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乏燃料临时干式贮存混凝土模块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劣化规律
1
作者 於林锋 郭玮 +2 位作者 颜彦 周大川 许潇 《建筑科技》 2025年第2期40-44,57,共6页
针对乏燃料干式贮存混凝土模块结构长期处于高温受热环境的特殊情况,分别试验研究120 ℃40 h和300 ℃40 h高温条件下水胶比、砂率、掺合料掺量和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随后在120 ℃高温条件下进行强度的长期跟踪试验。结... 针对乏燃料干式贮存混凝土模块结构长期处于高温受热环境的特殊情况,分别试验研究120 ℃40 h和300 ℃40 h高温条件下水胶比、砂率、掺合料掺量和纤维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随后在120 ℃高温条件下进行强度的长期跟踪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温受热条件下,混凝土的水胶比不宜高于0.45,砂率宜取44%,矿物掺合料可取30%~45%;纤维类材料对于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改善作用并不明显;混凝土抗压强度随其受高温时长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燃料 干式贮存模块 混凝土 高温环境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变参数的搅拌站混凝土拌和物性能表征方法
2
作者 许潇 於林锋 杨利香 《建筑科技》 2025年第3期50-53,共4页
为有效调控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能,区分新拌混凝土的流变学性能差异,试验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对混合物图像定阈值,确定其大致坍落度范围,然后对混合物搅拌电流和流变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测试分析。通过对某搅拌站C20~C50混凝土实测性能进行... 为有效调控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能,区分新拌混凝土的流变学性能差异,试验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对混合物图像定阈值,确定其大致坍落度范围,然后对混合物搅拌电流和流变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测试分析。通过对某搅拌站C20~C50混凝土实测性能进行统计并拟合,得到不同强度、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流动性和流变参数的半经验模型。结果表明,通过基于流变参数的统计试验结合对拌和物表观状态观测,可有效地对拌和物性能进行智能化预测和调控,解决搅拌站混凝土拌和物性能与实验室设计值存在差异、现有坍落度测试方法不足以及时调控混凝土流动性能、混凝土搅拌站生产不合格频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流动性 坍落度 塑性黏度 屈服应力 搅拌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阵超声成像法检测钢筋混凝土叠合构件缺陷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姚利君 李华良 +4 位作者 管文 高润东 严炜炯 张富文 於林锋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0-22,40,共4页
设计制作了3块叠合面内设有不同人工缺陷的钢筋混凝土叠合板试件,并采用相控阵超声成像法对各试件缺陷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相控阵超声成像技术能够通过对缺陷成像的方式准确检测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孔洞、浮土等缺陷,可为装配式混凝土... 设计制作了3块叠合面内设有不同人工缺陷的钢筋混凝土叠合板试件,并采用相控阵超声成像法对各试件缺陷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相控阵超声成像技术能够通过对缺陷成像的方式准确检测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孔洞、浮土等缺陷,可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应用较多的叠合构件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结构 相控阵超声成像 检测 叠合构件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比参数对UHPC流动性及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樊俊江 於林锋 韩建军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共4页
提出了与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特点相适应的体积法配比计算方法,研究了硅灰掺量、粉煤灰掺量、钢纤维体积掺量、水胶比4个配比参数对UHPC流动性及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硅灰和钢纤维对UHPC的抗压强度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 提出了与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特点相适应的体积法配比计算方法,研究了硅灰掺量、粉煤灰掺量、钢纤维体积掺量、水胶比4个配比参数对UHPC流动性及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硅灰和钢纤维对UHPC的抗压强度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但掺量过大时会引起流动性的大幅下降,带来强度增长边际效应;30%以内掺量的粉煤灰对UHPC的抗压强度无显著影响。水胶比过低时UHPC的流动性损失较大,UHPC在成型过程中引入缺陷的概率增大,抗压强度并未出现提高。硅灰和钢纤维对UHPC抗压强度的增强机理在于钢纤维阻碍了受压过程中裂缝的扩展,硅灰的存在增大了UHPC浆体与钢纤维间的界面粘结力,从而提高了钢纤维阻滞裂缝扩展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灰 粉煤灰 钢纤维 水胶比 UHPC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类粗纤维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及弯曲韧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樊俊江 於林锋 +1 位作者 韩建军 王琼 《施工技术》 CAS 2018年第20期1-5,共5页
