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山区茶叶种植管理技术
1
作者
岑机
成秀丽
+1 位作者
黎如华
施文清
《种子科技》
2025年第2期78-80,共3页
为加强山区茶叶种植管理,探究技术应用及其优化策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结合广东肇庆区域特征,重点围绕茶叶种植管理技术进行分析,从选种到病虫害防治,均需要做好相应的技术控制,以提升茶叶产量与品质。介绍了在提高山区茶叶种植管理水平...
为加强山区茶叶种植管理,探究技术应用及其优化策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结合广东肇庆区域特征,重点围绕茶叶种植管理技术进行分析,从选种到病虫害防治,均需要做好相应的技术控制,以提升茶叶产量与品质。介绍了在提高山区茶叶种植管理水平时,应从人员专业度、技术推广、智能建设方面入手,全面加强茶叶种植管理。未来,仍应做好人员、技术方面的管控,实现山区茶叶的产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肇庆
山区
茶叶
种植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怀集县杉木与红锥混交林培育技术
2
作者
蔡维就
蔡泳禄
+5 位作者
粱榕侣
施文清
陈伟军
邓海亮
邓启好
王润辉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3期20-22,共3页
培育杉木与红锥木混交速生丰产林,是山区林农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目前开展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开展桉改退和低质低效林改造等森林精准提升项目,杉木与红锥木混交林的造林面积将逐步扩大。发展杉木与红锥木混交速生丰产...
培育杉木与红锥木混交速生丰产林,是山区林农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目前开展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开展桉改退和低质低效林改造等森林精准提升项目,杉木与红锥木混交林的造林面积将逐步扩大。发展杉木与红锥木混交速生丰产林,是最稳定的绿色银行之一,也是优化林分的好方法。结合本地区生产实际情况,笔者就近年来在肇庆怀集地区开展了杉木中小径材培育、红锥丰产栽培技术应用、杉木与红锥混交速生丰产林培育等多方面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基于满足本地区木材生产储备和更高生态效益兼顾的需要,对杉木与红锥混交林培育技术作技术小结,以期为生态优先的林业生产需求形势下的杉阔混交林培育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红锥
混交林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东怀集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
3
作者
何敏琪
宋玉龙
+3 位作者
施文清
王小良
杜龙龙
卢汝丰
《热带林业》
2024年第4期59-63,共5页
为了厘清广东怀集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小型兽类区系及多样性,利用夹捕法在保护区多种生境内布设15个大样点,共置夹子980个,进行啮齿目和劳亚食虫目动物调查,共采样捕获个体58只,15号样点附近捡获1只路杀褐家鼠。劳亚食虫目未捕获任...
为了厘清广东怀集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小型兽类区系及多样性,利用夹捕法在保护区多种生境内布设15个大样点,共置夹子980个,进行啮齿目和劳亚食虫目动物调查,共采样捕获个体58只,15号样点附近捡获1只路杀褐家鼠。劳亚食虫目未捕获任何物种,啮齿目捕获1科4属6种。结合历史资料记载、野外调查与红外相机监测结果,共记录啮齿目5科14种、劳亚食虫目2科3种。通过日栖息地调查、夜栖息地调查和网捕法调查翼手目动物,该次共调查到18种蝙蝠,隶属于翼手目的3科6属。其中,菊头蝠科1属3种,占比16.7%;蹄蝠科1属2种,占比11.1%;蝙蝠科4属13种,占比72.2%。保护区优势种为中华菊头蝠、中蹄蝠。该次调查到的18种蝙蝠均为食虫蝙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
小型兽类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茶树稳产提质技术浅析
4
作者
施文清
程柳
+3 位作者
余威
莫尚威
岑机
吴云
《南方农业》
2021年第8期52-53,共2页
茶叶产业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部分茶园受多种因素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不理想,效益较差,难以调动茶农的生产积极性。土壤肥力和栽培技术是制约茶树持续丰产的主要因素。基于此,分析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茶树种植情况,浅析新岗茶场...
茶叶产业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部分茶园受多种因素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不理想,效益较差,难以调动茶农的生产积极性。土壤肥力和栽培技术是制约茶树持续丰产的主要因素。基于此,分析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茶树种植情况,浅析新岗茶场茶树稳产提质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稳产
技术方法
新岗茶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台湾冻顶乌龙茶种植技术与管理
被引量:
1
5
作者
何应兆
施文清
《南方农业》
2016年第6期4-5,共2页
冻顶乌龙茶原产于台湾省鹿谷乡凤凰村冻顶巷,其口感清爽怡人、茶香淡雅、喉韵回甘且持久不散,被誉为"茶中圣品",拥有着近200年的历史。清朝咸丰年间,南投鹿谷乡村民林凤池赴福建赶考读书,还乡时带走了武夷山乌龙茶苗种植于老...
