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落实以“学”之本,扩展小学体验式习作的效益 被引量:2
1
作者 施英豪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24期148-148,共1页
新课标指出:习作是学生作为生命个体与他人进行交流与沟通的重要途径。习作教学应该积极倡导"我手写我心",顺应儿童的自然天性和表达欲望。因此,教师需要强化学生习作过程中的体验感受,确立以学生之学为中心的体验活动,帮助... 新课标指出:习作是学生作为生命个体与他人进行交流与沟通的重要途径。习作教学应该积极倡导"我手写我心",顺应儿童的自然天性和表达欲望。因此,教师需要强化学生习作过程中的体验感受,确立以学生之学为中心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在即时倾吐、直抒胸臆的基础上自由写作,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一、嬉戏中体验,唤醒内在的表达兴趣习作表达是生命内在生动意识的集中体现,教师要善于将形式多样的活动课程纳入到学生的童年生活之中,融入到学生的表达体系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活动 习作教学 自由写作 学为中心 习作能力 表达欲望 表达体系 生命个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体悟中激发学习内驱力,发展核心素养——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习作教学为例
2
作者 施英豪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8期26-27,共2页
《课标》对中年级习作要求指出"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课标》对中年级习作要求指出"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而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也刚好适合在情境体悟中参与、探究、习作。这样习作,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能做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习作核心素养,享受习作带来的快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内驱力 不拘形式 核心素养 习作教学 统编教材 乐于表达 有话可说 中年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