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SMART与TransPRK术后早期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
8
1
作者
易允娣
王静
陶黎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70-873,共4页
目的:比较SMART和TransPRK术矫正近视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8-01/08于我院行SMART和TransPRK术的近视伴散光患者各60例120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UCVA)、视觉质量、主观疼痛评分、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及角...
目的:比较SMART和TransPRK术矫正近视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8-01/08于我院行SMART和TransPRK术的近视伴散光患者各60例120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UCVA)、视觉质量、主观疼痛评分、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及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发生情况。结果:术后5d,1、3mo两组患者UCVA≥1.0眼数所占比例均无差异(P>0.05),但术后5d SMART组患者视觉质量优于TransPRK组(P<0.05),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视觉质量逐渐提高。术后1、3d,TransPRK组和SMART组患者主观疼痛评分(3.56±0.96分vs 3.07±1.07分;1.22±0.61分vs 0.84±0.59分)均有差异(P<0.01)。术后5d,TransPRK组患者角膜上皮完全愈合率低于SMART组(69.2%vs 83.3%,P<0.05)。术后1、3mo,两组患者haze发生率(5.0%vs 5.0%;8.3%vs 10.0%)均无差异(P>0.05)。结论:SMART与TransPRK术后视力恢复速度和稳定性无明显差别,但SMART术后早期疼痛较轻,角膜上皮愈合速度快,视觉质量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经角膜上皮准分子激光表层切削术
智能脉冲技术
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预后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3
2
作者
易允娣
刘贺婷
+1 位作者
鲍宁
陶黎明
《临床眼科杂志》
2023年第3期252-256,共5页
目的分析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短期预后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难治性青光眼90例(90只眼)。分别收集术前及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
目的分析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短期预后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难治性青光眼90例(90只眼)。分别收集术前及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检查情况,记录视力、眼压、降眼压药物和任何并发症,并根据患者资料对影响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早期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初步筛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患者术前、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平均眼压分别为(43.9±12.0)、(25.57±8.5)、(23.5±7.5)、(22.3±8.1)、(23.2±8.4)、(24.2±9.1)mmHg;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点测量的眼压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6.031,均P<0.01)。随着时间延长,患者手术成功率逐渐减少,研究中术后6个月总体累积成功概率为67.7%。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眼压和术后再次治疗是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短期预后独立保护因素(P<0.05);性别是其非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有效的手术方式,不良反应较少,术前眼压和术后再次治疗影响患者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entacam与AS-OCT测量眼前节生物参数的比较
被引量:
12
3
作者
翁朝龙
易允娣
+3 位作者
尹欣
史冰洁
蒋正轩
陶黎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3-297,共5页
目的:在两组人群中比较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与眼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AS-OCT)测量的角膜曲率及角膜散光、中央角膜厚度和前房深度的差异性、相关性及一致性,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青年近视术前检查者64例124眼...
目的:在两组人群中比较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与眼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AS-OCT)测量的角膜曲率及角膜散光、中央角膜厚度和前房深度的差异性、相关性及一致性,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青年近视术前检查者64例124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1例85眼,先后使用Pentacam和AS-OCT进行测量,获得眼前节生物参数。在两组人群中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对两种仪器测量结果的差异性进行比较,所得数据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测量结果的一致性采用Bland-Altman分析。结果:近视组两种仪器测得的陡峭角膜曲率(Ks)、平坦角膜曲率(Kf)、平均角膜曲率(Km)有显著差异(P <0. 001),而白内障组测得的Ks、Kf、Km无差异(P>0. 05),两组人群两种仪器测量的J0(散光参数)、平均角膜厚度(CCT)、前房深度(ACD)均有差异(P<0. 05),测得J45(散光参数)无差异(P>0. 05)。两组人群中两种仪器测量的Ks、Kf、Km、J0、J45、CCT及ACD均具有线性相关(P <0. 001)。近视组测量的Ks、Kf、Km的一致性良好,而白内障组测量的Ks、Kf、Km的一致性较差。结论:Pentacam和AS-OCT测量散光参数、CCT及ACD时具有较好一致性,可互换使用,而测量Ks、Kf、Km时的一致性受年龄相关因素影响,优先考虑选择Pentac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TACAM
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角膜曲率
散光矢量
中央角膜厚度
前房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
6
4
作者
史冰洁
易允娣
+1 位作者
刘贺婷
陶黎明
《临床眼科杂志》
2018年第6期500-503,共4页
目的评价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病例研究。对21例(26只眼)高度近视黄斑劈裂(其中4只眼有视网膜局限性浅脱离)的患者行后巩膜加固术,术后随访24个月。观察术前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 MAR)...