冻顶乌龙茶原产于台湾省鹿谷乡凤凰村冻顶巷,其口感清爽怡人、茶香淡雅、喉韵回甘且持久不散,被誉为"茶中圣品",拥有着近200年的历史。清朝咸丰年间,南投鹿谷乡村民林凤池赴福建赶考读书,还乡时带走了武夷山乌龙茶苗种植于老家冻顶山,而后逐渐发展为冻顶茶园,成为台湾地区的一代茗茶。因此,在我国大陆的福建、广东一带,也拥有大面积的冻顶茶园及深厚的冻顶茶文化。就我国广东省肇庆市的新岗林场为例,多方面探讨了种植于这里的冻顶乌龙茶的种植及管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冻顶乌龙茶
新岗林场
茶苗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新岗红茶品质特色与生产区域生长环境的关联性
6
作者
程柳
吴云
+3 位作者
施文清
余威
黎智勇
岑机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9期72-73,147,共3页
新岗红茶是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特色农产品之一,也是怀集县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之一。其优良的品质与怀集县洽水镇的气候、土壤、水质等密切相关。
关键词
新岗红茶
土壤
气候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岗绿茶的加工工艺
7
作者
程柳
吴云
+4 位作者
施文清
黎智勇
岑机
余威
梁善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第12期108-109,共2页
新岗绿茶的加工工艺是在传统的绿茶工艺技术中增加了摊凉技术,揉捻采用了乌龙茶的包揉技术,自创了一套新的颗粒状绿茶加工工艺。其工艺流程为采摘、摊凉、炒青、反复包揉塑外形,干燥。
关键词
新岗绿茶
摊凉
反复包揉塑外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区茶叶种植管理技术
1
作者
岑机
成秀丽
黎如华
施文清
机构
肇庆市国有新岗林场
怀集高山青农产品有限公司
肇庆市农林科学院
出处
《种子科技》
2025年第2期78-80,共3页
文摘
为加强山区茶叶种植管理,探究技术应用及其优化策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结合广东肇庆区域特征,重点围绕茶叶种植管理技术进行分析,从选种到病虫害防治,均需要做好相应的技术控制,以提升茶叶产量与品质。介绍了在提高山区茶叶种植管理水平时,应从人员专业度、技术推广、智能建设方面入手,全面加强茶叶种植管理。未来,仍应做好人员、技术方面的管控,实现山区茶叶的产量提升。
关键词
广东肇庆
山区
茶叶
种植管理技术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怀集县杉木与红锥混交林培育技术
2
作者
蔡维就
蔡泳禄
粱榕侣
施文清
陈伟军
邓海亮
邓启好
王润辉
机构
肇庆市国有新岗林场
肇庆市国有大坑山林场
肇庆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3期20-22,共3页
基金
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2023KJCX026)。
文摘
培育杉木与红锥木混交速生丰产林,是山区林农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目前开展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开展桉改退和低质低效林改造等森林精准提升项目,杉木与红锥木混交林的造林面积将逐步扩大。发展杉木与红锥木混交速生丰产林,是最稳定的绿色银行之一,也是优化林分的好方法。结合本地区生产实际情况,笔者就近年来在肇庆怀集地区开展了杉木中小径材培育、红锥丰产栽培技术应用、杉木与红锥混交速生丰产林培育等多方面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基于满足本地区木材生产储备和更高生态效益兼顾的需要,对杉木与红锥混交林培育技术作技术小结,以期为生态优先的林业生产需求形势下的杉阔混交林培育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杉木
红锥
混交林
培育
Keywords
Hook
Miq.
