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胁迫对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消化酶活性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7
1
作者 施兆鸿 谢明媚 +2 位作者 彭士明 张晨捷 高权新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0-37,共8页
分别在22、27(对照组)、32℃的水环境中,对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进行急性温度胁迫48 h,检测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下银鲳幼鱼肠道消化酶活力及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肠道消化酶中,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活力在22℃实验组没有显著变... 分别在22、27(对照组)、32℃的水环境中,对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进行急性温度胁迫48 h,检测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下银鲳幼鱼肠道消化酶活力及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肠道消化酶中,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活力在22℃实验组没有显著变化(P>0.05),淀粉酶活力逐渐下降,脂肪酶活力则相反(P<0.05);在32℃实验组中,脂肪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的活力变化基本一致,均呈现上升趋势(P<0.05),而淀粉酶活力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血清生化指标中,葡萄糖(GLU)、乳酸(LD)、皮质醇(COR)在22℃实验组显著升高(P<0.05),甘油三酯(TG)和肌酐(CREA)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P<0.05),血清总蛋白(TP)含量则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P<0.05)。在32℃实验组中,TP和TG含量降低;GLU含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LD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0.05);COR先上升后降低,而CREA则呈现上升趋势;在肠道和血清中不同处理组在同一时间也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急性温度胁迫对银鲳幼鱼消化系统及排泄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生产操作及工厂化养殖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急性温度胁迫,减小银鲳幼鱼的应激反应,使其有良好的生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胁迫 银鲳幼鱼 消化酶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鲳繁殖生物学及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2
作者 施兆鸿 王建钢 +1 位作者 高露姣 凌建忠 《海洋渔业》 CSCD 2005年第3期246-250,共5页
银鲳是我国主要的经济鱼种之一,开展银鲳繁殖生物学的研究和人工育苗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海水养殖品种的结构调整、提高养殖效益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银鲳生物学以及育苗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归纳了银鲳繁殖生物学及... 银鲳是我国主要的经济鱼种之一,开展银鲳繁殖生物学的研究和人工育苗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海水养殖品种的结构调整、提高养殖效益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银鲳生物学以及育苗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归纳了银鲳繁殖生物学及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的现状,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鲳 繁殖生物学 人工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育苗条件下银鲳仔稚幼鱼摄食与生长特性 被引量:51
3
作者 施兆鸿 马凌波 +4 位作者 高露姣 于宏 柳敏海 陈波 傅荣兵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46,共9页