目的评价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病例研究。对21例(26只眼)高度近视黄斑劈裂(其中4只眼有视网膜局限性浅脱离)的患者行后巩膜加固术,术后随访24个月。观察术前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 MAR)、屈光度、眼轴、OCT的变化。屈光度、眼轴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BCVA(Log MAR)、黄斑劈裂腔的大小采用符号秩和检验。结果术后OCT显示26只眼中视网膜劈裂腔消失或者减小23只眼(88. 46%),1只眼劈裂增大,1只眼发展为黄斑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只眼变化不明显。术后3、6、12、18、24个月BCVA均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前患者眼轴长度平均为(30. 98±2. 71)mm,术后3、6、12、18、24个月依次为(29. 63±2. 78) mm、(30. 09±2. 72) mm、(30. 51±2. 63) mm、(30. 68±2. 57)mm、(30. 86±2. 46) mm。术后眼轴持续增长,术后24个月眼轴虽较术前稍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2个月内屈光度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8个月和术后24个月屈光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有一定效果,不仅可以有助于黄斑劈裂腔的减少,还可以稳定眼轴,改善中心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巩膜加固术
高度近视
黄斑劈裂
相干光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MART与TransPRK术后早期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
8
1
作者
易允娣
王静
陶黎明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70-873,共4页
文摘
目的:比较SMART和TransPRK术矫正近视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8-01/08于我院行SMART和TransPRK术的近视伴散光患者各60例120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UCVA)、视觉质量、主观疼痛评分、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及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发生情况。结果:术后5d,1、3mo两组患者UCVA≥1.0眼数所占比例均无差异(P>0.05),但术后5d SMART组患者视觉质量优于TransPRK组(P<0.05),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视觉质量逐渐提高。术后1、3d,TransPRK组和SMART组患者主观疼痛评分(3.56±0.96分vs 3.07±1.07分;1.22±0.61分vs 0.84±0.59分)均有差异(P<0.01)。术后5d,TransPRK组患者角膜上皮完全愈合率低于SMART组(69.2%vs 83.3%,P<0.05)。术后1、3mo,两组患者haze发生率(5.0%vs 5.0%;8.3%vs 10.0%)均无差异(P>0.05)。结论:SMART与TransPRK术后视力恢复速度和稳定性无明显差别,但SMART术后早期疼痛较轻,角膜上皮愈合速度快,视觉质量更好。
关键词
近视
经角膜上皮准分子激光表层切削术
智能脉冲技术
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
Keywords
myopia
transepithelial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smart pulsetechnology
double-pass optical quality analysis system
分类号
R779.63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预后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
3
2
作者
易允娣
刘贺婷
鲍宁
陶黎明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
出处
《临床眼科杂志》
2023年第3期252-256,共5页
基金
2020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202004j07020029)。
文摘
目的分析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短期预后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难治性青光眼90例(90只眼)。分别收集术前及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检查情况,记录视力、眼压、降眼压药物和任何并发症,并根据患者资料对影响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早期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初步筛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患者术前、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平均眼压分别为(43.9±12.0)、(25.57±8.5)、(23.5±7.5)、(22.3±8.1)、(23.2±8.4)、(24.2±9.1)mmHg;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点测量的眼压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6.031,均P<0.01)。随着时间延长,患者手术成功率逐渐减少,研究中术后6个月总体累积成功概率为67.7%。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眼压和术后再次治疗是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短期预后独立保护因素(P<0.05);性别是其非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有效的手术方式,不良反应较少,术前眼压和术后再次治疗影响患者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
