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传统与现代——孙中山伦理思想新探
被引量:
2
1
作者
方映灵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5-160,共6页
孙中山高度重视道德对于革命的功用,他超越传统、构筑现代,一方面融合扬弃中西方伦理思想精华,创造性地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新“八德”,体现了由传统“以家为本”向现代“以国为本”的转变,以及“国家至上”的爱国主义现...
孙中山高度重视道德对于革命的功用,他超越传统、构筑现代,一方面融合扬弃中西方伦理思想精华,创造性地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新“八德”,体现了由传统“以家为本”向现代“以国为本”的转变,以及“国家至上”的爱国主义现代价值观;另一方面反对“全盘西化”,对“自由、平等、博爱”及“互助论”进行了新诠释,反对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天赋人权论以及社会达尔文主义。他基于爱国主义所倡导的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和帝国主义有着本质区别,也与当今世界狭隘的民族主义截然不同,具有划时代的宝贵价值和重大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伦理思想
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佛玄之间:从《不真空论》析僧肇佛学玄学化问题
被引量:
1
2
作者
方映灵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0-126,共7页
僧肇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佛学家,他以"即体即用"的理论贡献,在中国哲学和佛学史上占有极重要地位。由于其出入于佛玄之间的思想特色,学界历来对其佛学玄学化问题评判不一。本文试图通过对其最重要的代表作《不真空论》的解读分析...
僧肇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佛学家,他以"即体即用"的理论贡献,在中国哲学和佛学史上占有极重要地位。由于其出入于佛玄之间的思想特色,学界历来对其佛学玄学化问题评判不一。本文试图通过对其最重要的代表作《不真空论》的解读分析,梳理、点评五种不同观点,并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由于僧肇佛学与魏晋玄学有不同的理路、不同的理论建构和不同的境界追求,从而使两者有内容实质上的区别,而"即体即用"的中道空观是僧肇佛学虽运用了玄学但没有玄学化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肇
《不真空论》
佛学玄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子指略》与王弼的儒道融通
3
作者
方映灵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3-90,共8页
王弼是魏晋玄学的真正开创者,援儒入老、融通儒道是其思想特色。本文试图通过对《老子指略》的解读分析,从一个视角探究王弼的儒道融通问题。由于郭店楚简《老子》甲本对老子关于圣、仁、义等儒家核心理念的新表述,因此,与其说王弼援儒...
王弼是魏晋玄学的真正开创者,援儒入老、融通儒道是其思想特色。本文试图通过对《老子指略》的解读分析,从一个视角探究王弼的儒道融通问题。由于郭店楚简《老子》甲本对老子关于圣、仁、义等儒家核心理念的新表述,因此,与其说王弼援儒入老、融通道儒,不如说他对道的诠释更忠实于老子,是在忠实于老子的基础上发展了道家,而汤用彤、冯契、冯达文三位先生对于这一问题看似相左的精辟见解,恰好全面地诠释了王弼及其本体论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弼
老子指略
儒道融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陈白沙与湛甘泉哲学的师承关系——兼与陈来先生商榷
被引量:
3
4
作者
方映灵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3期84-88,共5页
本文阐述了陈白沙“自得”说与湛甘泉“随处体认天理”说的师承关系 ,并对陈来先生关于白沙与王阳明、白沙与甘泉之间的关系的看法提出商榷 ,认为 ,只有甘泉学才是白沙学的真传。甘泉“随处体认天理”说真正师承和发扬光大了白沙学说 ,...
本文阐述了陈白沙“自得”说与湛甘泉“随处体认天理”说的师承关系 ,并对陈来先生关于白沙与王阳明、白沙与甘泉之间的关系的看法提出商榷 ,认为 ,只有甘泉学才是白沙学的真传。甘泉“随处体认天理”说真正师承和发扬光大了白沙学说 ,并真正奠定了江门学派在明代心学中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白沙
湛甘泉0
师承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与现代——孙中山伦理思想新探
被引量:
2
1
作者
方映灵
机构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5-160,共6页
文摘
孙中山高度重视道德对于革命的功用,他超越传统、构筑现代,一方面融合扬弃中西方伦理思想精华,创造性地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新“八德”,体现了由传统“以家为本”向现代“以国为本”的转变,以及“国家至上”的爱国主义现代价值观;另一方面反对“全盘西化”,对“自由、平等、博爱”及“互助论”进行了新诠释,反对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天赋人权论以及社会达尔文主义。他基于爱国主义所倡导的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和帝国主义有着本质区别,也与当今世界狭隘的民族主义截然不同,具有划时代的宝贵价值和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
孙中山
伦理思想
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分类号
B2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佛玄之间:从《不真空论》析僧肇佛学玄学化问题
被引量:
1
2
作者
方映灵
机构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思想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0-126,共7页
文摘
僧肇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佛学家,他以"即体即用"的理论贡献,在中国哲学和佛学史上占有极重要地位。由于其出入于佛玄之间的思想特色,学界历来对其佛学玄学化问题评判不一。本文试图通过对其最重要的代表作《不真空论》的解读分析,梳理、点评五种不同观点,并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由于僧肇佛学与魏晋玄学有不同的理路、不同的理论建构和不同的境界追求,从而使两者有内容实质上的区别,而"即体即用"的中道空观是僧肇佛学虽运用了玄学但没有玄学化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僧肇
《不真空论》
佛学玄学化
分类号
B94 [哲学宗教—宗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子指略》与王弼的儒道融通
3
作者
方映灵
机构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中国思想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3-90,共8页
文摘
王弼是魏晋玄学的真正开创者,援儒入老、融通儒道是其思想特色。本文试图通过对《老子指略》的解读分析,从一个视角探究王弼的儒道融通问题。由于郭店楚简《老子》甲本对老子关于圣、仁、义等儒家核心理念的新表述,因此,与其说王弼援儒入老、融通道儒,不如说他对道的诠释更忠实于老子,是在忠实于老子的基础上发展了道家,而汤用彤、冯契、冯达文三位先生对于这一问题看似相左的精辟见解,恰好全面地诠释了王弼及其本体论哲学。
关键词
王弼
老子指略
儒道融通
分类号
B235.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陈白沙与湛甘泉哲学的师承关系——兼与陈来先生商榷
被引量:
3
4
作者
方映灵
机构
深圳海天出版社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3期84-88,共5页
文摘
本文阐述了陈白沙“自得”说与湛甘泉“随处体认天理”说的师承关系 ,并对陈来先生关于白沙与王阳明、白沙与甘泉之间的关系的看法提出商榷 ,认为 ,只有甘泉学才是白沙学的真传。甘泉“随处体认天理”说真正师承和发扬光大了白沙学说 ,并真正奠定了江门学派在明代心学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陈白沙
湛甘泉0
师承关系
分类号
B244.99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传统与现代——孙中山伦理思想新探
方映灵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佛玄之间:从《不真空论》析僧肇佛学玄学化问题
方映灵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老子指略》与王弼的儒道融通
方映灵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试论陈白沙与湛甘泉哲学的师承关系——兼与陈来先生商榷
方映灵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200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