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流湖水质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被引量:1
1
作者 凃洋 施银燕 杜成波 《河南科技》 2009年第1期37-38,共2页
西流湖位于郑州市西郊,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库容1.5兆m^3,但目前已不再起到应有的调蓄作用,并且其二次污染仍然在逐年加重,以至邙山供水路线由原途经西流湖而改为地下管道。虽然为防止西流湖的二次污染,郑州市政府及各单位... 西流湖位于郑州市西郊,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库容1.5兆m^3,但目前已不再起到应有的调蓄作用,并且其二次污染仍然在逐年加重,以至邙山供水路线由原途经西流湖而改为地下管道。虽然为防止西流湖的二次污染,郑州市政府及各单位做了很多工作,但根据以往和目前的资料表明,水污染的防治工作仍需继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防治 西流湖 水质分析 二次污染 调蓄作用 地下管道 郑州市 市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者
2
作者 施银燕 《教育家》 2009年第4期31-32,共2页
最初接到邀请,让我写一写“我眼中的华应龙”,我答应得非常爽快。华老师的成就自不必说,对我而言,他是领导、兄长、朋友、老乡……这么多年的交往,还愁没东西写吗?
关键词 教师 教育事业 教育改革 教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有错误不可轻忽
3
作者 施银燕 《教育视界》 2016年第22期36-38,共3页
第一次接触"化错",是在十三年前。那段时间,我在为硕士论文的选题苦恼着。华应龙老师让我考虑一下"错误资源"。第一次听到"错误资源"这一表述,我打心里是不以为然的。错误,多大点事,能写成三万字的论文吗?可随后,华老师把他的思... 第一次接触"化错",是在十三年前。那段时间,我在为硕士论文的选题苦恼着。华应龙老师让我考虑一下"错误资源"。第一次听到"错误资源"这一表述,我打心里是不以为然的。错误,多大点事,能写成三万字的论文吗?可随后,华老师把他的思考详详细细地一一道来,把他多年所积累的资料一股脑儿传给了我。连续多天的长途通话,让我对这一课题渐渐有了兴趣,也有了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硕士论文 南师 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 同级运算 教学任务 亲笔签名 数形结合 无限可能性 我不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从“文本”走向“人本”的数学活动教学
4
作者 施银燕 《江苏教育》 2003年第08B期23-24,共2页
早在上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就 提出“在做中学”的观点,无疑,“做”的优势是被动地“听”与“看”无法比拟的,I hear,I forget;I see,I remember;l do,I understand.”(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明白了!)皮亚杰也曾指... 早在上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就 提出“在做中学”的观点,无疑,“做”的优势是被动地“听”与“看”无法比拟的,I hear,I forget;I see,I remember;l do,I understand.”(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明白了!)皮亚杰也曾指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这是儿童教育最重要的原则。儿童的认知方式和思维特点也决定了“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标准 数学活动课教学 问题情境 小学 课堂提问 思维培养 人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训练灵动课堂让学生学有所长
5
作者 施银燕 《成才之路》 2013年第21期96-96,共1页
知识要通过训练巩固,技能要通过训练形成。课堂训练是课堂教学中突出教学重点、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技能,反馈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课堂训练 学生技能 课堂教学 所长 教学重点 教学目的 学习效果 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文化素养话题之十三:括号
6
作者 刘劲苓 施银燕 《教育视界》 2023年第11期78-80,共3页
施银燕:刘老师,混合运算中除了数字符号、运算符号以外,还有一类专门规定运算顺序的符号——括号。您能讲讲为什么要有括号吗?刘劲苓:两步或以上的运算,必然涉及运算的先后顺序问题。因为运算顺序不同,得出的结果往往也不相同,如果不作... 施银燕:刘老师,混合运算中除了数字符号、运算符号以外,还有一类专门规定运算顺序的符号——括号。您能讲讲为什么要有括号吗?刘劲苓:两步或以上的运算,必然涉及运算的先后顺序问题。因为运算顺序不同,得出的结果往往也不相同,如果不作出统一的规定,就会带来混乱。因此规定如下:先进行高级运算,再进行低级运算,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为改变运算的先后顺序,就产生了括号。这套运算顺序法则,使自然数、有理数、实数乃至用字母表示的数的运算都井然有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算顺序 同级运算 运算符号 混合运算 数字符号 数的运算 刘老师 数学文化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文化素养”话题之二:方程
7
作者 刘劲苓 施银燕 《教育视界》 2021年第11期78-79,共2页
施银燕:刘老师,今天我们要来谈谈方程。一说到方程,我们就会想到笛卡尔的一句豪言壮语,"一切问题都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一切数学问题都可以转化为代数问题,而一切代数问题都可以转化为方程问题"。尽管这个设想并没有实现,但... 施银燕:刘老师,今天我们要来谈谈方程。一说到方程,我们就会想到笛卡尔的一句豪言壮语,"一切问题都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一切数学问题都可以转化为代数问题,而一切代数问题都可以转化为方程问题"。尽管这个设想并没有实现,但方程对人类思想的影响可见一斑。您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数学史上方程的产生吗?刘劲苓:好的,我先说说我国古代数学中的吧。早在《九章算术》中就出现过"方程"二字,不过这里的方程实际是我们现在的"线性方程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章算术》 代数问题 方程问题 古代数学 线性方程组 数学史 刘老师 数学文化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文化素养”话题之一:用字母表示数
8
作者 刘劲苓 施银燕 《教育视界》 2021年第5期77-79,共3页
刘劲苓: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最先接触的数量是具体的数量,如一只鸡、两个人、三头牛等。后来,经过漫长的发展,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两个人和两只鸡都可以用"二"来表示,正像罗素所说,"想必需要很多年,才会认识到,一... 刘劲苓: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们最先接触的数量是具体的数量,如一只鸡、两个人、三头牛等。后来,经过漫长的发展,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两个人和两只鸡都可以用"二"来表示,正像罗素所说,"想必需要很多年,才会认识到,一对野鸡和两天,都是‘二’这个数的实例。"从具体的数量到抽象的数是数学史上的第一次抽象,也由此产生了算术理论。施银燕:从具体的数量到抽象的数,这个发展的过程十分漫长。但是,这又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人们生活中,离不开对应匹配、比较多少……那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史 数学文化素养 用字母表示数 抽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