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据集划分及预处理方法对烟叶化学成分近红外定量模型的影响
1
作者 付博 杨永锋 +6 位作者 刘向真 牛洋洋 刘茂林 赵森森 建军 彭桂新 姬小明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6-527,共12页
【目的】明确模型构建适宜的数据集划分方式、比例和数据预处理方法,为建立准确、稳定的烟叶化学成分分析模型奠定基础。【方法】以210份烟叶样本为研究对象,测量烟叶样品的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钾和氯等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并采集... 【目的】明确模型构建适宜的数据集划分方式、比例和数据预处理方法,为建立准确、稳定的烟叶化学成分分析模型奠定基础。【方法】以210份烟叶样本为研究对象,测量烟叶样品的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钾和氯等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并采集烟叶样本的光谱数据,研究随机划分法(RS)、等间隔划分法(LS)、基于联合x-y距离的样本集划分法(SPXY)和Kennard-Stone划分法(KS),以及光谱数据预处理和组合方式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偏最小二乘(PLS)定量模型预测精度的影响。【结果】数据集通过SPXY方式划分的校正集和预测集分布更均匀,预测集比例为24%时,构建的模型预测能力更强。烟叶总糖和氯离子定量模型最佳预处理组合为多元散射校正(MSC)+移动平均平滑(MA)+小波变换(WAVE),构建的定量模型预测集相关系数(r_(p))分别为0.984 0和0.986 0;还原糖和烟碱定量模型最佳预处理组合为极差归一化(MAXMIN)+MSC+WAVE,r_(p)分别为0.990 0和0.985 2;钾离子预处理组合为MSC+WAVE(r_(p)=0.969 4),总氮则以原始光谱数据构建的模型预测能力最强(r_(p)=0.970 9)。【结论】烟叶常规化学成分近红外定量模型经过数据集划分和预处理优化后,提高了模型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近红外光谱 数据集划分 数据预处理 定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肥配施对烤烟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4
2
作者 汪耀富 高华军 +2 位作者 刘国顺 建军 韩富根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6-81,共6页
田间试验以烤烟(Nicotiana tabacumL.)品种K236为材料,研究了氮、磷、钾肥配施对烤烟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肥处理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差,致香物质总量及不同种类致香物质含量都较低;单施氮、磷、钾一种肥料... 田间试验以烤烟(Nicotiana tabacumL.)品种K236为材料,研究了氮、磷、钾肥配施对烤烟化学成分和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肥处理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协调性差,致香物质总量及不同种类致香物质含量都较低;单施氮、磷、钾一种肥料或任意两种肥料配施可以不同程度改善烟叶化学成分,提高烟叶中类西柏烷类和类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含量;而氮、磷、钾配施处理烟叶的化学成分协调,致香物质总量和不同种类致香物质含量高。表明平衡施肥是改善烟叶化学成分,提高烟叶香气质量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磷肥 钾肥 烤烟 化学成分 致香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烟叶理化特性对烟气烟碱、CO、焦油量的影响 被引量:72
3
作者 建军 章新军 +2 位作者 毕庆文 邵惠芳 焦桂珍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03年第3期5-8,共4页
对河南不同产地、津巴布韦和巴西的烤烟烟叶中的焦油、烟气烟碱、CO等有害成分的释放量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并对烟叶的填充力、静燃速率和化学成分中的还原糖、总氮、烟碱、K2O、Cl-、SO42-及有机钾与烟气有害成分影响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对河南不同产地、津巴布韦和巴西的烤烟烟叶中的焦油、烟气烟碱、CO等有害成分的释放量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并对烟叶的填充力、静燃速率和化学成分中的还原糖、总氮、烟碱、K2O、Cl-、SO42-及有机钾与烟气有害成分影响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烤烟烟气有害成分含量高于津巴布韦、巴西。烟气有害成分与烟叶的K2O、有机钾、还原糖/烟碱和K/Cl、静燃速率呈显著负相关;与烟碱、Cl-、SO42-呈显著正相关;烟气有害成分与还原糖与上部烟呈显著负相关,与中部烟和全部样品比较相关性不明显;烟叶填充力也呈类似结果;说明与烟叶燃烧性有关的因素对烟气中有害成分含量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烟叶 理化特性 烟气 烟碱 焦油量 CO 相关性 有害成分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烟草及其制品中烟草特有亚硝胺含量及与前体物的关系 被引量:44
4
作者 史宏志 Lowell P.Bush +6 位作者 黄元炯 Jia Wang 刘国顺 王彦亭 赵明钦 建军 Harold R.Burton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4-19,共6页
