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抗菌药对兔源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被引量:2
1
作者 明月月 吴群 +1 位作者 牛金利 丁月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6期74-76,共3页
为了解临床常用抗菌药对兔源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临床常用8种抗菌药物对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棋盘稀释法进行体外联合药敏试验测定病原菌部分的抑菌浓度指数(FIC)。结果表明,分离鉴定病原菌为... 为了解临床常用抗菌药对兔源沙门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测定临床常用8种抗菌药物对病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棋盘稀释法进行体外联合药敏试验测定病原菌部分的抑菌浓度指数(FIC)。结果表明,分离鉴定病原菌为沙门氏菌;庆大霉素的抑菌效果最强(0.125μg/mL),其次为氧氟沙星(0.250μg/mL)、恩诺沙星(0.500μg/mL),磺胺嘧啶钠(8.000μg/mL)、磺胺间甲氧嘧啶与阿米卡星(均为16.000μg/mL)抑菌效果较差,而阿莫西林与青霉素的抑菌效果最差(均为128.000μg/mL)。联合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阿莫西林与氧氟沙星、庆大霉素与氧氟沙星联用呈协同作用,阿米卡星与磺胺嘧啶钠、阿米卡星与磺胺间甲氧嘧啶、恩诺沙星与阿米卡星联用呈无关作用,氧氟沙星与磺胺间甲氧嘧啶、青霉素与阿米卡星、庆大霉素与磺胺嘧啶钠联用呈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源沙门氏菌 抗菌药 最小抑菌浓度(MIC) 联合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西地区部分猪场CSFV、PRRSV、PRV 3种主要病原的血清抗体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明月月 牛金利 +2 位作者 彭金菊 吴群 马驿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0年第2期12-14,共3页
为了解粤西地区猪瘟(CSF)、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以及猪伪狂犬病(PR)的免疫状况,采用ELISA法对25个猪场的424份血清样品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424份血清样品中,2018年3种病原血清抗体阳性总检出率平均值为73.11%,比2017年提高2.4... 为了解粤西地区猪瘟(CSF)、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以及猪伪狂犬病(PR)的免疫状况,采用ELISA法对25个猪场的424份血清样品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424份血清样品中,2018年3种病原血清抗体阳性总检出率平均值为73.11%,比2017年提高2.45%,血清抗体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PRV-gB (92.69%),CSF和PRRS的血清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1.13%、73.58%,伪狂犬野毒抗体PRV-gE最低(38.92%)。2018年粤西地区猪场CSF、PRRS、PRV-gB免疫抗体水平及保护率比2017年均提高,但伪狂犬野毒感染率也在升高,说明CSF、PRRS、PR免疫效果好,同时应加强对伪狂犬野毒的抗体检测与监测。该结果可为了解猪场的实时免疫情况及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伪狂犬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源新型鹅细小病毒YJDS-19-16株的分离鉴定及VP3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何信群 苏敬良 +10 位作者 徐玉 李来旭 李阁 刘哲君 李小意 徐光菊 田燕 王灵强 张晏 何虹霞 明月月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3年第7期17-23,共7页
