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语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11
1
作者 施万胜 舒友菊 万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14804-14805,14807,共3页
从如何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双语教学效果入手,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一些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提出了改善双语教学效果的方法,并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系统地提出了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途径。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双语教学 教学效果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触氧化—潜流人工湿地处理矿区生活污水与中水回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施万胜 舒友菊 万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11445-11446,共2页
采用接触氧化—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某矿区的生活污水,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效果良好,出水水质优于杂用水水质要求,实现了污水的零排放。通过改变系统中接触氧化及人工湿地的运行方式可以防止人工湿地的堵塞和提高系统的脱氮除磷效果。
关键词 接触氧化 潜流人工湿地 生活污水 中水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植物天然提取液的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舒友菊 施万胜 孙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9-91,共3页
从9种植物中筛选出对几种致病菌及青霉菌抑菌效力显著的丁香、艾叶、紫苏、青蒿、辣椒及花椒6种材料,通过二倍稀释法确定其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紫苏对大肠杆菌抑制力最强,其MIC为0.391%;6种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很强的抑制力... 从9种植物中筛选出对几种致病菌及青霉菌抑菌效力显著的丁香、艾叶、紫苏、青蒿、辣椒及花椒6种材料,通过二倍稀释法确定其最低抑菌浓度。结果表明:紫苏对大肠杆菌抑制力最强,其MIC为0.391%;6种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很强的抑制力,除花椒外,其他5种提取液的MIC均为0.391%;艾叶、辣椒、花椒对白色念珠菌有较强的抑制力,MIC为0.782%;丁香和辣椒对青霉菌的作用效果最好,MIC为0.391%。最后复配了由等量丁香、辣椒、花椒组成的防腐剂配方,其抑菌效力明显高于苯甲酸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防腐剂 植物提取液 抑菌作用 最低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MBR处理高脂肪废水的运行特性和污泥性质研究
4
作者 肖小兰 施万胜 +5 位作者 黄振兴 许之扬 缪恒锋 任洪艳 赵明星 阮文权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4-92,共9页
高脂肪废水是一类性质较为复杂的废水,在传统厌氧处理中面临污泥漂浮和流失问题。采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对高脂肪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其在厌氧消化过程中的运行特性和污泥性质变化。结果表明,采用AnMBR处理高脂肪废水可获得良好... 高脂肪废水是一类性质较为复杂的废水,在传统厌氧处理中面临污泥漂浮和流失问题。采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MBR)对高脂肪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其在厌氧消化过程中的运行特性和污泥性质变化。结果表明,采用AnMBR处理高脂肪废水可获得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和强健的稳定性,COD去除效率可达99%,挥发性脂肪酸(VFA)质量浓度低于200 mg/L,然而在后期运行过程中发现消化效率下降。此外,原水中较高浓度的脂肪导致其水解产物-长链脂肪酸(LCFAs)在体系内发生累积,可能对消化效率及污泥性质产生不利影响。进一步监测其污泥性质发现污泥粒径从26.5μm下降至6.5μm,而溶解性胞外聚合物(SMP)质量分数则由47.7 mg/g累积至98 mg/g,污泥的相对疏水性从28.2%上升至68.1%,表明污泥性质发生恶化,从而导致了膜过滤性能下降,膜通量从32 L·(m^2·h)^-1衰减至10 L·(m^2·h)^-1。皮尔逊相关性测试表明,膜过滤性能与污泥粒径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SMP和污泥相对疏水性呈较强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高脂肪废水 长链脂肪酸 污泥性质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零价铁对糖蜜酒精废水两级厌氧处理的影响
5
作者 赵明星 陈阳 +3 位作者 施万胜 缪恒锋 黄振兴 阮文权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70-74,共5页
采用两级厌氧方式处理糖蜜酒精废水,向一级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UASB)中添加纳米零价铁(nano zero valent iron,NZVI),以降低硫化物对厌氧消化过程的抑制,提高糖蜜酒精废水两级处理的效果。添加NZVI后... 采用两级厌氧方式处理糖蜜酒精废水,向一级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UASB)中添加纳米零价铁(nano zero valent iron,NZVI),以降低硫化物对厌氧消化过程的抑制,提高糖蜜酒精废水两级处理的效果。添加NZVI后,不同负荷下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一级去除率比未添加NZVI时高,最终保持在55%左右;硫酸根一级去除率为73%左右;COD二级去除率和总去除率最终分别稳定在33%和70%左右,硫酸根二级去除率和总去除率最终分别稳定在73%和93%左右;一级和二级厌氧出水中硫化物质量浓度最大分别为363.9和452.4 mg/L。反应器COD负荷达到28 kg/(m 3·d)时,产甲烷菌(methane producing bacteria,MPB)和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SRB)电子流比重分别稳定在86%和14%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蜜酒精废水 两级厌氧消化 纳米零价铁 硫酸根 沼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糟固态厌氧消化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6
