峰 张树伟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2,共7页
鉴定和分析红皮龙眼和四季蜜龙眼果肉挥发性成分可为龙眼育种、品质改良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检测红皮龙眼和四季蜜龙眼果肉挥发性成分,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 鉴定和分析红皮龙眼和四季蜜龙眼果肉挥发性成分可为龙眼育种、品质改良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检测红皮龙眼和四季蜜龙眼果肉挥发性成分,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以变量重要性投影(VIP)≥1,p<0.05,差异倍数≥2或≤0.5为基准,筛选差异代谢物,分析比较差异成分。结果表明,红皮龙眼和四季蜜龙眼共检测出挥发性成分76种,包括酯类27种、烷烃类13种、芳烃类10种,萜类8种,酮类5种,醛类3种,醇类、酚类、烯烃类和杂环化合物各2种,胺类和酸类各1种,其中红皮龙眼中检测出挥发性成分75种,四季蜜龙眼中检测出62种,选到差异成分44种;其中酮类中1-(2-羟基-5-甲基苯基)-乙酮仅在四季蜜龙眼中检测到,甲基丁香酚、丁酸甲酯、3-羟基丁酸乙酯、月桂酸乙酯、十四烷酸甲酯、十四烷酸乙酯、乙酸正丙酯、3,4-二甲基苯甲酸甲酯、十八酸乙酯、新松香二烯、3-羟基-3-甲基-丁酸、3-(4-异丙基苯基)-2-甲基丙醇、异榄香素、(E)-茴香脑等14种仅在红皮龙眼中检测到。红皮龙眼和四季蜜龙眼酯类挥发性成分种类最多,红皮龙眼的特有挥发性成分多达14种,四季蜜龙眼的特有挥发性种类仅1种,品种间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皮龙眼 四季蜜龙眼 果肉 香气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素内酯和赤霉素处理对荔枝抗寒性及成花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易晨歆 胡嘉琪 周碧燕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8-74,82,共8页
为了探讨油菜素内酯和赤霉素处理对荔枝抗寒性的影响,对田间6年生“桂味”荔枝盆栽植株分别喷施208μM赤霉素(GA_(3)),0.5、1、2μM油菜素内酯(24-表油菜素内酯,24-EBR)和蒸馏水(对照),经过2015—2016年冬季自然低温,特别是2016年1月下... 为了探讨油菜素内酯和赤霉素处理对荔枝抗寒性的影响,对田间6年生“桂味”荔枝盆栽植株分别喷施208μM赤霉素(GA_(3)),0.5、1、2μM油菜素内酯(24-表油菜素内酯,24-EBR)和蒸馏水(对照),经过2015—2016年冬季自然低温,特别是2016年1月下旬的极端低温天气后,比较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植株叶片、花芽寒害发生情况以及成花状况,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经历自然极端低温后,GA_(3)处理和对照(蒸馏水)植株的“现白点”花芽和叶片出现寒害症状,且GA_(3)处理植株的寒害程度比对照(蒸馏水)植株重,表现为树体逐渐衰弱,甚至死亡;24-EBR处理植株无明显寒害症状。24-EBR处理减缓因低温引起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增加,提高叶片SOD和POD活性。说明油菜素内酯处理可以提高“桂味”荔枝抗寒性,而赤霉素则降低其抗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油菜素内酯 赤霉素 抗寒性 成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龙眼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卿昊炜 黎明 +4 位作者 易晨歆 张树伟 郭慧勤 彭宏祥 丁峰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5,共7页
我国是荔枝、龙眼原产国,荔枝、龙眼栽培历史悠久,野生荔枝、龙眼资源丰富.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有的荔枝、龙眼品种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选育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是荔枝、龙眼产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综述了不同育种方法,即常规实生育种... 我国是荔枝、龙眼原产国,荔枝、龙眼栽培历史悠久,野生荔枝、龙眼资源丰富.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有的荔枝、龙眼品种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选育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是荔枝、龙眼产业发展的迫切要求.本文综述了不同育种方法,即常规实生育种、杂交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运用于荔枝、龙眼的情况,并对今后荔枝、龙眼的育种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龙眼 常规育种 杂交育种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生物技术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转录因子LcZAT 12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4
