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150例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并发症分析及防范要点 被引量:2
1
作者 叶志红 杨万群 +2 位作者 李新云 方良毅 赵振军 《循证医学》 CSCD 2013年第6期346-351,共6页
目的统计和分析大宗病例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的并发症,探讨降低严重并发症的措施和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 150例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重点分析3 025例肺部穿刺病例中轻度和中、重度并发症的特点。结果 4150例中,发生并发症720... 目的统计和分析大宗病例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的并发症,探讨降低严重并发症的措施和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 150例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重点分析3 025例肺部穿刺病例中轻度和中、重度并发症的特点。结果 4150例中,发生并发症720例(17.35%);其中轻度628例(15.13%),中度65例(1.57%),重度27例(0.65%)。3 025例肺部穿刺的病例中,发生并发症669例(22.12%);其中轻度579例(19.14%),中度63例(2.08%),重度27例(0.89%)。肺外脏器穿刺的1 125例中,发生并发症51例(4.53%);其中轻度49例(4.36%),中度2例(0.18%)。669例肺部并发症中,单纯气胸、咯血和肺内出血分别占65.32%(437/669)、20.03%(134/669)和9.42%(63/669)。气胸、咯血和肺内出血(包括气胸合并咯血)占肺内总并发症的97.31%(651/669)。发生空气栓塞1例,死亡1例。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是中重度气胸的主要相关因素;病灶周围血管增多、增粗,穿刺时损伤周围血管和病变内见空气支气管征是严重咯血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是一种较为安全的诊断方法,仔细操作、严密观察及精心护理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计划床值的摆位方法在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殿毅 刘平平 +4 位作者 方良毅 龙亮 吕凤泉 岑伟健 曾子君 《循证医学》 2022年第4期217-223,共7页
目的为提高在Orfit板+体表标线固定技术下的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患者摆位治疗精准度,提出一种基于计划床值的改良摆位方法。方法选取29例在Orfit板+体表标线固定技术下接受保乳术后调强放疗病例,同一患者分别按体表治疗标记点(常规... 目的为提高在Orfit板+体表标线固定技术下的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患者摆位治疗精准度,提出一种基于计划床值的改良摆位方法。方法选取29例在Orfit板+体表标线固定技术下接受保乳术后调强放疗病例,同一患者分别按体表治疗标记点(常规摆位组)与计划床值(试验摆位组)进行摆位,并通过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自动配准方式获取两组在左右(lateral,Lat)方向、头脚(longitudinal,Lng)方向和腹背(vertical,Vrt)方向的配准误差,同时收集患者治疗前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乳房最大厚度值,与各方向误差值进行相关性Pearson分析。结果常规摆位组在左右(Lat)方向、头脚(Lng)方向和腹背(Vrt)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01±0.32)cm、(-0.03±0.23)cm和(-0.20±0.38)cm;试验摆位组摆位误差依次为(-0.04±0.31)cm、(0.04±0.22)cm和(-0.06±0.23)cm。两组在头脚(Lng)方向和腹背(Vrt)方向的摆位误差(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左右(Lat)方向的(P>0.05)无统计学意义。BMI值与常规摆位误差存在相关性[腹背(Vrt)方向r=-0.435,P=0.018],与试验组各方向摆位误差均不存在相关(P>0.05);乳房厚度与两组各方向摆位误差均不存在相关(P>0.05)。结论计划床值摆位精度优于体表治疗标记点,提示对Orfit板+体表标线固定技术下的保乳术后患者放疗具有潜在的临床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位方式 摆位误差 体表标记 计划床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