选取钢纤维、聚乙烯醇纤维和聚丙烯纤维3种粗纤维,研究不同粗纤维在不同体积掺量条件下(0%,0.5%,1%,1.5%,2%)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和弯曲韧性的影响,并分析粗纤维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粗纤维对混凝土抗压强度... 选取钢纤维、聚乙烯醇纤维和聚丙烯纤维3种粗纤维,研究不同粗纤维在不同体积掺量条件下(0%,0.5%,1%,1.5%,2%)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和弯曲韧性的影响,并分析粗纤维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粗纤维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无显著影响。端部弯折钢纤维和经表面处理的聚丙烯粗纤维在体积掺量≥1.0%时对混凝土劈拉强度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其中钢纤维的提升作用更明显。不同粗纤维对混凝土弯曲韧性的提升效果为:钢纤维>聚丙烯粗纤维>聚乙烯醇粗纤维。粗纤维对混凝土劈拉强度和弯曲韧性的提升作用主要取决于拔出过程中所受阻力,与纤维材料性能、纤维外形特征和纤维表面处理工艺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粗纤维 力学性能 弯曲韧性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骨料水工生态框混凝土制备方法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樊俊江 於林锋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34,共7页
未经精细化破碎、筛分处理的钢渣中存在粗、细2种颗粒,单独取代砂或石会造成骨料级配不佳,拌合物和易性下降。为寻找一种适合不同来源钢渣制备水工生态框混凝土的方法,以宝钢钢渣为研究对象,将钢渣骨料分为粗颗粒和细颗粒,分别进行级配... 未经精细化破碎、筛分处理的钢渣中存在粗、细2种颗粒,单独取代砂或石会造成骨料级配不佳,拌合物和易性下降。为寻找一种适合不同来源钢渣制备水工生态框混凝土的方法,以宝钢钢渣为研究对象,将钢渣骨料分为粗颗粒和细颗粒,分别进行级配分析,据此设计适宜的配合比;对适宜配合比下制备的混凝土试块进行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及安定性测试,分析并确定钢渣骨料在水工生态框混凝土中的最大掺量。结果表明:宝钢钢渣骨料中粗颗粒级配介于5~16 mm连续级配和5~20 mm连续级配之间,与5~25 mm连续级配碎石复配后,可基本满足5~25 mm或5~20 mm连续级配碎石的要求;细颗粒级配不满足Ⅰ区、Ⅱ区或Ⅲ区要求,需要与中砂进行搭配使用,细颗粒取代Ⅱ区天然河砂的比例不宜超过25%,最高取代比例不应超过45%。钢渣与砂石骨料的表观密度差异较大,钢渣骨料取代砂石用于制备水工生态框混凝土时,细颗粒和粗颗粒应按体积百分比分别取代砂和石。以上述方法制备的钢渣骨料水工生态框混凝土试块,混凝土拌合物均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混凝土试块28 d抗压强度提升10%~20%,56 d电通量降至700 C以下。但钢渣骨料体积取代比例超过30%时,混凝土试块安定性变差,建议水工生态框混凝土中的钢渣骨料对砂石的最大体积取代比例控制在3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骨料 水工生态框混凝土 细颗粒 粗颗粒 体积取代 抗压强度 电通量 安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钢矿粉复合激发剂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茂松 樊钧 +1 位作者 王琼 於林锋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212-216,共5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适用于钢矿粉复合激发剂的最优配比,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激发剂对钢矿粉水化产物及胶凝材料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矿粉中复合激发剂的最优掺量配比(质量分数)为半水脱硫石膏2.0%、二水脱硫石... 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适用于钢矿粉复合激发剂的最优配比,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激发剂对钢矿粉水化产物及胶凝材料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矿粉中复合激发剂的最优掺量配比(质量分数)为半水脱硫石膏2.0%、二水脱硫石膏1.5%、氢氧化钠0.2%,在钢渣掺量为钢矿粉的30%时,掺入复合激发剂的钢矿粉7,28 d活性指数分别达90%,98%。微观分析显示,激发剂能促进钢矿粉的水化与钙矾石(Aft)的生成,同时吸收氢氧化钙,进而改善胶凝体系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矿粉 复合激发剂 水化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掺量钢渣矿粉复合掺合料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施钟毅 茂松 +1 位作者 王琼 於林锋 《广东建材》 2014年第9期16-18,共3页
研究了大掺量钢渣矿粉复合掺合料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钢渣矿粉复合掺合料掺量为42%时,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与基准混凝土接近,其早期收缩、抗冻性能与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改善显著。
关键词 钢渣 复合掺合料 大掺量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微粉在水泥中作用机理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於林锋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8-111,共4页
