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TBO的四维航迹过点控制方法
1
作者 王岩韬 张忝闻 时统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68,共9页
为满足基于航迹运行(TBO)未来运行模式需求,提高空中交通安全与效率,获得可执行的多点控制四维航迹结果,首先,分别建立大气环境模型、航空器质点平动模型和航空器性能模型,构建四维航迹基础动力学模型;然后,采用Simulink搭建四维航迹仿... 为满足基于航迹运行(TBO)未来运行模式需求,提高空中交通安全与效率,获得可执行的多点控制四维航迹结果,首先,分别建立大气环境模型、航空器质点平动模型和航空器性能模型,构建四维航迹基础动力学模型;然后,采用Simulink搭建四维航迹仿真模型,验证基础动力学模型的可执行性;其次,以参考航迹为目标,构建最优控制理论框架的四维航迹过点控制模型,采用Radau伪谱法,将航迹过点控制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NLP);最后,对比分析历史航班快速存取记录器(QAR)数据。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中的速度和质量与QAR记录的偏差为0,经纬度、高度的误差中值分别为0.00011°、0.0012°、19.24 m,均满足安全间隔要求;计算航迹在选定关键点的位置、时间、航向角等关键参数偏差为0,在65 min航段中可实现严格控制过点13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航迹运行(TBO) 四维航迹 过点控制 动力学 快速存取记录器(QAR) 航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概率模型的飞机操纵系统故障风险评估
2
作者 时统宇 高艺 王岩韬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20,共11页
针对飞机操纵系统故障引发的飞行安全风险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风险优先数(IRPN)的故障风险评估复合框架。该框架综合考虑故障概率、严重程度、检测度和风险阻尼4个关键风险因素。首先,利用失效模式影响与分析(FMECA)和故障树分析(FTA... 针对飞机操纵系统故障引发的飞行安全风险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风险优先数(IRPN)的故障风险评估复合框架。该框架综合考虑故障概率、严重程度、检测度和风险阻尼4个关键风险因素。首先,利用失效模式影响与分析(FMECA)和故障树分析(FTA)方法双向推导系统的故障模式;其次考虑人和环境因素,使用贝叶斯网络(BN)法构建混合概率模型以计算故障概率;再次将故障严重程度划分为3个评价特征参数,并通过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故障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评估,然后借助飞行员快速参考手册、飞机机型设计手册等,通过准则-推理法制定可检测度的评分准则,较为科学地评估故障模式的所属可检测等级;最后引入功能共振分析法(FRAM)设置风险阻尼系数来表征故障风险演化时的风险传播情况,并以飞机襟缝翼作动系统卡阻故障模式案例进行计算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故障模式的IRPN评估结果为158,与实际运行情况完全吻合。通过故障模式的范例模拟和不安全事件真实验证,证实了IRPN复合风险评估框架计算得到的故障综合风险指数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操纵系统 故障风险评估 混合概率模型 改进风险优先数(IRPN) 失效模式影响与分析(FMECA)-故障树分析(FTA) 功能共振分析法(FR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式永磁涡流驱动器解析建模和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时统宇 王大志 +1 位作者 石松宁 张光儒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3-160,170,共9页
在传动装置的分析与设计中,对于永磁或涡流类的设备而言,解析模型往往更加具有机理性。利用基于等效磁路法建立的盘式涡流驱动器的解析模型,分析永磁涡流驱动器的各区域磁导和漏磁,求解出气隙中的磁感应强度,进而推导出转矩公式,并分析... 在传动装置的分析与设计中,对于永磁或涡流类的设备而言,解析模型往往更加具有机理性。利用基于等效磁路法建立的盘式涡流驱动器的解析模型,分析永磁涡流驱动器的各区域磁导和漏磁,求解出气隙中的磁感应强度,进而推导出转矩公式,并分析各参数变量对于转矩变化的影响。各解析结果分别与有限元法仿真和实验测量数据进行了比较,证明解析算法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在盘式永磁涡流驱动器的优化设计和性能分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式永磁涡流驱动器 解析分析 等效磁路法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群遗传算法的永磁涡流驱动器的多目标优化设计 被引量:14
4
作者 时统宇 王大志 李召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2期262-268,共7页
