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蓖麻油基生物沥青流变特性及水稳定性研究
- 1
-
-
作者
邱川
施青文
胡鹏坤
张然
季节
-
机构
北京公联洁达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北京市房山新城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出处
《市政技术》
2024年第4期11-17,共7页
-
基金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资助(KM202210016009)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支持计划项目(BPHR20220109)
+1 种基金
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及测绘科学与技术领域研究基地2021年度开放基金资助项目(kfj210302)
北京公联洁达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课题(H23293)。
-
文摘
为研究蓖麻油基生物沥青(castor oil-based bio-asphalt,COBA)的性能,选择3种不同生物油掺量(5%、10%、15%)的蓖麻油基生物沥青及70号基质沥青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软化点试验、延度试验、弯曲梁流变(BBR)试验、动态剪切流变(DSR)试验以及接触角水分敏感性试验等宏观试验对蓖麻油基生物沥青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与水稳定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蓖麻油基生物沥青的高温抗变形与抗车辙性能降低,流变性能提高;而低温条件下,蓖麻油基生物沥青的延展性与低温抗裂性能增强;并且生物沥青中的酸性化合物与硅质集料作用生成的羧酸等在聚集体界面累积并结晶,而在遇水后水解,黏附性削弱。均表现为生物油掺量越大,生物沥青性能变化越明显。
-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蓖麻油基生物沥青
动态剪切流变试验
弯曲梁流变试验
接触角水分敏感性试验
-
Keywords
road engineering
castor oil-based bio-asphalt
dynamic shear rheology test
bending beam rheology test
contact angle moisture susceptibly test
-
分类号
U41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
-
题名蓖麻油基生物沥青与集料界面黏附性研究
被引量:5
- 2
-
-
作者
张然
施青文
季节
徐世法
孙玉亮
-
机构
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市政技术》
2022年第7期1-9,共9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2021YFB2601200)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资助(KM202210016009)
+1 种基金
北京建筑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PG2022039)
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及测绘科学与技术领域研究基地2021年度开放基金资助项目(kfj210302)。
-
文摘
为研究生物沥青-集料的黏附性及老化作用对其黏附性的影响,以70号石油沥青和蓖麻油基生物油为原料混合制备生物沥青,采用旋转薄膜烘箱(RTFOT)模拟沥青的短期老化,并采用水煮法和接触角试验对不同生物油掺量(0%、5%、10%、15%)的原样沥青、RTFOT后的沥青与集料(石灰岩、废钢渣)的黏附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总体上生物沥青与废钢渣的黏附性优于石灰岩,且在生产运输阶段短期老化对黏附性影响较小;水煮法下,生物沥青与石灰岩、废钢渣的黏附性等级均为4级,仅老化后在生物油掺量为15%时,生物沥青-集料黏附性等级降为3级;表面自由能理论下,生物沥青的表面自由能以及其与集料的黏附功、配伍率均随生物油掺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剥落功相反;相较于高掺量生物沥青,掺加5%生物油的生物沥青-集料黏附性最佳,集料表面沥青剥落率最小,且生物油掺量越高,负面效果越大;此外,水煮法与表面自由能理论的规律契合度好,即用黏附功和剥落功表征老化前后生物沥青-集料黏附性与水煮法评定具有一致性。
-
关键词
蓖麻油
生物沥青
石灰岩
废钢渣
黏附性
-
Keywords
castor oil
bio-asphalt
limestone
waste steel slag
adhesion
-
分类号
TU535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