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肥减施对双季稻生长和产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易均 谢桂先 +5 位作者 刘强 田昌 谭力彰 李旭 何石福 石敦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7-201,共5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磷肥减量施用对双季稻生长发育、光合特性、产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P2O5施用72~90 kg/hm2、晚稻P2O5施用48~60 kg/hm2能促进水稻生长和分蘖,改善水稻的光合特性,提高水稻的产量和磷肥利用率;与...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磷肥减量施用对双季稻生长发育、光合特性、产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P2O5施用72~90 kg/hm2、晚稻P2O5施用48~60 kg/hm2能促进水稻生长和分蘖,改善水稻的光合特性,提高水稻的产量和磷肥利用率;与常量磷肥处理(早、晚稻P2O5施用量分别为90、60 kg/hm2)相比,磷肥减量10%(早、晚稻P2O5施用量分别为81、54 kg/hm2)和磷肥减量20%处理(早、晚稻P2O5施用量分别为72、48 kg/hm2)的早、晚稻不减产,磷肥利用率提高4.37%~24.29%,磷肥农学利用率提高1.39~4.27 kg/kg;磷肥减量30%(早、晚稻P2O5施用量分别为63、42 kg/hm2)处理的早、晚稻减产显著,减产幅度达5.05%~6.06%,磷肥利用率降低5.66%~11.77%。综合产量与肥料利用率等指标,在试验所在地的双季稻生产中,磷肥减量10%~20%具有实际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肥 双季稻 产量 光合特性 磷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歪斜安装对组配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易均 刘恒 +1 位作者 刘意 景敏卿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7-111,共5页
针对多联组配轴承歪斜安装情况,推导了一个轴承外圈发生绕竖直方向歪斜时滚动轴承的非线性支承力形式,并借助Timoshenko梁轴单元建立了主轴模型,利用打靶法和Floquet理论分析了歪斜对系统全局非线性稳定特性和振动特性的影响。通过与正... 针对多联组配轴承歪斜安装情况,推导了一个轴承外圈发生绕竖直方向歪斜时滚动轴承的非线性支承力形式,并借助Timoshenko梁轴单元建立了主轴模型,利用打靶法和Floquet理论分析了歪斜对系统全局非线性稳定特性和振动特性的影响。通过与正常安装组配轴承转子系统对比发现:外圈歪斜后系统在大间隙时的低转速区域容易出现倍周期分叉,在高转速区域易表现为伪周期分叉;在小间隙工况时容易获得大范围的周期运动参数区域。同时,歪斜使得系统的一临界峰峰值右移且明显放大,从而导致系统在高转速区域的水平方向振动明显增大。研究结果表明,掌握且合理利用轴承歪斜后的非均匀间隙特性,有助于改善系统运行的动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歪斜安装 滚动轴承 多联组配 间隙特性 稳定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界面对拉杆组合柔性转子轴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特性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易均 刘恒 +2 位作者 刘意 于明 王为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65-170,175,共7页
对于拉杆柔性组合转子轴承系统,其接触界面类型复杂、数量众多,是影响其动力特性的众多因素之一。以拉杆柔性组合转子轴承系统各轮盘间的接触界面为考察对象,根据接触界面压力结合微观模型有限元分析,得到其宏观尺寸下的界面接触刚度。... 对于拉杆柔性组合转子轴承系统,其接触界面类型复杂、数量众多,是影响其动力特性的众多因素之一。以拉杆柔性组合转子轴承系统各轮盘间的接触界面为考察对象,根据接触界面压力结合微观模型有限元分析,得到其宏观尺寸下的界面接触刚度。采用无质量无长度的均质面弹簧对接触界面进行等效,推导了接触界面作为附加弹簧单元对系统产生附加刚度矩阵的一般形式,并完成了计及接触界面效应的系统动力学建模。结合应用计及轴向力的铁木辛格梁轴单元的整体转轴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得到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而后采用打靶法和Floquet稳定性判别理论对系统进行分析求解,得到了计入接触界面影响后系统的稳定性边界和分叉形式,数值结果表明接触界面对不平衡组合转子的动力特性影响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界面 组合转子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周转物资管理实施效能监察
4
作者 易均 翁湘烨 蒋滔 《农电管理》 2012年第1期41-42,共2页
为了确保周转物资管理规范、运行健康,无丢失、无损坏、无侵占,无锡供电公司坚持把效能监察贯穿于周转物资的整个流程之中,从暴露出的问题入手,集中组织力量查明原因,落实责任,完善制度,跟踪督办,严究责任。2011年9月26日,江... 为了确保周转物资管理规范、运行健康,无丢失、无损坏、无侵占,无锡供电公司坚持把效能监察贯穿于周转物资的整个流程之中,从暴露出的问题入手,集中组织力量查明原因,落实责任,完善制度,跟踪督办,严究责任。2011年9月26日,江苏省电力公司“清仓利库”效能监察工作督导小组对无锡供电公司工作情况进行了检查,高度评价了该公司开展的以“加强周转物资一本账管理”为主题的效能监察,促进了周转物资的健康、有序运行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资管理 效能监察 周转 江苏省电力公司 供电公司 监察工作 组织力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塑性接触层的法向接触刚度等效方法 被引量:8
5
作者 刘意 刘恒 +1 位作者 易均 王为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3-47,共5页
采用典型粗糙体—刚性面接触模型,针对完全弹性与理想弹塑性两种材料,分析法向接触刚度等效方法是否准确。发现一般方法在处理弹塑性接触时存在较大差并揭示其本质原因。通过引入界面接触层,提出接触界面等效新方法并验证其准确性,实现... 采用典型粗糙体—刚性面接触模型,针对完全弹性与理想弹塑性两种材料,分析法向接触刚度等效方法是否准确。发现一般方法在处理弹塑性接触时存在较大差并揭示其本质原因。通过引入界面接触层,提出接触界面等效新方法并验证其准确性,实现对原系统准确动力等效。采用两种等效方法通过实例对比分析对动力系统振动特性影响,为工程实际中含接触界面系统动力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向接触刚度 等效方法 接触层 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向接触刚度测量方法的理论改进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意 刘恒 +1 位作者 易均 王为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6-69,共4页
