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钙素原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21
1
作者 朱小生 方长太 白兆青 《安徽医学》 2010年第12期1435-1436,共2页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62例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血清PCT水平,按照机械通气时间>7 d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和非VAP组。于机械通气前及机械通气7 d后(非VAP组...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62例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血清PCT水平,按照机械通气时间>7 d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和非VAP组。于机械通气前及机械通气7 d后(非VAP组)或患VAP(VAP组)时测定血清PCT水平,PCT水平分为<0.5μg/L,0.5~2.0μg/L,2.1~10.0μg/L和≥10.0μg/L 4个等级。同时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计数。结果 CRP与WBC计数对VAP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81.2%和86.5%;特异性分别为55.3%和57.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1.4%和67.9%;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9%和64.4%。PCT对VAP诊断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70.0%,阳性预测值为80.0%,阴性预测值为77.8%。结论血清PCT对VAP的诊断有较高敏感性,监测血清PCT可有助于VAP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尽早呼吸支持技术对中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洪长星 程储记 方长太 《安徽医学》 2010年第10期1186-1188,共3页
目的探讨尽早呼吸支持技术对中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治疗组选择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符合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预防性开放气道、适当放宽呼吸机使用指征尽早机械通气。对照组为2007年10... 目的探讨尽早呼吸支持技术对中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治疗组选择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符合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预防性开放气道、适当放宽呼吸机使用指征尽早机械通气。对照组为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符合中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只有当患者发生呼吸衰竭或呼吸、心搏骤停才开放气道、机械通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吸入性肺炎、阿托品中毒等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病死率显著降低(P<0.010、住院天数缩短(P<0.05)。结论在中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中,预防性气道开放、适当放宽呼吸机使用指征尽早机械通气能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天数,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中毒 预防性气道开放 尽早机械通气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SAP评分对急性胰腺炎严重度及病死率评估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立娟 查君敬 +1 位作者 黄利娟 方长太 《安徽医学》 2014年第10期1362-1366,共5页
目的探讨BISAP评分在早期预测急性胰腺炎(AP)严重度及病死率的应用价值。方法以AP患者为研究对象,行BISAP及Ranson评分,运用二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 curve,ROC曲线)行回顾性分析,探讨BISAP评分对AP病情严重度和病... 目的探讨BISAP评分在早期预测急性胰腺炎(AP)严重度及病死率的应用价值。方法以AP患者为研究对象,行BISAP及Ranson评分,运用二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 curve,ROC曲线)行回顾性分析,探讨BISAP评分对AP病情严重度和病死率的预测价值。结果 64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重症者36例(56.25%),共死亡9例(14.06%),BISAP评分≥3分的30例(46.88%),Ranson评分≥3分的40例(62.50%)。严重度的曲线下面积BISAP、Ranson评分分别为:0.863(95%CI:0.741~0.984),0.808(95%CI:0.667~0.950),P=0.055,病死率二者分别为:0.912(95%CI:0.827~0.996),0.847(95%CI:0.716~0.979),P=0.758。结论在AP早期,BISAP评分对患者病情严重度、病死率的预后评估的准确性与Ranson评分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SAP评分 RANSON评分 急性胰腺炎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对脓毒性肾衰竭患者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园园 方长太 +1 位作者 查佳安 查君敬 《安徽医学》 2015年第3期278-281,共4页
目的评价脓毒性肾衰竭患者使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4年7月前发表的关于脓毒性肾衰竭患者HVHF治疗与标准容量血液滤过(SVHF)治疗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以28 d病死率、ICU住院时间、器官功能恢复情况、... 目的评价脓毒性肾衰竭患者使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4年7月前发表的关于脓毒性肾衰竭患者HVHF治疗与标准容量血液滤过(SVHF)治疗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以28 d病死率、ICU住院时间、器官功能恢复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作为评估指标。结果共纳入6项试验,1 295例患者。HVHF组与SVHF组在28 d病死率[OR=0.99,95%CI(0.79~1.23),P=0.92]、ICU住院时间[WMD=-0.27,95%CI(-2.13~1.59),P=0.77]、升压药使用剂量、肾功能、呼吸系统恢复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且HVHF治疗组在电解质紊乱、低体温发生等方面更常见。