我国主要烟叶类型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水平排序为:白肋烟>沙姆逊香料烟>烤烟>巴斯马香料烟,其平均含量分别为10.25、0.89、0.25和0.03μg/g。在白肋烟和香料烟中,NNN和NAT为主要的TSNA,约占总T... 我国主要烟叶类型烟草特有亚硝胺(TSNA)水平排序为:白肋烟>沙姆逊香料烟>烤烟>巴斯马香料烟,其平均含量分别为10.25、0.89、0.25和0.03μg/g。在白肋烟和香料烟中,NNN和NAT为主要的TSNA,约占总TSNA的96%,且在总TSNA含量较高的烟样中,NNN占有较大比例。在烤烟中,NNN、NAT和NNK含量水平相差较小,且以NAT含量相对较高。我国烤烟型、混合型、雪茄型卷烟和雪茄的总TSNA含量平均分别为0.211、3.302、3.39和12.66μg/g。与国外样品相比,我国烤烟烟叶、烤烟型卷烟和混合型卷烟TSNA含量均显著低于国外水平。相关分析表明,烟叶和卷烟中的TSNA含量与降烟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其中NNN与降烟碱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达0.86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卷烟 烟草特有亚硝胺 前体物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中性致香物质与评吸结果关系研究 被引量:125
5
作者 建军 庞天河 +3 位作者 任晓红 李琳 代慧娟 李爱军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6-349,共4页
对河南、湖南、津巴布韦和巴西不同产地烤烟烟叶中主要中性致香物质成分与评吸香气质、香气量和评吸总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评吸结果影响较大的是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类和棕色化反应产物类;类西柏烷类和苯丙氨酸类中性致香物质... 对河南、湖南、津巴布韦和巴西不同产地烤烟烟叶中主要中性致香物质成分与评吸香气质、香气量和评吸总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评吸结果影响较大的是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类和棕色化反应产物类;类西柏烷类和苯丙氨酸类中性致香物质的贡献较小;负面影响较大的成分主要集中在吲哚、甲苯及一些醛类上,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类和棕色化反应产物类中的个别成分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中性致香物质 评吸结果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烟草和卷烟生物碱含量和组成比例分析 被引量:51
6
作者 史宏志 黄元炯 +3 位作者 刘国顺 建军 赵明钦 L.P.Bush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8-12,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我国不同产地、不同类型烟叶和卷烟样品4种主要生物碱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白肋烟、烤烟、沙姆逊香料烟和巴斯马香料烟总生物碱平均含量分别为4.03%、2.56%、1.58%和0.20%。降烟碱含量在4种生物...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我国不同产地、不同类型烟叶和卷烟样品4种主要生物碱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白肋烟、烤烟、沙姆逊香料烟和巴斯马香料烟总生物碱平均含量分别为4.03%、2.56%、1.58%和0.20%。降烟碱含量在4种生物碱中的变异幅度最大,白肋烟和沙姆逊烟叶降烟碱占总生物碱比例的幅度分别为1.5%~15.5%和1.1%~12.2%,表明样品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烟碱向降烟碱转化型烟叶。混合型和雪茄型卷烟总生物碱含量和降烟碱比例大于烤烟型卷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卷烟 生物碱 烟碱-降烟碱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远缘杂交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过程观察 被引量:40
7
作者 王文和 王树栋 +3 位作者 赵祥云 李小英 建军 陈之欢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790-1794,共5页
利用荧光显微镜对百合远缘杂交组合‘Bernini’בPollyanna’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过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显示,授粉后3~30h内花粉萌发形成花粉管,且花粉管生长速度由快到慢,48-51h内花粉管停止生长,花粉管最后深入到花柱的1... 利用荧光显微镜对百合远缘杂交组合‘Bernini’בPollyanna’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过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显示,授粉后3~30h内花粉萌发形成花粉管,且花粉管生长速度由快到慢,48-51h内花粉管停止生长,花粉管最后深入到花柱的1/3处,并观察到一些异常的花粉管形态;花粉管生长过程中还伴随着一系列的胼胝质反应,出现的部位依次是乳突细胞、花粉管、花柱通道细胞、胚珠中的胚囊。结果表明该杂交组合不亲和。研究认为‘Bernini’柱头乳突细胞是阻碍‘Pollyanna’花粉管生长的第一道屏障,花柱通道细胞是抑制花粉管在花柱内生长的第二道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缘杂交 花粉萌发 花粉管生长 百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南烤烟吸食质量与致香物质的关系 被引量:46
8
作者 建军 庞天河 +4 位作者 章新军 杨林波 毕庆文 何结望 刘学芝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5-358,共4页
