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系统及其可靠性技术的发展历程、趋势及建议 被引量:6
1
作者 黄云 周斌 +4 位作者 杨晓锋 陈思 付志伟 施宜军 王宏跃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21年第S02期21-24,共4页
随着"摩尔定律"不断地逼近物理极限,微系统集成技术被普遍认为是推动集成电路芯片微型化和多功能化的新引擎。但是通过三维堆叠、异质/异构集成等实现小型化、多功能化的同时,也给微系统带来了许多新的可靠性问题。针对微系... 随着"摩尔定律"不断地逼近物理极限,微系统集成技术被普遍认为是推动集成电路芯片微型化和多功能化的新引擎。但是通过三维堆叠、异质/异构集成等实现小型化、多功能化的同时,也给微系统带来了许多新的可靠性问题。针对微系统封装技术的发展和可靠性评估的需求,介绍了微系统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史,重点分析了微系统技术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微系统目前面临的可靠性技术问题。此外,从技术、应用和市场战略方面对微系统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概述。最后,分析了当前微系统可靠性评估存在的挑战,对微系统技术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系统封装 可靠性 失效分析 发展历程 发展趋势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异构微系统集成可靠性技术综述 被引量:5
2
作者 周斌 陈思 +5 位作者 王宏跃 付志伟 施宜军 杨晓锋 曲晨冰 时林林 《电子与封装》 2021年第10期110-118,共9页
随着智能移动、智能汽车、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等市场的快速增长,兼具信号感知、信号处理、信令执行和赋能等多功能集成的微系统技术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在深度摩尔和超越摩尔的共同推动下,微系统技术正呈现出工艺节点不断缩小、集成密... 随着智能移动、智能汽车、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等市场的快速增长,兼具信号感知、信号处理、信令执行和赋能等多功能集成的微系统技术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在深度摩尔和超越摩尔的共同推动下,微系统技术正呈现出工艺节点不断缩小、集成密度不断提高、结构框架软硬一体、失效机制交叉融合、分析技术更新迭代等全新特征,新结构、新工艺的引入带来了新的可靠性问题,使得部分原有可靠性表征方法不再适用。针对基于异质异构集成微系统技术的可靠性问题,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了亟需解决的若干问题和表征方法,如热、力学可靠性问题,多尺度、多场耦合问题,微纳工艺、结构的性能表征和退化问题,微系统可靠性评价问题,电磁、辐照、极低温等特殊环境下的适应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系统 异质异构 残余应力 热管理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栅槽刻蚀工艺对增强型GaN HEMT器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崔兴涛 陈万军 +6 位作者 施宜军 信亚杰 李茂林 王方洲 周琦 李肇基 张波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86-290,共5页
基于凹槽栅增强型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GaN HEMT)研究了不同的栅槽刻蚀工艺对GaN器件性能的影响。在栅槽刻蚀方面,采用了一种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干法刻蚀技术与高温热氧化湿法刻蚀技术相结合的两步法刻蚀技术,将AlGaN势垒层全... 基于凹槽栅增强型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GaN HEMT)研究了不同的栅槽刻蚀工艺对GaN器件性能的影响。在栅槽刻蚀方面,采用了一种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干法刻蚀技术与高温热氧化湿法刻蚀技术相结合的两步法刻蚀技术,将AlGaN势垒层全部刻蚀掉,制备出了阈值电压超过3 V的增强型Al_2O_3/AlGaN/GaN MIS-HEMT器件。相比于传统的ICP干法刻蚀技术,两步法是一种低损伤的自停止刻蚀技术,易于控制且具有高度可重复性,能够获得更高质量的刻蚀界面,所制备的器件增强型GaN MIS-HEMT器件具有阈值电压回滞小、电流开关比(I_(ON)/I_(OFF))高、栅极泄漏电流小、击穿电压高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 氮化镓(GaN) 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 刻蚀技术 击穿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带有注入增强缓冲层的4H-SiC GTO晶闸管 被引量:3