为了优化永磁涡流驱动器的几个关键结构参数,研究了基于多种群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算法。首先,在磁场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关键结构参数的解析表达式。以永磁体厚度、极弧系数和铜盘厚度为变量,以输出转矩、转动惯量和驱动器体积为... 为了优化永磁涡流驱动器的几个关键结构参数,研究了基于多种群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算法。首先,在磁场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关键结构参数的解析表达式。以永磁体厚度、极弧系数和铜盘厚度为变量,以输出转矩、转动惯量和驱动器体积为优化目标,提出了基于熵值权重的永磁驱动器多目标优化函数,然后应用多种群遗传算法对永磁涡流驱动器进行优化。通过三维有限元仿真和实验验证了优化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最后,将计算结果与其他两种优化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相比其他优化算法,该基于解析模型的多种群遗传算法在结构参数优化设计中有更好的计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涡流驱动器 解析法 熵值权重 多目标优化 多种群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式永磁涡流驱动器的涡流软测量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时统宇 王大志 +2 位作者 石松宁 郑迪 李召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24,共7页
针对永磁涡流驱动器导体盘在工作状态时无法直接测量涡流的问题,提出一种涡流软测量的方法。建立永磁涡流驱动器的解析计算二维模型,引入矢量磁位构建偏微分方程组,借助各层的边界条件,得到了导体铜盘涡流的解析解,从而得到导体铜盘上... 针对永磁涡流驱动器导体盘在工作状态时无法直接测量涡流的问题,提出一种涡流软测量的方法。建立永磁涡流驱动器的解析计算二维模型,引入矢量磁位构建偏微分方程组,借助各层的边界条件,得到了导体铜盘涡流的解析解,从而得到导体铜盘上的涡流分布规律。采用该模型,永磁涡流驱动器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涡流密度可以通过转差速度和气隙宽度的测量结果计算得到。之后应用涡流软测量模型,分析导体盘涡流密度大小随气隙宽度和转差速度变化的变化规律。所有计算得到的软测量结果都进行了基于有限元法的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涡流解析计算有较好的准确性,该软测量模型的结果平均误差约为2%,为永磁涡流驱动器运行过程中涡流的计算和产品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式永磁涡流驱动器 涡流软测量 解析分析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功能共振分析法的SPO风险演化 被引量:2
6
作者 时统宇 马煜森 +2 位作者 曹宇杰 付宇翔 王岩韬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38,共10页
为充分识别单一飞行员运行(SPO)模式下各子系统要素间的交互关系和耦合作用,梳理风险演化机制,使用改进功能共振分析法(FRAM)构建定量分析模型。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估系统功能模块的功能可变性;引入结构重要性概念,分析计算系统功能... 为充分识别单一飞行员运行(SPO)模式下各子系统要素间的交互关系和耦合作用,梳理风险演化机制,使用改进功能共振分析法(FRAM)构建定量分析模型。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估系统功能模块的功能可变性;引入结构重要性概念,分析计算系统功能模块的上下游耦合变异性,厘清系统各功能要素间耦合作用影响机制;针对SPO特定场景案例,应用蒙特卡罗模拟法计算功能共振风险指数,分析潜在功能共振情况,并设置有效功能屏障。结果表明:改进的FRAM法可以解释SPO的非线性耦合情况,空中交通管制服务、飞行员认知状态、机长操纵等模块的功能可变性耦合变化指数较大,均超过2.5;进近着陆场景中机组技术培训、重要气象信息、空中交通管制服务、地面信息保障等8个功能容易出现功能共振情况;结合功能共振结果,设置物理、象征、功能、隐形种功能安全屏障措施,并以此得出针对性运行保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共振分析法(FRAM) 单一飞行员运行(SPO) 风险演化 耦合变化 功能可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AR数据的飞行控制系统故障研究综述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岩韬 高艺 时统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为系统梳理国内外对民用飞机飞行控制系统故障分析的研究历程和现状,针对基于快速存取记录器(QAR)数据分析的飞行控制系统典型故障类型,首先,总结QAR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等使用过程;然后,根据故障分析可达到的性能指标,提出4个故障研... 为系统梳理国内外对民用飞机飞行控制系统故障分析的研究历程和现状,针对基于快速存取记录器(QAR)数据分析的飞行控制系统典型故障类型,首先,总结QAR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等使用过程;然后,根据故障分析可达到的性能指标,提出4个故障研究阶段,分别为故障监测、故障识别、故障诊断和故障预测;最后,综合国内外研究进度与深度,得出飞行控制系统典型故障类型,包括方向舵液压泄漏、升降舵指示不一致、襟翼动作耗时等,建模常用QAR数据项包括飞机主舵面位置、飞行姿态、飞机性能、左右襟翼角度、襟翼位置等,计算方法包括物理模型、多变量统计、逻辑推理、机器学习等。结果表明:系统分析方向舵、升降舵、襟翼等子系统最新研究进展,发现在故障类型、参数选择和计算方法的改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故障研究阶段基本处于故障诊断或非实时预测水平,但仍需加强面向安全保障与实际维修方面的需求,以实现故障实时预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存取记录器(QAR) 飞行控制系统 故障监测 故障识别 故障诊断 故障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KCPSVR的改进型永磁调速器的性能预测及优化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大志 李召 +1 位作者 蒋明华 时统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31-937,共7页
