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发性黄斑前膜术后黄斑区结构改变与视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婷婷 周民稳 +3 位作者 施靖容 陈秋莹 何玉萍 樊莹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36-539,共4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内界膜剥除术后黄斑区解剖结构的变化及其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33眼)连续治疗的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手术前后进行完善的眼科检查:最佳...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内界膜剥除术后黄斑区解剖结构的变化及其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33眼)连续治疗的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手术前后进行完善的眼科检查: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眼轴、裂隙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底照相。海德堡频谱OCT九个部位扫描分析黄斑中心凹及中心凹旁结构变化与视功能的相关性,术后视功能的影响因素,ROC曲线进一步探讨术前黄斑中心凹厚度评估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的准确性。结果术后黄斑区内外环各四部分及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术后较术前均显著降低,以内环颞侧厚度变化较明显,由(472.15±102.00)μm降至(328.06±53.77)μm,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63±0.29,较术前0.23±0.16明显提升(P〈0.001)。术前黄斑中心凹厚度(r=-0.594,P=0.001)、内环颞侧厚度(r=-0.625,P〈0.001)、外环颞侧厚度(r=-0.529,P=0.006)等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呈负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面积=0.85,P=0.001,95%CI:0.72~0.99)对术前黄斑中心凹厚度评估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的准确性有一定参考价值。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可以显著降低特发性黄斑前膜患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提高视功能。术前黄斑中心凹形态以及中心凹旁颞侧的形态结构改变对术后视力会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前膜 黄斑中心凹厚度 最佳矫正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巩膜加固术在高度近视性黄斑病变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施靖容 樊莹 赵婷婷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1187-1189,共3页
近视性黄斑病变致盲率高,常用治疗手段为玻璃体切割术,然而单纯玻璃体切割术对于已出现严重后巩膜葡萄肿的超高度近视患者疗效欠佳。近年来临床应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继发眼底病变,特别在黄斑劈裂及黄斑裂孔病例... 近视性黄斑病变致盲率高,常用治疗手段为玻璃体切割术,然而单纯玻璃体切割术对于已出现严重后巩膜葡萄肿的超高度近视患者疗效欠佳。近年来临床应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后巩膜加固术治疗高度近视继发眼底病变,特别在黄斑劈裂及黄斑裂孔病例中,疗效肯定,前景可期。我们针对近年来后巩膜加固术的材料与术式变迁作一全面综述,并进一步讨论其应用于眼底手术中的发展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巩膜加固术 玻璃体切割术 高度近视 黄斑劈裂 黄斑裂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视合并青光眼的早期鉴别诊断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婷婷 施靖容 樊莹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86-688,共3页
近视是青光眼的一个常见危险因素,由于近视性眼底改变的干扰,近视合并青光眼的早期鉴别诊断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近年来随着观念的更新和技术的进步,该领域已有突破性进展。本文就近视合并青光眼的早期鉴别诊断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对疾... 近视是青光眼的一个常见危险因素,由于近视性眼底改变的干扰,近视合并青光眼的早期鉴别诊断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近年来随着观念的更新和技术的进步,该领域已有突破性进展。本文就近视合并青光眼的早期鉴别诊断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对疾病的认识,为青光眼早期临床诊治方面提供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青光眼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