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羌塘盆地北部上侏罗统东湖剖面的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5
1
作者 方德庆 +1 位作者 张永清 苗洪波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5-18,共4页
羌塘盆地北部自然条件恶劣 ,地层研究难度极大 ,层位的划分和时代归属仍存在争议 .以测制的羌塘盆地北部东湖剖面为依据 ,对上侏罗统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及生物地层研究 ,将其划分为两部分 ,下部灰岩层为索瓦组 ,含Radulopectenfi brosus-G... 羌塘盆地北部自然条件恶劣 ,地层研究难度极大 ,层位的划分和时代归属仍存在争议 .以测制的羌塘盆地北部东湖剖面为依据 ,对上侏罗统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及生物地层研究 ,将其划分为两部分 ,下部灰岩层为索瓦组 ,含Radulopectenfi brosus-Gervillellaaviculoides组合 ,时限为牛津期 ;上部灰岩、碎屑岩互层为白龙冰河组 ,含Radulopectenscarburgensis,Euprionoc erassp .等化石 ,其主体时限为基末里期—提唐期 ,顶部已跨入早白垩世白里阿斯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盆地 东湖剖面 上侏罗统 地层划分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周边二叠系讨论 被引量:3
2
作者 方德庆 +2 位作者 赵利华 赵荣 李文彬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6-98,共3页
针对松辽盆地周边二叠系地表出露分散且多呈断片产出的复杂特点 ,运用生物化石、岩性特征、地层接触关系综合分析方法 ,建立了地层间的相互层位和对比关系 .二叠系分布较广 ,岩相基本稳定 ,厚度变化较大 .区内二叠系下统为偏碱性中酸性... 针对松辽盆地周边二叠系地表出露分散且多呈断片产出的复杂特点 ,运用生物化石、岩性特征、地层接触关系综合分析方法 ,建立了地层间的相互层位和对比关系 .二叠系分布较广 ,岩相基本稳定 ,厚度变化较大 .区内二叠系下统为偏碱性中酸性火山岩 ,其上是海相或海陆交互相碎屑—碳酸盐岩建造 ;上统为陆相碎屑岩建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二叠系 地层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羌塘盆地三叠系对比 被引量:5
3
作者 方德庆 李椿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羌塘盆地三叠系具有广泛的分布,地层类型复杂多样. 依据穿越 400 km的路线和剖面,自北向南对比了若拉岗日、冬布勒山、羌塘盆地的岩性和生物地层,发现了羌塘盆地北缘的三叠系. 对比结果表明:印支运动的影响仅限于羌塘盆地的北缘及中部地... 羌塘盆地三叠系具有广泛的分布,地层类型复杂多样. 依据穿越 400 km的路线和剖面,自北向南对比了若拉岗日、冬布勒山、羌塘盆地的岩性和生物地层,发现了羌塘盆地北缘的三叠系. 对比结果表明:印支运动的影响仅限于羌塘盆地的北缘及中部地区;至晚三叠世诺利期,羌塘盆地整体仍在继续沉陷,形成广阔的海相沉积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盆地 青藏高原 三叠系 地层资料 地层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介形类化石保存与沉积环境 被引量:4
4
作者 方德庆 张艳芯 徐敬惠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2-46,共5页
尽管松辽盆地青山口组沉积时期介形类化石的属种相同或相近,但在不同的沉识相区介形类的发育、繁盛和化石的埋藏、保存有着显著差异。依据松辽盆地北部百余口并中的化石资料,研究了介形类化石的种属数量、丰度、分异度、壳体颜色、单... 尽管松辽盆地青山口组沉积时期介形类化石的属种相同或相近,但在不同的沉识相区介形类的发育、繁盛和化石的埋藏、保存有着显著差异。依据松辽盆地北部百余口并中的化石资料,研究了介形类化石的种属数量、丰度、分异度、壳体颜色、单双壳比例、壳内充填物及在地层中保存状况等特点,探讨上述特点与沉积环境的关系。说明湖生介形类不仅受生存条件的制约,其化石保存也受沉积环境的控制。进而可以根据介形类化石的埋藏、保存指明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介形类 化石保存 沉积环境 古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周边石炭系讨论
5
作者 方德庆 云金表 +2 位作者 赵利华 赵荣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3-95,117,共3页