设计了一种具有凹槽磁极永磁盘和开槽导体盘结构的永磁调速器。针对该结构的多目标优化问题,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实验构造了输入样本空间,采用有限元分析得到输出样本空间,从而构造出完备的训练数据集;然后基于合成核分类近似支持向量回归... 设计了一种具有凹槽磁极永磁盘和开槽导体盘结构的永磁调速器。针对该结构的多目标优化问题,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实验构造了输入样本空间,采用有限元分析得到输出样本空间,从而构造出完备的训练数据集;然后基于合成核分类近似支持向量回归机建立了该装置的优化结构参数与性能指标(即输出转矩和涡流损耗)之间的预测模型;为了尽可能实现输出转矩最大和涡流损耗最小,将两个优化目标转化为"满意度最大"这一单目标问题,并利用空间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得出了满意的结构。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与标准结构永磁调速器相比,优化之后永磁调速器的性能得到了改善,使得涡流损耗降低了10%,同时输出转矩提高了22%;另外,制造了样机并进行了实验室仿真平台的验证,证实了所提优化设计策略的有效性以及改进型永磁调速器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调速器 有限元法 合成核分类近似支持向量回归机 性能预测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M的永磁驱动器偏心磁极的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12
9
作者 石松宁 王大志 时统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63-1971,共9页
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偏心磁极结构的永磁驱动器,采用三维有限元仿真建立改进的永磁驱动器的样本空间,通过中心复合试验设计选取合适的试验点,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试验点处的永磁驱动器重量、涡流损耗和输出转矩进行分析计算,获取... 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偏心磁极结构的永磁驱动器,采用三维有限元仿真建立改进的永磁驱动器的样本空间,通过中心复合试验设计选取合适的试验点,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试验点处的永磁驱动器重量、涡流损耗和输出转矩进行分析计算,获取响应值。根据响应值建立改进的永磁驱动器二阶响应面回归模型。并基于该回归模型,在确保永磁驱动器输出转矩不小于额定转矩的情况下,选择重量和涡流损耗功率最小为优化目标,利用自适应权重粒子群算法对永磁驱动器偏心磁极结构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出最优结构参数组合。有限元仿真实验对比改进前后永磁驱动器的磁通密度和涡流密度分布的结果,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可行性。优化结果使改进的永磁驱动器重量与原样机相比减少了1.145 kg,涡流损耗功率减小了70.76 W,提高了永磁驱动器的传动转矩,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驱动器 有限元法 响应面法 自适应权重粒子群算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驱动器偏心磁极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6
10
作者 石松宁 王大志 时统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78-1082,共5页
设计了一种具有偏心磁极结构的永磁驱动器,采用三维有限元仿真建立样本空间,构建具有偏心磁极结构的永磁驱动器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非线性回归模型;基于该模型,选择涡流损耗最小且输出转矩最大为优化目标,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其结构... 设计了一种具有偏心磁极结构的永磁驱动器,采用三维有限元仿真建立样本空间,构建具有偏心磁极结构的永磁驱动器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非线性回归模型;基于该模型,选择涡流损耗最小且输出转矩最大为优化目标,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其结构进行优化,得出最优结构参数组合.有限元仿真实验对比改进前后永磁驱动器的径向磁通密度和涡流密度分布的结果,验证了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和粒子群算法的参数优化方法是可行的,改进的偏心磁极结构优化了永磁驱动器的涡流路径,提高了永磁驱动器的传动转矩,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驱动器 有限元方法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粒子群算法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与混合代理模型的永磁驱动器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召 王大志 +1 位作者 时统宇 郑迪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2-108,共7页
