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团泊洼水库水体生物生产力与渔业开发利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方榕乐 朱晓鸣 +5 位作者 张水元 王骥 伍焯田 苗金信 霍仕琍 程维桐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1992年第2期38-45,共8页
天津市团泊洼水库属华北平原滨海盐碱性水库。1989年多学科综合调查的结果表明:该水体中营养盐类含量氮高磷低,挺水植物藨草、芦苇为主要初级生产者,浮游生物种类贫乏,现存量不高,周丛生物丰富。结果还表明,该水体仍有较大渔产潜力。应... 天津市团泊洼水库属华北平原滨海盐碱性水库。1989年多学科综合调查的结果表明:该水体中营养盐类含量氮高磷低,挺水植物藨草、芦苇为主要初级生产者,浮游生物种类贫乏,现存量不高,周丛生物丰富。结果还表明,该水体仍有较大渔产潜力。应从调整鱼类种群结构着手,充分而合理地利用水体中的可更新资源,使渔业、环境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生物生产力 养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安湖麦穗鱼种群生物学Ⅳ.种群动态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堂林 崔奕波 +2 位作者 方榕乐 谢松光 李钟杰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37-545,共9页
1995年10月至1996年11月运用标志回捕法对保安湖1#试验围拦中麦穗鱼的种群数量作了11次估算,并对种群的动态特征进行了分析。 周年的种群数量变动于0.40-2.45ind·m-2,在5月份最高。不同世代的强度存在较大的差异,1996年世代最... 1995年10月至1996年11月运用标志回捕法对保安湖1#试验围拦中麦穗鱼的种群数量作了11次估算,并对种群的动态特征进行了分析。 周年的种群数量变动于0.40-2.45ind·m-2,在5月份最高。不同世代的强度存在较大的差异,1996年世代最强,1996年11月为21,631ind,与同期的1995世代(14,431ind)相比增加了49.9%,死亡率在夏季较高。1995世代周年死亡率为71.7%,1996年11月的数量为4,084ind,与生活史中同期的1994世代(1,515ind)相比,增加了1.7倍。1994世代在1996年繁殖后期的死亡率急剧增加,在产卵季节过后全部死亡。种群活动水平除了与水温有关外,在春季可能主要受繁殖活动的影响。1996年的种群繁殖力为4.05×106粒,其中0+龄的贡献为8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穗鱼 种群动态 保安湖 小型鱼类资源 标志回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安湖麦穗鱼种群生物学V.生产力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堂林 崔奕波 +2 位作者 方榕乐 谢松光 李钟杰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1-337,共7页
在 1 995年 1 0月至 1 996年 1 1月 ,依据有关种群参数估算了保安湖 1 # 试验围拦中麦穗鱼的生产力。月平均瞬时生长率的变化与年龄和季节有关 ,随着年龄增加生长率降低 ,在生活史的早期阶段生长最快 ,生长率一般在春、夏季较高。在研... 在 1 995年 1 0月至 1 996年 1 1月 ,依据有关种群参数估算了保安湖 1 # 试验围拦中麦穗鱼的生产力。月平均瞬时生长率的变化与年龄和季节有关 ,随着年龄增加生长率降低 ,在生活史的早期阶段生长最快 ,生长率一般在春、夏季较高。在研究期间 ,种群平均生物量为1 8 2 7kg·hm- 2 ,周年生产力为 36 53kg·hm- 2 ·a- 1 ,P/B系数为 2 0。 1 996世代对总生产力的贡献为 67 9%。种群月平均生物量及生产力均表现出了较明显的季节变化 ,生物量在秋季(9月 )出现峰值 ,生产力在冬季非常低 ,在夏季 (7月 )出现峰值 ,夏季生产力占总生产力的77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穗鱼 生产力 P√B系数 种群 湖泊 鱼类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河蟹的养殖生态学及其渔业价值评价 被引量:11
4
作者 金刚 李钟杰 +1 位作者 方榕乐 刘伙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3-147,共5页
把池塘育成的早熟河蟹(即一秋龄性腺成熟中华绒螯蟹)放养于湖汊,其群体越冬成活率为11%。在第二年养殖期间,早熟河蟹不脱壳,体重维持在原来的水平,对鱼肉的日摄食率最高为1.2%,个体不断死亡,至7月中旬,群体全部死完。从当... 把池塘育成的早熟河蟹(即一秋龄性腺成熟中华绒螯蟹)放养于湖汊,其群体越冬成活率为11%。在第二年养殖期间,早熟河蟹不脱壳,体重维持在原来的水平,对鱼肉的日摄食率最高为1.2%,个体不断死亡,至7月中旬,群体全部死完。从当年11月下旬到第二年7月上旬,早熟河蟹成活率曲线公式为:Y=1.09exp(-0018t)[Y:成活率(%),t:时间(d)]。本文还通过对围栏湖汊和扁担塘早熟河蟹逐月跟踪采样、对同龄的末成熟与成熟河蟹的行为及离水成活时间进行对比观察。作者认为,草型湖泊中早熟河蟹没有养殖价值,但若在第二年四月份以前将早熟河蟹全部起捕,当商品蟹出售,仍有一定的渔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 一秋龄 性腺早熟 成活率 渔业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池养幼蟹成活率、生长及雌蟹性成熟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堂林 方榕乐 刘中锐 《水利渔业》 1998年第5期10-12,共3页