mixed forest
cultivation
分类号
S750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东怀集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
3
作者
何敏琪
宋玉龙
施文清
王小良
杜龙龙
卢汝丰
机构
广东怀集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肇庆市农林科学院
肇庆市国有新岗林场
出处
《热带林业》
2024年第4期59-63,共5页
文摘
为了厘清广东怀集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小型兽类区系及多样性,利用夹捕法在保护区多种生境内布设15个大样点,共置夹子980个,进行啮齿目和劳亚食虫目动物调查,共采样捕获个体58只,15号样点附近捡获1只路杀褐家鼠。劳亚食虫目未捕获任何物种,啮齿目捕获1科4属6种。结合历史资料记载、野外调查与红外相机监测结果,共记录啮齿目5科14种、劳亚食虫目2科3种。通过日栖息地调查、夜栖息地调查和网捕法调查翼手目动物,该次共调查到18种蝙蝠,隶属于翼手目的3科6属。其中,菊头蝠科1属3种,占比16.7%;蹄蝠科1属2种,占比11.1%;蝙蝠科4属13种,占比72.2%。保护区优势种为中华菊头蝠、中蹄蝠。该次调查到的18种蝙蝠均为食虫蝙蝠。
关键词
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
小型兽类
物种多样性
Keywords
Dachouding Provincial Nature Reserve
Small mammals
Species diversity
分类号
J211.28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茶树稳产提质技术浅析
4
作者
施文清
程柳
余威
莫尚威
岑机
吴云
机构
肇庆市国有新岗林场
怀集高山青农产品有限公司
出处
《南方农业》
2021年第8期52-53,共2页
文摘
茶叶产业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部分茶园受多种因素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不理想,效益较差,难以调动茶农的生产积极性。土壤肥力和栽培技术是制约茶树持续丰产的主要因素。基于此,分析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茶树种植情况,浅析新岗茶场茶树稳产提质的技术方法。
关键词
茶树
稳产
技术方法
新岗茶场
分类号
F302.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台湾冻顶乌龙茶种植技术与管理
被引量:
1
5
作者
何应兆
施文清
机构
广东怀集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广东省肇庆市国有新岗林场
出处
《南方农业》
2016年第6期4-5,共2页
文摘
冻顶乌龙茶原产于台湾省鹿谷乡凤凰村冻顶巷,其口感清爽怡人、茶香淡雅、喉韵回甘且持久不散,被誉为"茶中圣品",拥有着近200年的历史。清朝咸丰年间,南投鹿谷乡村民林凤池赴福建赶考读书,还乡时带走了武夷山乌龙茶苗种植于老家冻顶山,而后逐渐发展为冻顶茶园,成为台湾地区的一代茗茶。因此,在我国大陆的福建、广东一带,也拥有大面积的冻顶茶园及深厚的冻顶茶文化。就我国广东省肇庆市的新岗林场为例,多方面探讨了种植于这里的冻顶乌龙茶的种植及管理技术。
关键词
台湾冻顶乌龙茶
新岗林场
茶苗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新岗红茶品质特色与生产区域生长环境的关联性
6
作者
程柳
吴云
施文清
余威
黎智勇
岑机
机构
肇庆市国有新岗林场
怀集高山青农产品有限公司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9期72-73,147,共3页
文摘
新岗红茶是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特色农产品之一,也是怀集县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之一。其优良的品质与怀集县洽水镇的气候、土壤、水质等密切相关。
关键词
新岗红茶
土壤
气候
水质
分类号
TS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岗绿茶的加工工艺
7
作者
程柳
吴云
施文清
黎智勇
岑机
余威
梁善
机构
肇庆市国有新岗林场
怀集高山青农产品有限公司
出处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第12期108-109,共2页
文摘
新岗绿茶的加工工艺是在传统的绿茶工艺技术中增加了摊凉技术,揉捻采用了乌龙茶的包揉技术,自创了一套新的颗粒状绿茶加工工艺。其工艺流程为采摘、摊凉、炒青、反复包揉塑外形,干燥。
关键词
新岗绿茶
摊凉
反复包揉塑外形
分类号
TS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山区茶叶种植管理技术
岑机
成秀丽
黎如华
施文清
《种子科技》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怀集县杉木与红锥混交林培育技术
蔡维就
蔡泳禄
粱榕侣
施文清
陈伟军
邓海亮
邓启好
王润辉
《林业科技情报》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广东怀集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
何敏琪
宋玉龙
施文清
王小良
杜龙龙
卢汝丰
《热带林业》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老茶树稳产提质技术浅析
施文清
程柳
余威
莫尚威
岑机
吴云
《南方农业》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台湾冻顶乌龙茶种植技术与管理
何应兆
施文清
《南方农业》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浅析新岗红茶品质特色与生产区域生长环境的关联性
程柳
吴云
施文清
余威
黎智勇
岑机
《农村科学实验》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新岗绿茶的加工工艺
程柳
吴云
施文清
黎智勇
岑机
余威
梁善
《农村实用技术》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