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漆酶的固定化技术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时翔宇 王新 +1 位作者 詹悦 宋雨轩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3-161,共9页
酶固定化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漆酶的稳定性和可重复利用性,为其大规模使用提供了条件。载体材料的选择对固定化漆酶的性能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当前固定化漆酶的3种载体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纳米材料、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总结了固定... 酶固定化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漆酶的稳定性和可重复利用性,为其大规模使用提供了条件。载体材料的选择对固定化漆酶的性能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当前固定化漆酶的3种载体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纳米材料、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总结了固定化漆酶在废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生物传感器制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应集中于:开发新技术或优化现有工艺以降低漆酶生产成本,研发新的载体材料和固定化方法以提高漆酶的长期活性,利用基因工程提高漆酶的稳定性和回收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固定化 纳米材料 环境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绒囊钻完井流体在煤系三气合采中对储层伤害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刚 吴通 +3 位作者 孟尚志 刘皓 张林强 时翔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4-200,共7页
绒囊流体在单一煤层气藏和致密砂岩气藏等非常规储层的工程作业效果和储层伤害控制效果皆满足现场要求,但由于没有合适的评价方法,室内仍缺乏对合采储层的整体伤害试验评价应用于煤系合采地层。室内试验利用可分别计量单层和多层合采流... 绒囊流体在单一煤层气藏和致密砂岩气藏等非常规储层的工程作业效果和储层伤害控制效果皆满足现场要求,但由于没有合适的评价方法,室内仍缺乏对合采储层的整体伤害试验评价应用于煤系合采地层。室内试验利用可分别计量单层和多层合采流量、压力的储层伤害评价系统,模拟临兴煤系储层压力及温度条件,选用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及太原组煤岩共7枚,采用气体恒流量法,测试砂/煤单层开采模式、"砂+煤"双层合采模式及"砂+砂+煤"三层合采模式共4组试验。试验记录各层单采及多层合采伤害前后稳定时的流量共7组,稳定时的进出口压力共14组,利用达西定律计算得出7组渗透率数据,以此作为基础数据,对比流量法评价绒囊钻完井流体造成的储层整体伤害程度。试验结果表明:(1)砂、煤单层开采时,稳定流量损害率分别为7.96%和7.91%,接近渗透率损害率的8.48%和8.55%;(2)双层合采时,合采稳定流量损害率为7.24%,整体渗透率损害率不能计算,单层渗透率损害率分别为7.24%和7.81%;(3)三层合采时,合采稳定流量损害率为8.83%,整体渗透率损害率不能计算,单层渗透率损害率分别为6.48%、11.97%及9.68%。结论认为,室内用流量法评价绒囊钻完井流体多层合采储层整体伤害率满足现场控制伤害要求,且同时印证了流量法可替代渗透率法评价工作液储层伤害程度,并为现场优选技术应用提供了新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伤害 煤层气 致密砂岩气 页岩气 流量伤害 联探并采 绒囊流体 钻完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酐酶的固定化及其在二氧化碳转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詹悦 王新 +1 位作者 宋雨轩 时翔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157-3166,共10页
碳酸酐酶(CA)作为生物系统中典型的含锌金属酶,可高效催化CO_(2)的可逆水合反应.为了提高CA在实际工业应用中的利用率,本文介绍了传统固定化方法和新型固定化方法(交联酶聚集体和纳米花),阐述了CA催化CO_(2)的水合机理,总结了固定化CA矿... 碳酸酐酶(CA)作为生物系统中典型的含锌金属酶,可高效催化CO_(2)的可逆水合反应.为了提高CA在实际工业应用中的利用率,本文介绍了传统固定化方法和新型固定化方法(交联酶聚集体和纳米花),阐述了CA催化CO_(2)的水合机理,总结了固定化CA矿化CO_(2)生成CaCO_(3);CA促进单一溶剂(纯水、碳酸盐溶剂和醇胺溶剂)和混合溶剂吸收、解吸CO_(2);固定化多酶级联(碳酸酐酶、甲酸脱氢酶、甲醛脱氢酶、乙醇脱氢酶和谷氨酸脱氢酶)催化CO_(2)生产甲酸和甲醇的过程,以及其实际工业应用的最新进展.未来的研究方向应集中于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大量CA,进一步研究CAs相关基因的生理作用和代谢途径,制备高性能的载体和研发先进的固定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酐酶 固定化 二氧化碳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