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稻谷低温低湿干燥特性与水分迁移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汪楠
邵小龙
+2 位作者
时小转
沈飞
宋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4-119,共6页
对初始含水率18.9%~29.6%的稻谷进行低温低湿薄层干燥,基于模型拟合、干燥时间和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的计算,研究稻谷初始含水率和温湿度因素对其表观水分扩散特性的影响,通过核磁共振技术探究前者内在水分动态。结果表明:在低温低湿条件...
对初始含水率18.9%~29.6%的稻谷进行低温低湿薄层干燥,基于模型拟合、干燥时间和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的计算,研究稻谷初始含水率和温湿度因素对其表观水分扩散特性的影响,通过核磁共振技术探究前者内在水分动态。结果表明:在低温低湿条件下干燥温度越低,除湿对缩短稻谷干燥时间的效果越显著。Page模型拟合效果理想,参数k和n能较好地用实验变量所建立的回归方程描述。稻谷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eff在3.0697×10-10m2/s到5.0369×10-10m2/s范围内,MC0、T和RH对其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同时,核磁数据反映出干燥过程中,稻谷内表征"结合水"的A21峰面积和束缚水的A22峰面积降低显著,自由水的A23峰面积变化较小,含水率降至14.5%~16.5%范围时束缚水的信号峰消失。连续称重法结合LF-NMR技术能够有效分析稻谷低温低湿干燥过程中水分扩散和状态转化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低温低湿
干燥特性
有效水分扩散系数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收获期对两种粳稻综合品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
11
2
作者
刘兵
汪楠
+2 位作者
邵小龙
时小转
汪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07-115,共9页
为了探讨收获期对两种粳稻综合品质的影响规律及各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并为优化水稻田间管理和提高稻谷加工产品质量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对抽穗后36~66 d的南粳5055和南粳9108分期收割,测定干基千粒质量、外观品质、加工特性、快速黏度分...
为了探讨收获期对两种粳稻综合品质的影响规律及各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并为优化水稻田间管理和提高稻谷加工产品质量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对抽穗后36~66 d的南粳5055和南粳9108分期收割,测定干基千粒质量、外观品质、加工特性、快速黏度分析(rapid viscosity analyzer,RVA)特征谱和蒸煮特性等指标,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南粳5055和南粳9108分别在抽穗后48~54 d的干基千粒质量和总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在抽穗后36~66 d内,南粳5055和南粳9108的大米表面明度L~*值先逐渐增大,后期没有显著变化(P>0.05),a~*和b~*值则逐渐减小,出糙率和整精米率分别在抽穗后第54天和第48天增长至峰值,后期略有下降。RVA特征谱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都呈现"V"字形的变化趋势,两者极显著正相关(P<0.01);消减值和糊化温度先增加后降低,回复值和峰值时间随收获期变化不显著(P>0.05)。两种粳稻蒸煮硬度分别在抽穗后48~54 d降低至最小值,前者与崩解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消减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胶黏性逐渐降低,收获期对其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基于对品质指标的主成分分析,这两种粳稻的综合品质可由加工特性和营养成分、稻米蒸煮性能和煮熟米饭口感3类重要指标来描述。收获期对两种粳稻整体品质指标影响显著,适时收割会提高稻米的外观色泽和整精米率,改善淀粉糊化特性和米饭蒸煮品质;本次实验条件下南粳5055在抽穗后48~54 d、南粳9108抽穗后54~60 d收割可获得较佳的综合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获期
综合品质
快速黏度分析特征谱
蒸煮特性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收获期粳稻品质的变化
被引量:
6
3
作者
邵小龙
时小转
周立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15,20,共6页
通过检测粳稻的气味变化、质构特性及微观结构,探讨不同收获期对粳稻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收获期的粳稻气味差异显著(p<0.05);随着收获期的增加,尤其是齐穗后54 d,粳米的硬度较低,弹性升高,黏附性较高,胶黏性低,粳米的食味...
