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社会剧变期的畸形儿——西门庆新评
1
作者
方明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88-94,共7页
:《金瓶梅》里西门庆的发家史 ,是封建社会后期财产再分配的新的经济形态的体现 ;西门庆集商人、官僚、恶霸于一身的新的社会角色 ,反映了金钱对权力的渗入和对道德的颠覆 ;西门庆人欲横流的生存方式 ,则是金钱异化了的人性的赤裸裸的...
:《金瓶梅》里西门庆的发家史 ,是封建社会后期财产再分配的新的经济形态的体现 ;西门庆集商人、官僚、恶霸于一身的新的社会角色 ,反映了金钱对权力的渗入和对道德的颠覆 ;西门庆人欲横流的生存方式 ,则是金钱异化了的人性的赤裸裸的展露。读懂了西门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门庆
《金瓶梅》
颠覆
人性
金钱
异化
人欲
中国
再分配
经济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灵魂失落的人生悲剧——谈《最后的贵族》中的李彤之死
被引量:
1
2
作者
方明光
顾虹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1期6-8,共3页
影片《最后的贵族》里的女主人公李彤,最后是死去了。死在异国的水域,死在不该死的年龄,而且是自己结束了自己。她的死,引起人们心灵的悸动,更引起人们深沉的思索。李彤可以不死吗?如果仅仅为了求生存,应该说李彤是可以不死的。虽然她...
影片《最后的贵族》里的女主人公李彤,最后是死去了。死在异国的水域,死在不该死的年龄,而且是自己结束了自己。她的死,引起人们心灵的悸动,更引起人们深沉的思索。李彤可以不死吗?如果仅仅为了求生存,应该说李彤是可以不死的。虽然她失掉了父母的怙恃,断绝了经济的后援,但以她的聪明才华,在美国找份维持生计的工作是不成问题的,黄慧芬、雷芷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悲剧
李彤
父母双亡
人生之路
痛苦体验
诗如画
最底层
慧芬
一瓣
审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时空交叉构红楼
3
作者
方明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98-101,23,共5页
关键词
《红楼梦》
“太虚幻境”
大观园世界
刘姥姥
贾宝玉
曹雪芹
“意淫”
荣国府
宝黛爱情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脱俗·美情·诗魂——《红楼梦》艺术美摭拾
4
作者
方明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65-68,共4页
《红楼梦》的美学成就是多方面的,用鲁迅的话说就是“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思想上的突破以贾宝玉的那句名言为代表:“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可以说《红楼梦》全书就是在形象地表达作者...
《红楼梦》的美学成就是多方面的,用鲁迅的话说就是“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思想上的突破以贾宝玉的那句名言为代表:“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可以说《红楼梦》全书就是在形象地表达作者的这一美学观点。宝玉的女性化,他的女性崇拜,他的由“泛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曹雪芹
艺术美
诗魂
美学成就
大观园
林黛玉
贾宝玉
美学追求
宝黛爱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学语文教学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5
作者
方明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112-116,共5页
“大学语文”的开设同我国的改革开放,几乎是同时起步。十多年来,它在传播祖国优秀文化遗产,拓宽学生知识领域,提高青年一代文化素养等方面,起到了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但是,今天的情形毕竞不一样了,随着改革...
“大学语文”的开设同我国的改革开放,几乎是同时起步。十多年来,它在传播祖国优秀文化遗产,拓宽学生知识领域,提高青年一代文化素养等方面,起到了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但是,今天的情形毕竞不一样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深入,社会的文明程度日益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能力
大学语文教学
改革开放
文化遗产
引导学生
人才需求
湘夫人
文化素养
原型意象
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剧变期的畸形儿——西门庆新评
1
作者
方明光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88-94,共7页
文摘
:《金瓶梅》里西门庆的发家史 ,是封建社会后期财产再分配的新的经济形态的体现 ;西门庆集商人、官僚、恶霸于一身的新的社会角色 ,反映了金钱对权力的渗入和对道德的颠覆 ;西门庆人欲横流的生存方式 ,则是金钱异化了的人性的赤裸裸的展露。读懂了西门庆 。
关键词
西门庆
《金瓶梅》
颠覆
人性
金钱
异化
人欲
中国
再分配
经济形态
Keywords
bureaucratic merchant
bartering power for money
desires
freak
a typified artistic character
分类号
I207.419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灵魂失落的人生悲剧——谈《最后的贵族》中的李彤之死
被引量:
1
2
作者
方明光
顾虹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1期6-8,共3页
文摘
影片《最后的贵族》里的女主人公李彤,最后是死去了。死在异国的水域,死在不该死的年龄,而且是自己结束了自己。她的死,引起人们心灵的悸动,更引起人们深沉的思索。李彤可以不死吗?如果仅仅为了求生存,应该说李彤是可以不死的。虽然她失掉了父母的怙恃,断绝了经济的后援,但以她的聪明才华,在美国找份维持生计的工作是不成问题的,黄慧芬、雷芷苓。
关键词
人生悲剧
李彤
父母双亡
人生之路
痛苦体验
诗如画
最底层
慧芬
一瓣
审美价值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时空交叉构红楼
3
作者
方明光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98-101,23,共5页
关键词
《红楼梦》
“太虚幻境”
大观园世界
刘姥姥
贾宝玉
曹雪芹
“意淫”
荣国府
宝黛爱情
空间结构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脱俗·美情·诗魂——《红楼梦》艺术美摭拾
4
作者
方明光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65-68,共4页
文摘
《红楼梦》的美学成就是多方面的,用鲁迅的话说就是“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思想上的突破以贾宝玉的那句名言为代表:“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可以说《红楼梦》全书就是在形象地表达作者的这一美学观点。宝玉的女性化,他的女性崇拜,他的由“泛爱”
关键词
红楼梦
曹雪芹
艺术美
诗魂
美学成就
大观园
林黛玉
贾宝玉
美学追求
宝黛爱情
分类号
I207.411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语文教学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5
作者
方明光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112-116,共5页
文摘
“大学语文”的开设同我国的改革开放,几乎是同时起步。十多年来,它在传播祖国优秀文化遗产,拓宽学生知识领域,提高青年一代文化素养等方面,起到了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但是,今天的情形毕竞不一样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深入,社会的文明程度日益提高。
关键词
审美能力
大学语文教学
改革开放
文化遗产
引导学生
人才需求
湘夫人
文化素养
原型意象
美学
分类号
U [交通运输工程]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社会剧变期的畸形儿——西门庆新评
方明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灵魂失落的人生悲剧——谈《最后的贵族》中的李彤之死
方明光
顾虹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时空交叉构红楼
方明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脱俗·美情·诗魂——《红楼梦》艺术美摭拾
方明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大学语文教学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方明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