在人工育苗条件下,对0~50d银鲳仔稚幼鱼的摄食行为和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水温19.0~24.0℃时,初孵仔鱼~12d为仔鱼期,13~40d为稚鱼期,41d起转为幼鱼期。全长、肛前长和体高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5.489%、3.228%和5.371%。45d银鲳幼鱼全... 在人工育苗条件下,对0~50d银鲳仔稚幼鱼的摄食行为和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水温19.0~24.0℃时,初孵仔鱼~12d为仔鱼期,13~40d为稚鱼期,41d起转为幼鱼期。全长、肛前长和体高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5.489%、3.228%和5.371%。45d银鲳幼鱼全长、肛前长和体高的生长虽有差异,但不会造成相互间的残杀。鱼苗全长与日龄的关系式为y=4.6233-0.0352x-0.0088x2+0.0003x3,R2=0.996;全长与肛前长的关系式为y=1.6929+0.0927x+0.0018x2,R2=0.978;体高与日龄的关系式为y=0.8424+0.0168x+0.0053x2,R2=0.990。银鲳孵化后3d开始开口摄食,试验用饵料为轮虫、卤虫无节幼体、配合饵料。在仔鱼阶段其摄食率为25%~100%,饱食率为25%~80%;到稚幼鱼阶段摄食率均达到100%,饱食率60%~88%。银鲳消化时间随生长发育而延长。摄食高峰基本出现在白天,属白天摄食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鲳 仔稚幼鱼 摄食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渔场银鲳人工授精及孵化 被引量:22
4
作者 施兆鸿 赵峰 +2 位作者 王建钢 彭士明 王海平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21,34,共5页
2005--2008年,在舟山海域银鲳(Pampus argenteus)繁殖季节(4—5月),随流刺网或张网捕鱼船出海,捕捞性腺成熟的银鲳,进行人工授精和孵化。人工授精试验采用干法、湿法和半干法,比较受精率和孵化率。通过4年连续测量银鲳成熟卵... 2005--2008年,在舟山海域银鲳(Pampus argenteus)繁殖季节(4—5月),随流刺网或张网捕鱼船出海,捕捞性腺成熟的银鲳,进行人工授精和孵化。人工授精试验采用干法、湿法和半干法,比较受精率和孵化率。通过4年连续测量银鲳成熟卵的卵径、油球径等形态指标,对卵子成熟度进行判别,在水温16.0~18.5℃、盐度28.0±0.5的条件下进行孵化。结果表明,以干法受精后间隔3~5min水洗和半干法受精的方法受精率最高,受精率达18.50%-33.50%,最高达40%;孵化率达到43.83%-51.00%,最高达66%。银鲳成熟卵子的卵径为(1.368±0.082)mm,油球径为(0.550±0.031)mm,油球1个。对影响海捕银鲳亲体受精率和孵化率的环境奈件也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鲳 人工授精 胚胎发育 孵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鲻、梭鱼类资源开发及其生态养殖前景的探讨 被引量:21
5
作者 施兆鸿 彭士明 侯俊利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0-125,共6页
鲻科鱼类(Mugilidae)是知名的世界性分布的经济鱼类,广泛栖息于淡水、河口和海水中。鲻鱼Mugil cephalus和梭鱼Liza haematocheila是亚洲地区鲻科鱼类中最主要的经济代表种。鲻、梭鱼属于植食性或腐屑食性,主要摄食环境中的有机碎屑。... 鲻科鱼类(Mugilidae)是知名的世界性分布的经济鱼类,广泛栖息于淡水、河口和海水中。鲻鱼Mugil cephalus和梭鱼Liza haematocheila是亚洲地区鲻科鱼类中最主要的经济代表种。鲻、梭鱼属于植食性或腐屑食性,主要摄食环境中的有机碎屑。在养殖生产中,亦可起到净化养殖水域的作用,对维持养殖水域生态平衡和优化环境可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从生态养殖角度考虑,广泛开展鲻、梭鱼类养殖,对调整我国当前渔业产业结构,降低养殖水域的自身污染,保障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鲻鱼 梭鱼 资源开发 生态养殖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盐胁迫对黄姑鱼(Nibea albiflora)幼鱼鳃离子调节、呼吸代谢酶和皮质醇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施兆鸿 张晨捷 +3 位作者 彭士明 张艳亮 王建钢 高权新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2-28,共7页
挑选平均体重为(5.0±1.4)g,平均全长为(8.3±0.8)cm的黄姑鱼(Nibea albiflora)幼鱼,进行低盐度胁迫试验,以23盐度组为对照组,设置9和16两个盐度胁迫组,在0、1、3、7 d进行取样。通过检测鳃Na^+/K^+-ATP酶(NKA)、Ca^(2+)-ATP酶... 挑选平均体重为(5.0±1.4)g,平均全长为(8.3±0.8)cm的黄姑鱼(Nibea albiflora)幼鱼,进行低盐度胁迫试验,以23盐度组为对照组,设置9和16两个盐度胁迫组,在0、1、3、7 d进行取样。通过检测鳃Na^+/K^+-ATP酶(NKA)、Ca^(2+)-ATP酶、H^+-ATP酶、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活力以及血清皮质醇含量,研究低盐度对黄姑鱼离子调节和呼吸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鳃NKA活力在盐度胁迫后出现显著增强(P<0.05);Ca^(2+)-ATP酶活力略有上升后即出现下降的变化,而H^+-ATP酶活力呈现上升后恢复的变化。