通过检测粳稻的气味变化、质构特性及微观结构,探讨不同收获期对粳稻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收获期的粳稻气味差异显著(p<0.05);随着收获期的增加,尤其是齐穗后54 d,粳米的硬度较低,弹性升高,黏附性较高,胶黏性低,粳米的食味品质较好;研究还发现,随着收获期的增加,粳稻横断面的放射形状由不清晰到清晰再到模糊甚至消失,胚乳细胞表面由光滑少孔、淀粉体纹路不清晰,到粗糙多孔、淀粉体纹路清晰,淀粉粒则由复粒淀粉居多排列疏松到复粒淀粉居多排列紧密再到淀粉颗粒居多结构疏松。由此表明,不同收获期粳稻的微观结构和粳米蒸煮品质密切相关,此为最佳收割期的确定提供新的数据支撑,有利于稻谷品质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收获期
气味
质构特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收储条件对粳稻南粳5055储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5
4
作者
邵小龙
徐文
+2 位作者
时小转
丁超
刘珏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0-136,143,共8页
通过定时检测七个月储藏期的南粳5055含水率、脂肪酸值、发芽率及表面颜色等理化指标,分析收获时间和储藏温度及时间三个因素对南粳5055储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收获时间与储藏温度及时间都对储藏过程中的粳稻含水率及脂肪酸值等重要...
通过定时检测七个月储藏期的南粳5055含水率、脂肪酸值、发芽率及表面颜色等理化指标,分析收获时间和储藏温度及时间三个因素对南粳5055储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收获时间与储藏温度及时间都对储藏过程中的粳稻含水率及脂肪酸值等重要指标有极显著影响(P<0.01),但收获时间对其发芽率影响不显著(P>0.05);收获时间、储藏温度及时间与粳稻表面颜色具有较高关联性。不同温度下储藏的粳稻脂肪酸值变化符合化学反应一级动力学模型,比较不同收获时间的南粳5055脂肪酸值增加的活化能(Eα)发现,抽穗后42~66 d收获的粳稻中48、54 d收获的粳稻反应活化能较高。研究表明,除储藏温度和时间外,收获时间也对南粳5055储藏品质有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粳5055
收获时间
储藏温度
储藏时间
储藏品质
一级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谷低温低湿干燥特性与水分迁移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汪楠
邵小龙
时小转
沈飞
宋伟
机构
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高校粮油质量安全控制及深加工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4-119,共6页
基金
公益性行业(粮食)科研专项(201513002-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01443)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文摘
对初始含水率18.9%~29.6%的稻谷进行低温低湿薄层干燥,基于模型拟合、干燥时间和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的计算,研究稻谷初始含水率和温湿度因素对其表观水分扩散特性的影响,通过核磁共振技术探究前者内在水分动态。结果表明:在低温低湿条件下干燥温度越低,除湿对缩短稻谷干燥时间的效果越显著。Page模型拟合效果理想,参数k和n能较好地用实验变量所建立的回归方程描述。稻谷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Deff在3.0697×10-10m2/s到5.0369×10-10m2/s范围内,MC0、T和RH对其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同时,核磁数据反映出干燥过程中,稻谷内表征"结合水"的A21峰面积和束缚水的A22峰面积降低显著,自由水的A23峰面积变化较小,含水率降至14.5%~16.5%范围时束缚水的信号峰消失。连续称重法结合LF-NMR技术能够有效分析稻谷低温低湿干燥过程中水分扩散和状态转化的规律。
关键词
稻谷
低温低湿
干燥特性
有效水分扩散系数
核磁共振
Keywords
paddy rice
low temperature and low relative humidity
drying characteristics
effective moisture diffusivit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分类号
TS201.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收获期对两种粳稻综合品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
11
2
作者
刘兵
汪楠
邵小龙
时小转
汪峰
机构
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高校粮油质量安全控制及深加工重点实验室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107-115,共9页
基金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文摘
