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乡村人才振兴困境创新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姜翔 易图永 +2 位作者 易波 周敏 刘立新 《山西农经》 2025年第2期20-22,80,共4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2023年分别给涉农院校的专家代表及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通过总书记的回信,涉农院校的教师深知,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把强农兴农作为神圣使命,更多地研发科技成果,并培养学生成为懂农业、爱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2023年分别给涉农院校的专家代表及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通过总书记的回信,涉农院校的教师深知,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把强农兴农作为神圣使命,更多地研发科技成果,并培养学生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型人才,让培养的农业人才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绽放光彩。人是干事创业的主体,我国农业人才紧缺,乡村人才振兴面临着诸多挑战:涉农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大,乡村就业困难,农学毕业生收入偏低,农业人才面临“引进难”“用好难”“留住难”的问题,中高端实用技术型和创新型人才短缺,农业人才的思政工作亟需提升,上述困境严重制约着我国乡村振兴发展。基于上述困境,需要探索乡村人才振兴的可行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振兴 出路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三唑类杀菌剂对莓茶叶斑病菌的活性及室内防效
2
作者 凌云 周泽华 +6 位作者 刘尧杰 覃华兰 李春萍 胡维军 邓武成 伍元军 易图永 《农药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3-550,共8页
由甜樱间座壳菌(Diaporthe eres)引起的叶斑病是莓茶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降低了莓茶的品质和产量,但目前尚无相关药剂登记用于莓茶叶斑病的防治。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及氟硅唑3种三唑类杀菌剂对莓... 由甜樱间座壳菌(Diaporthe eres)引起的叶斑病是莓茶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降低了莓茶的品质和产量,但目前尚无相关药剂登记用于莓茶叶斑病的防治。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及氟硅唑3种三唑类杀菌剂对莓茶叶斑病菌的生物活性,观察了3种药剂处理对菌丝生长、菌丝形态结构及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并采用离体接种法测定了3种杀菌剂对莓茶叶斑病的室内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及氟硅唑对莓茶叶斑病菌的抑制活性均较高,平均EC_(50)值分别为(0.17±0.04)、(0.37±0.12)和(0.14±0.08)mg/L;3种杀菌剂均能导致莓茶叶斑病菌菌丝畸形,增大病原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细胞内部电解质外渗,但对孢子萌发无明显影响;此外,3种三唑类杀菌剂在室内对莓茶叶斑病均具有优异的保护作用防效,在0.50 mg/L剂量下,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及氟硅唑的防效分别为97.0%、88.0%和91.7%。研究表明,3种三唑类杀菌剂对莓茶叶斑病菌均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能够有效遏制菌丝生长及病害侵染,结果可为莓茶叶斑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樱间座壳菌 莓茶 叶斑病 苯醚甲环唑 戊唑醇 氟硅唑 生物活性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呋酰胺与吡唑醚菌酯复配对烟草靶斑病菌的抑制活性及对烟草靶斑病的室内防效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婕 周泽华 +6 位作者 郭瑶 肖艳松 周向平 滕凯 肖志鹏 刘天波 易图永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3-780,共8页
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靶斑病是近年来烟草主要叶部病害之一,严重降低了烟叶的产量和品质。目前生产中登记用于防治烟草靶斑病的药剂仅有井冈霉素,且该药剂对病害的田间治疗效果较差。为筛选对烟草靶斑病具有优良防效的... 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引起的靶斑病是近年来烟草主要叶部病害之一,严重降低了烟叶的产量和品质。目前生产中登记用于防治烟草靶斑病的药剂仅有井冈霉素,且该药剂对病害的田间治疗效果较差。为筛选对烟草靶斑病具有优良防效的化学药剂,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建立了立枯丝核菌对噻呋酰胺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基线,发现两者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通过联合毒力测定发现两者复配后均表现为相加或增效作用,其中,噻呋酰胺与吡唑醚菌酯按质量比1:1复配,增效作用最明显,增效系数达2.5以上,可显著抑制病原菌菌核形成。采用喷雾接种法测定了该复配比作为保护剂和治疗剂使用时对烟草靶斑病的防效,发现其具有优异的室内防效。本研究结果表明,噻呋酰胺与吡唑醚菌酯按质量比1:1复配在田间防治烟草靶斑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呋酰胺 吡唑醚菌酯 立枯丝核菌 烟草靶斑病 联合毒力 抑菌活性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疫病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4
作者 易图永 谢丙炎 +1 位作者 张宝玺 高必达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2-54,共3页
近年来 ,辣椒疫病在我国不少地区为害严重 ,重病田死秧率达 30 %~ 10 0 % ,成为我国辣椒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 ,如何采取高效的防治方法减轻其危害是辣椒增产增收的关键。本文系统综述国内外有关辣椒疫病防治的主要成就 。