采用激光粒度、水化热、SEM、XRD和热重法分析等测试手段,比较再生微粉与其它常用水泥混凝土掺合料的颗粒粒径、水化过程和水化产物,并由此分析再生微粉在水泥中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再生微粉用作水泥混凝土掺合料时,可同时产生火... 采用激光粒度、水化热、SEM、XRD和热重法分析等测试手段,比较再生微粉与其它常用水泥混凝土掺合料的颗粒粒径、水化过程和水化产物,并由此分析再生微粉在水泥中的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再生微粉用作水泥混凝土掺合料时,可同时产生火山灰效应和微集料效应,但微集料效应较弱,火山灰效应对其活性起到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微粉 水化 活性 机理 火山灰 微集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护涂层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於林锋 《新型建筑材料》 2021年第11期68-72,共5页
研究了涂覆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涂层和氟碳涂层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涂覆防护涂层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无显著影响;氟碳涂层致密性好,具有较高的物理隔离作用,对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冻性能... 研究了涂覆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涂层和氟碳涂层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涂覆防护涂层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无显著影响;氟碳涂层致密性好,具有较高的物理隔离作用,对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冻性能和抗碳化性能有明显的提升作用,且可大幅度减小同龄期混凝土的干缩;而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涂层与混凝土同属水泥基材料,对混凝土耐久性的提升极为有限,对收缩的减幅也较小。涂覆2类涂层后,混凝土的氮气渗透率未发生显著变化,表明带涂层的混凝土在气体压力梯度下仍具有较好的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涂层 氟碳涂层 抗氯离子渗透 碳化 干缩 抗冻 氮气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足迹的低碳混凝土评价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琼 茂松 於林锋 《上海节能》 2013年第10期10-13,共4页
建材行业是碳排放大户,发展低碳建材是行业共识。碳足迹方法作为衡量温室效应和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方法,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基于碳足迹原理,提出了核算混凝土碳排放的统计方法,包括混凝土原材料开采、生产、运输等各阶段。... 建材行业是碳排放大户,发展低碳建材是行业共识。碳足迹方法作为衡量温室效应和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方法,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基于碳足迹原理,提出了核算混凝土碳排放的统计方法,包括混凝土原材料开采、生产、运输等各阶段。通过对上海市混凝土行业碳排放水平现状的调研,确定了评价低碳混凝土的星级指标。试点应用表明,本评价方法适用于上海地区混凝土的低碳评价,可为我国推广低碳混凝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足迹 低碳混凝土 低碳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PC构件监管现状及产品认证模式探索 被引量:3
12
作者 樊俊江 於林锋 《建筑科技》 2018年第2期75-78,共4页
基于取消PC(混凝土预制)构件企业资质的大背景,对上海市现阶段装配式PC构件市场监管现状及监管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阐述了第三方产品认证作为装配式PC构件质量监管方式的优势;针对装配式PC构件的特点,指出了传统产品认证... 基于取消PC(混凝土预制)构件企业资质的大背景,对上海市现阶段装配式PC构件市场监管现状及监管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阐述了第三方产品认证作为装配式PC构件质量监管方式的优势;针对装配式PC构件的特点,指出了传统产品认证模式用于装配式PC构件产品认证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工厂抽样检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评定+认证后监督(工厂抽样检验)的新模式。这些为装配式PC构件的质量监管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PC(混凝土预制)构件 第三方产品认证 工厂抽样检验 质量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生产及耗能现状 被引量:1
13
作者 於林锋 方倩倩 +1 位作者 王琼 韩建军 《上海建材》 2013年第5期17-19,共3页
预拌混凝土是上海市应用最广泛的建造材料,通过从生产情况、生产工艺、耗能类型和耗能水平等方面阐述上海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节能降耗措施。
关键词 预拌混凝土 生产 能耗 节能降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水环境下混凝土构筑物腐蚀破坏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於林锋 《新型建筑材料》 2021年第12期93-97,共5页
以复杂水环境(复杂组份污染水、淤泥,耦合冲刷、干湿循环作用)下服役20余年的地下混凝土箱涵为对象,采用现场观察测试、水样及泥样分析、箱涵表层附着物测试分析和混凝土芯样测试分析等方法研究其腐蚀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弱酸性水环境... 以复杂水环境(复杂组份污染水、淤泥,耦合冲刷、干湿循环作用)下服役20余年的地下混凝土箱涵为对象,采用现场观察测试、水样及泥样分析、箱涵表层附着物测试分析和混凝土芯样测试分析等方法研究其腐蚀破坏机理。结果表明:弱酸性水环境作用下箱涵混凝土出现表层粉化、剥落、石子外露等腐蚀破坏现象;箱涵混凝土腐蚀破坏主因为酸侵蚀环境下的钙溶蚀,流动水会加速钙溶蚀速率;处于水位变化区的箱涵侧壁上部及顶部区域,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会加快腐蚀破坏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混凝土 构筑物 耐久性 腐蚀 钙溶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玻璃的模数和掺量对钢矿粉活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茂松 王琼 於林锋 《山西建筑》 2014年第29期132-134,共3页
