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南方言表实现体貌的“了” 被引量:8
1
作者 施其生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2-267,共16页
"了"在闽南方言各地普遍用作表示实现体貌的形式,但由于实现体貌发展程度的不同,在各地有一定的差异。其中表示动作行为本身实现的、活动于词层面的"了1"在福建—台湾片和雷州片基本上不用,在粤东片和海南片则普遍... "了"在闽南方言各地普遍用作表示实现体貌的形式,但由于实现体貌发展程度的不同,在各地有一定的差异。其中表示动作行为本身实现的、活动于词层面的"了1"在福建—台湾片和雷州片基本上不用,在粤东片和海南片则普遍存在;用于表示事件作为一种新情况实现、活动于句层面的"了2"在各地普遍存在;用于表示事态实现、活动于词组层面的"了3"在闽南方言的大部分地区仍存在,但在雷州片和海南文昌已经消失。这种"了3"多少带有一些"完毕"的意义,语音上也未弱化,是一个不成熟的体貌标记。三种"了"的句法分布在各地也有差异。考察、比较三种"了"在不同地域中和不同句法环境中的分布,可追溯出表实现体貌的"了"在闽南方言中的发展、演变过程。总体而言,闽南方言"了"的发展演变过程比普通话较迟或较慢,而各片的发展进度又快慢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方言 实现 “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语肯定否定词的比较研究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施其生 张燕芬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72,共10页
粤语的"有"、"有得"、"冇"、"唔"、"未"、"唔曾"、"未曾"、"唔得"、"冇得"等是一组可以放在谓词性成分前表示肯定否定的词。在粤语区各地... 粤语的"有"、"有得"、"冇"、"唔"、"未"、"唔曾"、"未曾"、"唔得"、"冇得"等是一组可以放在谓词性成分前表示肯定否定的词。在粤语区各地这些词的用法并不完全对应。本文调查了广东境内主要的粤方言点,建立了表层形式、表层语义结构、深层语义结构等概念,比较这些词在粤语区各地语义分工及语法功能的差异,分析这些词的表层形式、表层语义结构与深层语义结构之间的不对应之处,探求其历史上有过的演变及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语 肯定 否定 形式 语义 表层 深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方言的“形+量”组合 被引量:4
3
作者 施其生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7-492,共6页
广州方言的"形+量"实际上包含两种性质各不相同、且成互补分布的语言成分,不能一概看作是量词接受形容词的修饰。数词后的"形+量"是名词性的偏正短语,中心在后,仍保留量词的语义特征和基本的语法功能,但已经和量词... 广州方言的"形+量"实际上包含两种性质各不相同、且成互补分布的语言成分,不能一概看作是量词接受形容词的修饰。数词后的"形+量"是名词性的偏正短语,中心在后,仍保留量词的语义特征和基本的语法功能,但已经和量词有一些不同。不出现在数词后面的"形+量"基本上是一种后补式的合成词,中心在前,语义特征和语法功能接近性质形容词,其中少数有专门的词义,已经是地道的形容词,但大部分仍和典型的词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方言 形容词 量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吴方言持续貌形式的共同特点 被引量:22
4
作者 施其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132-141,131,共11页
引言0.1 王力先生《中国语法理论》下册二九七页(中华书局,一九五五年版)说:“中国语里的情貌不能说是为动词或叙述词而设,只能说是为整个叙述语而设,因为情貌成分不一定紧跟着叙述词的后面,例如近过去貌的‘来着’就居于句末,开始貌‘... 引言0.1 王力先生《中国语法理论》下册二九七页(中华书局,一九五五年版)说:“中国语里的情貌不能说是为动词或叙述词而设,只能说是为整个叙述语而设,因为情貌成分不一定紧跟着叙述词的后面,例如近过去貌的‘来着’就居于句末,开始貌‘起来’二字的中间可以由目的位隔开。”本文所讨论的持续貌形式不限于动态助词,它包括表示下述语法意义的各种形式:(1)动作行为本身的持续,即通常所谓“进行貌”,例如普通话“她在哭”、“大家一路上唱着歌”中由“在”、“着”所表示的语法意义;(2)动作行为等所形成的状态的持续,例如普通话“门开着”、“他站着”中由“着”表示的语法意义;(3)整个谓语部所述情况的持续,例如普通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词 副词 普通话 宾语 动态助词 谓语 状态性 共同特点 述词 语气助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汕头方言的持续情貌 被引量:22
5
作者 施其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127-136,共10页
0.1 本文讨论的持续情貌是广义的,包括:一、动作行为本身的持续,即通常所说的进行貌,如“孩子们唱着、跳着”;二、动作行为所形成的状态的持续,如“门开着”;三、整个谓语部所述情况的持续,如“他睡得正香呢”。三种不同的持续情貌,下... 0.1 本文讨论的持续情貌是广义的,包括:一、动作行为本身的持续,即通常所说的进行貌,如“孩子们唱着、跳着”;二、动作行为所形成的状态的持续,如“门开着”;三、整个谓语部所述情况的持续,如“他睡得正香呢”。三种不同的持续情貌,下文分别以“行为进行”、“状态持续”、“情况持续”称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汕头方言 状态持续 普通话 动态助词 动作行为 变调 助动词 汉语方言 使然 潮汕方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口音的年龄差异看汕头音系及其形成 被引量:12
6
作者 施其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3期102-107,共6页
本世纪以来,广东省潮汕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逐渐从潮州市转移到汕头市。新中国成立后,汕头市一直是地区党政机关的所在地。1983年实行市辖县新体制,汕头市辖九县(潮阳、潮安、澄海、饶平、南澳、揭阳、普宁、惠来、揭西)一市(潮... 本世纪以来,广东省潮汕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逐渐从潮州市转移到汕头市。新中国成立后,汕头市一直是地区党政机关的所在地。1983年实行市辖县新体制,汕头市辖九县(潮阳、潮安、澄海、饶平、南澳、揭阳、普宁、惠来、揭西)一市(潮州市),所辖地域基本上与潮汕方言分布的地域一致。汕头市的这种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汕头市 汕头话 年龄差异 音系 口音 潮汕方言 潮州市 标准音 潮汕地区 语言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汕头方言表示“在”的介词 被引量:11
7
作者 施其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6期102-107,共6页
普通话的介词“在”,在汕头方言中有两种形式:“在”和“[na]”(或“放”),两种词的意义有“已然”与“使然”之别。普通话“在+Np”所表示的处所意义,由于句法位置和谓语动词类别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这种意义差别在汕头方... 普通话的介词“在”,在汕头方言中有两种形式:“在”和“[na]”(或“放”),两种词的意义有“已然”与“使然”之别。普通话“在+Np”所表示的处所意义,由于句法位置和谓语动词类别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这种意义差别在汕头方言既可产生于“在+Np”上,亦可产生于“放/[na]+Np”上,可见句式与动词类别引起的语义差别是一回事,“在”和“放/[na]”的“已然”与“使然”之别是另一回事。前者是普通话和汕头方言共有的现象,后者为汕头方言所特有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汕头方言 语法 介词 语义 处所 已然 使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