关键词 良种繁育 化学防治 生物技术 辣椒 疫病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疫病三种接种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55
5
作者 易图永 张宝玺 +2 位作者 谢丙炎 高必达 马新卫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18,共3页
通过比较离体叶片接种、切茎接种、游动孢子液灌根接种等 3种不同接种方法对 8个辣椒品种 (品系 )的影响 ,发现这 3种方法均能用于鉴定辣椒对辣椒疫霉菌的抗性。其中离体叶片接种法是从田间采集叶片进行室内鉴定 ,能够在短时间内检测多... 通过比较离体叶片接种、切茎接种、游动孢子液灌根接种等 3种不同接种方法对 8个辣椒品种 (品系 )的影响 ,发现这 3种方法均能用于鉴定辣椒对辣椒疫霉菌的抗性。其中离体叶片接种法是从田间采集叶片进行室内鉴定 ,能够在短时间内检测多个品种 ,并且对植株的生长无明显影响 ,最适合对种质资源稀少的品种进行抗疫病鉴定 ;切茎接种法操作简单 ,可以测量病斑的长度 ,反映病斑的扩展速度 ,适宜对抗性进行量化 ;游动孢子液灌根接种法基本上模拟田间病害的发生过程 ,最能反映品种的真实抗性 ,但工作量大 ,操作较复杂。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 ,采取适当的接种方法对辣椒品种进行抗疫病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疫病 接种方法 抗病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纹枯病菌生防细菌的筛选 被引量:13
6
作者 易图永 高必达 +1 位作者 何昆 陈先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16-118,共3页
从水稻种子和植株内分离到 5 0种内生和表生细菌菌株 ,通过与水稻纹枯病菌的对峙培养 ,得到了 S- 1 1 ,S-1 3,S- 1 4和 S- 1 8共 4种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菌株 .将这 4种菌株的菌悬液浸种杂交水稻威优46 ,形成细菌化... 从水稻种子和植株内分离到 5 0种内生和表生细菌菌株 ,通过与水稻纹枯病菌的对峙培养 ,得到了 S- 1 1 ,S-1 3,S- 1 4和 S- 1 8共 4种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菌株 .将这 4种菌株的菌悬液浸种杂交水稻威优46 ,形成细菌化种苗 ,4叶期接种水稻纹枯病菌 ,表现出良好的抗病性 ;将它们的菌悬液以 3× 1 0 9/ m L 喷雾 ,发现菌株 S- 1 8对水稻纹枯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生防细菌 筛选 生物防治 内生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差异显示技术克隆辣椒抗疫病相关基因 被引量:6
7
作者 易图永 张宝玺 +1 位作者 谢丙炎 高必达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用辣椒疫霉菌对8叶期的辣椒品种茄门和93-100-17-1-0进行诱导处理,提取接种前后的总RNA,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结合植物抗病基因保守结构域,将DDRT-PCR的一端引物为oligo(dT)15A/G/C,另一端为来源于不同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简并引物B1/C1... 用辣椒疫霉菌对8叶期的辣椒品种茄门和93-100-17-1-0进行诱导处理,提取接种前后的总RNA,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结合植物抗病基因保守结构域,将DDRT-PCR的一端引物为oligo(dT)15A/G/C,另一端为来源于不同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简并引物B1/C1/D1,其扩增产物在6%聚丙烯酰胺凝胶上得到两个差异表达的带.回收差异片段并克隆到T-载体上测序,经BLAST检索,发现为两个新的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Y497910,AY4979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疫霉菌 MRNA差异显示 抗病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差异显示技术克隆辣椒抗疫病相关DNA序列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易图永 张宝玺 +1 位作者 谢丙炎 高必达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1-13,共3页
用辣椒疫霉菌对八叶期的辣椒品种茄门和93-100-17-1-0进行诱导处理,提取接种前后的总RNA,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结合植物抗病基因保守结构域,DDRT-PCR的一端引物为oligo(dT)15A、oligo(dT)15G、oligo(dT)15C,另一端为来源于不同抗病基... 用辣椒疫霉菌对八叶期的辣椒品种茄门和93-100-17-1-0进行诱导处理,提取接种前后的总RNA,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结合植物抗病基因保守结构域,DDRT-PCR的一端引物为oligo(dT)15A、oligo(dT)15G、oligo(dT)15C,另一端为来源于不同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简并引物B1、C1、D1,其扩增产物在6%聚丙烯酰胺凝胶上得到两个差异表达的带。回收差异片段并克隆到T-载体上测序,经BLAST检索,发现为两个新的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Y497910、AY4979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疫霉菌 MRNA差异显示 抗病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木虱防治研究进展
9
作者 黎静 赵明平 +2 位作者 王相琴 义世权 易图永 《南方农业》 2025年第9期152-155,160,共5页
柑橘木虱是传播柑橘黄龙病的唯一自然虫媒,因此防治柑橘木虱是综合防治柑橘黄龙病的关键措施。在总结详述柑橘木虱防治策略基础上,系统性概述了柑橘木虱黄龙病的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等内容,并对柑橘木虱防治领域的... 柑橘木虱是传播柑橘黄龙病的唯一自然虫媒,因此防治柑橘木虱是综合防治柑橘黄龙病的关键措施。在总结详述柑橘木虱防治策略基础上,系统性概述了柑橘木虱黄龙病的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等内容,并对柑橘木虱防治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以期为防治柑橘木虱及控制柑橘黄龙病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木虱 柑橘黄龙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黄瓜疫病的药剂筛选 被引量:7