对湖北宣恩、咸丰和尖山不同产地烤烟烟叶中主要致香物质成分与评吸香气质、香气量和评吸总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评吸香气质、香气量和评吸总分直接正面影响较大的是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棕色化反应产物;类西柏烷降解产物和酸... 对湖北宣恩、咸丰和尖山不同产地烤烟烟叶中主要致香物质成分与评吸香气质、香气量和评吸总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评吸香气质、香气量和评吸总分直接正面影响较大的是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棕色化反应产物;类西柏烷降解产物和酸性致香物的贡献较小;负面影响较大的成分主要集中在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和酸性致香物的个别成分,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的个别成分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致香物质 评吸结果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凉山烤烟叶片巨豆三烯酮含量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9
9
作者 建军 邵惠芳 +4 位作者 刘艳芳 庞天河 陈红丽 代惠娟 马新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68-1674,共7页
基于四川省凉山州9个烟叶主产区土壤与烟叶各81个样品的实验室测试数据,应用逐步回归分析、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生态因子与烤烟叶片中巨豆三烯酮含量的数量关系,结果表明,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降雨量、≥20℃积温、土壤有机... 基于四川省凉山州9个烟叶主产区土壤与烟叶各81个样品的实验室测试数据,应用逐步回归分析、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生态因子与烤烟叶片中巨豆三烯酮含量的数量关系,结果表明,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降雨量、≥20℃积温、土壤有机质、土壤水解氮、土壤速效钾和土壤pH值是影响烤烟烟叶巨豆三烯酮含量的主要生态因子,彼此互相关联,共同决定了烤烟叶片巨豆三烯酮含量变化的98.02%。对烤烟叶片巨豆三烯酮含量直接影响最大的是月平均降雨量,其次是土壤有机质、月平均气温、≥20℃积温、土壤速效钾、土壤pH值和土壤水解氮,其中月平均降雨量对烤烟叶片巨豆三烯酮含量产生直接的负面效应,而土壤有机质、月平均气温则对烤烟叶片巨豆三烯酮含量产生直接的正面效应。土壤有机质是烤烟叶片巨豆三烯酮含量最主要的促进因素,而≥20℃积温是烤烟叶片巨豆三烯酮含量最主要的限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巨豆三烯酮 生态因子 偏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凉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攀西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与评吸质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40
10
作者 建军 代惠娟 +2 位作者 李爱军 陈红丽 邵惠芳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05-610,共6页
应用因子分析法对2004年金攀西29份烤烟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因子分析,从12种主要化学成分及衍生成分中提取出碳氮因子、钾因子和氯因子3个主因子.3个主因子的累积贡献率为86.073%.将因子得分与评吸结果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3个主... 应用因子分析法对2004年金攀西29份烤烟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因子分析,从12种主要化学成分及衍生成分中提取出碳氮因子、钾因子和氯因子3个主因子.3个主因子的累积贡献率为86.073%.将因子得分与评吸结果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3个主因子对香气质的作用大小为:氯因子>碳氮因子>钾因子>综合因子,对香气量的作用大小为氯因子>钾因子>碳氮因子>综合因子,对余味的作用大小为碳氮因子>氯因子>综合因子>钾因子,对杂气、刺激性和评吸总分的作用大小为氯因子>碳氮因子>综合因子>钾因子,对燃烧性和灰色的作用大小为碳氮因子>综合因子>氯因子>钾因子.对评吸质量影响较大是碳氮因子和氯因子,其次是钾因子和综合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主要化学成分 评吸质量 因子分析 灰色关联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西烤烟评吸结果与中性致香成分的关系 被引量:22
11
作者 建军 庞天河 +4 位作者 焦桂珍 夏林 伍仁军 李霞 刘余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7-82,共6页