作者 张周 张雅晶 +3 位作者 周云龙 许之扬 施万胜 阮文权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44-50,共7页
醋糟产生量巨大,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十分必要,厌氧消化是实现醋糟资源化、减量化的重要途径。采用全混式反应器构建高固态连续式厌氧消化体系对醋糟进行厌氧发酵处理,研究不同有机负荷(organic loading rate,OLR)条件下,醋糟厌氧消化产气... 醋糟产生量巨大,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十分必要,厌氧消化是实现醋糟资源化、减量化的重要途径。采用全混式反应器构建高固态连续式厌氧消化体系对醋糟进行厌氧发酵处理,研究不同有机负荷(organic loading rate,OLR)条件下,醋糟厌氧消化产气性能、中间代谢产物变化情况及微生物群落结构演替规律。结果表明,在OLR为6.06 g/(L·d)条件下表现出最佳的消化性能,沼气产量和甲烷产率分别达423 mL/g和226 mL/g,细菌门水平上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分别为45.6%和53.1%,4种与木质纤维素代谢有关的菌属相对丰度分布均匀,有利于形成各种代谢途径促进底物高效水解。古菌解析检测到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和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构成主要优势菌属,氢营养型和混合营养型产甲烷途径协同作用。系统稳定运行时总氨氮(total ammonia nitrogen,TAN)和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s)质量浓度分别维持在2 g/L和9 g/L左右,过高的VFAs浓度会使产甲烷菌活性受到抑制,系统甲烷产率降低。因此,全混式高固态厌氧消化体系能够对醋糟进行高效处理,系统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较高,各类型水解产物均能被体系中多样的产甲烷途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糟 厌氧消化 有机负荷 产气性能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启动性能研究
7
作者 刘彩霞 王锐 施万胜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9年第2期137-138,141,共3页
通过人工葡萄糖配水,对小试规模的ASBR反应器的启动特点及工艺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启动3个月反应器的运行情况及一个运行周期下的COD去除、VFA积累和产气的情况,并简要探讨了微量元素和搅拌对系统运行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 厌氧序批式反应器(ASBR) 启动 工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同步回收促进高浓度蛋白废水厌氧消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杜阳 华天予 +4 位作者 肖壮波 屈云贺 赵明星 阮文权 施万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6-24,共9页
该研究在高浓度蛋白废水厌氧消化中采用脱氨膜对氨氮进行回收,缓解厌氧消化过程中氨抑制的同时回收氨资源。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经脱氨膜处理后,实验组反应器中氨氮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2 000 mg/L以下),累计产甲烷量较对照组反... 该研究在高浓度蛋白废水厌氧消化中采用脱氨膜对氨氮进行回收,缓解厌氧消化过程中氨抑制的同时回收氨资源。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经脱氨膜处理后,实验组反应器中氨氮浓度维持在较低水平(2 000 mg/L以下),累计产甲烷量较对照组反应器提高了54%,化学需氧量去除率提高了88%。该废水厌氧消化过程中氢营养型产甲烷菌为优势菌群,经膜脱氨处理后,实验组反应器可以富集蛋白质和酸降解细菌,将有机物转化为乙酸、H_(2)和CO_(2),促进了嗜氢产甲烷和直接种间电子传递过程。同时,脱氨过程可以缓解氨氮抑制,并促进了厌氧消化过程中各种关键酶的活性,从而提高了高浓度蛋白废水厌氧消化性能。该研究可以为促进高浓度蛋白废水厌氧消化性能提供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蛋白废水 厌氧消化 氨抑制 氨资源 产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剩余污泥高固态卧式厌氧消化的中试启动研究
9
作者 许凤剑 赵明星 +4 位作者 宋联 朱葛 施万胜 阮文权 缪恒锋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48,共8页
针对含固率20%的剩余污泥,采用卧式反应器进行厌氧消化的中试启动研究.采取连续进料的方式,通过太阳能保温系统进行反应器的启动,经过3个月的运行,污泥产沼气率达到274 mL/gVS,甲烷体积分数为58%,VS转化率达到46%,蛋白质和多糖降解率分... 针对含固率20%的剩余污泥,采用卧式反应器进行厌氧消化的中试启动研究.采取连续进料的方式,通过太阳能保温系统进行反应器的启动,经过3个月的运行,污泥产沼气率达到274 mL/gVS,甲烷体积分数为58%,VS转化率达到46%,蛋白质和多糖降解率分别为36.7%和30.1%,消化过程中VFA质量分数最大值为2 395 mg/kg,最大值出现在第42天。消化过程中氨氮质量分数一直缓慢增加,最大值约124.3 mg/kg。反应器沿程4个取样口污泥的VS,蛋白质和多糖降解率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反应器内污泥的降解率与其所处的沿程距离成正相关。经过73 d厌氧消化后,污泥的产甲烷潜力值达到273 mlV/VS,说明其已具备了良好的产甲烷潜力,反应器中的剩余污泥已转变为具有厌氧活性的污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厌氧消化 高固态 卧式反应器 沼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剩余污泥高固态卧式厌氧消化的中试研究
10
作者 高瑞丽 许凤剑 +4 位作者 赵明星 任洪艳 阮文权 施万胜 缪恒锋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20-26,共7页
本文针对含固率20%的剩余污泥,采用卧式反应器进行厌氧消化的中试研究。连续运行118天过程中反应器每日进含水率80%的污泥1吨,通过太阳能阳光房维持反应器内温度为32℃~43℃,经过连续运行,污泥VS降解率可达到44.7%,产沼气率为294mL/gVS... 本文针对含固率20%的剩余污泥,采用卧式反应器进行厌氧消化的中试研究。连续运行118天过程中反应器每日进含水率80%的污泥1吨,通过太阳能阳光房维持反应器内温度为32℃~43℃,经过连续运行,污泥VS降解率可达到44.7%,产沼气率为294mL/gVS。污泥pH先减小后升高,在第28天达到最小值7.26,在第106天达到最大值8.15。蛋白质和多糖降解率分别为39.5%和37.4%,消化过程中反应器内VFA含量差异性较大,最大值为12700mg/kg。消化过程中氨氮含量不断累积,最大值达到795mg/kg,污泥脱氢酶活性最大值为312TFμg/(mL·h)。此外,卧式反应器内4个沿程取样口污泥的性质呈现明显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剩余污泥 厌氧消化 高固态 卧式反应器 沼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