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小细胞肺癌Bcl-2蛋白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时衍同 刘伟 潘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BCL-2蛋白 非小细胞肺癌 表达及 BCL-2基因 2002年7月 细胞过度增殖 细胞凋亡异常 肿瘤细胞凋亡 1999年 原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9株细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时衍同 张守伟 +1 位作者 刘伟 张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40-41,共2页
为了对本地区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同时根据实际耐药情况进行合理用药,2001年12月~2004年12月,我院参与了山东省多中心细菌耐药监测试验.现将本地区细菌耐药情况报告如下.
关键词 细菌 耐药性 敏感性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自身免疫综合征 被引量:4
3
作者 时衍同 潘丽 《临床荟萃》 CAS 1997年第4期149-151,共3页
结核杆菌感染人体以后可以引起体液免疫异常即Ⅲ型变态反应,在远离原发病灶的皮肤、关节、眼结膜、角膜等处,出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表现,称之为结核—自身免疫综合征.现将近年来对此类疾病的报道复习综述如下.
关键词 结核病 自身免疫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0例农村地区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情况分析
4
作者 时衍同 潘丽 《临床荟萃》 CAS 1998年第16期732-733,共2页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当今世界常见的慢性肺部疾患,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近年来,哮喘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研究都有了长足进展,多数的哮喘患者,经过系统的治疗是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并能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但是,在基层...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当今世界常见的慢性肺部疾患,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近年来,哮喘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研究都有了长足进展,多数的哮喘患者,经过系统的治疗是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并能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但是,在基层医院对于哮喘发病机制和现代治疗方法的认识还有待于提高,农村地区哮喘患者很少能得到规范化的治疗.我们对日照市郊区和农村地区260例哮喘患者进行了调查,以期对农村地区哮喘的治疗情况进行了解,并指导进行系统治疗,以提高农村地区哮喘病的防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药物疗法 病例分析 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运动前后血浆乳酸水平和肺功能变化评价COPD患者运动能力
5
作者 宋旭 时衍同 +1 位作者 陈英 吴大玮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20期44-46,共3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以血乳酸水平的检测为中心来探讨深吸气量及血乳酸在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综合评价中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评价体系,并为其康复锻炼提供参考,以保证患者锻炼强度选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应用意大利科时... 目的本研究旨在以血乳酸水平的检测为中心来探讨深吸气量及血乳酸在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综合评价中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评价体系,并为其康复锻炼提供参考,以保证患者锻炼强度选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应用意大利科时迈公司Quark PFT型肺功能仪对患者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查,包括慢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分钟最大通气量,测:IC(VT+IRV)、FEV1、FVC。应用AVL型血气分析仪测患者LAC、pH、PO2、PCO2。应用PC-60指式脉搏血氧仪对患者步行前后及步行过程中进行监测,以确保试验安全。所有受试对象于静息状态均进行肺功能检测、血气分析和心率、血压检测。并测患者体重、身高,记录联系方式。所有受试对象均行6min步行实验,所有受试对象于6min步行实验后即刻行进行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测、心率、血压检测。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6min步行实验距离、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程度、血乳酸浓度、深吸气量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min步行距离与IC正相关,与FEV1无明显相关性,血乳酸浓度与步行距离负相关。结论 IC比FEV1与患者的功能状态有着更好的相关性,血乳酸作为一个局部代谢因素反映了患者的功能状态和代谢能力,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功能锻炼提供科学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深吸气量 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痰及血液CYFRA21-1、NSE、CEA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赵琳 时衍同 田玉峰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36期81-82,共2页
目的 探讨诱导痰及血液中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经病理确诊的肺癌患者60例(检测组)和肺炎患者60例(对照组)行诱导痰检... 目的 探讨诱导痰及血液中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经病理确诊的肺癌患者60例(检测组)和肺炎患者60例(对照组)行诱导痰检查并采集空腹血,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痰液和血清中CYFRA21-1、NSE、CEA含量.结果 肺癌患者诱导痰及血清中CYFRA21-1、NSE、CEA水平高于肺炎组(P<0.01),痰液中CYFRA21-1、NSE、CEA检测诊断肺癌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均高于血清(P均<0.05),3项肿瘤标志物在肺癌Ⅲ~Ⅳ期均高于Ⅰ~Ⅱ期,且联合检测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处于较佳水平,并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结论 诱导痰中CYFRA21-1、NSE、CE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血清高,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联合检测能提高肺癌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诱导痰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神经元烯醇化酶 癌胚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