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烤烟中性致香成分与评吸结果的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测验及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烤烟中性致香成分与评吸结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建立的香气量、香气质和评吸总分的3个回归方程经显著性测... 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烤烟中性致香成分与评吸结果的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测验及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烤烟中性致香成分与评吸结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建立的香气量、香气质和评吸总分的3个回归方程经显著性测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烟叶中的6类25种中性致香成分对香气量、香气质和评吸总分的直接影响各不相同。香气量受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6-甲基-5-庚烯-2-酮的直接正面影响最大,而受苯丙氨酸代谢产物苯乙醇的直接负面影响最大;香气质受棕化反应产物2-乙酰基呋喃的直接正面影响最大,新植二烯的直接负面影响最大;评吸总分受棕化反应产物2-乙酰基呋喃的直接正面影响最大,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6-甲基-5庚烯-2-酮的直接负面影响最大。仅有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香叶基丙酮和二氢猕猴桃内酯对香气质、香气量和评吸总分均有直接正面影响,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2,4-庚二烯醛和6-甲基-2-庚酮对香气质、香气量和评吸总分均有直接负面影响。说明可以通过调节烟叶调制条件提高对评吸结果有益的香气成分,尽量降低对评吸结果不利的香气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中性致香成分 评吸结果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 偏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湿度发酵条件对晒黄烟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建军 杨永锋 +4 位作者 李琳 王豹祥 刘学芝 庞天河 郭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79-282,共4页
为探讨不同温湿度发酵条件对宁乡晒黄烟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选取上部叶和中部叶,在4种温湿度发酵条件下发酵30d,利用气质联用法测定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所测6类中性致香物质在发酵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赖百当类转... 为探讨不同温湿度发酵条件对宁乡晒黄烟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选取上部叶和中部叶,在4种温湿度发酵条件下发酵30d,利用气质联用法测定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所测6类中性致香物质在发酵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赖百当类转化产物增加最多,其次为棕色化反应产物、类胡萝卜素转化产物、类西柏烷类转化产物、苯丙氨酸转化产物,新植二烯略有降低。不同温湿度发酵条件下,以中温高湿的发酵条件在20~24d中性致香物质增幅较大,而中温低湿或低温中湿条件下中性致香物质缓慢增加,拉长了发酵时间,高温中湿不利于生成致香物质的积累,同时内含物消耗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乡晒黄烟 发酵 温度 湿度 中性致香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烘烤对烟丝填充力及吸食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13
作者 建军 李世勇 +4 位作者 李国栋 郭保献 吴雪芹 焦桂珍 刘学枝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0-52,共3页
正常烘丝工艺的烟丝经 2~ 12s的微波烘烤后 ,填充力比对照提高 0 2 %~ 4 0 7% ,分析烟丝中的化学成分与对照相比 ,总糖含量有所增加 ,总氮含量变化不大 ,烟碱含量有所减少 ;评吸结果表明 :香气质量提高 ,刺激性减弱 ,余味更舒适 ,口... 正常烘丝工艺的烟丝经 2~ 12s的微波烘烤后 ,填充力比对照提高 0 2 %~ 4 0 7% ,分析烟丝中的化学成分与对照相比 ,总糖含量有所增加 ,总氮含量变化不大 ,烟碱含量有所减少 ;评吸结果表明 :香气质量提高 ,刺激性减弱 ,余味更舒适 ,口感较好 ;微波烘烤能降低焦油及CO释放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丝 微波 烘烤工艺 吸食质量 填充力 水分 化学成分 卷烟 烟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Service技术在教育资源整合中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21
14
作者 田霖 建军 +1 位作者 王剑白 康建初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4年第12期2136-2138,2144,共4页
分析了教育资源的特点和教育资源整合中面临的问题,在深入研究WebService技术的基础上,给出基于WebService技术的教育资源整合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实现中的关键技术,并将解决方案应用于无线接入远程教育系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ICE技术 基于WEB 体系结构 解决方案 远程教育系统 关键技术 无线接入 教育资源整合 特点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叶发酵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5
作者 建军 李琳 +2 位作者 庞天河 任晓红 邵惠芳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8-112,共5页
对烟叶发酵机理、发酵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规律、基于烟叶发酵机理基础上的发酵技术进行了综述.认为今后发展的重点应加强烟叶发酵机理的研究,以便研究出适合卷烟工业化生产的发酵技术.
