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湖水体中非甾体消炎药的赋存特征及其对细菌群落和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
1
作者 赵彧 方王凯 +2 位作者 张紫薇 张焕军 李轶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95-1506,共12页
非甾体消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在湖泊水环境的残留已受到广泛关注,但其对于湖泊水体中微生物群落及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潜在影响尚未明晰。以太湖西部沿岸区、竺山湾、梅... 非甾体消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在湖泊水环境的残留已受到广泛关注,但其对于湖泊水体中微生物群落及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潜在影响尚未明晰。以太湖西部沿岸区、竺山湾、梅梁湾、贡湖湾和湖心区为研究区域,分析了水体中4种典型NSAIDs的赋存特征,利用相关性分析和共现网络分析探究NSAIDs与细菌群落及ARGs的关系,并通过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PLS-PM)定量解析NSAIDs对ARGs影响。结果表明,酮洛芬和双氯芬酸是太湖水体中浓度最高的NSAIDs,其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29.0-49.5 ng·L^(-1)和2.4-10.4 ng·L^(-1),且太湖西北部湖区的总NSAIDs浓度高于中东部湖区。不同湖区细菌群落多样性空间差异显著(p<0.05),hgcl clade、Microcystis PCC-7914和CladeⅢ_norank是太湖水体中的优势菌属,其相对丰度的空间差异与NSAIDs趋势一致。太湖不同湖区水体中9种ARGs的总丰度为6.70×10^(10)-1.76×10^(11)copies·L^(-1),其中主要ARGs类型为ermB、mphA和sul1,其空间差异也与NSAIDs具有一致性。此外,NSAIDs与太湖水体中ARGs的潜在宿主呈显著正相关(p<0.05)。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Partial least squares path model,PLS-PM)分析结果表明,NSAIDs主要通过增加可移动遗传原件(Mobile genetic elements,MGEs)的丰度促进ARGs的富集,也可通过改变细菌群落多样性进而调控ARGs的赋存与传播。该研究为评估NSAIDs在自然水体中的生态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非甾体消炎药 细菌群落 抗生素抗性基因 intI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