血清皮质醇含量在低盐度胁迫后呈显著的波动变化(P<0.05),9和16盐度组的皮质醇水平交替上升。鳃LDH活力在低盐度胁迫后显著增强(P<0.05),且9盐度组增强程度大于16盐度组。鳃SDH活力先减弱然后增强,9盐度组在7 d时增强十分显著(P<0.05)。试验中,仅9盐度组出现实验鱼死亡两尾的情况,16及23盐度组黄姑鱼进食和活动均正常,9盐度组略差。研究表明,盐度降低可显著影响黄姑鱼幼鱼离子调节能力及呼吸代谢功能。盐度胁迫程度超过黄姑鱼适应能力与机体储备的承受范围会对机体造成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姑鱼 低盐胁迫 离子调节 呼吸代谢 皮质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鲳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施兆鸿 赵峰 +2 位作者 傅荣兵 黄旭雄 王建钢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3-57,共5页
2005—2006年,在舟山海域银鲳繁殖季节(4~5月),随流刺网和张网捕鱼船出海,捕捞性腺成熟的银鲳进行人工授精,把胚胎运回岸上在孵化桶中继续孵化,得到初孵仔鱼并移入水泥池中进行培育。在水温19.0—24.0℃、盐度25.0~28.0的... 2005—2006年,在舟山海域银鲳繁殖季节(4~5月),随流刺网和张网捕鱼船出海,捕捞性腺成熟的银鲳进行人工授精,把胚胎运回岸上在孵化桶中继续孵化,得到初孵仔鱼并移入水泥池中进行培育。在水温19.0—24.0℃、盐度25.0~28.0的人工育苗条件下培育苗种。饵料为轮虫、卤虫无节幼体和配合饲料,孵化后3d仔鱼开始开口摄食。银鲳初孵仔鱼~12日龄为仔鱼期,13~40日龄为稚鱼期,41日龄起转为幼鱼期。经50d培育,获得20~27mm叉长的银鲳幼鱼。育苗成活率为5%~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鲳 苗种培育 舟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鲳仔稚鱼消化系统的发育 被引量:3
8
作者 施兆鸿 高露姣 +2 位作者 陈超 彭士明 赵峰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4-262,共9页
对出膜后1~35d灰鲳仔稚鱼的消化系统进行了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初孵仔鱼具有很大的卵黄囊,消化管为一简单的直形盲管。2日龄仔鱼消化系统中肠区首先开始分化,内面可见纹状缘。3日龄仔鱼胃区膨大,卵黄消失,肠道分化出小肠和直肠。... 对出膜后1~35d灰鲳仔稚鱼的消化系统进行了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初孵仔鱼具有很大的卵黄囊,消化管为一简单的直形盲管。2日龄仔鱼消化系统中肠区首先开始分化,内面可见纹状缘。3日龄仔鱼胃区膨大,卵黄消失,肠道分化出小肠和直肠。侧囊在4日龄仔鱼时出现分化。5日龄仔鱼观察到幽门盲囊的初始结构,油球消失,从内源性营养向外源性营养过渡基本完成。6日龄仔鱼摄食主动。14日龄稚鱼肝脏分为两叶,体积增大,胰脏体积增大,胃弯曲呈“U”形,幽门盲囊指状分支已增加到几十个。22日龄稚鱼肠道弯曲更多,在胸腹腔中肠道盘曲程度已接近幼鱼。28日龄稚鱼侧囊背腹形成一纵隔,出现角质刺。35日龄稚鱼胃腺已十分丰富,侧囊结构也已完善,标志着灰鲳消化系统更趋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鲳 仔稚鱼 消化系统 形态学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锯缘青蟹幼体成活的几个因素 被引量:6
9
作者 施兆鸿 夏连军 王建钢 《海洋渔业》 CSCD 2004年第4期281-285,共5页
本文对海捕和养殖的锯缘青蟹抱卵及胚胎发育情况进行了观察 ,并对幼体饵料营养强化、适口性、幼体的培育方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自然海区捕获的亲蟹其抱卵率和幼体质量要好于人工养殖的亲蟹 ;胚胎发育的最适盐度为 2 8~ 33,最适... 本文对海捕和养殖的锯缘青蟹抱卵及胚胎发育情况进行了观察 ,并对幼体饵料营养强化、适口性、幼体的培育方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自然海区捕获的亲蟹其抱卵率和幼体质量要好于人工养殖的亲蟹 ;胚胎发育的最适盐度为 2 8~ 33,最适温度为 2 6~ 30℃ ;状幼体Ⅴ期和大眼幼体时期摄食的饵料以边缘毛状的活体为佳 ,便于抱握 ;状幼体Ⅴ期起应降低苗池中的直射光 ,投饵多餐少量 ,增加附着面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缘青蟹 幼体成活率 抱卵发育 胚胎发育 幼体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骤降对云纹石斑鱼肝脏代谢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施兆鸿 廖雅丽 +3 位作者 王孝杉 高权新 彭士明 张晨捷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4-181,共8页
