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脐单一部位切口腹腔镜治疗小儿精索静脉曲张 被引量:7
1
作者 明安晓 张军 +2 位作者 李龙 李旭 刘树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4-266,共3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一部位切口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月对8例小儿精索静脉曲张行经脐单一部位切口腹腔镜手术。在脐窝内纵行切开1.0 cm皮肤,开放式置入5 mm trocar,气腹压力10 mm Hg,在... 目的探讨经脐单一部位切口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月对8例小儿精索静脉曲张行经脐单一部位切口腹腔镜手术。在脐窝内纵行切开1.0 cm皮肤,开放式置入5 mm trocar,气腹压力10 mm Hg,在脐窝偏左侧放置第2个trocar。观察精索静脉明显扩张、迂曲,表面颜色发暗提示静脉回流障碍。经操作孔道置入剪刀,距离内环口3~5 cm处沿后腹膜表面剪开精索附近的后腹膜约2 cm。钝性分离精索血管,区分精索动静脉,无创抓钳提起精索血管,进一步游离松解精索2~3 cm。经腹壁穿入2-0带针丝线,在腹腔内单手操作打结,高位结扎精索静脉2道,切断结扎部位之间的精索静脉。结果 8例患儿均在经脐单一部位切口腹腔镜下完成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手术时间平均37 min(30~50 min)。脐部切口愈合好,无明显瘢痕形成。8例随访8~22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6个月复查左侧阴囊部位的静脉团块消失,阴囊下坠感及下腹不适症状消失,未见复发。结论经脐单一部位切口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效果确切,腹部无可见瘢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精索静脉曲张 经脐单一部位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切口一期腹腔镜辅助直肠尿道瘘修补联合肛门成形术35例 被引量:3
2
作者 明安晓 李旭 +3 位作者 刁美 叶茂 周瑞洁 李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87-991,共5页
目的探讨经脐单切口一期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的效果。方法2013年6月~2019年6月我院对35例男性新生儿(入院时出生后1~3 d)行经脐单切口一期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术前均行逆行膀胱造影确定直肠尿道瘘位置,其中直肠... 目的探讨经脐单切口一期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的效果。方法2013年6月~2019年6月我院对35例男性新生儿(入院时出生后1~3 d)行经脐单切口一期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术前均行逆行膀胱造影确定直肠尿道瘘位置,其中直肠膀胱颈部瘘4例,直肠前列腺部瘘14例,直肠尿道球部瘘17例。沿脐窝左侧弧行切开1.0 cm,提出乙状结肠,小切口切开乙状结肠近端,插管冲洗清除胎便,洗肠后双层缝合结肠切口;重新建立气腹,行经脐部单切口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术后12~14 d经导尿管行逆行膀胱造影,或经膀胱造瘘口造影,了解有无尿道憩室及尿道瘘复发。术后定期随访患儿排便功能。结果35例患儿均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45±12)min。术后排便时间1~3 d,术后进食时间3~5 d。术中无尿道损伤,术后无肛周感染,无尿道瘘复发,无尿道憩室,无直肠黏膜脱垂;2例患儿术后结肠修补处穿孔,出现腹膜炎症状,术后第2、4天行横结肠造口,3个月后关瘘。35例患儿随访1~6年,中位随访4.5年,其中19例随访>3年,对此19例患儿进行排便功能评价,17例有自主排便意识;4例无污便,8例1级污便,5例2级污便,2例3级污便;2例合并2级便秘,需间断使用开塞露辅助通便。结论经脐单切口一期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效果确切,短期并发症较少,远期排便功能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 经脐单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张力吻合及直肠黏膜修剪减少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后直肠黏膜脱垂的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明安晓 李旭 +3 位作者 刁美 叶茂 刘雪来 李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64-868,共5页