报导了4口池塘试养幼蟹的结果。各池雌蟹与雄蟹的甲宽无显著差异(p>005),放养密度及饵料对生长和存活率有一定影响,成熟雌蟹与未成熟雌蟹腹部形态特征有明显区别。
关键词 河蟹 性成熟 池塘养殖 幼蟹 成活率 雌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水生所水库渔业室开展对鳜鱼繁殖和饲养技术的研究
6
作者 方榕乐 李万洲 《水库渔业》 1984年第1期F002-F002,共1页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库渔业研究室对鳜鱼的繁殖、养殖进行了试验研究,初步掌握了鳜鱼在人工控制下自行繁殖及苗种培育、成鱼饲养的技术,为今后鳜鱼养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鳜鱼 饲养技术 自然繁殖 人工控制 生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脉冲电栅拦鱼技术鉴定会在福建建瓯召开
7
作者 方榕乐 徐森林 《水库渔业》 1982年第1期71-72,共2页
1981年10月5日~9日在福建省建瓯县召开了水库脉冲电栅拦鱼技术鉴定会。会议由福建省水产厅主持。参加会议的有上海、浙江、湖南、湖北、广东、福建等省、市的水产科技、高等院校、水利、电力、水库以及科学院水生所等三十一个单位共42... 1981年10月5日~9日在福建省建瓯县召开了水库脉冲电栅拦鱼技术鉴定会。会议由福建省水产厅主持。参加会议的有上海、浙江、湖南、湖北、广东、福建等省、市的水产科技、高等院校、水利、电力、水库以及科学院水生所等三十一个单位共42名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渔业 脉冲电栅拦鱼技术 捕捞技术 增产措施 大流量溢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馬湖“灌江”作用的初步探討 被引量:3
8
作者 方榕乐 《淡水渔业》 1975年第5期18-20,共3页
扩大湖泊的鱼类来源对提高湖泊的渔业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湖北省湖泊养殖的经验,在一些与长江相通的湖泊中.利用开闸“灌江”的办法,“倒灌”成鱼(排水期间江中鱼类上溯入湖)或“顺灌”鱼苗(鱼苗随江水流入湖中),是增加鱼... 扩大湖泊的鱼类来源对提高湖泊的渔业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湖北省湖泊养殖的经验,在一些与长江相通的湖泊中.利用开闸“灌江”的办法,“倒灌”成鱼(排水期间江中鱼类上溯入湖)或“顺灌”鱼苗(鱼苗随江水流入湖中),是增加鱼源主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湖泊养殖 鱼苗 成鱼 利用 主要措施 排水 渔业产量 增加 扩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昌东湖蒙古红(鱼白)和翘嘴红(鱼白)的食性及其种群控制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32
9
作者 朱志荣 林永泰 方榕乐 《水生生物学集刊》 1976年第1期36-52,共17页
本文主要报道蒙古红鲌和翘嘴红鲌对放养鳙、鲢鱼种的危害性及控制其种群发展的途径。通过肠道内食物的检查,发现不同大小的蒙古红鲌和翘嘴红鲌与所吞食“家鱼”鱼种规格的大小有一定的相关,根据所得的数据分别求出这两种凶猛鱼的全长与... 本文主要报道蒙古红鲌和翘嘴红鲌对放养鳙、鲢鱼种的危害性及控制其种群发展的途径。通过肠道内食物的检查,发现不同大小的蒙古红鲌和翘嘴红鲌与所吞食“家鱼”鱼种规格的大小有一定的相关,根据所得的数据分别求出这两种凶猛鱼的全长与被吃鱼种全长的迴归方程式及95%的可信限,确定不同大小的蒙古红鲌和翘嘴红鲌危害不同规格鱼种的范围。并通过对东湖这两种凶猛鱼种群长度的调查,提出鳙、鲢鱼种放养的合理规格。蒙古红鲌和翘嘴红鲌全年各月的摄食强度随着水温的不同和生殖季节的来临而有所改变,根据这种情况,对于什么时间放养鱼种较为有利也进行了探讨。从两种鱼的食物组成和摄食强度来看,它们对鳙、鲢的危害性是很明显的。为了遏制其种群发展,进行了围捕产卵群体、药物杀卵和投放棕榈皮鱼巢诱其产卵等试验。试验证明,在生殖季节当它们大量集群时进行围捕,效果较为显著。近年来这两种凶猛鱼的产量和种群的长度组成都有所下降。文中附有不同长度的蒙古红鲌和翘嘴红鲌吞食不同鳙鱼种的范围表,供有关单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昌东湖 蒙古红鲌 翘嘴红鲌 食性 种群控制 凶猛鱼类 鱼类动物性敌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昌东湖渔获物的分析研究及合理放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伙泉 黄尚务 +6 位作者 邓宝玲 谢洪高 陈敬存 朱志荣 方榕乐 林永泰 王安定 《水生生物学集刊》 1976年第1期16-26,共11页
本文研究了武昌东湖1973—1975年度渔获物的情况,并从鱼类生态学的角度探讨了东湖合理放养的若干问题。东湖是养殖湖泊。在不投饵的情况下,年产量从1971年的36.5万斤,逐年上升到1975年的81万斤,折合亩产36.8斤。渔获物中放养鱼类占88—9... 本文研究了武昌东湖1973—1975年度渔获物的情况,并从鱼类生态学的角度探讨了东湖合理放养的若干问题。东湖是养殖湖泊。在不投饵的情况下,年产量从1971年的36.5万斤,逐年上升到1975年的81万斤,折合亩产36.8斤。渔获物中放养鱼类占88—96%,主要为鲢、鳙,其次是草鱼。其他野杂鱼所占比例很小。通过对不同规格的鱼种的生长率和回捕率的分析,表明鱼种规格越大,回捕率越高,生长速度越快。根据三年来渔获物的分析,本文最后讨论了东湖渔业的生产潜力和合理放养问题,提出了对现有鱼类种群结构进行调整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昌东湖 渔获物 合理放养 鱼类生态学 种群结构 生产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