针对永磁驱动器(PMD)的结构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熵权法结合混合代理模型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利用基于交叉验证误差的最优加权法,将响应曲面法、克里金法以及支持向量机回归结合起来,构建PMD的参数变量与响应变量之间的混合代理模... 针对永磁驱动器(PMD)的结构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熵权法结合混合代理模型的优化设计方法。首先利用基于交叉验证误差的最优加权法,将响应曲面法、克里金法以及支持向量机回归结合起来,构建PMD的参数变量与响应变量之间的混合代理模型;然后引入改进的熵权法,将PMD的多指标转化为单一综合指标,并建立其优化的数学模型,通过自适应权重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最后对结果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和实验室仿真平台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设计方法优于其它方法,得到的PMD结构参数合理有效,较好的实现了PMD的多目标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驱动器 混合代理模型 熵权法 最优加权法 自适应权重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布谷鸟搜索的轴向永磁联轴器模糊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召 王大志 时统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78-384,共7页
研究了轴向永磁联轴器的结构优化设计。首先根据层模型理论,以轴向永磁联轴器的关键结构参数(气隙长度、铜盘厚度等)为设计变量,以成本最低、输出转矩最大以及涡流损耗最小3个性能为多优化目标,建立了轴向永磁联轴器的数学优化模型;其... 研究了轴向永磁联轴器的结构优化设计。首先根据层模型理论,以轴向永磁联轴器的关键结构参数(气隙长度、铜盘厚度等)为设计变量,以成本最低、输出转矩最大以及涡流损耗最小3个性能为多优化目标,建立了轴向永磁联轴器的数学优化模型;其次是将混沌搜索和自校正权重引入到布谷鸟搜索方法中,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布谷鸟搜索方法;然后,利用模糊理论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换为单目标问题,并运用改进布谷鸟搜索算法优化求解;最后,对结构参数优化后的轴向永磁联轴器性能进行了ANSYS仿真,而且制作样机并进行了试验测试。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优化结果优于遗传算法和粒子群优化等方法,与标准模型相比,成本降低了9%,转矩提高了15%,涡流损耗减少了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永磁联轴器 布谷鸟搜索算法 混沌搜索 自校正权重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驱动器的多目标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3
作者 石松宁 王大志 时统宇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9-373,共5页
为了满足永磁驱动器在实际运行中具有较大的输出转矩和较小的涡流损耗的目的,建立了永磁驱动器的3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永磁驱动器的主要结构参数对输出转矩和涡流损耗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获得了用于非线性永磁驱动器建模的样... 为了满足永磁驱动器在实际运行中具有较大的输出转矩和较小的涡流损耗的目的,建立了永磁驱动器的3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永磁驱动器的主要结构参数对输出转矩和涡流损耗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获得了用于非线性永磁驱动器建模的样本空间。采用支持向量机建立永磁驱动器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并用多目标微粒群算法进行永磁驱动器的结构参数多目标优化,得到了最优结构参数解。有限元仿真实验对比优化前后永磁驱动器的涡流密度和受力分布的结果,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用于永磁驱动器结构参数优化是可行的。优化结果使永磁驱动器可在涡流损耗较小的情况下获得较大的输出转矩,从而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驱动器 有限元 支持向量机 微粒群算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磁路的PMECD变种群规模遗传多目标优化设计
14
作者 王大志 时统宇 +1 位作者 李硕 于林鑫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72-777,共6页
基于等效磁路模型,提出了一种使用引入死亡和战争因素的变种群规模遗传算法进行永磁涡流驱动器的多目标优化设计的方法.首先建立磁场分析模型,推导关键参数的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以永磁体厚度、极弧系数、铜盘厚度以及永磁体个数为变... 基于等效磁路模型,提出了一种使用引入死亡和战争因素的变种群规模遗传算法进行永磁涡流驱动器的多目标优化设计的方法.首先建立磁场分析模型,推导关键参数的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以永磁体厚度、极弧系数、铜盘厚度以及永磁体个数为变量,以输出转矩、转动惯量和驱动器体积为优化目标,提出了基于熵值权重的永磁驱动器多目标优化函数,然后应用引入死亡和战争因素的变种群规模遗传算法来优化结构尺寸.优化结果得到了实验以及有限元仿真的验证,并且与其他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相比其他优化算法,该基于解析模型的变种群规模遗传算法在结构参数优化设计中有很好的计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涡流驱动器 等效磁路 熵值权重 多目标优化 变种群规模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视率导向批判——本质的追问 被引量:17
15
作者 时统宇 吕强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26,共6页