为探讨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肝脏代谢酶活力对盐度骤降的响应,设置27(对照组)、21、15、9共4个盐度梯度对云纹石斑鱼进行盐度骤降胁迫实验。分别在0、1、2、3、7 d时取样,测定其肝脏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谷丙... 为探讨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肝脏代谢酶活力对盐度骤降的响应,设置27(对照组)、21、15、9共4个盐度梯度对云纹石斑鱼进行盐度骤降胁迫实验。分别在0、1、2、3、7 d时取样,测定其肝脏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以及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结果显示,ACP活力盐度21组先波动变化后恢复正常水平,盐度15组先下降后升高,随后第7天下降恢复正常水平;AKP活力盐度21组和盐度15组先呈下降趋势,第3天大幅度升高;GPT与LDH活力盐度21组和盐度15组基本呈现先下降再上升并波动的变化趋势;GOT活力变化趋势盐度21组先升后降,盐度15组先降后波动。研究表明:在盐度27骤降至21或15,均会使云纹石斑鱼产生应激反应,磷酸酶、转氨酶与乳酸脱氢酶活力初期均会受到抑制,随时间延长可以得到恢复;而当盐度从27骤降至9,3 d时实验鱼全部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纹石斑鱼 骤降低盐胁迫 肝脏代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鲳卵巢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施兆鸿 罗海忠 +2 位作者 高露姣 陈波 王海平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共5页
采用常规的生物学调查方法并取其卵巢做石蜡切片,用显微镜观察灰鲳(Pampuscinereus)的卵巢发育,进行组织学研究。对灰鲳卵巢中的卵母细胞的各个时相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对灰鲳卵巢的周年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灰鲳卵巢... 采用常规的生物学调查方法并取其卵巢做石蜡切片,用显微镜观察灰鲳(Pampuscinereus)的卵巢发育,进行组织学研究。对灰鲳卵巢中的卵母细胞的各个时相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对灰鲳卵巢的周年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灰鲳卵巢发育可为6个时期,繁殖期在6~8月,8月下旬起至9月中旬卵巢开始退化,9月中、下旬起卵巢进入重复发育的Ⅱ期,直到翌年3月都停留在重复发育的Ⅱ期,4月初部分灰鲳卵巢开始重新发育。灰鲳的卵巢平均成熟度在0.3%~12.3%之间。研究表明,灰鲳属多次产卵类型的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鲳 卵巢发育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盐胁迫对黄姑鱼幼鱼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5
12
作者 张晨捷 张艳亮 +2 位作者 高权新 彭士明 施兆鸿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9-64,共6页
该实验设置3个盐度梯度(9、16、23,分别记为S9、S16、S23),其中S23为对照组,对黄姑鱼(Nibea albiflora)幼鱼进行低盐度胁迫,于第0、第1、第3和第7天进行取样。通过检测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 该实验设置3个盐度梯度(9、16、23,分别记为S9、S16、S23),其中S23为对照组,对黄姑鱼(Nibea albiflora)幼鱼进行低盐度胁迫,于第0、第1、第3和第7天进行取样。通过检测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以及肝脏和血清的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研究低盐度对黄姑鱼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肝脏SOD活力呈上升后下降变化,而CAT活力呈减弱后增强而后再减弱的变化。肝脏GSH-Px活力出现了显著增强(P<0.05)。且盐度越低,活力变化越剧烈。肝脏T-AOC在盐度16下呈现显著增强后减弱变化(P<0.05),而S9组T-AOC显著减弱后维持在较低水平(P<0.05)。S9组肝脏与血清b(MDA)有显著升高(P<0.05),而S16组肝脏b(MDA)呈上下波动变化,血清b(MDA)则略有下降。实验表明,盐度降低可显著影响黄姑鱼肝脏的抗氧化功能,而黄姑鱼对低盐度有较强适应能力,但胁迫过强会消耗机体储备,降低机体抵抗力,损伤鱼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姑鱼 肝脏 抗氧化酶 谷胱甘肽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温度胁迫对银鲳幼鱼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6
13
作者 谢明媚 彭士明 +2 位作者 张晨捷 高权新 施兆鸿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41-549,共9页
