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P2X受体在骨癌痛发生和维持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
5
1
作者
施任怡
蔡杨乾
+2 位作者
杜俊英
房军帆
梁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23-627,共5页
骨癌痛多因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发生骨转移引起,是一种顽固的难治性疼痛。现已有针对骨癌痛病理机制的相关研究,但是仍然无法明确其具体发生机制。P2X受体介导的嘌呤信号在肿瘤生长、转移的相关病理机制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参...
骨癌痛多因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发生骨转移引起,是一种顽固的难治性疼痛。现已有针对骨癌痛病理机制的相关研究,但是仍然无法明确其具体发生机制。P2X受体介导的嘌呤信号在肿瘤生长、转移的相关病理机制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参与癌性疼痛的形成和维持过程。P2X受体是一种三磷酸腺苷的门控离子通道,主要包括P2X_(1-7) 7个亚型,初步研究表明P2X3、P2X4、P2X6、P2X7受体参与骨癌痛的发生发展,其相关机制存在差异。本文就P2X受体参与骨癌痛发生和维持的机制做一综述,进一步确定P2X受体在骨癌痛中发挥关键的作用,为寻找骨癌痛新的治疗方法提供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X受体
骨肿瘤
疼痛
机制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外周P2X3受体介导不同类型疼痛的作用差异探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蔡杨乾
施任怡
+6 位作者
周游
杜俊英
房军帆
何晓芬
林咸明
梁宜
方剑乔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72-375,共4页
研究表明外周P2X3受体在炎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和骨癌痛的产生和维持中发挥关键性作用,但在不同类型疼痛模型中的作用存在差异。根据外周P2X3受体在不同疼痛模型的变化特征,全面了解外周P2X3受体在疼痛中的角色担当,为后期研发镇痛...
研究表明外周P2X3受体在炎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和骨癌痛的产生和维持中发挥关键性作用,但在不同类型疼痛模型中的作用存在差异。根据外周P2X3受体在不同疼痛模型的变化特征,全面了解外周P2X3受体在疼痛中的角色担当,为后期研发镇痛相关药物找到潜在的靶点。本文对外周P2X3受体及其在不同类型疼痛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背根神经节
P2X3受体
作用差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对细胞免疫功能、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26
3
作者
臧金鹏
刘建浩
+1 位作者
韩丹
施任怡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2-225,共4页
目的研究电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ACI)对细胞免疫功能、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20年2月医院收治的证属气滞血瘀型的ACI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电针组和联合组各40例,电针组单独使...
目的研究电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ACI)对细胞免疫功能、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20年2月医院收治的证属气滞血瘀型的ACI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电针组和联合组各40例,电针组单独使用电针治疗,联合组采用电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T细胞亚群[CD^(+)_(3)、CD^(+)_(4)、CD^(+)_(4)/CD^(+)_(8)]水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血小板黏附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良Bathel指数(MBI)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0.00%,36/40)明显高于电针组(70.00%,28/40)(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CD^(+)_(3)、CD^(+)_(4)及CD^(+)_(4)/CD^(+)_(8)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NIHSS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及全血高切、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值、纤维蛋白原水平及NIHSS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联合组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电针组(P<0.05),两组T细胞亚群CD^(+)_(3)、CD^(+)_(4)及CD^(+)_(4)/CD^(+)_(8)值及MBI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联合组T细胞亚群CD^(+)_(3)、CD^(+)_(4)及CD^(+)_(4)/CD^(+)_(8)值及MBI评分明显高于电针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ACI疗效确切,有助于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细胞免疫功能
血液流变学
神经功能
电针
补阳还五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2X受体在骨癌痛发生和维持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
5
1
作者
施任怡
蔡杨乾
杜俊英
房军帆
梁宜
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针灸神经生物学实验室
出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23-62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674061)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研项目一般项目(2014KYA162)
文摘
骨癌痛多因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发生骨转移引起,是一种顽固的难治性疼痛。现已有针对骨癌痛病理机制的相关研究,但是仍然无法明确其具体发生机制。P2X受体介导的嘌呤信号在肿瘤生长、转移的相关病理机制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参与癌性疼痛的形成和维持过程。P2X受体是一种三磷酸腺苷的门控离子通道,主要包括P2X_(1-7) 7个亚型,初步研究表明P2X3、P2X4、P2X6、P2X7受体参与骨癌痛的发生发展,其相关机制存在差异。本文就P2X受体参与骨癌痛发生和维持的机制做一综述,进一步确定P2X受体在骨癌痛中发挥关键的作用,为寻找骨癌痛新的治疗方法提供契机。
关键词
P2X受体
骨肿瘤
疼痛
机制探讨
分类号
R738.1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周P2X3受体介导不同类型疼痛的作用差异探析
被引量:
2
2
作者
蔡杨乾
施任怡
周游
杜俊英
房军帆
何晓芬
林咸明
梁宜
方剑乔
机构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浙江省针灸神经病学重点实验室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针灸科
出处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72-37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74061)。
文摘
研究表明外周P2X3受体在炎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和骨癌痛的产生和维持中发挥关键性作用,但在不同类型疼痛模型中的作用存在差异。根据外周P2X3受体在不同疼痛模型的变化特征,全面了解外周P2X3受体在疼痛中的角色担当,为后期研发镇痛相关药物找到潜在的靶点。本文对外周P2X3受体及其在不同类型疼痛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疼痛
背根神经节
P2X3受体
作用差异
综述
分类号
R402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对细胞免疫功能、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26
3
作者
臧金鹏
刘建浩
韩丹
施任怡
机构
三亚市中医院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22-225,共4页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817399)。
文摘
目的研究电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ACI)对细胞免疫功能、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20年2月医院收治的证属气滞血瘀型的ACI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电针组和联合组各40例,电针组单独使用电针治疗,联合组采用电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疗效、T细胞亚群[CD^(+)_(3)、CD^(+)_(4)、CD^(+)_(4)/CD^(+)_(8)]水平、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血小板黏附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良Bathel指数(MBI)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0.00%,36/40)明显高于电针组(70.00%,28/40)(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CD^(+)_(3)、CD^(+)_(4)及CD^(+)_(4)/CD^(+)_(8)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NIHSS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6、TNF-α、Hs-CRP水平及全血高切、血浆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值、纤维蛋白原水平及NIHSS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联合组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电针组(P<0.05),两组T细胞亚群CD^(+)_(3)、CD^(+)_(4)及CD^(+)_(4)/CD^(+)_(8)值及MBI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联合组T细胞亚群CD^(+)_(3)、CD^(+)_(4)及CD^(+)_(4)/CD^(+)_(8)值及MBI评分明显高于电针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ACI疗效确切,有助于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安全性好。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细胞免疫功能
血液流变学
神经功能
电针
补阳还五汤
Keywords
acute cerebral infarc tion
cellular immune func tion
hemorheology
nerve function
electroacupuncture
Buyang Huanwu Decoction(补阳还五汤)
分类号
R277.7 [医药卫生—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P2X受体在骨癌痛发生和维持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施任怡
蔡杨乾
杜俊英
房军帆
梁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外周P2X3受体介导不同类型疼痛的作用差异探析
蔡杨乾
施任怡
周游
杜俊英
房军帆
何晓芬
林咸明
梁宜
方剑乔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电针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急性脑梗死对细胞免疫功能、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臧金鹏
刘建浩
韩丹
施任怡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