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湖南茶文化的历史地位 |
施兆鹏
|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5
|
|
2
|
加快茶学学科发展的研究与实践 |
施兆鹏
黄意欢
罗军武
刘仲华
杨治平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1996 |
2
|
|
3
|
茶饮料加工工艺 |
施兆鹏
刘村
|
《饮料工业》
|
2000 |
24
|
|
4
|
茯砖茶在发花过程中的香气变化 |
王华夫
李名君
刘仲华
王增盛
施兆鹏
|
《茶叶科学》
CAS
CSCD
|
1991 |
70
|
|
5
|
论黑茶品质及风味形成机理 |
王增盛
施兆鹏
刘仲华
黄建安
温琼英
朱尚同
|
《茶叶科学》
CAS
CSCD
|
1991 |
50
|
|
6
|
茶叶儿茶素保健及药理功能研究新进展 |
毛清黎
施兆鹏
李玲
刘仲华
朱旗
|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6
|
|
7
|
吸附树脂法制备高纯儿茶素的研究 |
张盛
刘仲华
黄建安
刘爱玲
施兆鹏
|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2
|
|
8
|
云南大叶茶与汝城白毛茶杂交后代的RAPD亲子鉴定 |
黎星辉
施兆鹏
刘春林
罗军武
沈程文
龚志华
|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8
|
|
9
|
茶鲜叶在不同季节及绿茶加工贮藏过程中糖苷类香气前体含量变化研究 |
张正竹
宛晓春
施兆鹏
夏涛
|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42
|
|
10
|
粮食真菌毒素污染的预防与脱毒 |
朱旗
毛清黎
王征
傅冬和
施兆鹏
|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6
|
|
11
|
论茯砖茶品质风味形成机理 |
王增盛
施兆鹏
刘仲华
黄建安
温琼英
周兴长
朱尚同
|
《茶叶科学》
CAS
CSCD
|
1991 |
50
|
|
12
|
四川黑茶品质化学成分的研究 |
齐桂年
田鸿
刘爱玲
施兆鹏
|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49
|
|
13
|
高通量筛选法对普洱茶降血糖血脂作用的研究 |
张冬英
刘仲华
施兆鹏
刘亚林
付冬和
|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7
|
|
14
|
安化云台山茶树品种种群内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
沈程文
罗军武
施兆鹏
龚志华
唐和平
刘富知
黄意欢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6
|
|
15
|
红茶发酵中pH调控对多酚氧化酶活性及茶黄素形成的影响 |
毛清黎
朱旗
刘仲华
施兆鹏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6
|
|
16
|
绿茶香气不同提取方法的研究 |
朱旗
施兆鹏
任春梅
|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98
|
|
17
|
乌龙茶"岩韵"与"音韵"的感官体验及化学特性 |
黄建安
施兆鹏
施英
谷纪平
陈金华
龚雨顺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8
|
|
18
|
儿茶素提制工艺技术研究 |
刘仲华
黄建安
施兆鹏
王增盛
陈慧衡
施龄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1997 |
48
|
|
19
|
黑茶初制中主要酶类的变化 |
刘仲华
黄建安
施兆鹏
|
《茶叶科学》
CAS
CSCD
|
1991 |
51
|
|
20
|
黑茶初制中主要色素物质的变化与色泽品质的形成 |
刘仲华
王增盛
黄建安
施兆鹏
|
《茶叶科学》
CAS
CSCD
|
1991 |
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