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东南极格罗夫山陨石分布规律及靶区预测 |
琚宜太
黄费新
刘小汉
李岩
夏志鹏
俞良军
方爱民
韦利杰
|
《岩石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西昆仑-塔西南坳陷晚古生代以来的沉积构造演化 |
方爱民
马建英
王世刚
赵越
胡健民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2
|
|
3
|
新疆北部卡拉麦里蛇绿岩中辉长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
方爱民
王世刚
张俊敏
藏梅
方家虎
胡健民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6
|
|
4
|
新疆西昆仑库地混杂带中基性火山岩构造环境分析 |
方爱民
李继亮
刘小汉
侯泉林
Lee Ik Jong
肖文交
俞良军
周辉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1
|
|
5
|
西昆仑库地混杂岩带中深海浊积岩的浊积相划分及其特征 |
方爱民
侯泉林
李继亮
郝杰
肖文交
周辉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2
|
|
6
|
煤变质作用对煤层气赋存和富集的控制——以沁水盆地为例 |
方爱民
侯泉林
雷家锦
李继亮
杨陆武
胡爱梅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
2003 |
37
|
|
7
|
西昆仑库地西北依沙克群中首次发现放射虫化石 |
方爱民
李继壳
侯泉林
周辉
王志洪
李红生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10
|
|
8
|
浊流及相关重力流沉积研究综述 |
方爱民
李继亮
侯泉林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8 |
74
|
|
9
|
西昆仑库地蛇绿岩中基性火山岩的Sm-Nd等时线年龄 |
方爱民
李继亮
储著银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10
|
从南极冰盖和气候演化研究历史的回顾看格罗夫山地区新生代沉积岩发现的意义 |
方爱民
刘小汉
李钟益
李潇丽
黄费新
|
《极地研究》
CAS
CSCD
|
2003 |
3
|
|
11
|
山东仰口地区超高压变质岩混杂带的组成及其构造变形 |
方爱民
赵中岩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12
|
东南极内陆格罗夫山地区新生代冰川活动和古气候演化记录 |
方爱民
刘小汉
黄费新
|
《极地研究》
CAS
CSCD
|
2007 |
1
|
|
13
|
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出水石锚的地质学考证 |
方爱民
刘小汉
李继亮
徐文立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0 |
|
14
|
华北南部构造煤纳米级孔隙结构演化特征及作用机理 |
琚宜文
姜波
侯泉林
王桂梁
方爱民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83
|
|
15
|
白云鄂博矿床成因——矿体内霓长岩化成矿作用与赋矿白云岩的联系 |
王凯怡
张继恩
方爱民
董策
胡辅佑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7
|
|
16
|
造山带汇聚板块边缘沉积盆地的鉴别与恢复 |
闫臻
王宗起
闫全人
方爱民
陈隽璐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33
|
|
17
|
青藏高原造山带的垮塌与高原隆升 |
吴福元
黄宝春
叶凯
方爱民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91
|
|
18
|
淮北海孜煤矿断层与层间滑动构造组合型式及其形成机制 |
琚宜文
侯泉林
姜波
王桂梁
方爱民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8
|
|
19
|
西藏达金海相碎屑岩的组成、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背景 |
闫臻
方爱民
潘裕生
李继亮
刘小汉
俞良军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5
|
|
20
|
塔里木西部奥依塔克斜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研究 |
李广伟
方爱民
吴福元
刘小汉
潘裕生
王世刚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