结论 HVHF治疗脓毒性肾衰竭不比SVHF更安全有效,且有较多的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 脓毒血症 急性肾功能衰竭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ACHE Ⅱ评分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查君敬 黄利娟 +2 位作者 王立娟 白兆青 方长太 《安徽医学》 2014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II)评分对需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对我科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23例行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APACHE II评分...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II)评分对需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对我科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23例行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APACHE II评分,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及预后情况,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PACHE II评分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r=-0.549,P=0.000),与C-反应蛋白(CRP)、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ICU时间呈正相关(r分别为0.583,0.509,0.366,P均为0.000);对于不同预后,病死组的APACHE II评分、CRP水平均高于存活组,而白蛋白水平病死组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ACHE II评分与血清白蛋白、CRP水平有较好的相关性,对预后有一定的判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ACHE Ⅱ评分 血清白蛋白 C反应蛋白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血液滤过联合腹膜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 被引量:6
6
作者 吴立新 方秀花 +7 位作者 赵荣华 刘艳 陈莉 朱玲琳 王鲁 吴国仲 韩久怀 方长太 《安徽医学》 2011年第11期1910-191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早期血液滤过联合腹膜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监测应用血液滤过和腹膜透析治疗SAP的临床效果,分析和评价该联合治疗方式的护理过程。结果 32例患者中,2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29例患者病情好... 目的探讨应用早期血液滤过联合腹膜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监测应用血液滤过和腹膜透析治疗SAP的临床效果,分析和评价该联合治疗方式的护理过程。结果 32例患者中,2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29例患者病情好转后转普通病房,最终出院。血液滤过过程中,共发生9例次管路凝血,2例股静脉穿刺点出血;未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等腹膜透析并发症。结论早期血液滤过联合腹膜透析治疗SAP疗效确切,加强护理是确保治疗安全有效进行的基础,并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 腹膜透析 重症急性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蛋白MUC5AC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气道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7
作者 储贻苗 方长太 +3 位作者 洪长星 查君敬 黄利娟 程高翔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5期121-124,共4页
目的观察黏蛋白MUC5AC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呼吸道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6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制订... 目的观察黏蛋白MUC5AC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呼吸道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6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制订的VAP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VAP组)及对照组(非VAP组)。所有研究对象分别于气管插管1、48 h经纤维支气管镜留取肺泡灌洗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灌洗液中黏蛋白MUC5AC含量,并计算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比较两组黏蛋白MUC5AC水平及CPIS评分的差异,并分析黏蛋白MUC5AC表达水平与CPI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插管1 h两组黏蛋白MUC5AC水平和CP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48 h实验组黏蛋白MUC5AC水平及CP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MUC5AC黏蛋白表达水平及CPIS评分在插管48 h均明显高于插管1 h(P<0.01);对照组黏蛋白MUC5AC表达水平在插管48 h亦高于插管1 h(P<0.05),而CPIS评分插管48 h与1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黏蛋白MUC5AC表达水平与CPIS评分呈正相关(r=0.782,P<0.05)。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呼吸道中存在黏蛋白MUC5AC的高表达,黏蛋白MUC5AC过度分泌是VAP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机械通气对黏蛋白MUC5AC过度分泌也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黏蛋白MUC5AC 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气道黏液高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 黏蛋白 MUC5AC联合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9
8