关键词 烟叶 发酵 机理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黄海沉积学研究新进展——中韩联合调查 被引量:14
16
作者 赵一阳 朴龙安 +3 位作者 秦蕴珊 高抒 张法高 建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4-37,共4页
于 1996年 6~ 7月开展了中韩南黄海联合调查。此次调查取得了若干新进展 :( 1)根据沉积物颜色探讨了黄河物质的影响 ;( 2 )从东到西获得了连续的回声测深记录 ;( 3)首次查明了东部泥的分布特征 ;( 4 )对中部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 5)... 于 1996年 6~ 7月开展了中韩南黄海联合调查。此次调查取得了若干新进展 :( 1)根据沉积物颜色探讨了黄河物质的影响 ;( 2 )从东到西获得了连续的回声测深记录 ;( 3)首次查明了东部泥的分布特征 ;( 4 )对中部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 5)取得了有关悬浮物分布的新资料 ;( 6)揭示了东部泥形成的水动力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 沉积学 海洋沉积 联合调查 中国 韩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西烤烟香气质量与中性致香成分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庞天河 陈红丽 +4 位作者 刘艳芳 建军 夏林 伍仁军 李霞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2期335-339,共5页
为了探究攀西烤烟烟叶中性致香成分与香气质和香气量的定量关系,并为客观准确评价烟叶质量提供新方法,该文采用偏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研究了影响烤烟香气质量的中性致香成分。结果表明,对香气量、香... 为了探究攀西烤烟烟叶中性致香成分与香气质和香气量的定量关系,并为客观准确评价烟叶质量提供新方法,该文采用偏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研究了影响烤烟香气质量的中性致香成分。结果表明,对香气量、香气质正面直接影响最大的是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棕色化反应产物,苯丙氨酸降解产物对香气质量的影响较小;而负面直接影响较大的成分主要集中在类烯柏烷降解产物、新植二烯及个别醛类上,丙氨酸类降解产物、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棕色化反应产物个别成分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卷烟配方中,首先要考虑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棕色化反应产物,然后再综合考虑其它中性致香成分的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中性致香成分 香气量 香气质 偏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莲花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在卷烟加香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姬小明 李冰洁 +2 位作者 刘国顺 建军 赵铭钦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82-986,共5页
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同时蒸馏萃取、超声、闪式、先超声后同时蒸馏萃取、先闪式后同时蒸馏萃取6种提取方法提取金莲花挥发油,运用GC-MS分析挥发油的成分,并进行卷烟加香实验。结果表明:金莲花挥发油得率分别为0.20%、0.67%、2.31%、2.... 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同时蒸馏萃取、超声、闪式、先超声后同时蒸馏萃取、先闪式后同时蒸馏萃取6种提取方法提取金莲花挥发油,运用GC-MS分析挥发油的成分,并进行卷烟加香实验。结果表明:金莲花挥发油得率分别为0.20%、0.67%、2.31%、2.67%、0.82%、0.78%,分别鉴定出20、30、19、18、37、30种成分;其中,β-紫罗兰酮、二氢猕猴桃内酯等为主要的香气成分;超声和闪式提取方法虽然挥发油得率高,但是杂质也较多,先超声后同时蒸馏萃取的挥发油优于其他几种。在烟丝中,添加适量金莲花挥发油,能提高卷烟烟气的香气质和香气量,降低刺激性,改善余味,先超声后同时蒸馏萃取的挥发油加香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莲花 挥发油 GC—MS 提取方法 卷烟加香 香料与香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烟叶化学成分与烟气烟碱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杨永锋 陈红丽 +2 位作者 刘国顺 建军 王艳丽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9-262,共4页
对洛阳地区的25种不同等级烤烟烟叶的化学成分和烟气烟碱进行了检测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烟叶烟碱进入烟气中的比例为3.26%~7.00%,呈现出上部〉下部〉中部的规律;烟气烟碱与烟叶化学成分中的烟碱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总... 对洛阳地区的25种不同等级烤烟烟叶的化学成分和烟气烟碱进行了检测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烟叶烟碱进入烟气中的比例为3.26%~7.00%,呈现出上部〉下部〉中部的规律;烟气烟碱与烟叶化学成分中的烟碱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总糖、还原糖、糖碱比和钾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与总氮和氯的相关性不显著;建立的烟气烟碱含量预测的逐步回归数学模型回归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同时通过检测样本的检验,估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化学成分 烟碱 烟气烟碱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价 被引量:19
20
作者 建军 郭玮 +3 位作者 毕庆文 王海明 黎根 冯先情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4-248,共5页
以湖北省清江流域7个烤烟主产区21个烟叶样品为供试材料,对烤烟中10种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并利用因子得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矩阵前4个特征根的累计贡献率已... 以湖北省清江流域7个烤烟主产区21个烟叶样品为供试材料,对烤烟中10种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并利用因子得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矩阵前4个特征根的累计贡献率已达91.400%。由化学成分的因子载荷矩阵得到4个主因子,即碳氮因子、燃烧性因子、氮碱比因子和淀粉因子。综合评价为利用烤烟化学指标评价烤烟品质提供新方法,并为烟叶的工业可用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化学成分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清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