4
作者 高吴昊 陈万军 +7 位作者 刘超 陶宏 夏云 谯彬 施宜军 邓小川 李肇基 张波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76-280,312,共6页
门极可关断(GTO)晶闸管是应用在脉冲功率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的功率器件。目前,由于常规SiC GTO晶闸管的阴极注入效率较低,限制了器件性能的提高。提出了一种带有注入增强缓冲层的碳化硅门极可关断(IEB-GTO)晶闸管结构,相比于常规GTO晶闸... 门极可关断(GTO)晶闸管是应用在脉冲功率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的功率器件。目前,由于常规SiC GTO晶闸管的阴极注入效率较低,限制了器件性能的提高。提出了一种带有注入增强缓冲层的碳化硅门极可关断(IEB-GTO)晶闸管结构,相比于常规GTO晶闸管结构,该结构有着更高的阴极注入效率,从而减小了器件的导通电阻和功耗。仿真结果表明,当导通电流为1 000 A/cm^2时,IEB-GTO晶闸管的比导通电阻比常规GTO晶闸管下降了约45.5%;在脉冲峰值电流为6 000 A、半周期为1 ms的宽脉冲放电过程中,器件的最大导通压降比常规GTO晶闸管降低了约5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H-SIC 门极可关断(GTO)晶闸管 注入效率 缓冲层 脉冲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阈值电压低界面态增强型Al_2O_3/GaN MIS-HEMT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茂林 陈万军 +6 位作者 王方洲 施宜军 崔兴涛 信亚杰 刘超 李肇基 张波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5-269,290,共6页
采用高温热氧化栅极凹槽刻蚀工艺并结合高温氮气氛围退火技术,制备出了高阈值电压的硅基GaN增强型Al_2O_3/GaN金属-绝缘体-半导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MIS-HEMT)。采用高温热氧化栅极凹槽刻蚀工艺刻蚀AlGaN层,并在AlGaN/GaN界面处自动终... 采用高温热氧化栅极凹槽刻蚀工艺并结合高温氮气氛围退火技术,制备出了高阈值电压的硅基GaN增强型Al_2O_3/GaN金属-绝缘体-半导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MIS-HEMT)。采用高温热氧化栅极凹槽刻蚀工艺刻蚀AlGaN层,并在AlGaN/GaN界面处自动终止刻蚀,可有效控制刻蚀的精度并降低栅槽表面的粗糙度。同时,利用高温氮气退火技术能够修复Al_2O_3/GaN界面的界面陷阱,并降低Al_2O_3栅介质体缺陷,因此能够减少Al_2O_3/GaN界面的界面态密度并提升栅极击穿电压。采用这两项技术制备的硅基GaN增强型Al_2O_3/GaN MIS-HEMT具有较低的栅槽表面平均粗糙度(0.24 nm)、较高的阈值电压(4.9 V)和栅极击穿电压(14.5 V)以及较低的界面态密度(8.49×10^(11) 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Al2O3/GaN金属-绝缘体-半导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MIS-HEMT) 阈值电压 界面态 热氧化 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元器件热应力仿真技术综述 被引量:3
6
作者 惠财鑫 赵鹏 +5 位作者 黄云 路国光 贺致远 施宜军 陈义强 卢向军 《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 2022年第S02期107-112,共6页
元器件生产和运行前的热应力仿真分析已经成为检测器件可靠性的有效手段。对电子元器件目前存在的热应力仿真技术进行了综述。介绍了不同级别的热应力仿真技术,包括芯片级、封装级和板级;并且对于芯片在制造及封装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热... 元器件生产和运行前的热应力仿真分析已经成为检测器件可靠性的有效手段。对电子元器件目前存在的热应力仿真技术进行了综述。介绍了不同级别的热应力仿真技术,包括芯片级、封装级和板级;并且对于芯片在制造及封装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热应力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衬底集成无源元件、回流焊等过程给出了现有的仿真分析方法;对于不同的仿真软件,对仿真中的建模方法、边界条件、仿真过程和验证手段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评价,总结出现存的有关元器件热应力仿真技术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力仿真 芯片级 封装级 板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