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2毒素微胶囊是制备虾毒饵料研究该毒素在对虾食品链中传递规律的前提技术,从T-2毒素微胶囊毒饵料的性状、包埋率及对虾利用率3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价。采用微胶囊技术,以复合蛋白制剂为壁材,20 ng T-2毒素和对虾饲料为混合芯材,采用均质...T-2毒素微胶囊是制备虾毒饵料研究该毒素在对虾食品链中传递规律的前提技术,从T-2毒素微胶囊毒饵料的性状、包埋率及对虾利用率3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价。采用微胶囊技术,以复合蛋白制剂为壁材,20 ng T-2毒素和对虾饲料为混合芯材,采用均质和物理加热法使复合蛋白制剂包裹混合心材,再用恒温干燥法使其硬化,形成颗粒状对虾T-2毒素微胶囊毒饵料,建立了T-2毒素微胶囊毒饵料的制备工艺。采用LC-MS/MS技术检测T-2毒素,普通毒饵料、微胶囊毒饵料抽提水样中T-2的毒素含量分别为2.661、0.654 ng/mL,微胶囊毒饵料的包埋率达96.73%,其利用率是普通毒饵料的1.7倍。研究表明T-2毒素微胶囊毒饵料可以解决对虾口服难溶于水的T-2毒素的问题,并提高了T-2毒素的利用率,为研究T-2毒素对对虾的作用提供技术支撑。展开更多
目的评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对虾中T-2毒素的不确定度。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无水硫酸钠脱水,提取上清液氮气吹干后用1 mL 0.1%甲酸的甲醇:水溶液(3:7,V:V)定容,正己烷除脂。基质匹配法定量。液相采用甲醇和0.1%甲酸酸化的5 mmol/...目的评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对虾中T-2毒素的不确定度。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无水硫酸钠脱水,提取上清液氮气吹干后用1 mL 0.1%甲酸的甲醇:水溶液(3:7,V:V)定容,正己烷除脂。基质匹配法定量。液相采用甲醇和0.1%甲酸酸化的5 mmol/L乙酸铵溶液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方式下正离子的选择离子监测模式对T-2毒素的定量离子和定性离子进行监测。通过分析并计算检测过程中各不确定度分量得到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结果本方法检测T-2毒素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739μg/kg,取置信概率95%的扩展不确定度为1.5μg/kg。所以,试样中T-2毒素的测量结果为:X=(12.7±1.5)μg/kg,k=2。结论此检测方法使外标法的定量结果更为真实有效,方法不确定度的评定亦可为采用空白基质匹配法的现行相关检测方法的不确定度评估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目的]制备NHS基团修饰的副溶血弧菌免疫磁珠并评价其富集性能。[方法]采用偶联率确定免疫磁珠最佳制备条件(磁珠粒径、偶联时间和抗体加入量),采用捕捉率确定免疫磁珠最佳富集条件(菌悬液p H、孵育时间和免疫磁珠加入量),并通过方法的...[目的]制备NHS基团修饰的副溶血弧菌免疫磁珠并评价其富集性能。[方法]采用偶联率确定免疫磁珠最佳制备条件(磁珠粒径、偶联时间和抗体加入量),采用捕捉率确定免疫磁珠最佳富集条件(菌悬液p H、孵育时间和免疫磁珠加入量),并通过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精密度和稳定性评价免疫磁珠富集性能。[结果]0.1 m L N2型NHS磁珠可与0.2 m L副溶血弧菌抗血清偶联2 h制备IMB_(VP),加入到副溶血弧菌菌悬液(p H 7.0~7.4)中孵育2 h,IMB_(VP)最佳工作液体积为0.4 m L。该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15 cfu/50 m L)、精密度高(批内变异系数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在3%~6%)、稳定性好(准确度大于91%)。[结论]自制副溶血弧菌免疫磁珠富集性能好,方法工作效率高,成本低,为副溶血弧菌高效快速检测提供了可靠的富集手段。展开更多
文摘T-2毒素微胶囊是制备虾毒饵料研究该毒素在对虾食品链中传递规律的前提技术,从T-2毒素微胶囊毒饵料的性状、包埋率及对虾利用率3个方面对其进行评价。采用微胶囊技术,以复合蛋白制剂为壁材,20 ng T-2毒素和对虾饲料为混合芯材,采用均质和物理加热法使复合蛋白制剂包裹混合心材,再用恒温干燥法使其硬化,形成颗粒状对虾T-2毒素微胶囊毒饵料,建立了T-2毒素微胶囊毒饵料的制备工艺。采用LC-MS/MS技术检测T-2毒素,普通毒饵料、微胶囊毒饵料抽提水样中T-2的毒素含量分别为2.661、0.654 ng/mL,微胶囊毒饵料的包埋率达96.73%,其利用率是普通毒饵料的1.7倍。研究表明T-2毒素微胶囊毒饵料可以解决对虾口服难溶于水的T-2毒素的问题,并提高了T-2毒素的利用率,为研究T-2毒素对对虾的作用提供技术支撑。
文摘目的评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对虾中T-2毒素的不确定度。方法样品经乙酸乙酯提取,无水硫酸钠脱水,提取上清液氮气吹干后用1 mL 0.1%甲酸的甲醇:水溶液(3:7,V:V)定容,正己烷除脂。基质匹配法定量。液相采用甲醇和0.1%甲酸酸化的5 mmol/L乙酸铵溶液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方式下正离子的选择离子监测模式对T-2毒素的定量离子和定性离子进行监测。通过分析并计算检测过程中各不确定度分量得到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结果本方法检测T-2毒素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739μg/kg,取置信概率95%的扩展不确定度为1.5μg/kg。所以,试样中T-2毒素的测量结果为:X=(12.7±1.5)μg/kg,k=2。结论此检测方法使外标法的定量结果更为真实有效,方法不确定度的评定亦可为采用空白基质匹配法的现行相关检测方法的不确定度评估提供参考。
文摘[目的]制备NHS基团修饰的副溶血弧菌免疫磁珠并评价其富集性能。[方法]采用偶联率确定免疫磁珠最佳制备条件(磁珠粒径、偶联时间和抗体加入量),采用捕捉率确定免疫磁珠最佳富集条件(菌悬液p H、孵育时间和免疫磁珠加入量),并通过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精密度和稳定性评价免疫磁珠富集性能。[结果]0.1 m L N2型NHS磁珠可与0.2 m L副溶血弧菌抗血清偶联2 h制备IMB_(VP),加入到副溶血弧菌菌悬液(p H 7.0~7.4)中孵育2 h,IMB_(VP)最佳工作液体积为0.4 m L。该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15 cfu/50 m L)、精密度高(批内变异系数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在3%~6%)、稳定性好(准确度大于91%)。[结论]自制副溶血弧菌免疫磁珠富集性能好,方法工作效率高,成本低,为副溶血弧菌高效快速检测提供了可靠的富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