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距离下保护层开采卸压效果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方家虎 高雅 +2 位作者 张洋 甄子超 李志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47,共5页
以芦岭煤矿远距离下保护层(即Ⅲ11软岩工作面)开采作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技术,通过对虚拟监测点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了下保护层开采过程中被保护8~#煤层的应力变化规律、膨胀变形程度及瓦斯压力变化规律。模拟结果显示:随... 以芦岭煤矿远距离下保护层(即Ⅲ11软岩工作面)开采作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技术,通过对虚拟监测点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了下保护层开采过程中被保护8~#煤层的应力变化规律、膨胀变形程度及瓦斯压力变化规律。模拟结果显示:随保护层开采范围的不断增大,8~#煤层垂直应力、最大主应力及最小主应力变化量均超过10%;厚度变形量超过3‰;且在保护层开采中后期8~#煤层瓦斯压力低于国家防突规定的临界值0.74 MPa,表明下保护层开采对被保护的8~#煤层起到卸压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保护层开采 应力变化 煤层膨胀变形 瓦斯压力 卸压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阳煤矿3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方家虎 甄子超 +3 位作者 张洋 高攀 吴佳欢 余俊辉 《中州煤炭》 2016年第1期15-17,22,共4页
为了对五阳煤矿3煤层底板进行突水危险性评价,保障五阳煤矿在承压水威胁条件下进行安全开采,在详细分析五阳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和矿井揭露特征的基础上,从主要含水层、隔水层、水压、地质构造及采掘活动等方面对五阳煤矿3煤层底板突水危... 为了对五阳煤矿3煤层底板进行突水危险性评价,保障五阳煤矿在承压水威胁条件下进行安全开采,在详细分析五阳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和矿井揭露特征的基础上,从主要含水层、隔水层、水压、地质构造及采掘活动等方面对五阳煤矿3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进行评价,通过在突水系数中考虑隔水层岩性—结构特征和开采活动的影响,建立了3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体系。研究表明,五阳煤矿3煤层底板奥陶纪灰岩岩溶水突水危险性极大,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底板受采动影响破裂越严重,发生突水的危险性进一步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阳煤矿 水文地质 底板突水 危险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藏盖层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晓波 李剑 +2 位作者 王东良 胡国艺 方家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4-668,共5页
从天然气藏盖层分类、盖层封闭机理、盖层封闭能力影响因素、盖层封闭能力定量评价的实验测试技术和地球物理研究方法、盖层封闭能力综合评价等几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天然气藏盖层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盖层对天然气成藏的重要控制作用,并... 从天然气藏盖层分类、盖层封闭机理、盖层封闭能力影响因素、盖层封闭能力定量评价的实验测试技术和地球物理研究方法、盖层封闭能力综合评价等几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天然气藏盖层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盖层对天然气成藏的重要控制作用,并对天然气藏盖层研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指出加强天然气藏盖层研究,对于完善天然气成藏地质理论,指导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藏盖层 研究进展 封闭机理 定量评价研究方法 综合评价 天然气成藏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作为油运移动力的物理模拟实验 被引量:15
4
作者 邱楠生 方家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0-214,共5页
针对不同物性输导体、不同供油条件、不同温度差作用下油的运移情况进行了 5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差作用下油流体可以发生运移 ,证实热 (温度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作为流体运移的直接动力。在实验条件下 ,温度差 (热 )是决定油运移... 针对不同物性输导体、不同供油条件、不同温度差作用下油的运移情况进行了 5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差作用下油流体可以发生运移 ,证实热 (温度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作为流体运移的直接动力。在实验条件下 ,温度差 (热 )是决定油运移进行与否、运移速度、运移距离大小的最主要因素。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温差越大 ,运移距离越长 ;干砂中比湿砂中运移距离长 ;两端加热比一端加热运移距离长 ;一端开放更有利于油运移 ;不断补给供油量并不能使运移距离增大 ;储层物性并不影响油运移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温度差 运移动力 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古生界烃源岩中镜状体的成因及其热演化 被引量:4
5
作者 程顶胜 方家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13,共3页