针对松辽盆地周边石炭系地表出露分散且多呈断片产出的复杂特点 ,运用生物化石、岩性特征、地层接触关系综合分析方法 ,建立了地层间的相互层位和对比关系 .下石炭统为海相碎屑岩及中酸性岩组合 ;上石炭统下部缺失 ,上部为陆相碎屑岩及... 针对松辽盆地周边石炭系地表出露分散且多呈断片产出的复杂特点 ,运用生物化石、岩性特征、地层接触关系综合分析方法 ,建立了地层间的相互层位和对比关系 .下石炭统为海相碎屑岩及中酸性岩组合 ;上石炭统下部缺失 ,上部为陆相碎屑岩及酸性岩组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石炭系 地层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柯坪地区沙井子组时代及界线探讨
6
作者 方德庆 杜鸿烈 田秀玲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9-71,共3页
新疆柯坪地区沙井子组是古生界最高层位,研究了其时代的归属.依据在露头剖面所采集到的植物和孢粉化石,结合介形类、双壳类化石资料,应用生物地层和岩石地层学方法,确认沙井子组的时代应属晚二叠世.依据剖面岩性特征和接触关系,确定了... 新疆柯坪地区沙井子组是古生界最高层位,研究了其时代的归属.依据在露头剖面所采集到的植物和孢粉化石,结合介形类、双壳类化石资料,应用生物地层和岩石地层学方法,确认沙井子组的时代应属晚二叠世.依据剖面岩性特征和接触关系,确定了沙井子组的顶、底界线.底界以开派兹雷克组的玄武岩层顶面为界,顶界以第三系的不整合面为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井子组 晚二叠世 地层界线 化石 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柯坪地区上二叠统沙井子组储层特征
7
作者 方德庆 杜鸿烈 李娇娜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72-74,共3页
新疆柯坪地区沙井子四石厂剖面上二叠统沙井子组中发现油砂,经室内分析测试,确定有油气显示.讨论了油砂层的岩石学特征、砂体类型、微观孔隙结构、储油物性及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沙井子组含油层位属河道砂体,裂缝对渗透性有很大贡献,属好... 新疆柯坪地区沙井子四石厂剖面上二叠统沙井子组中发现油砂,经室内分析测试,确定有油气显示.讨论了油砂层的岩石学特征、砂体类型、微观孔隙结构、储油物性及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沙井子组含油层位属河道砂体,裂缝对渗透性有很大贡献,属好的储集层段,应做为石油勘探的重点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二叠统 沙井子组 储集层 特征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具饰边类型三角星介(Triangulicypris)的发现及讨论
8
作者 方德庆 张艳芯 徐敬惠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9-42,共4页
研究了产自松辽盆地北部青山口组的3个介形类化石,认为它们归属于Triangulicypris属。根据它们的壳体前背缘至前腹缘存在有饰边,饰边光滑或具有细斜线纹这一特征,认为饰边应做为Triangulicypris属征之一。
关键词 介形类 松辽盆地 白垩纪 化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基底石炭—二叠系的分布 被引量:18
9
作者 方德庆 +1 位作者 翟培民 刘长宝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2-94,共3页
运用地质、地震及基底磁性体分析相结合方法 ,预测了松辽盆地北部基底石炭—二叠系的分布 ,结果表明 :石炭—二叠系在全区不很均匀 ,在盆地北部的中央隆起带以东地区和西北地区较厚 ,其它地区相对较薄或不发育 ,一般厚度为 3.0~ 4 .5k... 运用地质、地震及基底磁性体分析相结合方法 ,预测了松辽盆地北部基底石炭—二叠系的分布 ,结果表明 :石炭—二叠系在全区不很均匀 ,在盆地北部的中央隆起带以东地区和西北地区较厚 ,其它地区相对较薄或不发育 ,一般厚度为 3.0~ 4 .5km ,最厚的三肇地区达 6 .0km .石炭—二叠系总体可分为 2个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石油地质 石炭-二叠系 分布预测 地质模型 地球物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构造沉降史及波动旋回性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利华 云金表 +1 位作者 方德庆 杨大军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9-101,共3页
