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辣椒顶枯原因及防治
1
作者 王就光 施志新 《长江蔬菜》 1988年第6期26-26,共1页
最近几年,特别是1986年,东起江苏省连云港,西至云南省文山壮族自治州丘北县,长江流域两岸的部分辣椒产区,一般在5~6月间,辣椒植株的新梢出现顶枯,武汉市郊菜农称之为“黑头”,为害十分严重。以湖北省宜昌市郊窑湾乡为例,因本病毁种5.4... 最近几年,特别是1986年,东起江苏省连云港,西至云南省文山壮族自治州丘北县,长江流域两岸的部分辣椒产区,一般在5~6月间,辣椒植株的新梢出现顶枯,武汉市郊菜农称之为“黑头”,为害十分严重。以湖北省宜昌市郊窑湾乡为例,因本病毁种5.4亩,一般产量损失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顶枯 防治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禾谷多粘菌游动孢子侵染小麦的若干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施志新 王道本 李国庆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47-351,共5页
测定了温度,pH值和Zn^(2+)等因子对禾谷多粘菌(Polymyxa graminis)游动孢子侵染小麦的影响.结果表明,游动孢子侵染的最适温度为10~25℃,5℃以下和30℃以上侵染率显著下降,35℃时不能侵染;侵染的最适pH值为7.0~7.5,当pH值≤4.5或≥9.0... 测定了温度,pH值和Zn^(2+)等因子对禾谷多粘菌(Polymyxa graminis)游动孢子侵染小麦的影响.结果表明,游动孢子侵染的最适温度为10~25℃,5℃以下和30℃以上侵染率显著下降,35℃时不能侵染;侵染的最适pH值为7.0~7.5,当pH值≤4.5或≥9.0时不能侵染.Zn^(2+)浓度为0.004~0.04ppm时,侵染逐渐下降,0.4ppmZn^(2+)溶液完全阻止侵染.采用Zn^(2+)溶液(8ppm)冲洗法测得游动孢子侵染小麦初生根的最短时间为90分钟,5~8小时侵染达到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禾谷多粘菌 浸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拮抗芽孢细菌对玉蜀黍赤霉的拮抗作用
3
作者 施志新 王道本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51-154,共4页
自小麦叶、穗分离得到180个Bacillu SPP.分离物,其中有22个使玉蜀黍赤霉Gibberella zeae(Schw.)Petch产生大量厚垣孢子。分离物—2等使G.zeae产生扇形过度分枝,91—2可使顶端菌丝溶解,5—1、—2等可使菌丝细胞原生质浓缩成颗粒状。离体... 自小麦叶、穗分离得到180个Bacillu SPP.分离物,其中有22个使玉蜀黍赤霉Gibberella zeae(Schw.)Petch产生大量厚垣孢子。分离物—2等使G.zeae产生扇形过度分枝,91—2可使顶端菌丝溶解,5—1、—2等可使菌丝细胞原生质浓缩成颗粒状。离体叶针刺接种及离体穗人工接种的试验结果表明:—2等能显著减轻叶片或穗部人工接种的发病程度,表现出较强的防病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芽孢细菌 玉蜀黍赤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