下古生界高、过成熟烃源岩中普遍存在镜状体,其成因至今尚未有统一的认识。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华北东部地区及湘西地区下古生界烃源岩的有机岩石学分析发现:烃源岩中镜状体明显出现是在镜质体反射率大于0.9%以后;大量未熟和低熟腐... 下古生界高、过成熟烃源岩中普遍存在镜状体,其成因至今尚未有统一的认识。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华北东部地区及湘西地区下古生界烃源岩的有机岩石学分析发现:烃源岩中镜状体明显出现是在镜质体反射率大于0.9%以后;大量未熟和低熟腐泥型油源岩镜检分析均未见镜状体;镜状体的光性特征、成因特征和热演化特征均不同于固体沥青;在观察到的镜状体周围,有时可见到藻类体降解残迹。进而对爱沙尼亚奥陶系库克油页岩进行热模拟实验,最终确认镜状体为藻类等富氢有机质热降解成烃后的原地残留物,属次生显微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古生代 生油层 藻类 热演化 镜状体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岩岩石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洛夫 方家虎 王鸿燕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1期16-22,共7页
为了探讨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岩的成因和演化期次 ,利用岩石学、有机岩石学的方法 ,研究了该套沥青砂岩中沥青的表观特征、显微特征、沥青反射率和荧光特征 ,以及砂岩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特征、成岩序列、成岩阶段划分等 ,认为塔... 为了探讨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岩的成因和演化期次 ,利用岩石学、有机岩石学的方法 ,研究了该套沥青砂岩中沥青的表观特征、显微特征、沥青反射率和荧光特征 ,以及砂岩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特征、成岩序列、成岩阶段划分等 ,认为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沥青砂岩中有灰黑色至褐灰色干沥青、软沥青和稠油 .宏观上 ,有均匀分布 (块状 )和非均匀分布 (斑状 ,又分为顺层状、透镜状、裂缝状等 )二种 .微观上可分为充填状和侵染状 .砂岩的成岩序列为 :机械压实 (颗粒塑性变形 )→粘土膜形成及转化→石英自生加大、铝硅酸盐溶解→连晶状方解石沉淀→石英压溶加大→方解石向铁白云石转化→绿泥石沉淀 ,其成岩阶段可划分为 :早成岩 A亚期、早成岩 B亚期、晚成岩 A亚期和晚成岩 B亚期 .沥青反射率 BRo反映了沥青的形成受热作用影响不大 ,BRo大小实际上反映生物降解程度的强弱 ,志留系沥青砂岩主要是由较强烈的生物降解作用而造成的 .志留系沥青砂岩的成岩作用特征等资料证明 ,沥青砂岩的形成是烃类多期次注入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志留系 沥青砂岩 岩石学 有机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仙庄井田岩浆岩侵蚀区瓦斯赋存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朱有彬 方家虎 +1 位作者 吴小军 李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7-151,共5页
以朱仙庄井田Ⅱ86采区各工作面实测的瓦斯数据和地勘资料为依据,采用X衍射分析、显微薄片观测等手段,运用瓦斯地质学理论,对朱仙庄井田8号煤层岩浆侵蚀区瓦斯赋存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侵入煤层的岩浆岩为闪长... 以朱仙庄井田Ⅱ86采区各工作面实测的瓦斯数据和地勘资料为依据,采用X衍射分析、显微薄片观测等手段,运用瓦斯地质学理论,对朱仙庄井田8号煤层岩浆侵蚀区瓦斯赋存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侵入煤层的岩浆岩为闪长玢岩;岩浆岩的侵入及大量的张性断层对煤层瓦斯赋存产生较大的影响,岩浆岩越厚对煤层的烘烤作用越强烈,二次生气越多,但在大量张性断层的作用下,煤层瓦斯绝对涌出量与岩浆岩的厚度呈负相关,即岩浆厚度为2 m时,瓦斯涌出量为0.72 m3/min,岩浆厚度为14 m时,瓦斯涌出量仅为0.32 m3/min;煤层顶板泥岩及煤层埋深对煤层中瓦斯赋存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赋存 岩浆岩 瓦斯预测 地质构造 岩浆岩侵蚀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东井田早二叠世含煤地层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指示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索荣辉 方家虎 《煤炭技术》 CAS 2019年第10期49-52,共4页
采用X射线、光谱半定量分析、化学分析等分析技术,对青东井田早二叠世含煤地层能指示沉积环境的矿物和微量元素做了系统测试分析,采用GB/T 14506.28-2010《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黏土矿物、轻重矿物以及微量元... 采用X射线、光谱半定量分析、化学分析等分析技术,对青东井田早二叠世含煤地层能指示沉积环境的矿物和微量元素做了系统测试分析,采用GB/T 14506.28-2010《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黏土矿物、轻重矿物以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并探讨了黏土矿物、轻重矿物、硼含量、锶、钡含量和锶钡比值(Sr/Ba)以及其他元素的含量和比值对沉积环境的指示意义。研究认为:矿物成分和地球化学特征均显示青东井田早二叠世含煤地层发育三角洲沉积环境,为海陆交互相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东井田 早二叠世 矿物成分 微量元素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系地层中的陷落柱地震数值模拟
9
作者 王鹏 方家虎 《煤炭与化工》 CAS 2014年第5期1-5,共5页
岩溶陷落柱是岩溶动力地质作用的产物,是我国华北煤田广泛发育的一种地质现象,我国华北煤田因陷落柱突水而发生的特大突水灾害较多,但对陷落柱的探测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针对这一情况,采用射线追踪理论和地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陷... 岩溶陷落柱是岩溶动力地质作用的产物,是我国华北煤田广泛发育的一种地质现象,我国华北煤田因陷落柱突水而发生的特大突水灾害较多,但对陷落柱的探测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针对这一情况,采用射线追踪理论和地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陷落柱的地震数值模拟,并以淮南地区的岩溶陷落柱为例,探讨陷落柱在水平地层和倾斜地层中的地震数值模拟。运用GXⅡ模拟软件,采用自激自收的数值模拟方法,验证锥形陷落柱在自激自收条件下的地震响应并模拟产生了理想条件下的地震道,对相似条件下的煤矿陷落柱的探测和模拟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陷落柱 地震数值模拟 自激自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