为了解鸭源新型鹅细小病毒(NGPV)的生物学特性及遗传进化情况,将江苏省某鸭场送检的疑似发生鸭短喙侏儒综合征的鸭心脏、肝脏和脾脏等组织样品,经接种鸭胚分离病毒,对分离株进行ELD50测定、动物回归试验,并对其VP3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 为了解鸭源新型鹅细小病毒(NGPV)的生物学特性及遗传进化情况,将江苏省某鸭场送检的疑似发生鸭短喙侏儒综合征的鸭心脏、肝脏和脾脏等组织样品,经接种鸭胚分离病毒,对分离株进行ELD50测定、动物回归试验,并对其VP3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分离鉴定结果显示:成功从送检的约17日龄樱桃谷鸭组织样品中分离到1株NGPV,将其命名为YJDS-19-16株;分离株YJDS-19-16 ELD50为10^(-5.7)/0.2mL,可引起试验鸭出现食欲不振、精神沉郁、采食量减少、生长发育不良和跛行等典型症状,并可成功复制出舌外露症状。构建的VP3基因遗传进化树显示,水禽细小病毒主要分为两个大支,经典番鸭细小病毒(MDPV)类为一支,经典鹅细小病毒(GPV)类为一支,且NGPV与GPV亲缘关系最近;VP3基因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YJDS-19-16株与其他NGPV同源性为98.6%~99.9%,与经典GPV同源性为92.7%-96.1%;VP3蛋白氨基酸替换分析结果显示:第504位(S→R)为YJDS-19-16株独有。基因重组分析结果显示,YJDS-19-16株潜在的主要亲本和次要亲本分别为GPV 06-0329株和GDaGPV株,且重组可能分布于522~1060 bp。结果表明,引起鸭发生短喙侏儒综合征的分离株YJDS-19-16为鸭源NGPV,可能是一种重组病毒。本试验可丰富NGPV的研究资料,为水禽细小病毒遗传以及该病的诊断和预防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鹅细小病毒 短喙侏儒综合征 分离鉴定 VP3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味穿心莲散及其组分对沙门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陶松若 王玉婷 +4 位作者 廖翠怡 牛金利 明月月 马驿 彭金菊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0年第5期64-67,共4页
检测四味穿心莲散及其组分(穿心莲、辣蓼、大青叶和葫芦茶)对沙门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试验选用穿心莲、辣蓼、大青叶、葫芦茶等10种中药,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各中药水提物、两药联合及市售四味穿心莲散和自制四味穿心莲散对沙门菌的... 检测四味穿心莲散及其组分(穿心莲、辣蓼、大青叶和葫芦茶)对沙门菌的体外抑菌效果。试验选用穿心莲、辣蓼、大青叶、葫芦茶等10种中药,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各中药水提物、两药联合及市售四味穿心莲散和自制四味穿心莲散对沙门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四味穿心莲散的4种组分中,大青叶对沙门菌的抑菌活性最强,MIC为12.5 mg/mL;4种组分杀菌活性一致,MBC均为400 mg/mL;在两药联合中,4种联合呈现相加作用或协同作用;市售四味穿心莲散MIC和MBC均为200 mg/mL,自制四味穿心莲散MIC为50 mg/mL,MBC为200 mg/mL。分析结果表明,大青叶抑菌效果最好,杀菌效果与其他3种组分一致;自制四味穿心莲散的抑菌效果更具优势,杀菌效果与市售方剂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味穿心莲散 沙门菌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源普通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研究
5
作者 牛金利 吴群 +1 位作者 明月月 丁月霞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0年第3期27-30,共4页
明确鸡源普通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药物敏感性状况。采集临床发病鸡的肝脏样品,进行病原分离纯化、革兰染色镜检、生化鉴定,16S rRNA的PCR扩增、测序及同源性比对,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以及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 明确鸡源普通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药物敏感性状况。采集临床发病鸡的肝脏样品,进行病原分离纯化、革兰染色镜检、生化鉴定,16S rRNA的PCR扩增、测序及同源性比对,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以及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结果显示,分离的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16S rRNA同源性分析显示分离菌株与普通变形杆菌的同源性为98.72%;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头孢噻肟、洛美沙星、复方新诺明敏感度高,对红霉素耐药;综合药敏试验及MIC结果,分离菌株对舒巴坦、庆大霉素等5种药物敏感,其中抑菌效果最强的是舒巴坦(MIC 0.125μg/mL),对青霉素、头孢拉定等产生耐药性,其中对青霉素(MIC>128μg/mL)和林可霉素(MIC>128μg/mL)耐药率较高。说明所分离的菌株是鸡源普通变形杆菌,养殖业中可以选用舒巴坦和庆大霉素等药物进行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变形杆菌 耐药 MIC MB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