作者 储贻苗 洪长星 +3 位作者 方长太 查君敬 黄利娟 程高翔 《安徽医学》 2020年第10期1127-1130,共4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黏蛋白MUC5AC联合简化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78例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黏蛋白MUC5AC联合简化肺部感染评分(CPIS)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78例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VAP诊断标准,将其分为VAP组(42例)与非VAP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48 h后血清PCT、黏蛋白MUC5AC及简化CPIS评分的差异,引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上述指标对VAP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VAP组患者黏蛋白MUC5AC水平为(107.21±16.36)ng/mL、PCT为(2.46±1.09)ng/mL、简化CPIS评分为(6.37±2.24)分,均高于非V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黏蛋白MUC5AC联合简化CPIS评分对早期诊断VAP的ROC曲线下面积、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62、93.32%和86.78%。结论血清PCT、黏蛋白MUC5AC及简化CPIS评分在VAP患者中均明显增高,黏蛋白MUC5AC与简化CPIS评分呈正相关,3项指标联合分析在VAP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降钙素原 黏蛋白MUC5AC 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能否减少谵妄发生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程高翔 方长太 +1 位作者 陈园园 刘凯 《安徽医学》 2017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目的评估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能否减少谵妄的发生。方法检索2000年1月至2016年6月Pub Med、万方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EMBase、维普中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关于他汀类药物使用能否减少谵妄发生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以&... 目的评估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能否减少谵妄的发生。方法检索2000年1月至2016年6月Pub Med、万方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EMBase、维普中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关于他汀类药物使用能否减少谵妄发生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以"谵妄,ICU谵妄,他汀,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西立伐他汀,氟伐他汀,洛伐他汀,美伐他汀,普伐他汀,罗素伐他汀,HMG-Co A还原酶阻滞剂"等为检索词检索,使用Jadad量表对纳入的文献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主要评估指标为使用他汀类药物是否有效,次要评估指标包括住院时间,机械通气的例数,最后用Rev Man5.2统计软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290 274例患者。其中,显示服用他汀类药物不能减少谵妄的发生率(OR:1.01;95%CI:0.81~1.26),也不能缩短住院时间(WMD:1.93;95%CI:-5.62~9.47)。但是,他汀类药物能够减少危重患者机械通气的发生率(OR:0.65;95%CI:0.47~0.90)。结论使用他汀类不能减少谵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谵妄 他汀类药物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冰冰 方长太 《安徽医学》 2014年第4期459-462,共4页
目的了解ICU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ICU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80例,选取同期未患鲍曼不动杆菌感染80例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的方式发现危险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 目的了解ICU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ICU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80例,选取同期未患鲍曼不动杆菌感染80例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的方式发现危险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昏迷、慢性肺部疾病史、人工气道、血清清蛋白(<25 g/L)、机械通气时间是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χ2=4.231、5.301、7.447、4.379,t=3.02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昏迷、人工气道、血清清蛋白(<25 g/L)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旱期干预危险因素有助于ICU患者下呼吸道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下呼吸道感染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右心功能障碍对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良华 唐伟伟 +3 位作者 方长太 任小梅 查佳安 陈园园 《安徽医学》 2023年第4期435-439,共5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右心功能障碍(eRVD)发生率及其对28天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安庆市立医院急诊科与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8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脓毒症休克患者纳入研究。依据患者... 目的探讨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右心功能障碍(eRVD)发生率及其对28天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安庆市立医院急诊科与重症医学科收治的98例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脓毒症休克患者纳入研究。