为了能够准确测量接触界面的切向刚度,采用典型的两粗糙体接触系统,对比分析了切向接触刚度的传统测量值和标准定义值,发现了两者存在较大差别的本质原因是切向载荷施加面的偏移使接触系统整体发生弯曲,以及所考察的相对切向位移包含了... 为了能够准确测量接触界面的切向刚度,采用典型的两粗糙体接触系统,对比分析了切向接触刚度的传统测量值和标准定义值,发现了两者存在较大差别的本质原因是切向载荷施加面的偏移使接触系统整体发生弯曲,以及所考察的相对切向位移包含了粗糙体自身的变形.针对传统测量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计算切向接触刚度的新方法,将接触系统等效成一个接触界面和一个与系统相同大小的无界面块体,由刚度的等效原理间接计算出切向接触刚度.从典型算例中可以看出,由新方法得到的切向接触刚度值比传统测量值更接近标准定义值,因此验证了新方法的优越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 测量 切向接触刚度 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港所:超越标准的服务
7
作者 易均 范炳文 《农电管理》 2010年第6期55-56,共2页
在标准化供电所建设过程中,东港所凭着追求超越标准的服务,不断强化供电所规范管理,建立完善的服务功能,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 服务功能 标准化 工作质量 供电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速开通槽电主轴的脉冲辐射场建立新方法
8
作者 樊红卫 景敏卿 +5 位作者 倪大军 刘恒 邸向宁 易均 全林 余小任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74-1480,共7页
为了获得80μs以下脉宽和1:5以下透阻比的高可靠性脉冲辐射场,提出在高速电主轴转子表面开通槽的技术方案。针对脉冲转换要求,进行了相关参数的初步计算。针对开槽带来的过盈量选择问题,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不同槽结构和尺寸、不同过盈... 为了获得80μs以下脉宽和1:5以下透阻比的高可靠性脉冲辐射场,提出在高速电主轴转子表面开通槽的技术方案。针对脉冲转换要求,进行了相关参数的初步计算。针对开槽带来的过盈量选择问题,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不同槽结构和尺寸、不同过盈量下的关键零部件应力;为保证电主轴开槽后高速运行的安全性,自主开发了运行状态监控系统。开发了脉冲转换装置原理样机,完成了其振动测试和射线切割试验。结果表明:当转子外表面开3个均布通槽、槽横截面为矩形且槽宽和槽深均为4mm、过盈量为25μm时,脉冲转换装置应力水平与开槽前相近;36 000 r/min时前、后端轴位移在40μm以下,超速时脉宽达80μs以下、全转速范围内透阻比小于1:5。所开发脉冲转换装置为脉冲辐射场建立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辐射场 脉冲转换装置 高速电主轴 过盈分析 振动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力轴承对柔性转子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宋学宾 刘恒 +1 位作者 易均 景敏卿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8-113,共6页
针对推力轴承支承下,推力轴承对柔性转子系统的稳定性影响问题,考虑转子的倾斜后得到了推力轴承提供的非线性力和力矩,建立了单盘柔性转子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将转子的轴向和横向运动方程相结合,对其线性自由度进行缩减后形成了整个系统... 针对推力轴承支承下,推力轴承对柔性转子系统的稳定性影响问题,考虑转子的倾斜后得到了推力轴承提供的非线性力和力矩,建立了单盘柔性转子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将转子的轴向和横向运动方程相结合,对其线性自由度进行缩减后形成了整个系统的动力方程,运用打靶法和Floquet稳定性分叉理论,分析了推力轴承以及圆盘质量偏心对整个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影响.数值结果表明,推力轴承对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分叉行为有很大影响,推力轴承延迟了系统周期解的分叉,提高了临界转速和失稳转速,降低了转子共振振幅,因此推力轴承有助于转子系统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力轴承 柔性转子系统 非线性 分叉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反求的折线轴无试重动平衡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远 易均 +3 位作者 邓合 周帆 韩志甲 曾明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63-270,共8页
摇摆式气体循环增压泵(摇摆泵)在研制过程中,需对折线轴进行无试重、多方案快速动平衡。针对现有动平衡方法的不足,通过模态分析,构建了以直轴配重块质径积、斜轴配重块质量和质心偏移距离为变量的折线轴动平衡状态参数模型。根据质心... 摇摆式气体循环增压泵(摇摆泵)在研制过程中,需对折线轴进行无试重、多方案快速动平衡。针对现有动平衡方法的不足,通过模态分析,构建了以直轴配重块质径积、斜轴配重块质量和质心偏移距离为变量的折线轴动平衡状态参数模型。根据质心计算公式,结合数学建模和结构优化,建立了以质量和质心位置为目标值的四元参数化结构反求方法,成功设计出符合动平衡方案的配重块。建立轴承支撑模型,对该无试重动平衡方法进行了仿真,并通过测量实际配重时的振动加速度,对动平衡方案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提供多种动平衡方案以便摇摆泵的迭代设计,所有方案均能有效地降低折线轴旋转时的不平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线轴 无试重动平衡 参数模型 结构反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林所:标准成方圆
11
作者 易均 孟展 张燕 《农电管理》 2011年第6期52-53,共2页
凭着追求服务常态化,工作行为规范化,优质服务品牌化的目标,官林供电所兢兢业业。
关键词 标准 行为规范 品牌化 供电所 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