为了探讨收获期对两种粳稻综合品质的影响规律及各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并为优化水稻田间管理和提高稻谷加工产品质量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对抽穗后36~66 d的南粳5055和南粳9108分期收割,测定干基千粒质量、外观品质、加工特性、快速黏度分析(rapid viscosity analyzer,RVA)特征谱和蒸煮特性等指标,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南粳5055和南粳9108分别在抽穗后48~54 d的干基千粒质量和总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在抽穗后36~66 d内,南粳5055和南粳9108的大米表面明度L~*值先逐渐增大,后期没有显著变化(P>0.05),a~*和b~*值则逐渐减小,出糙率和整精米率分别在抽穗后第54天和第48天增长至峰值,后期略有下降。RVA特征谱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都呈现"V"字形的变化趋势,两者极显著正相关(P<0.01);消减值和糊化温度先增加后降低,回复值和峰值时间随收获期变化不显著(P>0.05)。两种粳稻蒸煮硬度分别在抽穗后48~54 d降低至最小值,前者与崩解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消减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胶黏性逐渐降低,收获期对其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基于对品质指标的主成分分析,这两种粳稻的综合品质可由加工特性和营养成分、稻米蒸煮性能和煮熟米饭口感3类重要指标来描述。收获期对两种粳稻整体品质指标影响显著,适时收割会提高稻米的外观色泽和整精米率,改善淀粉糊化特性和米饭蒸煮品质;本次实验条件下南粳5055在抽穗后48~54 d、南粳9108抽穗后54~60 d收割可获得较佳的综合品质。
关键词
收获期
综合品质
快速黏度分析特征谱
蒸煮特性
主成分分析
Keywords
harvest date
overall quality
rapid viscosity analyzer profiles
cooking propertie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分类号
TS213.3 [轻工技术与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收获期粳稻品质的变化
被引量:
6
3
作者
邵小龙
时小转
周立鸣
机构
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15,20,共6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2017YFD0401403-1)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TAPP)
文摘
通过检测粳稻的气味变化、质构特性及微观结构,探讨不同收获期对粳稻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收获期的粳稻气味差异显著(p<0.05);随着收获期的增加,尤其是齐穗后54 d,粳米的硬度较低,弹性升高,黏附性较高,胶黏性低,粳米的食味品质较好;研究还发现,随着收获期的增加,粳稻横断面的放射形状由不清晰到清晰再到模糊甚至消失,胚乳细胞表面由光滑少孔、淀粉体纹路不清晰,到粗糙多孔、淀粉体纹路清晰,淀粉粒则由复粒淀粉居多排列疏松到复粒淀粉居多排列紧密再到淀粉颗粒居多结构疏松。由此表明,不同收获期粳稻的微观结构和粳米蒸煮品质密切相关,此为最佳收割期的确定提供新的数据支撑,有利于稻谷品质的优化。
关键词
粳稻
收获期
气味
质构特性
微观结构
Keywords
japonica rice
harvest date
odor
microstructur
texture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TS20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收储条件对粳稻南粳5055储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5
4
作者
邵小龙
徐文
时小转
丁超
刘珏
机构
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武汉轻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0-136,143,共8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专项(2017YFD0401403-1)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TAPP)。
文摘
通过定时检测七个月储藏期的南粳5055含水率、脂肪酸值、发芽率及表面颜色等理化指标,分析收获时间和储藏温度及时间三个因素对南粳5055储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收获时间与储藏温度及时间都对储藏过程中的粳稻含水率及脂肪酸值等重要指标有极显著影响(P<0.01),但收获时间对其发芽率影响不显著(P>0.05);收获时间、储藏温度及时间与粳稻表面颜色具有较高关联性。不同温度下储藏的粳稻脂肪酸值变化符合化学反应一级动力学模型,比较不同收获时间的南粳5055脂肪酸值增加的活化能(Eα)发现,抽穗后42~66 d收获的粳稻中48、54 d收获的粳稻反应活化能较高。研究表明,除储藏温度和时间外,收获时间也对南粳5055储藏品质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南粳5055
收获时间
储藏温度
储藏时间
储藏品质
一级反应动力学
Keywords
Nanjing 5055
harvest date
storage temperature
storage time
storage quality
first-order reaction kinetics
分类号
TS [轻工技术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稻谷低温低湿干燥特性与水分迁移分析
汪楠
邵小龙
时小转
沈飞
宋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收获期对两种粳稻综合品质的影响分析
刘兵
汪楠
邵小龙
时小转
汪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收获期粳稻品质的变化
邵小龙
时小转
周立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不同收储条件对粳稻南粳5055储藏品质的影响
邵小龙
徐文
时小转
丁超
刘珏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