目的探讨微张力吻合及适度直肠黏膜修剪减少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后直肠黏膜脱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6月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合并直肠尿道瘘的资料。2018年1月~2020年6月66例采用传统方法(传统组... 目的探讨微张力吻合及适度直肠黏膜修剪减少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后直肠黏膜脱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6月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合并直肠尿道瘘的资料。2018年1月~2020年6月66例采用传统方法(传统组)。为减少直肠黏膜脱垂的发生,2020年7月以后对手术方法进行改进,减少腹腔镜下直肠远端的游离,行肛门直肠吻合前对直肠远端进行对称性修剪,使肛门直肠吻合口处于微张力状态,双侧黏膜组织对称,至2021年6月完成40例(改进组)。2组手术年龄、骶骨发育指数、骶骨发育不良、膀胱输尿管返流及脊髓栓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组术后1年内直肠黏膜脱垂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106例术后1年内发生直肠黏膜脱垂25例(23.6%)。直肠黏膜脱垂发生率改进组较低[10.0%(4/40)vs.31.8%(21/66),χ^(2)=6.578,P=0.010]。按不同肛门闭锁类型分别统计,肛门闭锁伴直肠尿道球部瘘及直肠尿道前列腺部瘘改进组较传统组直肠黏膜脱垂发生率下降[3.7%(1/27)vs.35.3%(12/34),12.5%(1/8)vs.24.0%(6/25)],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后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2);直肠膀胱颈部瘘2组直肠黏膜脱垂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0%(2/5)vs.42.9%(3/7),P=1.000]。直肠黏膜脱垂的严重程度,改进组无脱垂36例,轻度脱垂2例,重度脱垂2例,传统组无脱垂45例,轻度脱垂16例,重度脱垂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37,P=0.015)。结论减少直肠远端的游离,对直肠远端黏膜适度修剪,肛门直肠微张力吻合,可降低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后直肠黏膜脱垂的总体发生率,尤其是肛门闭锁伴直肠尿道球部或前列腺部瘘的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 直肠黏膜脱垂 微张力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Ladd手术治疗肠旋转不良的探讨 被引量:13
4
作者 谷奇 李龙 +5 位作者 董宁 李旭 明安晓 刁美 张金山 张霆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6期549-55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Ladd手术治疗肠旋转不良的手术效果。方法 2008年8月~2012年8月,行腹腔镜Ladd手术8例,年龄1个月~3岁,平均1.6岁。经脐、右上腹和右中腹置入3个5 mm trocar,将回盲部肠管推向左侧腹,寻找并确定Ladd韧带电钩离断,充分游... 目的探讨腹腔镜Ladd手术治疗肠旋转不良的手术效果。方法 2008年8月~2012年8月,行腹腔镜Ladd手术8例,年龄1个月~3岁,平均1.6岁。经脐、右上腹和右中腹置入3个5 mm trocar,将回盲部肠管推向左侧腹,寻找并确定Ladd韧带电钩离断,充分游离十二指肠解除压迫。自近端空肠逐步向远端小肠探查,并使扭转肠管复位。从回盲部向肠系膜根部切开肠系膜前叶的脏层腹膜,将十二指肠顺脊柱右侧下行,小肠置于腹腔右侧,结肠置于腹腔左侧。腹腔镜下或经脐部trocar提出阑尾切除。结果 8例均经腹腔镜探查证实为肠旋转不良,其中5例合并中肠顺时针扭转。均在腹腔镜下予以复位并顺利完成Ladd手术,手术时间60~150 min,平均100 min,术中出血<10 ml。1例探查过程中发现合并空肠异位胰腺,经扩大脐部戳孔后提出腹外切除。术后留置胃管1~3 d,拔出后恢复饮食,无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4~6 d。随访2个月~2年,平均15个月,其中5例>12个月。患儿生长发育良好,无不适症状。结论腹腔镜Ladd手术治疗肠旋转不良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进食早、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旋转不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经肛门直肠内拖出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165例中长期随访报告 被引量:7
5
作者 李胜利 张军 +6 位作者 明安晓 刘垚 王海斌 侯文英 李龙 魏延栋 葛军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2期1070-1074,共5页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经肛门直肠内拖出术(laparoscopic-assisted transanal endorectal pull-through,LATEP)治疗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的中长期随访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1月我中心单个手术小组完...