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酸盐石墨砂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蔡安辉 唐黔湘 +1 位作者 覃虹桥 施居俯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02年第2期26-29,共4页
用两次正交试验了磷酸盐石墨砂的成分设计,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各对铸型干强度的影响程度并确定了干强度与各影响因素的线性关系式,确定了较佳的制作磷酸盐石墨铸型工艺。试验分析得出,配制磷酸盐石墨铸型时所用的高铝粉与磷酸之比... 用两次正交试验了磷酸盐石墨砂的成分设计,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各对铸型干强度的影响程度并确定了干强度与各影响因素的线性关系式,确定了较佳的制作磷酸盐石墨铸型工艺。试验分析得出,配制磷酸盐石墨铸型时所用的高铝粉与磷酸之比的较佳范围灶0.80-1.25,较优烘干温度为600℃,烘干时间为4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盐 石墨砂 开发 应用 两次正交试验 铸造造型工艺 干强度 影响因素 成分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磷酸盐石墨铸型下中低铬白口铸铁的配制
2
作者 蔡安辉 施居俯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02年第12期33-35,共3页
采用磷酸盐石墨铸型浇注中低铬白口铸铁,以试样的硬度、冲击韧度和腐蚀耐磨性作为考察试样性能的指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中低铬白口铸铁的成分设计问题。试验和分析得出,最优成分范围为5.5%~7.0%Cr、1%~2%Cu、2%~3%Mn、0.8%~2.0%Si... 采用磷酸盐石墨铸型浇注中低铬白口铸铁,以试样的硬度、冲击韧度和腐蚀耐磨性作为考察试样性能的指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中低铬白口铸铁的成分设计问题。试验和分析得出,最优成分范围为5.5%~7.0%Cr、1%~2%Cu、2%~3%Mn、0.8%~2.0%Si。从方差分析可知,理论成分配比与实际成分配比比较接近,铸铁实际最优性能与理论预测性能相差很少,本试验所采用的成分配比方案接近于最佳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盐石墨铸型 中低铬白口铸铁 配制 成分设计 抗磨铸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