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膨润土对采油泡沫稳定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罗文利 党辉 +5 位作者 邹新源 方琦琦 李文宏 黄丽 刘朝霞 冯春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83-1690,共8页
本文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与磺酸盐型醇醚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P1688作为发泡剂,钠基膨润土和钙基膨润土作为稳泡剂进行泡沫性能测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磺酸盐型醇醚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P1688的发泡性能优于十二烷基硫酸钠,钠基膨润土的稳... 本文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与磺酸盐型醇醚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P1688作为发泡剂,钠基膨润土和钙基膨润土作为稳泡剂进行泡沫性能测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磺酸盐型醇醚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P1688的发泡性能优于十二烷基硫酸钠,钠基膨润土的稳泡性能优于钙基膨润土。当FP1688的浓度为0. 40%、钠基膨润土的浓度为5%时,稳泡时间大于6000s,发泡体积高于800mL。膨润土对泡沫稳定性影响研究对膨润土稳定泡沫配方体系的研制提供了有益的技术指导,对在低油价下推广应用泡沫驱技术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稳定性 膨润土 析液半衰期 发泡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庆减压渣油磺化制备泡沫驱油用表面活性剂 被引量:3
2
作者 罗文利 方琦琦 +5 位作者 周新宇 常志东 范伟 王正波 张永强 段文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09-1615,共7页
本文利用长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减压渣油为原料,浓硫酸为磺化剂进行磺化改性。通过实验探究发现,综合考虑产物的收率、表面张力等因素,确定以减压渣油为原料生产石油磺酸盐的优化条件为:反应温度为40℃,老化温度为55℃,油酸比为2. 2:1,... 本文利用长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减压渣油为原料,浓硫酸为磺化剂进行磺化改性。通过实验探究发现,综合考虑产物的收率、表面张力等因素,确定以减压渣油为原料生产石油磺酸盐的优化条件为:反应温度为40℃,老化温度为55℃,油酸比为2. 2:1,老化时间为60min。石油磺酸盐和SDS进行复配后,泡沫体系的起泡体积和析液半衰期和复配之前SDS的相差不大,说明在泡沫体系中加入石油磺酸盐可以代替SDS进行发泡,从而降低SDS发泡剂的应用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驱油 表面活性剂 渣油 磺化 石油磺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轮匝肌切除联合眼轮匝肌缩短下睑缩肌复位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 被引量:17
3
作者 方琦琦 吴婷婷 邢健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78-1582,共5页
目的:探究眼轮匝肌切除联合眼轮匝肌缩短下睑缩肌复位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9-06/2021-06我院收治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97例175眼,依据治疗方式分两组:对照组47例82眼接受眼轮匝肌切除术进行治疗,联合... 目的:探究眼轮匝肌切除联合眼轮匝肌缩短下睑缩肌复位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19-06/2021-06我院收治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97例175眼,依据治疗方式分两组:对照组47例82眼接受眼轮匝肌切除术进行治疗,联合组50例93眼接受眼轮匝肌切除联合眼轮匝肌缩短下睑缩肌复位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围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症状与体征评分、手术前后睑裂宽度、睫毛朝向、泪阜显露率、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3mo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vs 80%,P=0.004);联合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联合组术后流泪、异物感、畏光以及刺激感症状体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01);联合组患者手术后睑裂宽度、睫毛朝向、泪阜显露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联合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vs 18%,P=0.032);联合组患者术后舒适度、倒睫矫正、瘢痕外观、双眼对称以及外形美观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01)。结论:应用眼轮匝肌切除联合眼轮匝肌缩短下睑缩肌复位术治疗老年性下睑内翻患者安全有效,可以满足患者美容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轮匝肌切除 眼轮匝肌缩短下睑缩肌复位术 老年性下睑内翻 近期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干性与湿性羊膜移植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4
作者 吴婷婷 晏艳霜 方琦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08-1912,共5页
目的:比较翼状胬肉切除分别联合干性羊膜移植、湿性羊膜移植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05/10于我院就诊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20例137眼,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两组,A组60例67眼采取翼状胬肉切除... 目的:比较翼状胬肉切除分别联合干性羊膜移植、湿性羊膜移植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05/10于我院就诊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20例137眼,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两组,A组60例67眼采取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干性羊膜移植治疗方案,B组60例70眼采取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湿性羊膜移植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泪液分泌功能(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视力的变化,术后疼痛评分、眼部充血及水肿消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SⅠt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7d BUT无显著差异(P>0.05),但B组术后30、90d BUT明显长于A组(均P<0.01);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无组间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0d裸眼视力与最佳矫正视力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术后30d UCVA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B组患者术后眼部充血消退时间、水肿消退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P<0.05)。随访1a,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11.9%vs 8.6%,P>0.05),但B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2.9%vs 13.4%,P<0.05)。结论: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干性羊膜移植相比,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湿性羊膜移植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疗效更好,患者术后愈合更快,复发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翼状胬肉 切除术 干性羊膜 湿性羊膜 移植治疗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