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经肛门直肠内拖出术(laparoscopic-assisted transanal endorectal pull-through,LATEP)治疗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的中长期随访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1月我中心单个手术小组完成的随访资料完整的165例LATEP。术前行钡剂灌肠、直肠肛门测压和直肠黏膜活检确诊。LATEP应用3个trocar;腹腔探查找到移行和扩张的肠段;多处浆肌层活检确定诊断和病变肠段范围;腹腔镜辅助彻底游离巨结肠,经肛门直肠内拖出彻底切除,近端与肛门吻合。临床问卷式调查随访患儿肛门功能评分、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术后7 d吻合口感染1例。165例随访10个月~9年,(60.2±2.0)月,其中<1年1例,1~3年15例,>3~5年50例,>5年99例。采用李正等肛门功能临床评分标准评定:术后3个月、1年和3年肛门排便优良率分别为59.4%(98/165)、92.1%(151/164)和97.3%(145/149)。术后3个月、1年和3年肛门静息压力依次为(20.2±6.4)、(23.8±10.4)、(26.8±9.0)mm Hg,与同年龄组20例儿童志愿者肛门静息压力(27.9±9.6)mm Hg比较,术后3个月肛门静息压力明显降低(t=-4.781,P=0.000),术后1、3年肛门静息压力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t=-1.677,P=0.095;t=0.509,P=0.611)。术后1年146例(89.0%)患儿钡剂结肠造影示结肠扩张和痉挛段消失,肛管直肠角正常。患儿均生长发育正常。结论 LATEP是一种安全、有效、更为全面的治疗HD手术方式,术后肠功能恢复快,中长期随访肛门功能和生活质量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经肛门直肠内拖出术 先天性巨结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切口肝门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Ⅲ型胆道闭锁 被引量:3
6
作者 侯文英 李龙 +6 位作者 刘树立 张军 张金山 李胜利 刘垚 明安晓 王海滨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8期683-684,693,共3页
目的探讨微小切口肝门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6月腹腔镜下胆道造影或探查术确诊Ⅲ型胆道闭锁82例,行微小切口肝门空肠Roux-en-Y吻合术。上腹横切口,4把S拉钩分别在上下左右对拉,暴露肝门,游离切除胆... 目的探讨微小切口肝门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2008年3月~2010年6月腹腔镜下胆道造影或探查术确诊Ⅲ型胆道闭锁82例,行微小切口肝门空肠Roux-en-Y吻合术。上腹横切口,4把S拉钩分别在上下左右对拉,暴露肝门,游离切除胆囊,彻底游离切除肝门纤维块,行肝门空肠吻合。结果 82例均完成微小切口肝门空肠Roux-en-Y吻合手术。手术切口长度平均4.2 cm(4~4.5 cm);开腹手术操作时间平均71.8 min(55~90 min);平均出血量8.3 ml(5~20 ml),无术中输血者。均未放置腹腔引流。术后24~48 h拔除胃管,48~72 h进食。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第2天消化道出血1例,术后切口裂开2例。82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0.5月,术后4周获得胆汁引流率(直接胆红素降至正常水平或较术前下降超过60%)占69.5%(57/82),术后胆管炎发作3次以上占29.3%(24/82)。结论微小切口肝门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胆道闭锁,可以不将肝脏拖出腹腔外进行吻合,避免对患儿循环系统的严重影响,同时直视下肝门空肠吻合可以保证吻合确切在门静脉后方,手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微小切口 肝门空肠Roux-en-Y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单一切口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脐尿管囊肿4例报告
7
作者 叶茂 李旭 +3 位作者 明安晓 范林峰 魏延栋 李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1-183,共3页
小儿脐尿管囊肿是少见的脐尿管残余畸形,是一种发生在脐部与膀胱顶之间两端闭塞的脐尿管结构,患儿常因反复腹痛就诊。传统常取腹壁正中切开行肿物切除术,术后腹壁瘢痕不美观。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小儿外科的应用,尤其是单孔腹腔镜在小儿外... 小儿脐尿管囊肿是少见的脐尿管残余畸形,是一种发生在脐部与膀胱顶之间两端闭塞的脐尿管结构,患儿常因反复腹痛就诊。传统常取腹壁正中切开行肿物切除术,术后腹壁瘢痕不美观。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小儿外科的应用,尤其是单孔腹腔镜在小儿外科的应用,在安全有效的同时,达到最小损伤、最大的美观。2018年11月~2019年3月我科对4例小儿脐尿管囊肿行经脐单一切口腹腔镜脐尿管囊肿切除术,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尿管囊肿 小儿外科 肿物切除术 反复腹痛 单孔腹腔镜 腹腔镜技术 经脐 单一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诊治婴幼儿先天性食管肌层肥厚性狭窄5例