10
作者 易图永 吴力游 朱晓湘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7-51,共5页
为了筛选防治黄瓜疫病的有效药剂,研究了6种作用机理不同的杀菌剂及其两两混用对黄瓜疫病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单剂以甲霜灵对疫霉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有效中浓度(EC50)为0.3015μg/mL;敌克松的效果次之,EC5... 为了筛选防治黄瓜疫病的有效药剂,研究了6种作用机理不同的杀菌剂及其两两混用对黄瓜疫病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单剂以甲霜灵对疫霉菌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有效中浓度(EC50)为0.3015μg/mL;敌克松的效果次之,EC50为5.0132μg/mL.甲霜灵+乙膦铝、甲霜灵+百菌清、代森锰锌+乙膦铝、代森锰锌+百菌清、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5种组合有较明显的增效作用,其共毒系数(CTC)分别是156.36,139.65,164.64,266.39和424.4.室内盆栽和大田试验的结果表明:甲霜灵+百菌清、代森锰锌+百菌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疫病 杀菌剂 药剂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青枯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1
作者 肖烨 洪艳云 +1 位作者 易图永 黎定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20,共6页
番茄青枯病是番茄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化学防治效果不佳,且对环境不友好。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应用无致病力青枯菌菌株、拮抗细菌和生物技术等方法对番茄青枯病进行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并对生物防治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番茄青枯病 青枯病菌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霉菌对几种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23
12
作者 肖烨 易图永 +1 位作者 魏林 李小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2-75,共4页
为探明木霉对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效果,筛选出优势菌株,从长沙地区的15种作物根围采集到27份土壤样本,经室内分离、纯化得到28个木霉菌菌株.利用对峙法和稀释法测定了28个菌株对花生立枯病菌、水稻纹枯病菌、水稻恶苗病菌、辣椒炭疽病... 为探明木霉对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效果,筛选出优势菌株,从长沙地区的15种作物根围采集到27份土壤样本,经室内分离、纯化得到28个木霉菌菌株.利用对峙法和稀释法测定了28个菌株对花生立枯病菌、水稻纹枯病菌、水稻恶苗病菌、辣椒炭疽病菌、白术白绢病菌的拮抗作用,得到1株对5种供试病原真菌均有强烈拮抗作用的菌株,经鉴定该菌株为哈茨木霉.对峙培养可观察到,多数情况下,接种后2 d内木霉与病原菌接触,随后覆盖或侵入病菌菌落,抑制其生长,其抑制程度随木霉孢子浓度的降低而减弱.温室盆栽试验发现,哈茨木霉对番茄立枯病防效显著,喷洒高浓度的哈茨木霉分生孢子悬浮液防效可达80%以上,且具有持续防效和刺激作物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菌 病原真菌 拈抗作用 番茄立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蚜传烟草花叶病流行规律的探讨 Ⅰ.田间病株率与烟蚜关系模拟 被引量:7
13
作者 肖启明 刘学端 +2 位作者 何可佳 何昆 易图永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50-255,共6页
通过绿色诱盘测定迁飞着落蚜虫动态来研究迁飞传毒蚜虫与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株率日变化率的关系 ,在概率分析与统计拟合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蚜传烟草花叶病具时滞的田间病株日增长率与烟蚜关系模型—— PHYCMV模型 .利用该模型对湖南... 通过绿色诱盘测定迁飞着落蚜虫动态来研究迁飞传毒蚜虫与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株率日变化率的关系 ,在概率分析与统计拟合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蚜传烟草花叶病具时滞的田间病株日增长率与烟蚜关系模型—— PHYCMV模型 .利用该模型对湖南的 3个地点进行模型拟合检验 ,平均准确率在 90 %以上 .该模型的建立 ,可以通过当时田间的有翅蚜量和田间病株率来预测 12d之后田间病株率的增加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烟草花叶病毒 蚜科 数学模型/病株率 流行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放线菌生防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4
作者 朱宏建 易图永 周鑫钰 《作物研究》 2007年第2期149-151,共3页
放线菌是一类有着广泛实际用途的微生物资源,从土壤放线菌的杀菌活性、除草活性、杀虫、杀螨活性等方面对土壤放线菌生防活性物质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放线菌 抗生素 杀菌活性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疫霉菌生防菌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莉 易图永 +3 位作者 粟智平 王雅菲 魏润洁 董俊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3-27,共5页