青光眼
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
眼压
Keywords
Glaucoma
Transscleral cyclophotocoagulation
Intraocular pressure
分类号
R779.6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entacam与AS-OCT测量眼前节生物参数的比较
被引量:
12
3
作者
翁朝龙
易允娣
尹欣
史冰洁
蒋正轩
陶黎明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3-297,共5页
文摘
目的:在两组人群中比较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与眼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AS-OCT)测量的角膜曲率及角膜散光、中央角膜厚度和前房深度的差异性、相关性及一致性,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青年近视术前检查者64例124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1例85眼,先后使用Pentacam和AS-OCT进行测量,获得眼前节生物参数。在两组人群中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对两种仪器测量结果的差异性进行比较,所得数据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测量结果的一致性采用Bland-Altman分析。结果:近视组两种仪器测得的陡峭角膜曲率(Ks)、平坦角膜曲率(Kf)、平均角膜曲率(Km)有显著差异(P <0. 001),而白内障组测得的Ks、Kf、Km无差异(P>0. 05),两组人群两种仪器测量的J0(散光参数)、平均角膜厚度(CCT)、前房深度(ACD)均有差异(P<0. 05),测得J45(散光参数)无差异(P>0. 05)。两组人群中两种仪器测量的Ks、Kf、Km、J0、J45、CCT及ACD均具有线性相关(P <0. 001)。近视组测量的Ks、Kf、Km的一致性良好,而白内障组测量的Ks、Kf、Km的一致性较差。结论:Pentacam和AS-OCT测量散光参数、CCT及ACD时具有较好一致性,可互换使用,而测量Ks、Kf、Km时的一致性受年龄相关因素影响,优先考虑选择Pentacam。
关键词
PENTACAM
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角膜曲率
散光矢量
中央角膜厚度
前房深度
Keywords
Pentacam
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corneal curvature
astigmatism vector
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
anterior chamber depth
分类号
R770.4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
6
4
作者
史冰洁
易允娣
刘贺婷
陶黎明
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
出处
《临床眼科杂志》
2018年第6期500-503,共4页
文摘
目的评价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病例研究。对21例(26只眼)高度近视黄斑劈裂(其中4只眼有视网膜局限性浅脱离)的患者行后巩膜加固术,术后随访24个月。观察术前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 MAR)、屈光度、眼轴、OCT的变化。屈光度、眼轴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BCVA(Log MAR)、黄斑劈裂腔的大小采用符号秩和检验。结果术后OCT显示26只眼中视网膜劈裂腔消失或者减小23只眼(88. 46%),1只眼劈裂增大,1只眼发展为黄斑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只眼变化不明显。术后3、6、12、18、24个月BCVA均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前患者眼轴长度平均为(30. 98±2. 71)mm,术后3、6、12、18、24个月依次为(29. 63±2. 78) mm、(30. 09±2. 72) mm、(30. 51±2. 63) mm、(30. 68±2. 57)mm、(30. 86±2. 46) mm。术后眼轴持续增长,术后24个月眼轴虽较术前稍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2个月内屈光度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8个月和术后24个月屈光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有一定效果,不仅可以有助于黄斑劈裂腔的减少,还可以稳定眼轴,改善中心视力。
关键词
后巩膜加固术
高度近视
黄斑劈裂
相干光断层扫描
Keywords
Posterior scleral reinforcement
High myopia
Macular splitt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分类号
R779.6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SMART与TransPRK术后早期疗效的比较
易允娣
王静
陶黎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预后及影响因素
易允娣
刘贺婷
鲍宁
陶黎明
《临床眼科杂志》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Pentacam与AS-OCT测量眼前节生物参数的比较
翁朝龙
易允娣
尹欣
史冰洁
蒋正轩
陶黎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史冰洁
易允娣
刘贺婷
陶黎明
《临床眼科杂志》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