8
作者 孔赤寰 明安晓 +1 位作者 王业通 李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4-277,共4页
婴幼儿期的先天性食管狭窄绝大部分是良性狭窄,狭窄可以导致进食困难、呕吐、误吸、个体发育迟缓等,严重时甚至导致电解质紊乱危及生命。以往只能通过外科手术切除食管狭窄段再吻合以解除梗阻,通过术后病理区分狭窄性质。2017年4月~2018... 婴幼儿期的先天性食管狭窄绝大部分是良性狭窄,狭窄可以导致进食困难、呕吐、误吸、个体发育迟缓等,严重时甚至导致电解质紊乱危及生命。以往只能通过外科手术切除食管狭窄段再吻合以解除梗阻,通过术后病理区分狭窄性质。2017年4月~2018年1月,我们在电子内镜和内镜超声的协助下诊治食管纤维肌层肥厚(fibromuscular hypertrophy,FMH)导致的狭窄,获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婴幼儿 先天性 肌层 食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鞘膜积液)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柏 邵影 +6 位作者 刘树立 李龙 魏延栋 叶茂 孙旭 明安晓 葛军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5期438-440,共3页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手术(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SILS)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及鞘膜积液的疗效。方法 2006年6月~2011年4月应用SILS及改制的普通硬膜外穿刺针完成176例小儿腹股沟疝及鞘膜积液手术。取脐部纵切口,直视下置入3...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手术(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SILS)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及鞘膜积液的疗效。方法 2006年6月~2011年4月应用SILS及改制的普通硬膜外穿刺针完成176例小儿腹股沟疝及鞘膜积液手术。取脐部纵切口,直视下置入3 mm或5 mm腹腔镜,用改制的16号硬膜外穿刺针带4号丝线经皮沿内侧腹膜下潜行穿入,依次越过腹壁下动静脉、输精管、髂外血管和精索,越过精索后刺破腹膜进入腹腔,更换有凹槽的穿刺针沿外侧腹膜下穿入,到达结扎线处进入腹腔,将结扎线带出体表,体外收紧结扎,悬吊于腹壁,完成手术。结果 176例SILS手术成功,术中发现对侧隐性疝58例,均同期处理。手术时间7~50 min,平均16 min。所有患儿术后3 d出院。176例随访12个月,1例同侧复发,1例同侧并发直疝(手术证实),55例鞘膜积液无复发。结论 SILS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操作简单,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手术 小儿 腹股沟疝 鞘膜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腹腔镜辅助体外阑尾切除术治疗儿童非复杂性阑尾炎
10
作者 明安晓 邵一峰 +2 位作者 刁美 李颀 李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25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经脐腹腔镜辅助体外阑尾切除术在儿童非复杂性阑尾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9年1月~2024年10月经脐腹腔镜辅助体外阑尾切除术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中位年龄7.5岁(2.4~16.3岁),入院前腹痛时间(20.6±10.6)h,术前超声检... 目的探讨经脐腹腔镜辅助体外阑尾切除术在儿童非复杂性阑尾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9年1月~2024年10月经脐腹腔镜辅助体外阑尾切除术3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中位年龄7.5岁(2.4~16.3岁),入院前腹痛时间(20.6±10.6)h,术前超声检查阑尾直径(0.92±0.15)cm,15例合并阑尾粪石。脐部纵切口长约1.5 cm,置入5 mm trocar(长约15 cm)和30°腹腔镜,5 mm短trocar(长约9 cm)和操作抓钳,探查腹腔,分离粘连,抓钳抓住阑尾末端,切开两trocar之间的组织,将阑尾提出腹外结扎、切除。结果31例阑尾周围无明显粘连,阑尾提出顺利;7例阑尾周围粘连,腹腔镜下钝性分离后将阑尾末端经脐部切口提出,自阑尾远端游离松解粘连后将阑尾完整提出并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7.1±8.6)min,术后住院时间1~3 d,术后病理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2例,坏疽性阑尾炎6例。术后均未使用静脉镇痛药物。电话随访2~68个月,中位数58个月,无腹痛等不适。结论经脐腹腔镜辅助体外阑尾切除术治疗儿童非复杂性阑尾炎疗效确切,切口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复杂性阑尾炎 儿童 经脐手术 腹腔镜辅助阑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