将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分别放置在22℃、27℃(对照组)和32℃的不同水温梯度下胁迫48h,研究不同温度、不同时间(0、12、24、48 h)下银鲳幼鱼肝脏和血清中的抗氧化酶指标和免疫指标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将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分别放置在22℃、27℃(对照组)和32℃的不同水温梯度下胁迫48h,研究不同温度、不同时间(0、12、24、48 h)下银鲳幼鱼肝脏和血清中的抗氧化酶指标和免疫指标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22℃试验组变化基本一致,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仅在22℃试验组出现显著波动(P<0.05),其余组变化不显著(P>0.05);总抗氧化能力(T-AOC)22℃试验组在24 h和48 h差异显著(P<0.05),32℃试验组0 h和48 h差异显著(P<0.05);丙二醛(MDA)22℃试验组随着时间的延长含量显著下降,24 h下降到最低值,随后维持最低值,32℃试验组MDA含量则随时间的延长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对照组也出现了显著性变化(P<0.05)。血清中,SOD 22℃试验组的活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2℃试验组则随着时间的延长含量直线上升,对照组也出现了波动;CAT和T-AOC 22℃试验组均变化不显著(P>0.05),CAT 32℃试验组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T-AOC 32℃试验组显著下降,对照组CAT和T-AOC都出现波动;GSH-PX和MDA32℃试验组出现下降趋势,且差异显著(P<0.05),GSH-PX 22℃试验组含量随时间延长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MDA 22℃试验组和对照组都出现波动现象。免疫指标中,溶菌酶(LZM)活力的变化不显著(P>0.05);免疫球蛋白M(Ig M)各试验组活力均呈现显著性变化(P<0.05)。不同温度组之间在同一时间也会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在肝脏中,T-AOC 32℃试验组在48 h与其余两组差异显著(P<0.05);MDA除起始时间0 h外,其余时间段不同温度组间均出现显著性差异。而SOD、CAT、GSH-PX则不同温度组在同一时间内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中,除了免疫指标中的LZM不同温度组在同一时间内没有显著性差异之外,其余各项指标均在同一时间段不同温度组之间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结果表明,急性温度胁迫对银鲳幼鱼的肝脏造成了一定的损伤,并对其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应答反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实际苗种生产和工厂化养殖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急性温度变化对银鲳幼鱼产生的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胁迫 银鲳 幼鱼 抗氧化指标 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北湖渔业资源现状及开发途径的探讨
14
作者 施兆鸿 李圣法 朱锡君 《水产科技情报》 1996年第6期257-261,共5页
作者于1995年对位于杭州湾北岸海盐县境内的南北湖进行了周年(分四季)浮游生物种群组成调查及生物量季节变化的测定,由此估算出该湖食浮游生物及腐屑的鱼类增产潜力。鉴于南北湖是著名风景湖泊,在渔业利用上不宜采取投饵施肥方... 作者于1995年对位于杭州湾北岸海盐县境内的南北湖进行了周年(分四季)浮游生物种群组成调查及生物量季节变化的测定,由此估算出该湖食浮游生物及腐屑的鱼类增产潜力。鉴于南北湖是著名风景湖泊,在渔业利用上不宜采取投饵施肥方式增加鱼虾产量,但针对天然食料资源状况选择适宜品种,有节制地增殖放养某些经济鱼虾,不仅能发挥一定的渔业效益,还能控制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 资源 现状 开发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组成对银鲳幼鱼生长率及肌肉氨基酸、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23
15
作者 彭士明 施兆鸿 +2 位作者 孙鹏 尹飞 王建钢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56,共6页
研究分析了饲料组成对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特定生长率(SGR)及肌肉氨基酸与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实验共设4组不同的饲料组成,依次为饲料A(鱼肉糜)、饲料B(鱼肉糜+配合饲料)、饲料C(鱼肉糜+配合饲料+蛏子肉糜)和饲料D(鱼肉糜+配合饲... 研究分析了饲料组成对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特定生长率(SGR)及肌肉氨基酸与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实验共设4组不同的饲料组成,依次为饲料A(鱼肉糜)、饲料B(鱼肉糜+配合饲料)、饲料C(鱼肉糜+配合饲料+蛏子肉糜)和饲料D(鱼肉糜+配合饲料+蛏子肉糜+桡足类)。实验用银鲳幼鱼的平均体重为4.80±0.11 g,每组饲料设3重复,实验周期为9周。