基于 8个井区的回剥分析 ,研究了松辽盆地北部构造沉降史 ,构造沉降曲线分为断陷阶段、坳陷阶段和构造反转阶段 .松辽盆地普遍经历了 2次抬升过程 ,且东部断陷区和西部断陷区沉降史又有差异 ;提取 60Ma和 3 1Ma的周期波对东部断陷区进... 基于 8个井区的回剥分析 ,研究了松辽盆地北部构造沉降史 ,构造沉降曲线分为断陷阶段、坳陷阶段和构造反转阶段 .松辽盆地普遍经历了 2次抬升过程 ,且东部断陷区和西部断陷区沉降史又有差异 ;提取 60Ma和 3 1Ma的周期波对东部断陷区进行沉积盆地波动理论分析 ,结果表明 ,60Ma周期波与盆地总体构造旋回一致 ;3 1Ma周期波与盆地热构造事件、拉张—沉降、构造回返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沉降史 波动分析 旋回性 松辽盆地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赤峰上第三系老梁底组及昭乌达组的时代问题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秉麟 方德庆 +1 位作者 车启鹏 曲淑琴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4,共4页
出露于赤峰地区的老梁底组由砂泥岩组成,时代曾被定为中新世。昭乌达组以玄武岩为主。不整合覆盖于老梁底组之上,曾被划入上新统。通过对孢粉化石的研究。我们认为老梁底组的时代应为中新世早期。昭乌达组则为中新世中晚期。
关键词 内蒙赤峰 上第三系 地质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烃源岩评价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椿 王艳丽 +1 位作者 杜鸿烈 方德庆 《新疆石油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22-25,共4页
对柯坪地区的烃源岩进行的综合定性研究表明 ,烃源岩可分为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四套主要源岩层系。其中二叠系烃源岩发育较好、有机质丰度也相对较高 ,但演化程度低 ,使其生油量受到了限制 ;石炭系发育厚度最大 ,但有机质丰... 对柯坪地区的烃源岩进行的综合定性研究表明 ,烃源岩可分为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四套主要源岩层系。其中二叠系烃源岩发育较好、有机质丰度也相对较高 ,但演化程度低 ,使其生油量受到了限制 ;石炭系发育厚度最大 ,但有机质丰度低、类型差 ,其生油能力最低 ;奥陶系源岩虽发育厚度较薄 ,但其中有机质丰度很高、有机质类型很好 ,又正处于生油高峰演化阶段 ,尤其是萨尔干组和印干组生油层是本区最优生油岩 ,因此奥陶系烃源岩是研究区内的最优生油层系 ;最下部的寒武系地层虽发育厚度较大、类型较好 ,但由于有机质丰度低、成熟度过高 ,导致其生油量低于奥陶系源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柯坪地区 有机质 烃源岩 定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顺煤田始新统西露天组生物地层学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车启鹏 方德庆 +2 位作者 邵奎政 方建和 依天琴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1-16,共6页
抚顺煤田始新统是研究程度较高地区,特别是西露天组,化石十分丰富。前人仅报导有介形类4属5种,叶肢介1属3种,并报导了孢粉一些特征;本文提出了新的化石种属,包括介形类10属23个种,多属淡水金星科,并发现一些腹足类豆螺... 抚顺煤田始新统是研究程度较高地区,特别是西露天组,化石十分丰富。前人仅报导有介形类4属5种,叶肢介1属3种,并报导了孢粉一些特征;本文提出了新的化石种属,包括介形类10属23个种,多属淡水金星科,并发现一些腹足类豆螺科化石。并将孢粉划为栎粉高含量组合,栎粉-波形榆粉亚组合,丰富了西露天组生物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层学 煤田 第三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抚顺第三系的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秉麟 曲淑琴 +2 位作者 方德庆 窦惠 车启鹏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9-22,共4页
首次提出了古城子组一耿家街用的实词地层剖面资料及腹足类、介形类化石名单,并指出耿象街组是西露天组中上部的同时异相地层。大量K-Ar同位素年龄资料证实老虎台组玄武岩形成于晚白垩世马期特里赫特期晚期~古新世,这一结论已为... 首次提出了古城子组一耿家街用的实词地层剖面资料及腹足类、介形类化石名单,并指出耿象街组是西露天组中上部的同时异相地层。大量K-Ar同位素年龄资料证实老虎台组玄武岩形成于晚白垩世马期特里赫特期晚期~古新世,这一结论已为孢粉化石所证实,抚顺盆地具半地堑性质,它只保存有地堑成堑早期和主要沉陷期形成的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时代 化石 同位素年龄 第三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