为了筛选对黄瓜疫霉菌有抑制作用的生防菌,采用土壤稀释法从湖南、北京等地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到269株放线菌和细菌,以黄瓜疫霉菌为靶标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出2株对黄瓜疫霉菌有明显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采用5倍稀释发酵液对... 为了筛选对黄瓜疫霉菌有抑制作用的生防菌,采用土壤稀释法从湖南、北京等地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到269株放线菌和细菌,以黄瓜疫霉菌为靶标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出2株对黄瓜疫霉菌有明显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采用5倍稀释发酵液对黄瓜疫霉菌进行抑菌活性检测,放线菌X54和细菌P3的抑制率达到70%以上。通过培养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r DNA分子鉴定,放线菌X54为弗吉尼亚链霉菌(Streptomyces virginiae),细菌P3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疫霉菌 生物防治 弗吉尼亚链霉菌 地衣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兰芝 易图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0期6874-6875,共2页
基于生物信息学专业发展现状,认为其因专业开设年限短、学科发展快等原因而没有形成一个较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生物信息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难点问题,并为完善该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交叉学科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氏原羚粪便DNA提取方法的改进与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洪艳云 李迪强 +3 位作者 易图永 张于光 王秀磊 刘毅 《中国草食动物》 2009年第1期3-5,共3页
为提高普氏原羚粪便DNA提取效果,在总结传统提取粪便DNA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新的提取方法。该方法以NaCl替代TE溶解粪便样品,增加溶菌酶用量以减少蛋白酶K用量。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PCR扩增12SrRNA片段对改进方法与传统提取粪便DNA方法... 为提高普氏原羚粪便DNA提取效果,在总结传统提取粪便DNA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新的提取方法。该方法以NaCl替代TE溶解粪便样品,增加溶菌酶用量以减少蛋白酶K用量。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PCR扩增12SrRNA片段对改进方法与传统提取粪便DNA方法进行比较,发现用改进方法提取的DNA质和量均比传统方法好,且可满足一般分子生物学实验的需要。扩增的普氏原羚12SrRNA片段已经测序,并递交GenBank,登录号为EU247756。新方法不仅克服了传统提取法中DNA降解严重的问题,而且有效地解除了粪便DNA对Taq酶的抑制作用,为普氏原羚遗传多样性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原羚 粪便分子生物学 粪便DNA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被引量:16
18
作者 唐俊昆 周志成 +1 位作者 易图永 高必达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1期195-197,共3页
近年来,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已成为湖南烟区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从症状表现、侵染循环和发病规律3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概括,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 发生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黄瓜疫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莉 王雅菲 +2 位作者 魏润洁 李沛 易图永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7期143-144,147,共3页
黄瓜疫病是黄瓜生产中的重要土传病害之一,化学防治效果不佳且存在生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了黄瓜的生长和果实的产量及品质,造成了不可挽救的损失。如何避免疫病的发生、减轻其危害是提高黄瓜增产增收的关键。本文系统综述了我国目前应... 黄瓜疫病是黄瓜生产中的重要土传病害之一,化学防治效果不佳且存在生态安全问题,直接影响了黄瓜的生长和果实的产量及品质,造成了不可挽救的损失。如何避免疫病的发生、减轻其危害是提高黄瓜增产增收的关键。本文系统综述了我国目前应用于黄瓜疫病的生物防治措施,包括拮抗微生物、植物源抑菌,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疫病 生物防治 拮抗微生物 植物源抑菌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光农膜对莴苣生长和霜霉病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双清 易图永 +1 位作者 马骏 高必达 《湖南农业科学》 2011年第4期73-75,共3页
为了筛选出能够提高植物产量并可减轻病害发生的转光农膜,在大棚栽培条件下对转光农膜覆盖和普通农膜覆盖下莴苣的生长和霜霉病发生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有些转光农膜能促进莴苣生长并提高产量,但未发现转光农膜对莴苣霜霉... 为了筛选出能够提高植物产量并可减轻病害发生的转光农膜,在大棚栽培条件下对转光农膜覆盖和普通农膜覆盖下莴苣的生长和霜霉病发生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有些转光农膜能促进莴苣生长并提高产量,但未发现转光农膜对莴苣霜霉病具有防治作用。与普通农膜相比,转光农膜RB9903-2、RB9901、RB9902和RB9904覆盖下的莴苣植株商品产量分别增加了26.9%、28.1%、24.3%和32.4%;与普通地膜相比,商品产量分别增加了34.0%、35.3%、23.8%和3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光棚膜 莴苣 霜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