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饲料组成可显著影响银鲳的特定生长率,饲料A组的特定生长率最低,并显著低于其它各饲料组;饲料D组的特定生长率最高,且显著高于饲料B、C组的特定生长率(P<0.05);但饲料B、C组间银鲳特定生长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银鲳肌肉氨基酸与脂肪酸的分析结果显示,4组饲料组成对银鲳肌肉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并无显著性影响(P>0.05),但可显著影响肌肉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P<0.05)。饲料D组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及n-3HUFA含量均分别显著高于饲料A、B和C组(P<0.05),饲料B和C组的PUFA、HUFA及n-3HUFA均分别显著高于饲料A组(P<0.05),但饲料B、C组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分析得出,丰富的饲料组成以及饲料中较高的HUFA含量均有利于银鲳幼鱼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鲳 饲料组成 生长率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与养殖银鲳幼鱼氨基酸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23
16
作者 彭士明 黄旭雄 +2 位作者 赵峰 施兆鸿 李伟微 《海洋渔业》 CSCD 2008年第1期26-30,共5页
比较了野生与养殖银鲳幼鱼氨基酸的含量。结果显示,野生与养殖银鲳鱼体中均以谷氨酸含量最高,组氨酸含量最低,必需氨基酸中均以赖氨酸含量最高,并且四种呈味氨基酸的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均为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养... 比较了野生与养殖银鲳幼鱼氨基酸的含量。结果显示,野生与养殖银鲳鱼体中均以谷氨酸含量最高,组氨酸含量最低,必需氨基酸中均以赖氨酸含量最高,并且四种呈味氨基酸的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均为谷氨酸>天冬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养殖银鲳鱼体中脯氨酸含量较野生银鲳明显升高(变异系数为11.16%),但丝氨酸、酪氨酸及八种必需氨基酸(缬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及精氨酸)的含量均较野生银鲳低。养殖银鲳氨基酸总量(54.17 g/100 g干物质)与必需氨基酸总量(27.16 g/100 g干物质)均分别低于野生银鲳鱼体中的氨基酸总量(57.92 g/100 g干物质)与必需氨基酸的总量(30.04 g/100 g干物质),变异系数分别为4.74%与7.13%;而呈味氨基酸总量与野生银鲳相比差异较小,变异系数仅为2.66%。养殖银鲳与野生银鲳鱼体中必需氨基酸总量与总氨基酸的比值(EAA/TAA)均较高,分别为50.14%与51.87%。此外,养殖与野生银鲳鱼体中的呈味氨基酸与总氨基酸(DAA/TAA)的比值同样较高,分别为37.92%与36.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鲳 野生 养殖 鱼体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对条石鲷幼鱼肝脏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45
17
作者 孙鹏 尹飞 +1 位作者 彭士明 施兆鸿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4-159,共6页
测定了不同盐度(8、18、28、38、48)处理后条石鲷幼鱼肝脏中SOD、CAT、GPX和GST4种酶活力,探讨了盐度变化对条石鲷幼鱼肝脏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当用低盐度8和18处理时,幼鱼肝脏SOD活力无显著变化(P〉0.05);当处理盐度升至38时... 测定了不同盐度(8、18、28、38、48)处理后条石鲷幼鱼肝脏中SOD、CAT、GPX和GST4种酶活力,探讨了盐度变化对条石鲷幼鱼肝脏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当用低盐度8和18处理时,幼鱼肝脏SOD活力无显著变化(P〉0.05);当处理盐度升至38时,SOD活力增加并在24h时达到最大,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之后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而经过盐度48处理时,SOD活力则在24h时达到最低,之后逐渐升高并趋于稳定。CAT活力在盐度为8和18的处理组中均在处理120h时达到最高值;在经高盐度处理时与SOD活力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各盐度处理组中的GPX活力均在处理12~24h左右出现最低值,然后又逐渐上升并趋于稳定。而GST活力在处理盐度为8、18和38时基本呈增高的变化趋势,当盐度增至48时,GST活力迅速增高并在6h时达到最高,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之后逐渐趋于平衡。结果表明,条石鲷幼鱼对低盐环境有较强耐受力,在盐度变化时能通过改变抗氧化酶活力来消除氧化压力下产生的多余自由基以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石鲷 盐度 抗氧化酶 氧化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温度胁迫对银鲳幼鱼代谢酶、离子酶活性及血清离子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高权新 谢明媚 +2 位作者 彭士明 张晨捷 施兆鸿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9-66,共8页