研究了水玻璃的模数和掺量对钢矿粉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钢渣与矿渣比例为3∶7时,钢矿粉各龄期活性随水玻璃模数、掺量的提高呈先升后降趋势,当水玻璃模数为1.6,掺量为胶凝材料的1.5%时,钢矿粉3 d,7 d,28 d活性指数分别提高10%,11%,5%。
关键词 水玻璃 钢矿粉 活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建筑绿色化目标的大宗建材选材技术
16
作者 樊俊江 於林锋 韩建军 《绿色建筑》 CAS 2019年第1期13-16,共4页
论述建筑评价标准对建材的要求,并分析绿色建筑对大宗绿色建材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以混凝土、砂浆、保温材料、涂料、平板玻璃等5类大宗建材为对象,从绿色建筑的节材、节能、建筑室内环境改善3个角度出发,提出大宗建材的选型指南。其中... 论述建筑评价标准对建材的要求,并分析绿色建筑对大宗绿色建材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以混凝土、砂浆、保温材料、涂料、平板玻璃等5类大宗建材为对象,从绿色建筑的节材、节能、建筑室内环境改善3个角度出发,提出大宗建材的选型指南。其中节材选型主要考虑选用高强度结构材料、高耐久性材料和利废建筑材料,节能选型主要考虑选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低生产能耗建材,建筑室内环境改善主要考虑选用无污染、无毒害的建筑涂料。这些选材技术可为绿色建筑建造过程中建材方面的绿色度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宗建材 节能 节材 室内环境 混凝土 砂浆 保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微粉复合掺合料配制及用于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於林锋 《上海建材》 2015年第4期35-37,共3页
建筑垃圾排放量大,利用途径单一,且附加值不高。介绍了一种建筑垃圾的高附加值利用方式,即将建筑垃圾粉磨、活性激发后得到再生微粉,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再生微粉与粉煤灰、矿粉的最优复合掺合料配方,并通过混凝土性能的综合测试分析复合... 建筑垃圾排放量大,利用途径单一,且附加值不高。介绍了一种建筑垃圾的高附加值利用方式,即将建筑垃圾粉磨、活性激发后得到再生微粉,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再生微粉与粉煤灰、矿粉的最优复合掺合料配方,并通过混凝土性能的综合测试分析复合掺合料应用于混凝土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垃圾 再生微粉 复合掺合料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矿粉复合掺合料对砂浆性能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茂松 王琼 於林锋 《山西建筑》 2014年第28期117-119,共3页
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掺量钢渣矿粉复合掺合料对砂浆基本性能的影响,对试验原料及方法进行了介绍,结果表明,当复合掺合料中钢渣掺量为50%,复合掺合料替代水泥掺量为30%时,制备的砂浆各项性能与空白基准砂浆接近,且后期力学性能、抗收缩... 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掺量钢渣矿粉复合掺合料对砂浆基本性能的影响,对试验原料及方法进行了介绍,结果表明,当复合掺合料中钢渣掺量为50%,复合掺合料替代水泥掺量为30%时,制备的砂浆各项性能与空白基准砂浆接近,且后期力学性能、抗收缩性能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复合掺合料 砂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灰渣用于混凝土的预处理技术研究
19
作者 樊俊江 於林锋 康明 《建筑科技》 2022年第5期25-28,共4页
采取脱硫灰渣机械粉磨和与外掺料复配的预处理方式,控制脱硫灰渣中不稳定因素,并研究经预处理的脱硫灰渣复合掺合料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粉磨可提高脱硫灰渣的强度活性,粉磨后的脱硫灰渣与粉煤灰... 采取脱硫灰渣机械粉磨和与外掺料复配的预处理方式,控制脱硫灰渣中不稳定因素,并研究经预处理的脱硫灰渣复合掺合料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粉磨可提高脱硫灰渣的强度活性,粉磨后的脱硫灰渣与粉煤灰复配后体积稳定性得到改善,预处理脱硫灰渣配制C30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均达到设计要求,为脱硫灰渣在混凝土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灰渣 粉磨 复合掺合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混凝土结构膨胀加强带补偿收缩纤维混凝土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曲生华 樊俊江 +4 位作者 陈宁 黄新民 施钟毅 於林锋 赵立群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2-125,共4页
根据烟草浦东科技园区超长结构工程要求,设计了膨胀加强带带内、带外的C35、C40、C45补偿纤维收缩混凝土配比,研究了膨胀剂掺量为35、40、45 kg/m3时,各强度等级补偿收缩纤维混凝土限制膨胀率和抗压强度的变化情况,并研究了有机纤维种... 根据烟草浦东科技园区超长结构工程要求,设计了膨胀加强带带内、带外的C35、C40、C45补偿纤维收缩混凝土配比,研究了膨胀剂掺量为35、40、45 kg/m3时,各强度等级补偿收缩纤维混凝土限制膨胀率和抗压强度的变化情况,并研究了有机纤维种类对补偿收缩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膨胀剂掺量为35~40 kg/m3、聚丙烯纤维掺量为0.6 kg/m3时,补偿收缩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抗压强度、早期抗裂性能指标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偿收缩混凝土 限制膨胀率 抗压强度 早期抗裂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