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金沙土遗址盐害分布与演化特征
被引量:
6
1
作者
曲瑾
蒋璐蔓
+4 位作者
刘珂
明文秀
苗闻文
陈俊橙
肖嶙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37,共10页
金沙土遗址表面存在泛盐、粉化、空鼓等盐害。对这些盐害的分布特征与演化过程的研究是科学保护金沙土遗址的第一步,也是进一步探讨盐害致病机理的前提条件。本工作收集整理了2010~2020年金沙土遗址病害调查资料,通过现场调查和图像处...
金沙土遗址表面存在泛盐、粉化、空鼓等盐害。对这些盐害的分布特征与演化过程的研究是科学保护金沙土遗址的第一步,也是进一步探讨盐害致病机理的前提条件。本工作收集整理了2010~2020年金沙土遗址病害调查资料,通过现场调查和图像处理技术对盐害的类型、分布特征与演化过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离子色谱和扫描电镜等测定了不同高度土样的成分、盐分含量以及微观结构。结果显示金沙土遗址主要的盐害类型为表面泛盐、粉化、空鼓、片状剥蚀和掏蚀;主要分布区域是西北向走廊和古河道附近,机挖坑侧壁最为严重;在探方侧壁上盐害由上到下依次由表面泛盐过渡到单独粉化,再到空鼓和片状剥蚀,最底层为掏蚀。金沙土遗址盐害的发育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主要发育的盐害类型不同,依次为表面泛盐、粉化、片状剥蚀和掏蚀。越到后期,各类盐害分布范围越大,发展速度越快,对土遗址破坏性越大。离子浓度沿高度的分布与毛细上升作用有关,也与病害的劣化程度和发育进程有关。硫酸钙类是导致土遗址泛盐、粉化和脱落的主要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害
分布特征
演化过程
金沙遗址博物馆
土遗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沙遗址博物馆大气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蒋璐蔓
张军科
+7 位作者
董贵明
刘珂
明文秀
陈丽琴
苗闻文
陈俊橙
杨弢
肖嶙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8-124,共7页
为全面了解金沙遗址博物馆遗址区空气污染特征及污染物来源,在2019年秋季对遗址保护厅内外大气中细颗粒物(PM_(2.5))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了观测,并对各自化学组分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发现:金沙遗址博物馆遗址保护厅内外PM_(2.5)...
为全面了解金沙遗址博物馆遗址区空气污染特征及污染物来源,在2019年秋季对遗址保护厅内外大气中细颗粒物(PM_(2.5))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了观测,并对各自化学组分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发现:金沙遗址博物馆遗址保护厅内外PM_(2.5)污染严重,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77.0μg/m^(3)和94.6μg/m^(3);受人为影响程度的不同,室内昼夜差异明显强于室外。室外的OM、NO_(3)^(-)和SO_(4)^(2-)浓度高于室内,而室内的NH+4和典型的地壳元素(K^(+)、Mg^(2+)和Ca^(2+))浓度高于室外;受化学组成的影响,室内外PM_(2.5)分别呈碱性和酸性。地壳元素在整体元素中占据绝对主导,室内外占比分别可达82.8%和84.4%。通过富集因子分析得知Cu(室外)、Ag、Cd、Sb元素均达到了重度富集。室内外VOCs浓度几乎相同,分别为81.2×10^(-9)和81.3×10^(-9),其中烷烃的贡献比例最高,分别为44%和46%;源自机动车、工业溶剂涂料使用、燃油挥发及生物质燃烧等人为源的VOCs物质在室外的浓度要明显高于室内。这些研究结果对于金沙遗址博物馆遗址区空气质量的全面了解、土遗址及其中文物的高质量保存和提供优质的参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VOCS
化学组成
金沙遗址博物馆
土遗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沙土遗址盐害分布与演化特征
被引量:
6
1
作者
曲瑾
蒋璐蔓
刘珂
明文秀
苗闻文
陈俊橙
肖嶙
机构
西北大学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37,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0904001)资助