作者 卿昊炜 张树伟 +9 位作者 莫啸 易晨歆 郭慧勤 韦金菊 吴子昂 徐炯志 贾海锋 邱海吉 张艳青 丁峰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共11页
为探究LcZAT12在荔枝果实发育成熟中的作用,以禾荔及禾荔晚熟芽变突变株MS1、MS2作为试材,克隆出LcZAT12全长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分析LcZAT12在荔枝不同组织及在果实不同发育时期中果皮和种子中的表... 为探究LcZAT12在荔枝果实发育成熟中的作用,以禾荔及禾荔晚熟芽变突变株MS1、MS2作为试材,克隆出LcZAT12全长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分析LcZAT12在荔枝不同组织及在果实不同发育时期中果皮和种子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LcZAT12全长429 bp,编码氨基酸142个;利用在线网站对LcZAT12的蛋白性质进行预测显示,该蛋白位于细胞核,磷酸化以丝氨酸为主,无信号肽与跨膜结构域,蛋白质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不规则卷曲为主。氨基酸同源序列比对结果显示,LcZAT蛋白含有两个高度保守的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LcZAT12蛋白与糖槭和漾濞槭的同源蛋白亲缘关系最近;时空表达模式表明,LcZAT12蛋白可能在荔枝果实发育期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LcZAT12转录因子 生物信息学 表达量 果实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芸苔素和植物油混合喷施对低温下荔枝和莲雾光合作用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晓婷 庄赟 +3 位作者 董家辉 易晨歆 周碧燕 欧阳建忠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84,共9页
探讨芸苔素和植物油混合处理对低温胁迫下荔枝和莲雾叶片光合系统的影响,从而为生产上制订荔枝和莲雾抗寒性相关措施提供参考,对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试验园9年生“糯米糍”“井岗红糯”荔枝植株于低温胁迫前(2021年12月24日)分别喷施2 ... 探讨芸苔素和植物油混合处理对低温胁迫下荔枝和莲雾叶片光合系统的影响,从而为生产上制订荔枝和莲雾抗寒性相关措施提供参考,对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试验园9年生“糯米糍”“井岗红糯”荔枝植株于低温胁迫前(2021年12月24日)分别喷施2 mg/L芸苔素+植物油150倍液、2 mg/L芸苔素+植物油300倍液,以分别喷施2 mg/L芸苔素、清水为对照,在低温胁迫前(2021年12月24日)和低温胁迫后(2022年1月1日)分别测定各处理叶片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然后对同一试验园“糯米糍”“怀枝”荔枝,“黑糖芭比”“印度红”莲雾分别于低温胁迫前(2022年2月17日)喷施2 mg/L芸苔素+植物油150倍液,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在低温胁迫后(2022年2月25日)及气温回升后(2022年3月5日)测定各处理叶片Fv/Fm、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和光合作用参数等,并调查叶片数量。结果表明,芸苔素+植物油混合处理的植株叶片Fv/Fm在低温胁迫后(2022年2月25日)均较高,荔枝叶片卷曲程度较低,莲雾叶片脱落数量较少,该处理植株叶片受低温伤害较对照(清水)轻。同时,在气温回升后(2022年3月5日),芸苔素+植物油150倍液处理的植株叶片的Fv/Fm、脯氨酸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高于对照(清水),相对电导率、胞间CO_(2)浓度显著低于对照(清水)。说明2 mg/L芸苔素+植物油150倍液处理可以有效维持或提升荔枝和莲雾植物叶片光合作用,从而提高其抗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莲雾 植物油乳剂 芸苔素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