依据患者在ICU首次心脏超声是否符合美国心脏超声学会(ASE)右心功能障碍诊断标准分为早期右心功能障碍组(eRVD组,38例)和非右心功能障碍组(NeRVD组,60例)。所有患者均在确诊脓毒症休克的24小时内采用超声测量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和右心室面积变化率(FAC),同时记录患者其他相关临床资料等,并随访患者自入住ICU开始28天生存情况。结果eRVD组自入住ICU开始28天死亡率高于NeRVD组患者(P<0.05)。eRVD组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强心药的使用比例均高于NeRVD组(P<0.05),eRVD组机械通气时间[5(4,6)d比2(2,3)d,P<0.05]、ICU住院时间更长[8(7,9)d比6(6,8)d,P<0.05]。APACHEⅡ评分(OR=1.357,95%CI:1.003~1.836,P<0.05)、SOFA评分(OR=3.431,95%CI:1.795~6.560,P<0.05)和24 h内是否发生eRVD(OR=4.864,95%CI:1.117~7.842,P<0.05)均是影响脓毒症休克患者自入住ICU开始28天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VD是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常见器官功能障碍,在脓毒症休克确诊24 h内是否发生RVD能够预警患者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右心功能障碍 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 右心室面积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试验评价每分通气量频率适应性起搏器
12
作者 项学军 江运昌 +1 位作者 贾院生 方长太 《淮海医药》 1999年第4期24-24,共1页
自1977年Cammilli提供第一台以传感器为基础的频率适应性起搏器以来,此项技术不断更新发展,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应用。我院自1998年10月以来安装6例每分通气量频率适应性单腔起搏器.通过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测试,能显著改善患者运动能力... 自1977年Cammilli提供第一台以传感器为基础的频率适应性起搏器以来,此项技术不断更新发展,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应用。我院自1998年10月以来安装6例每分通气量频率适应性单腔起搏器.通过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测试,能显著改善患者运动能力.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分通气量频率适应性起搏器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全文增补中
血清sTM、IL-6、PCT、E-选择素对脓毒症患者并发凝血功能异常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0
13
作者 鲁海艳 张高峰 +1 位作者 方长太 刘丽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7期64-66,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E-选择素预测脓毒症患者并发凝血功能异常的价值。方法选择脓毒症患者79例,其中并发凝血功能异者41例(观察组)、凝血功能正常者38例(对照组)。取外周静脉血并...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E-选择素预测脓毒症患者并发凝血功能异常的价值。方法选择脓毒症患者79例,其中并发凝血功能异者41例(观察组)、凝血功能正常者38例(对照组)。取外周静脉血并检测血清sTM、IL-6、PCT、E-选择素,绘制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脓毒症凝血功能异常的预测价值;使用Logistic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脓毒症并发凝血功能异常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sTM、IL-6、PCT、E-选择素水平升高(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TM、IL-6、PCT、E-选择素预测脓毒症并发凝血功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5、0.716、0.692、0.687,特异度分别为95.8%、87.5%、58.3%、79.2%,敏感度分别为66.7%、44.4%、77.8%、48.1%。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TM是脓毒症并发凝血功能障碍的独立预测因子(OR 3.921,95%CI 1.374~11.189,P=0.011)。结论血清sTM、IL-6、PCT、E-选择素对脓毒症患者并发凝血功能异常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sTM是脓毒症并发凝血功能异常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凝血功能异常 sTM蛋白 IL-6蛋白 降钙素原 E-选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应用大黄、芒硝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黄浩 朱良华 方长太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563-566,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应用大黄、芒硝(又名皮硝)对减少胰腺渗出,缓解腹痛腹胀,促进快速康复的效果。方法:通过筛选符合纳排标准的2016年1月~2019年6月就诊患者共76例,根据是否应用大黄及芒硝,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应用大黄、芒硝(又名皮硝)对减少胰腺渗出,缓解腹痛腹胀,促进快速康复的效果。方法:通过筛选符合纳排标准的2016年1月~2019年6月就诊患者共76例,根据是否应用大黄及芒硝,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同时应用大黄和芒硝治疗。研究两组患者腹胀或腹痛缓解时间、血或尿淀粉酶峰值恢复时间,血液中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情况,胰腺渗液吸收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腹胀或腹痛缓解时间、血或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缩短(P<0.05)。比较两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发现,两组治疗7 d和14 d的WBC、CRP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吸收有效率和完全吸收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芒硝对SAP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缓解临床症状,抑制大量炎症因子释放,促进胰腺渗液吸收和快速康复,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大黄 芒硝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