四川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2021YFS0402)资助。
文摘
金沙土遗址表面存在泛盐、粉化、空鼓等盐害。对这些盐害的分布特征与演化过程的研究是科学保护金沙土遗址的第一步,也是进一步探讨盐害致病机理的前提条件。本工作收集整理了2010~2020年金沙土遗址病害调查资料,通过现场调查和图像处理技术对盐害的类型、分布特征与演化过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离子色谱和扫描电镜等测定了不同高度土样的成分、盐分含量以及微观结构。结果显示金沙土遗址主要的盐害类型为表面泛盐、粉化、空鼓、片状剥蚀和掏蚀;主要分布区域是西北向走廊和古河道附近,机挖坑侧壁最为严重;在探方侧壁上盐害由上到下依次由表面泛盐过渡到单独粉化,再到空鼓和片状剥蚀,最底层为掏蚀。金沙土遗址盐害的发育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主要发育的盐害类型不同,依次为表面泛盐、粉化、片状剥蚀和掏蚀。越到后期,各类盐害分布范围越大,发展速度越快,对土遗址破坏性越大。离子浓度沿高度的分布与毛细上升作用有关,也与病害的劣化程度和发育进程有关。硫酸钙类是导致土遗址泛盐、粉化和脱落的主要盐分之一。
关键词
盐害
分布特征
演化过程
金沙遗址博物馆
土遗址
Keywords
Salt damag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Evolution process
Jinsha Site Museum
Earthen site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沙遗址博物馆大气污染特征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蒋璐蔓
张军科
董贵明
刘珂
明文秀
陈丽琴
苗闻文
陈俊橙
杨弢
肖嶙
机构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8-12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1805095)
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补助项目资助(19-1-02-5100-056)
+1 种基金
国家文物局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馆藏文物保存环境监控技术成果集成示范”资助
四川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资助(2019YFS0476)。
文摘
为全面了解金沙遗址博物馆遗址区空气污染特征及污染物来源,在2019年秋季对遗址保护厅内外大气中细颗粒物(PM_(2.5))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了观测,并对各自化学组分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发现:金沙遗址博物馆遗址保护厅内外PM_(2.5)污染严重,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77.0μg/m^(3)和94.6μg/m^(3);受人为影响程度的不同,室内昼夜差异明显强于室外。室外的OM、NO_(3)^(-)和SO_(4)^(2-)浓度高于室内,而室内的NH+4和典型的地壳元素(K^(+)、Mg^(2+)和Ca^(2+))浓度高于室外;受化学组成的影响,室内外PM_(2.5)分别呈碱性和酸性。地壳元素在整体元素中占据绝对主导,室内外占比分别可达82.8%和84.4%。通过富集因子分析得知Cu(室外)、Ag、Cd、Sb元素均达到了重度富集。室内外VOCs浓度几乎相同,分别为81.2×10^(-9)和81.3×10^(-9),其中烷烃的贡献比例最高,分别为44%和46%;源自机动车、工业溶剂涂料使用、燃油挥发及生物质燃烧等人为源的VOCs物质在室外的浓度要明显高于室内。这些研究结果对于金沙遗址博物馆遗址区空气质量的全面了解、土遗址及其中文物的高质量保存和提供优质的参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PM_(2.5)
VOCS
化学组成
金沙遗址博物馆
土遗址
Keywords
PM_(2.5)
VOCs
Chemical composition
Jinsha Site Museum
Earthen site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金沙土遗址盐害分布与演化特征
曲瑾
蒋璐蔓
刘珂
明文秀
苗闻文
陈俊橙
肖嶙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金沙遗址博物馆大气污染特征研究
蒋璐蔓
张军科
董贵明
刘珂
明文秀
陈丽琴
苗闻文
陈俊橙
杨弢
肖嶙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