收视率导向并非如一些人所认为的是民主的化身,那么,收视率导向的本质是什么呢?其实,就其最本质的意义而言,收视率是一种电视节目制作者用以向广告主介绍观众情况以便投放广告的商品,揭示了电视工业最本质的运作机制,是电视节目商品化... 收视率导向并非如一些人所认为的是民主的化身,那么,收视率导向的本质是什么呢?其实,就其最本质的意义而言,收视率是一种电视节目制作者用以向广告主介绍观众情况以便投放广告的商品,揭示了电视工业最本质的运作机制,是电视节目商品化最明显的表征。收视率导向背后所隐藏的是电视节目乃至这个文化的商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视率 文化商品化 电视节目 电视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视率导向批判——民主的视角 被引量:8
16
作者 时统宇 吕强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6,共6页
收视率导向之所以值得批判的原因在于:收视率导向将收视率强调到了对节目的去留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地步,使收视率从测量节目的手段变成了节目存在的目的。商业逻辑置入文化领域,收视率掌控传媒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同商品等同,公民同消... 收视率导向之所以值得批判的原因在于:收视率导向将收视率强调到了对节目的去留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地步,使收视率从测量节目的手段变成了节目存在的目的。商业逻辑置入文化领域,收视率掌控传媒文化,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同商品等同,公民同消费者混一,消费能力代替文化品位,受众的文化选择遭到了极大的限制。与其说收视率是规范的民主,倒不如说是金钱的暴政或群氓的狂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视率导向 民主 多数的暴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制电视节目低俗化的道德哲学 被引量:4
17
作者 时统宇 吕强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共7页
电视节目内容的生成是在公权力部门、电视节目传播机构和观众之间的博弈中完成的。媚俗是电视工业得以顺利运行的润滑剂,社会公权力部门有责任在大众传播领域对公民的道德偏好进行引导,电视节目制作集体参与主体对电视节目质量承担着不... 电视节目内容的生成是在公权力部门、电视节目传播机构和观众之间的博弈中完成的。媚俗是电视工业得以顺利运行的润滑剂,社会公权力部门有责任在大众传播领域对公民的道德偏好进行引导,电视节目制作集体参与主体对电视节目质量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 低俗化 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视率导向批判--社会的醒思 被引量:4
18
作者 时统宇 吕强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9,13,共5页
收视率导向体现的是一种商业意识形态通过社会科学的变种向传媒文化所传递的诉求,以社会科学研究面目出现的收视率参与建构了电视商业性的物质基础的那一部分,提供了电视工业流水线的生产标准。如果不进行相应的反思和积极的体制探索,... 收视率导向体现的是一种商业意识形态通过社会科学的变种向传媒文化所传递的诉求,以社会科学研究面目出现的收视率参与建构了电视商业性的物质基础的那一部分,提供了电视工业流水线的生产标准。如果不进行相应的反思和积极的体制探索,收视率导向的恶果将同样戕害远未达到丰裕社会发展水准的中国内地的精神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视率 收视率导向 社会学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抵制电视节目低俗化的经济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时统宇 吕强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20,共6页
在收视率导向的作用下,电视节目评价体系的唯收视率马首是瞻的惯常行径,已经是一种类似于商品拜物教的收视率拜物教。收视率导向所关照下的观众是一个既被重视又被漠视的具有二重性的范畴。以收视率导向为代表的电视产业标准出现了偏差... 在收视率导向的作用下,电视节目评价体系的唯收视率马首是瞻的惯常行径,已经是一种类似于商品拜物教的收视率拜物教。收视率导向所关照下的观众是一个既被重视又被漠视的具有二重性的范畴。以收视率导向为代表的电视产业标准出现了偏差,公共权力部门监管缺位的产业标准必须从根本上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节目评价 低俗化 收视率 电视观众 政府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SPO的飞行员诱发振荡自适应抑制策略仿真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时统宇 张同荣 魏志强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985-3992,共8页
单人制机组运行(Single Pilot Operation,SPO)场景中,飞行员负荷与疲劳会使飞机操控精度降低,甚至出现飞行员诱发振荡(Pilot Induced Oscillation,PIO)现象。为缓解PIO问题,分析了飞行员操作增益和时延对飞机振荡的影响作用,并建立基于... 单人制机组运行(Single Pilot Operation,SPO)场景中,飞行员负荷与疲劳会使飞机操控精度降低,甚至出现飞行员诱发振荡(Pilot Induced Oscillation,PIO)现象。为缓解PIO问题,分析了飞行员操作增益和时延对飞机振荡的影响作用,并建立基于生理指标和外部条件的认知能力评估模型,以设计飞行员诱发振荡自适应调节策略。通过建立认知能力与飞行员操作水平的对应关系,实现了基于飞行员身体状态和外部条件所需为输入的飞行员诱发振荡抑制过程。以A320机型为例设置模拟场景,采用MATLAB进行仿真。结果显示:在诱发振荡初期,飞机驾驶超调量降低了约25%;50 s内,相同参数下的诱发振荡超调量平均减少了约66%,并逐渐步入稳定状态。这表明基于认知能力评估的自适应调节模型能够缓解单一飞行员工作负荷和疲劳,增加飞行员操纵的动态和静态稳定性,有效抑制了单人制机组运行时由人的因素引起的诱发振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航空运输 诱发振荡抑制 认知能力 单人制机组运行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