为探明急性温度胁迫对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生化指标的影响,该实验设计了3个温度梯度,即22℃、27℃和32℃,以27℃为对照组,胁迫时间48 h,分别测定胁迫前后其代谢酶、离子酶活性以及血清中离子浓度。结果显示,2个实验组的血清谷丙... 为探明急性温度胁迫对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生化指标的影响,该实验设计了3个温度梯度,即22℃、27℃和32℃,以27℃为对照组,胁迫时间48 h,分别测定胁迫前后其代谢酶、离子酶活性以及血清中离子浓度。结果显示,2个实验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GPT)的变化趋势相反,肝脏谷草转氨酶(GOT)的变化趋势也不同;2个实验组的碱性磷酸酶(AKP)变化趋势相反,而酸性磷酸酶(ACP)变化趋势相同,乳酸脱氢酶(LDH)在22℃实验组出现波浪式变化(P<0.05);血清钠(Na+)、钾(K+)、氯(Cl-)、钙(Ca2+)在各组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鳃Na+/K+-ATP酶活性在32℃实验组出现下降趋势,肾脏Na+/K+-ATP酶活性在22℃实验组出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2个实验组鳃Ca2+/Mg2+-ATP酶活性和肾脏Ca2+/Mg2+-ATP酶活性皆出现相反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急性温度胁迫可显著影响银鲳幼鱼的正常代谢,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温度胁迫,以使其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温度胁迫 银鲳幼鱼 代谢酶 离子酶 血清离子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影响海水硬骨鱼类渗透压调节机理的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21
19
作者 张晨捷 施兆鸿 +1 位作者 王建钢 高权新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8-116,共9页
盐度是硬骨鱼类生存环境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生态因子,对于鱼类的存活、受精卵的发育以及仔鱼、幼鱼、成鱼的健康生长都是极为重要的。为了探索盐度的影响机理,本文对国内外的研究概况以及与海水硬骨鱼类渗透压调节相关的细胞、调节酶、调... 盐度是硬骨鱼类生存环境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生态因子,对于鱼类的存活、受精卵的发育以及仔鱼、幼鱼、成鱼的健康生长都是极为重要的。为了探索盐度的影响机理,本文对国内外的研究概况以及与海水硬骨鱼类渗透压调节相关的细胞、调节酶、调节激素、离子转运通道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骨鱼类 渗透压调节 盐度 氯细胞 激素 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蛋白和脂肪水平对云纹石斑鱼幼鱼免疫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晨捷 彭士明 +2 位作者 陈超 高权新 施兆鸿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4-644,共11页
采用蛋白和脂肪水平双因素实验,通过检测云纹石斑鱼血清、肝脏和肌肉中免疫与抗氧化指标,为饲料蛋白和脂肪的适宜配比提供依据。以鱼粉和豆粕作蛋白源,鱼油和大豆油混合油作脂肪源,3个蛋白水平分别为:35%、40%、45%,每个蛋白... 采用蛋白和脂肪水平双因素实验,通过检测云纹石斑鱼血清、肝脏和肌肉中免疫与抗氧化指标,为饲料蛋白和脂肪的适宜配比提供依据。以鱼粉和豆粕作蛋白源,鱼油和大豆油混合油作脂肪源,3个蛋白水平分别为:35%、40%、45%,每个蛋白水平分别设3个脂肪水平:9%、12%、15%,每组3个重复。LZM活力和IgM含量在蛋白水平40%~45%时较高,也呈现随脂肪水平增加而上升的趋势,且蛋白水平比脂肪水平和交互作用对LZM和IgM有更显著的影响。肝脏SOD活力在40%蛋白水平时较高,在低蛋白水平(35%)时SOD活力随脂肪水平上升而增强,而高蛋白水平(45%)时则相反。蛋白、脂肪水平和交互作用对CAT活力均有显著影响,蛋白水平较高CAT活力较强。肌肉SOD和CAT活力变化趋势与肝脏大致相反。MDA含量随蛋白水平增加而减小,蛋白水平对肝脏和肌肉MDA都有显著作用,随着饲料脂肪水平增加肝脏MDA显著下降。实验表明,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维持在一定水平(40%左右)是必要的,当蛋白需求满足时,适当增加脂肪水平有利于鱼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纹石斑鱼 蛋白质 脂肪 免疫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